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从授受?釉~看日本人文化心理论文

从授受?釉~看日本人文化心理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3-16

从授受?釉~看日本人文化心理

  作者简介:图雅(1985.5-),女,内蒙古人,研究生,凯里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0--01

  日本人的语言行为与它的独特的文化心理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分析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我们不难发现日本人的文化心理,这对外语学习者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异文化的交流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日语与其他外语有相同点的同时,也有自己独特的一面。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授受动词就是一种独特的日语表达方式。学习者不仅把握授受动词的使用方法、还有必要知道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

  一、日语的授受动词及其分类

  日语的授受动词主要有三个:あげる、くれる和もらう。やる是あげる的蔑称体,差し上げる、くださる、いただく分别是あげる、くれる、もらう的尊敬体。这七大动词构成了日语授受表现体系的基本框架。

  1.あげる

  表示说话人或自己一方的人给他人东西或者时用あげる。动作的主体是说话人,所授予的事物用[を],授予的一方用[に]表示。

  例句:私は李さんに本をあげました。我给小李书了。

  2.くれる

  表示他人给说话人自己或是自己一方的人东西时用くれる,动作的主体是他人,所授予的事物用[を],授予的一方用[に]来表示。

  例句:李さんは私に本をくれました。

  3.もらう

  表示说话人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接受他人给与的东西时用もらう,所授予的事物[を],给与的对象用[から]或[に]来表示。

  例句:私は李さんに本をもらいました。

  二、日本人文化心理特征

  在语言交流中,说话者根据自己和话题人物以及听者的上下地位,内外亲疏关系,需要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从日语授受动词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多种独特的文化心理特征。

  1.等级文化

  日本社会被细微的等级关系所划分,因此日本人在言行中常常需要考虑一下自己所处的等级位置。这一个文化特点在授受表达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是说话人给与听话人,辈分不同,授受动词也不同。あげる是给平辈或平辈以下的人东西时用,而やる是给比自己级别低、年纪小的或给动物东西时用。给说话人自己或是自己一方的人东西时,如果对方是身份高的人或是尊敬对方时用くださる,而不是くれる。

  2.内外有别

  在家庭内部、单位内部,对低位高的人使用敬语表达,首先在家庭内部,晚辈对长辈必须使用敬语,但是对家庭外部人员和单位外部人员谈及内部人员时,无论地位和辈分高低,一律使用谦卑表达。日本人的内外意识再语言中也表现得十分突出。

  ??は私に?r?をくれました。

  先?は私の弟にプレゼントをくださいました。

  在句子a中的「??是低位高的人、但是跟外人讲母亲的时候、没有必要使用敬语。句子b中的「先?」是外人所以用了敬语[くださいました]。

  3.恩惠意识

  美国著名学者学者本尼迪克特在他的《菊与刀》一书中,深刻剖析了日本人的恩惠意识。对日本人来说“恩”就是债务,如果被赋予“恩”就必须偿还。日本人的这种“恩惠意识”在其语言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日语中的授受动词就是这一意识的具体表现。日本人与他人交往时,非常注重礼仪,注重对方的心理,为了将自己放在受恩 、感恩的位置上, 频频地通过授受动词来表达其受恩之情。

  例:李さんに来てもらおうと思います。如果不懂日本人的恩惠意识,这句话恐怕也很难理解。

  三、结语

  通过分析日语授受动词,让我们明白了日本人文化心理的同时,也把握了与日本人交往时需要注意的要点。日语授受动词的“等级意识”、“内外意识”、“恩惠意识”充分反映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心理文化和传统文化。任何语言无法与民族文化的特点分割,了解授受动词背后的文化意识对更好的学习日语,更好地了解日本文化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授受?釉~看日本人文化心理

论文搜索
关键字:授受 人文化 日本 人文 心理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