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哲学论文 >> 研究邓小平理论 务实可持续发展论文

研究邓小平理论 务实可持续发展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4-15

研究邓小平理论 务实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A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5)04-0117-006

  马列主义是文理工各门学科成就集大成的理论体系,研究邓小平理论也需要开阔的知识视野。各学科、各行业都要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实际业务,才能把邓小平理论学深学透。本文是结合大协调学研究可持续发展综合规划的成果,学习邓小平理论的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 在大尺度上看邓小平理论的产生

  大协调学是研究人类同自然与社会各环节大尺度交叉协调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强调从大尺度上看事物。在小尺度上呈现偶然性无规律可循的事物,在大尺度上往往呈现必然性和有规律可寻。许多规律在小尺度上看不见,在中尺度上看不清,只有在大尺度上才能发现。邓小平理论在中国产生就是这样的规律。

  早在新中国建立前夕,毛泽东就敏感地意识到:夺取全国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提出要学习建设国家的任务。从革命转向建设,从军事斗争转向发展经济,不仅需要建立全新的知识结构,更需要建立全新的思维方式[1]。这就像要一位文科的教授立即转行去当理科的教授,不准推辞,也没有去进修的机会,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知识准备,必须边干边学。其难度可想而知,其犯错误的可能性自然也很大。这不是一两个人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不适应的问题,全党普遍有一个从在野党到执政党的适应过程,而且在中国搞社会主义建设又是一个崭新的事业,没有多少现成的经验可借鉴,更需要通过刻苦学习和反复磨炼而适应。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这是系统转变功能必需的自学习、自适应、自组织过程。在大尺度上看,发生了用打淮海战役的思维方式搞建设,搞出了全国大炼钢铁的错误;用军事思想搞经济,搞出了大锅饭、大跃进、人民公社等错误,都是这个转变功能的代价。既然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那么毛泽东的错误也不全是他一个人的事。全党和领袖们对错误的认识和纠正、思维方式的转变,都得有一个真实的过程。[2]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汉?王充《论衡》)。必须有一个或几个领袖式的人物,能真切地深入社会底层感受、了解、正视、思考解决问题。这种深入了解情况,不是作为上级领导或钦差大臣,被前呼后拥地到农村田间地头和工厂车间走马观花般的了解,也不是从学校门到机关门的学生气的凭空思考和从书本到书本的研究,更不是“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三拍干部不负责任的随便胡说,而是作为被错误处理的人到底层在真实的体验中真实地了解情况和切实地思考。还得要有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和高尚的人格、大无畏的胆略和勇气,位卑未敢忘忧国,身处逆境想的是国家发展,坎坷潦倒为的是天下幸福。如果被打倒了,被关起来了,想的只是个人名利得失,就会整天唉声叹气、思想消沉,也就不可能产生救国救民的理论。就像日本强盗侵略中国时,鲁迅等爱国文人奋起抗战,形成了强大的抗战文化,他的弟弟周作人就没好好做人,想的只是保全自家性命,只能搞点汉奸文学。对私名私利看得太重的人,成不了救国救民的伟人,也成不了大文人。古今中外伟大的思想家都是痛苦的,不是思想家愿意痛苦,而是人只有在痛苦中才能有深刻的思想。只有这样的思想家才能帮助国家、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纠正错误。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增益其所不能。

  于是,务实的邓小平被不务实的错误运动及思潮打倒了,下放劳动了,他在那段时间通读了《列宁全集》,逆境逼迫他更加务实地认真思考,有了更多的真知灼见并逐渐系统化地形成了务实的理论。理论不是需要小心翼翼保护的金银玉器,强有力的理论是可以冲锋陷阵的水陆坦克,是救民于水火不得不用的真经。理论和理论家都要经历过水深火热,都要经得起摔打。同时,优秀理论和政治家也要有磨难经历的铺垫,才能感动人和说服人。例如,为南非独立真诚奋斗的优秀政治家曼德拉,两次坐牢都是他的政治资本和让广大人民信任的根据。困难就是磨刀石,可以把人越磨越亮。无论个人还是民族,碰上困难了都要敢于面对,更要善于从中历练出好锋刃。可以说,不经历大风大浪,没有三落三起,没有崇高的真切的忧国忧民精神,就不可能产生邓小平理论。邓小平是真实经历过痛苦、切实思考的思想家,所以,他能批评和纠正伟大领袖晚年的错误,他的理论能切实解决问题,没有一点水分。从整个过程来看,邓小平理论也是全党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成果,这个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开放成就也是全党的成就。毛泽东说:“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3]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的成功,就是一个伟大的证明。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不是小发展而是大发展,是在共同追求共产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共同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的发展,是在继承、批评、更新健全上的发展。批评、纠正、更新都是为了把共同的事业搞好,都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在不批评、不纠正就不能发展时,就必须进行负责任的批评和纠正。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只是这种包含批评的发展式继承,开始时不容易被理解,不容易被老师及前辈接受,但因有利于共同的事业和努力方向,所以仍然是继承。这是发展和继承的辩证统一。从大尺度上看,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全面深化改革,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列主义理论环环衔接的发展过程。只是有时发展得顺利,有时发展得艰难。“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要去,这才是好同志。”(毛泽东语)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自觉地为党挑重担的成就之一,也是马列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的必然成果。[4]   二、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

  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理论核心是“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邓小平同志的建设理论核心是“发展是硬道理”。两者都是务实求真的理论。

  在化学结构式中有强化学键和弱化学键,在大协调学和逻辑学中有强相关和弱相关;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结构是强键和强相关的连接,精神实质是“务实求真”,理论核心就是“发展是硬道理”,其通俗的表达就是“不管白猫黑猫,能抓住老鼠就是好猫” 。由这个逻辑核心延伸到农业,就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买粮不再用粮票;延伸到工业就是实行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延伸到整个经济就是要改革开放;延伸到国防就是要求提高国防的科技水平,同时精简军队,要求军事过硬、政治合格、保障有力;延伸到外交就是为中国的经济建设改善和调整国际关系,国家利益至上;延伸到政治就是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要反“左”也要防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既不能“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也不能“宁要资本主义的破产,不要社会主义的效益”;全局工作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延伸到理论界就是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依法治国、废除干部终身制、对干部的四化要求、实行公开招聘公务员制、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国两制”等,都是从“务实求真”这个逻辑核心引伸出来的。[5]所有这些方面的努力有机地形成了强大的合力,使中国经济建设高实效地快速发展。

  首先要务实,然后才能求真。不务实就没有求真的动力和标准。在改革开放前,有些人为求社会主义之真,把计划经济、人民公社三级所有等当作真经。宁愿维持那个真,也不务经济发展这个实。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就是从务实的角度谈求真,纠正了一些人的愚昧思想,放开手脚大干,搞活了经济,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建设成就,甩掉了中国贫困的帽子。他要求科技界、理论界、文化界及各方面、各条战线,都要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离开了这个务实,就“不争论”。这是个重要的顺序,如果倒过来先求真再务实,就容易钻牛角尖,就可能既务不了实,也求不到真;就容易犯本本主义或教条主义的书呆子式错误。

  务实不仅有务什么实的问题,还有一个务谁的实的问题。邓小平强调要有大局观,要为人民务实,为国家发展务实;不是务个人谋私的实,不是搞部门利益的务实,不是搞行业特权的务实。要求各项改革政策都要符合三个有利于:“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严惩以权谋私等腐败行为。以这样的务实态度搞改革,才能对国家发展有实效,才能造福于人民,才能受到人民的广泛拥护,才能求到社会主义之真。恩格斯说:“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6]不务实只是空想社会主义,务实才能知道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怎样才能建成科学社会主义。

  特别要强调的是:邓小平理论最重要的逻辑结构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内在统一。搞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而不是相反。离开了社会主义方向就不是改革了,而是复辟资本主义了。所以不能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混同苏联及东欧的“改革”。为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同志不怕得罪人,不惜冒风险,任凭狂风巨浪,不改初衷。这是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绝对一致的原则立场,绝对不动摇,也不能动摇。有些人喜欢片面理解改革开放,忘记了或不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就犯了错误,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严肃批评和处理。同志们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理论一定不要忽视了这个根本的逻辑结构和努力方向[7],否则就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邓小平以他的终身事业和务实求真的理论赢得了全中国、全世界一切正义人们的尊敬,能让天下幸福的人最幸福。

  三、务实求真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社会总是在不断解决现实问题中进步。人们的思想总是在正视现实问题中不断地认识现实问题,并在务实地解决现实问题中发展。邓小平理论是人类务实求真的表率,对我们勇敢地正视和解决现实问题、研究预防未来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遇到什么问题,就要务实地研究解决什么问题,不回避不推诿,并且要有足够的统筹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我们才能为人民和时代担负起应尽的责任,为国家建设和人类进步奉献力量。[8]

  事实上,人类迄今三百年来的工业发展,也是犯了类似大跃进、大炼钢铁的错误。人类疯狂地开采、无节制地消耗各种资源,使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大工厂,使整个地球变成了一个大垃圾场,严重污染了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维持适宜气候的机制,造成了耕牧地退化、水土流失、能源危机、资源枯竭等严重问题。未来意识和大协调化意识对现代人类来说,是最重要的可持续生存意识。缺乏这种意识,就相当于山羊跑到山崖却不知止步,是最危险的事情。作为人类谋生的经济活动,由于片面强调和片面发展,实际上变成了降低人类生存质量和人类集体自杀的行为。这种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搞好环境与发展宏观协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逐步成为全人类的共识。人类正处在从同自然对立向同自然全面和谐的大转折的过程中,各国发展已经处于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的竞赛线上。各国的发展质量、人类的各种理论和思想及主张、各种科技研究及成果,都必须在这大转折中重新检验。[9]在听到发令枪响还不知往哪跑或跑错方向的运动员,就不可能有好成绩。

  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务实求真。方向正确才能避免磁差和自差造成的方向性损失,就能得到优于各国的角差优势,走一条波折少、曲率小的短程线。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硬道理,各种道理都要服从这个硬道理,各种是是非非都要最终用这个硬道理判定。否则就不能可持续生存、不能可持续发展,整个民族乃至人类就会被开除地球的球籍。各行业、各学科都要在同生态环境全面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力搞好环境与发展宏观协调,才能把我们中国建设成山青水秀的美丽的社会主义祖国,在可持续发展中走到世界前列。   保护适宜人类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务实拼搏的精神。应该像抗战那样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才智奉献才智,众志成城协作奋斗,才能展开和完成环境与发展宏观协调的大协调事业。已经有许多志士仁人为这个伟大事业作出了无私的卓越的奉献。有很多人直接参加或用实际行动支持着环境与发展宏观协调。他们都是人类走向大协调文明蓝天上的灿烂群星,因其美而能永恒。

  但是也有一些浮躁行为亟待纠正与克服。例如,有些地区把种了几棵树、简单地退耕还林,都美誉为生态建设。根本不想花精力弄懂什么是生态?生态学应该研究什么?生态经济学应该怎样到位地研究和应用?怎样提高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率和经济系统的生态效益?只是搞一些花架子工程向上面报政绩。有些民间环保组织很少阅读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著作和报刊,只是打着环保的旗号到处拉赞助,搞一些可有可无的简单项目,沽名钓誉或捞实利。发展规划的各自为是,使综合规划丧失了协调各行业、各地区发展的功能。城市的盲目扩大,不仅给国家及地区造成了许多不协调问题,也给城市本身造成了许多不协调问题。2003年我应邀到北京讲学时,我对北京市的同志说:北京建设的轻轨是帮助城市协调的好项目,投资省,又不破坏植被,解决了很大的交通客运量。但是北京建设的5环路不是协调项目,破坏了很多植被,加重了沙尘暴的危害程度。该市的经济学家反驳说,5环路提高了辐射地区的房地产价值,增加了全市人均道路的公里数。我说,你增加的这种“公里数”有什么用?不仅没有使交通畅通,反而增加了市区的堵车,时常堵车2小时,首都还怎么高效率运转?我还向有关部门建议组织研究城市发展的各种适度,组织各门相关学科交叉衔接研究建设“城乡大协调综合规划示范区”。

  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推广应用大协调学统筹解决和预防各种不协调问题,各门同发展相关的学科都需要相应地更新。例如,经济学迄今的定义,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认为,经济学必须从单纯的文科转变为文、理、工交叉的综合性科学;必须从只是片面追求狭义经济利益转变为帮助人们顾全各种利益,并且能使之相互衔接起来提高整合效益,经济地运转。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经济学,必须这样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生存与发展活动各种要素整合效益最大化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10]

  再例如,迄今只有城市总体规划或城乡总体规划(实际上只是土地和空间利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却没有旨在实现整体全面协调的综合规划,以至于各种规划不衔接、不协调,甚至相互掣肘、冲撞,严重影响实现可持续高效益发展。未来5年及10年,全球环境、气候、资源、人口、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不协调问题,将超过以往任何年代的严重程度。必须运用大协调学编制能统筹解决和预防各种不协调问题的综合规划。迄今编制规划的方式,已经很不适应了。城乡总体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经济社会规划三张皮的状况,必须彻底改正。

  四、搞好综合规划的宏观协调,健全领导干部

  责任制,才能务实可持续发展

  什么样的发展才是硬道理呢?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硬道理。这已经逐渐成为全党全国的共识。我们强调要以人为本,就要研究和懂得人的生理学和心理学,从维护和提高人民身心健康水平出发,搞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地理建设、气候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树立正气、健全人格、理顺社会利益机制、维护社会公正和秩序、营造民心舒畅的发展氛围,使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得以合谐,理性和爱心得以统一,使人民能够幸福地生活、理性地发展。要把这种实在的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政治方式、企业管理、医院管理、交通管理、社会协作等等中体现出来,也要在产品和工艺技术设计中体现出来。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产品和技术,要有把人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而受到广泛欢迎和赞誉。

  要实行全面协调,就必须应用大协调学认真调查研究经济、社会、人口、生态、资源、环境各方面的情况,在周全的统计和运算的基础上,引导各方面相互协调、各行业发展相互适度、各环节各部门相互配合,提高整体效率和宏观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邓小平在布置工作时经常强调要有大局观和大局意识,“要提倡顾全大局。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顾全大局”[11]。也就是说,各行业、各部门都要从大局要求自己,使自己微观的努力符合宏观协调要求的方向。例如人口目标,要计算经济结构及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劳动人口和赡养人口的平衡,还要计算普遍生活方式及其提高,同资源承载力、环境容量、生态负荷等方面,才能从整体效益上确定适度人口。趋向适度人口的努力,降低也是提高整体效益,背离适度人口的目标,增长也是损失。在周全地交叉计算的基础上,才能交叉协调到位。我们预防灾难的策略必须有足够的提前量。要在统筹发展综合规划中抓住抓好宏观协调的基本要领。

  能否有效预防各种不协调问题,是检测综合规划成败的客观标准。没有计算就没有科学,就难以科学地编制综合规划。要研究人口结构及其生活方式发展变化、生态负荷、科技进步、生产方式变化趋势、各种自然资源耗费趋势、各种污染源分布及变化趋势、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教育结构、科技结构、经济结构、能源支撑能力、环境容量、劳力资源、科技资源、自然资源、植被面积、湿地面积、耕地面积、城镇及农村住宅占用面积、森林面积、气候影响因子等各方面相互协调的数量逻辑和关联系数,建立前馈模型,应用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在全面计算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可持续、全效益发展,并要建立宏观调控的系统化综合指标,使各种规划在同整体协调中实施。还要研究同国际综合情况及发展背景协调。[12]

  要研究并自觉符合全球环境与发展宏观协调的要求。历史已经证明并将会继续证明,符合全球宏观协调要求和人类进步方向的国家,能得到最好的有效发展;只有最符合全球可持续发展宏观协调要求的国家,才能得到最好的可持续发展。在人类从同自然对立向同自然和谐的大转折中,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政治方式、经济运作方式、消费结构、产品结构、科技结构等各方面都面临彻底更新。哪个国家的综合发展能最符合全球环境与发展宏观协调的要求,就必然能走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前列。   由可持续发展综合规划宏观协调的基本要领可以看出,编制发展规划必须有相关的文理工各门学科参加,决不能只有经济学家参加,决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指标。一门学科就是一盏灯,它在照亮事物一面的同时,也会产生一面阴影。必须把各门相关学科都找全并且用大协调学调适各自的角度,才能获得无影灯的效果,才能周全地编制出宏观协调的综合发展规划。主持研究编制综合发展规划的人,必须有足够宽的知识面和大协调思维能力,必须作风民主能够容纳并主动衔接不同学科的见解和知识。如果找不到对大协调学有多年研究和学习的人,至少应该找文理兼通的务实能力强的人主持。绝对不能随意任命。

  古代曾有把《吕氏春秋》贴在墙上,对能改一字者奖黄金一两的事例。我们现在为了真正能可持续发展,为什么不能在综合规划实施前先公布让大家挑毛病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实施后造成了巨大损失再讨论修改呢?必须从大局出发制定足够严格并要严格执行的责任制,使没有足够能力的人不敢谋求主持规划。既要对挑出真正毛病的人给予奖励,也要对编制出毛病太多、偏差太大的规划的人给予重罚。因为他耽误了宝贵的规划时间。还应该有两套或三套规划,相互竞争、辩论、优选、补充完善。要组织各门学科、各行业都可以参加的公开论证会。在此基础上,还要应用大协调学衔接各门相关学科对规划草案进行严格周全的评审,提出修改意见。几经反复修改和论证,直到万无一失完全通过,才能正式颁布实施。不敢公开欢迎挑毛病的或经不起挑剔的规划,就不准实施。总之,全面协调到位是规划的质量,要对国家长远发展负责。

  发展目标必须周全(这是硬性规定,不准片面),各项指标必须相互协调,不能是分散的拼盘。效率和力度要适宜,既不要太高没人能完成,也不能太低造成拖拉。要从整体宏观协调的要求制订各行业的发展规划,而不能反过来,让各部门报规划然后砍砍补补弄成个拼盘。我在1984年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的“综合发展规划大协调原则(27项)”[13],至今仍然是大协调学最完整的系统原则。可按照这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交叉协调的原则要求,根据当地各方面实际情况,制订出各部门、各行业同整体协调的工作目标和切实可行的系统化的各项指标要求。

  有了宏观协调的综合发展规划,还得要有落实和执行规划的责任制。否则,再好再实的规划也会成为空话。就一个地区的领导班子来说,一把手要负责规划整体的落实和全局的综合调适,各分管干部要负责本职分管方面的落实和同整体的协调。还要把总体目标分解到各层次、各部门落实到位,并要在执行中及时同整体调适,共同维护和提高整体效率和宏观效益。

  科学地健全并严格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责任制,才可以带动对各部门、各行业建立全面严格的工作责任制。[14]每个单位的工作总成绩都要同该单位管理者的名利紧密挂钩,每个工作都要有全面严格的责任制,每个工作者都只能靠尽职工作得到收益,任何人只要努力搞好工作就能增加收益,不能以牺牲工作成效利用职权谋私,社会正气才能树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才能带动各项工作健康发展。[15]

  有了科学的全面的工作责任制,才能搞好综合规划、宏观协调和全面深化改革,实现可持续、高效益发展。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工作,其质量关系改革开放大业的成败和能否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作机制。我们相信,在务实求真的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一定能搞好全面深化改革,把各项改革引向深入和配套,搞好综合规划宏观协调和周全落实,把我们的国家建成整体效率高、宏观效益大、可持续发展的美丽的社会主义祖国。[16]

研究邓小平理论 务实可持续发展

论文搜索
关键字: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可持续发展 理论 研究
最新政治哲学论文
浅谈政治理性的公共内涵
试论政治哲学论视角下高校立德树人的路径
邓小平理论自觉的哲学思维与实践路径
试论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浅析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研究邓小平理论 务实可持续发展
试论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
论邓小平理论精髓及其意义
热门政治哲学论文
论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及其指导意义
略论邓小平理论研究的三个趋向
马克思哲学观的合理总结与当代确认
中国--经济增长与政治改革
中国国家安全哲学
论政治哲学的基本范畴
市场经济与政治发展研究
论古典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精神
为什么要建立平等性质的社会规范?
“自由主义”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