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产业升级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

产业升级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12

产业升级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8-0151-02

  1 江苏省产业升级概况

  在当下越来越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江苏省必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来达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当前,江苏省通过大力提升科学技术支撑作用、挖掘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等方式,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效果显著。与此同时,江苏省站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高度,充分运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结合地方产业特色,鼓励相关部门单位,加大对传统产业技术(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升级改造,促进地区、企业发展长远竞争力,加快传统制造业实现企业顺利转型的步伐。

  据江苏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消息,2015年经国家统计局核定,江苏省实现生产总值达70 116.4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工业转型升级明显,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3%。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6.13万亿元,增长7.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0.1%,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从地域来看,苏南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苏中整体发展水平提升,苏北产业升级建设取得新成效。在这新一轮大潮中,江苏省加快了智能制造、生产自动化等工业设备的研制和产业化的脚步,一大批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涌现出来,江苏省正以全球化视野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姿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

  2 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形势

  2016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毕业生54.8万人,初次就业率为88.9%,其中过半人数选择省内就业。随着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而言,面临的不仅仅是就业人数的年年突破,还有国民经济增长放缓以及结构性改革的问题。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方向,与之关系密切的莫过于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源在于大学生人才资源的供需失衡,也是现如今高校应届生就业的主要矛盾。虽说光用这句话来评价大学生就业现状有失偏颇,因为就业现状的综合评价不应当仅仅由就业率的高低来衡量,专业的对口与否,用人单位的质量好坏,学生就业后的满意程度,等等,都是重要的考核指标,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国家去库存、去产能等政策的推动下,江苏省传统产业中过剩产能等行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且与这方面对口的学生数量占有相当大比重。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通信等新兴产业吸纳的毕业生数量猛升。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江苏省应届大学生创业的人数相比以往略有降低,学生在对待创业与就业的问题上,会更加理性地去选择先就业再创业的道路。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选择读研或出国深造,且这部分的比例也年年攀升。还有报告调查显示,2016年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去向选择上更加多元化,虽事业单位的热度不减,但网络主播、网店等也开始兴起。

  3 江苏省产业结构升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影响

  就业问题与产业资源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部分,两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目前江苏省正加大产业转型升级力度,但一方面,企业的成功转型需要大量人才;另一方面,产业的调整也必将调整掉一批能力不够的员工。由此,随着产业升级的不断深入,社会对毕业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由此产生的影响不容小觑。

  产业升级的正面效应 全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江苏省经济发展来说无疑是强有力的推动。江苏省高校就业市场机制还处于正在完善阶段,产业升级也有助于其进一步成熟,并且市场决定方向,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校学术专业的设置方面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随着江苏省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改造,产业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因此,尽管目前在就业市场与产业结构、用人单位与高校以及学生之间的沟通上仍有所欠缺,但说产业升级最终有利于扩大就业,从长远来看是可期的。

  产业升级的负面效应 一般而言,新技术的开发和设备的更新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后备支持,但其对就业的影响也不能一概而论。与其说是影响,不如说是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冲击。这其中?Ω咝1弦瞪?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从短期影响来看,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先进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明显。江苏省正从劳动密集型向着技术密集型转变,因此在对人员的需求上可能相对减少,尤其是对各方面不出众的毕业生来说,就业的压力更大,毕竟企业需要的不单单是劳动力。而从长期来看,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的经济效益会进一步加速企业规模的扩大,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对人才的需求。

  此外,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和收入的不确定性在由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升级改造的过程中也会增强。作为生产要素的重要内容之一,劳动力的参与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而高素质的劳动力更是企业在这场转型浪潮中制胜的关键,因此,就业市场对毕业生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要求会更高。

  总的说来,稳定的经济增长下企业的转型升级对大学生就业呈有利态势,但大学生劳动力的需求也会随着经济发展的趋于饱和而饱和,从而导致今后高校专业方面存在结构化失衡。加快企业产业转型升级,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需要毕业生有扎实的专业能力和过人的综合能力。企业不需要“一杯茶,一张报纸看一下午”的闲人,对有技术、有能力的人才需求将更为加大。

  4 解决策略

  毕业生 处于产业升级转型期的大学生,自身素质优秀,职业观念正确,就业渠道畅通等,对他们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都尤为重要,但都具备这些能力的大学生并不多见。因此,作为毕业生要做到:   1)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将所学得以运用,以成果化的方式展现出来;

  2)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提高与人交流的沟通能力;

  3)培养良好的就业观,掌握一定的面试技巧;

  4)主动积累实习经验(企业对用人单位的标准提高意味着毕业生的专业技能要更加过硬,因此光靠书本上的知识难以应对,必须通过实践来增强对专业技能方面的知识储备)。

  高校 高校专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后市场的人才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信息沟通滞后。部分高校就业服务方面没有顺应市场而及时修正,流于形式,对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培养并没有起作用。因此,作为高校要做到:

  1)加快改革步伐,适应市场需求,调整学科设置,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认真做好市场调查和人才需求预测分析,进一步明确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2)继续实施并做好江苏省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以及创业引领计划的完善工作,继续以推动创业带动就业为目标,努力做好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及创业工作;

  3)鼓励开展如SYB、GYB等高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提高大学生就业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4)继续完善公共就业服务窗口,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加大线上的就业信息覆盖力度,多渠道、多平台地为广大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及时的就业服务;

  5)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以产业升级为导向,及时有效地调整专业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

  6)加强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为企业输送人才,实现合作双赢;

  7)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建设,在基层领域发挥各自专长,真正扎根基层并有所作为,在产业升级的同时推进新一轮技术革新。

  政府 为了形成良好的就业市场机制,政府各部门应该相互配合,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因此,作为政府应做到:

  1)完善江苏省就业体制改革,保证各个部门之间打破壁垒,为毕业生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2)完善江苏省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是加强高校、企业与人社局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及时准确的职业信息平台,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政策上的“绿色通道”;

  3)引导大学生理性创业,提供相关培训及指导,完善江苏省对毕业生创业的扶持政策,争取通过创业拉动就业;

  4)鼓励大学生到相关基层单位发光发热,引导他们在服务基层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满足地区发展需要的同时,扩大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让学生在相关专业领域施展才华;

  5)对接受大学生实习的企业在经济方面给予补贴,在政策方面给予扶持,以提高大学生实习的成功率。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亩?为社会的繁荣稳定建立良好的基石。对此,江苏省也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产业升级带来的变化,相互协作,以多种方式促进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

产业升级对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江苏省 江苏 毕业生 策略 高校 升级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