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论文

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1-17

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5-0005-03

  如果将大众媒介发展历程分为3个时段,以罗斯福“炉边谈话”为第一个阶段,在他就职的12年期间,使用广播直接对话民众,以质朴平易近人的言语、诚挚亲切的声调实施新政并呼吁民众共同面对当政下的种种问题,可称其为媒体技术以广播为主的第一时段。拥有“第一电视总统”称呼的肯尼迪这阶段当之无愧划为媒体技术发展的第二时段,肯尼迪正是利用了电视媒体公共交流的方式发表演讲,越过政府和媒介大亨直接面对民众,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新媒体发展迅速的时期,迎合数字时代的发展,以“数字竞选”成功上任的总统奥巴马至今可以说是媒体技术发展第三时段。奥巴马紧跟时代潮流利用YouTube网站发表演讲并回答了选民的问题,时常还利用Twitter宣布其政治主张,他借助网络媒体赢得了大量年轻选民的青睐,入主白宫。2016年7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使用facetime接受CNN采访反对政变的直播等类似事例,推进媒体进入直播时代,新闻行业自然也无法置身事外。从大众媒介发展的3个阶段来看,每一种媒介都用其独特的优势影响着民众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而随互联网发展出现的新媒体视频直播形式,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方式,也正颠覆人们的交流方式。

  1 移动视频直播“热”

  2016年网络直播可谓赫赫有名,上至七旬老人下到小孩学童均在直播平台分享自己的生活。在新媒体发展趋势下,网络直播门槛较低,无需传统媒体主播具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姣好上镜面容、熟练实践经验,只需一部手机、一个客户端在有网络的情况下用户便能进行网络直播活动,因此,众多网友纷纷涌入直播的浪潮。新媒体催生的直播平台,为普通民众提供了引人注目的机会,满足了民众的获取关注心理,反过来也推动了移动视频直播的火热。

  1.1 “视频化社会”的主流地位

  相较于文字和图画的传播,影像与声音的结合更受大众欢迎,视频直播软件让用户从受者向传者的角色转换,奠定了视频逐步走向主流的地位。另外,网络直播视频内容具有的趣味性、互动性、及时性也受到民众的青睐。新媒体承载的移动直播平台运用广泛,增加了“视频化社会”的趋势。

  1.2 自媒体获取受众关注的重要途径

  除了视频直播App软件,许多社交媒体为获得更多关注或为在直播产业的大蛋糕上分一杯羹,也紧跟风向相继增加直播功能。以微博为例,自其开通直播功能后,微博用户打破了图文内容分享局限,实现了通过实时交流互动生产内容虏获粉丝。直播功能高互动性同时增加了自媒体人与粉丝之间的粘性,拓宽了媒体使用的范围,因此,实时视频直播的分享逐渐成为自媒体受关注的重要途径。

  1.3 社交用户认同感与归属感的驱使

  每个人内心都有强烈的倾诉意愿与被追捧的愿望,移动视频直播满足了粉丝窥视的猎奇心理,满足了用户被粉丝膜拜心态,虚拟空间构建兴趣相投的社区群体使每位用户获得认同感与归属感。同主播实时互动,对直播内容及时评论,给予粉丝反馈等交流方式,强化了公民的参与性,赋予了直播的社交属性,予以用户心灵依托。

  1.4 流媒体技术熟练运用及移动端的优化

  实时视频直播立足于流媒体技术成熟运用的今天,相较之前的网络传输技术,用户不用等整个媒介内容下载到计算机上才可观看该视频,而如今已能实时观看收听直播内容。同时,智能手机的优化给媒体传播提供了新环境,一部手机独立完成一则直播报道的事例不断发生,不仅降低了视频内容生产的金钱成本,还提高了媒介报道的时效性。

  2 移动新闻直播发展脉?j

  移动新闻直播的诞生是电视媒体直播特性的延伸。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新媒体视频直播迅速进入大众视野。直播是最先出现在传统媒体电视上的标签,电视直播是通过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及时性节目,通过记录新闻现场的事件而呈现的节目形式。而新媒体视频直播起于电视直播却区别于电视直播,以其独有的特征广受欢迎。

  2.1 电视新闻直播的出炉

  众所周知,新媒体出现之前,直播曾经作为电视媒体竞争的独特优势存在。我国最早掀开新闻现场直播的重要时刻是中央电视台于1985年对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式的现场直播报道。这一阶段新闻现场直播的大多集中于国家级会议报道等政治性举措报道,持续到被业界称为中国电视史上“直播元年”转折点的1997年,新闻直播领域涉猎范围大大拓展了。无论是科技领域日全食景观的直播,全民同乐的香港回归直播,还是首次实现空中直播的长江三峡大江截流题材,促进了新闻现场直播的横向化发展。

  突发事件报道是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现场直播地位的。如国际上美国“9?11”事件,2003年伊拉克战争,让我们通过电视新闻直播跨越空间领域迅速了解事件现场动态和事件走向。在国内,2003年非典、2008汶川地震等事例满足了人民的知情权,赋予民众舆情讨论的权利。由此,直播也成为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介独特优势存在。

  2.2 直播平台渗入互联网

  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新媒体传播时代,直播优势从电视媒体引申并延续至新媒体。互联网的视频直播大致分为平台自制直播与自媒体自制视频直播两类,平台自制视频直播是一些视频网站对体育赛事的解说和综艺节目的制作。而自媒体视频直播是针对有现场需求的用户提供的现在进行时平台直播。本文主要讨论通过手机实时上传视频进行直播的后者媒介形式。与传统的直播模式相比,移动直播的不固定、自由属性吸引众多用户,越来越多的人们使用移动直播分享即刻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所见所闻,跨越地区实时交流,改变着用户的生活方式。   2.3 移动实时视频领域中产出的新闻

  从目前移动实时视频的使用情况来看,大部分以娱乐社交为主。比如主播才艺展示,网红与粉丝间的情感维系等,而这种社交的发展趋势并不能掩盖其高效传递信息的本质属性。于是,直播在新闻领域愈见受到关注。

  直播运用于新闻中的新形式受到欢迎。2016年利用手机终端进行实时直播的事例不乏少数。前有国外BBC记者利用Facebook Live对莱斯特足球俱乐部赢得英超联赛的庆贺,有美国国会议员对民主党议员静坐抗议活动的视频直播,后有国内记者利用手机对G20峰会所作的现场直播采访报道。无论是实时信息共享,强烈现场感,或是不可替代的互动性,均使它成为新闻传播形式中冉冉升起的新星。

  2.4 结合社交平台的移动新闻模式

  目前直播活动大都属于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用户的数量广度又决定了新闻媒体的需要。新闻媒体希望将受众更多的引向自己的数字领域,也寄愿能够在社交平台中立足,于是,国外众多新闻机构相继进入直播平台。BBC、纽约时报等新闻机构都加入社交直播平台并在该平台进行直播。在移动新闻直播逐步受到重视情况下,新闻活动主体(直播记者)也被提上日程。BBC还为该类直播记者专门起了一个名字,叫做。这些记者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往往通过自身一人利用相应设备便能完成整个直播报道,以此契合视频直播化的时代。2016年7月14日德国慕尼黑发生的枪击案件能较好地说明移动新闻直播的运用。德国记者Richard Gthjahr用手机直播了慕尼黑奥林匹亚购物中心的枪击案,他利用Skype社交软件对该突发性事件进行24小时的直播。Richard的提供的第一手视频资料清晰的及时地反映了事件的原貌。

  移动新闻直播这种低成本制作,高效率的新型传播形式令新闻行业迈向新型阶段,新闻机构与社交平台的结合是目前新闻行业较好的发展出路,尽管移动新闻直播目前在全球还不具备大规模,但这种具有颠覆性意义的传播方式,逐步将成为媒体重要的传播形式。

  3 移动新闻直播带来的影响

  新媒体已成为传媒产?I不可忽视的重要前进方向,基于互联网打造的新媒体视频直播逐渐运用于新闻领域是发展趋势的必然。相对于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移动新闻直播的变化不仅仅在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也在信息传播数量和覆盖率等方面。这种新型的信息传递方式导致结构性的变化,也必然给移动直播本身及从事该行业的传媒人员带来影响。

  3.1 实时信息传送,独家内容获取

  时效性一直是互联网媒体的优势,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直播也正是采用了该性质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领域。文章中提到的Gutjahr记者利用社交软件Skype直播的慕尼黑枪击案件事件,再次将时效性推送至大众眼前,使用手机直播连线持续报道了24小时,不仅在第一时间发布了报道,还抓住了独家内容授权报道的机会。因此,移动新闻直播对于实时性息传递,独家内容报道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3.2 现场感增强,受众距离拉近

  相较于传统新闻的报道方式,移动新闻直播有更强烈的现场感,直播记者实时播送的现场内容能引起大众的情感共鸣,同时也构架起记者与民众之间沟通的桥梁,记者在一边采访介绍时,一边回答观众实时上传的问题。社交媒介上的直播主播也正是利用了线上与粉丝间的实时交流以维系情感,拉近粉丝间的距离。观众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更青睐直观的画面冲击感,而这一优势运用在新闻直播上势必会引起不小的反响。

  3.3 采集突发性事件第一手资料

  移动直播的易操作、自由使用等属性给予新闻从业人员采访第一首资料提供及时的输出平台。传统的新闻直播模式对目前瞬息万变的世界很难及时捕捉,移动直播却能弥补这一缺憾,其中突发性报道更能体现其优势。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可在新闻记者遇到具有报道价值的事件时,采集第一手资料,并通过直播对突发性事件进行及时广泛传播。

  3.4 新闻人员传统采编模式变更

  众所周知,传统新闻报道输出要经历许多环节,从采集、编写、审核、报道需要层层把关,也需要不同岗位人员的积极配合。而移动直播使用便捷性将新闻从业人员从“一人记者”变成“一专多能”。往往一个人便可以完成整个直播报道。直播环境下,新闻人员传统采编模式发生变更,且这种模式也加大了公民新闻的发展趋势。

  3.5 把关环节缺失

  新闻进入移动直播领域非常新鲜,也有不少有利影响。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新型的移动新闻直播也不例外。就突发性报道而言,新闻进入移动直播平台,无法进行详细编辑计划,此刻便需要直播记者具有较强揣度观众注意的能力,需清楚在突发事件中报道的关键点,才能做到正确的舆论引导。拥有较强应变能力和第一时间分辨事件报道的突出点的记者毕竟不在多数,呈现的报道便会出现把关缺失现象。把关缺失现象不仅存在新闻领域,也存在整个直播领域。社交媒体的易操作性吸引着不同年龄、教育程度的人群,直播内容的呈现自然是五花八门,为得关注或打赏充斥着暴力、色情等内容,网络监管不力也是把关缺失的一项内容。

  3.6 信息深度传播意识下降

  移动新闻直播往往自身一人便可以完成,传统新闻直播节目的呈现则是一个团队的杰作。个人精力有限,“一人记者”到“一专多能”的角色转换使原本分工协作的记者身兼多职,劳累感随之增加,完成新闻事件报道后自然会放松不少,某些需要追踪报道的事件可能会弃之,而事件后续发展状态便不得而知,由此,造成了记者深度传播意识的下降。海量信息围绕受众的时代,观众很容易被新消息吸引注意力,即便移动新闻记者直播的重要消息也未必会引起关注,如此也会致使记者不断直播新消息,忽略应该深度报道的事件。

  4 结论

  大众媒介发展划分的3个阶段中,电视媒体是直播时代的开端,凭着真实性、现场感使得传统媒体进入到一个新里程。随着技术的进步,直播的“魔爪”伸向了移动互联网,传播模式由单向转为互动,由自上而下走向自下而上。直播与互联网的结合衍生了传统电视媒体直播不具备的特质,公众话语自由表达权、实时信息互动、社交属性等使其迅速窜红,成为民众娱乐的主题。虽然2016年被称为直播元年,直播也是时下最流行的话题,然而直播内容绝大多数仍集中于用户日常生活的各方面,较之有权威性和以内容为王的传统媒体,移动直播内容还有待提高。目前,新闻虽然跨入了直播领域,移动新闻直播的出现也丰富了直播内容,拓宽了直播范围,但这仅处于初级阶段,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移动新闻直播将来会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以怎样成熟的姿态运用于传媒行业,还需要众多传媒从业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

移动新闻直播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论文搜索
关键字:直播 趋势 影响 移动 发展 新闻
最新新闻传播学论文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研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研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工人报道分析
热门新闻传播学论文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
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网络广播的今天与明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