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日本歌舞伎的舞台表演和音乐功能论文

日本歌舞伎的舞台表演和音乐功能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03

日本歌舞伎的舞台表演和音乐功能

  

   一、 日本歌舞伎的舞台表演

  歌舞伎是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也是日本传统艺能之一。在日本国内被列为重要的无形文化财产,也在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歌舞伎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能,在舞台构造、服饰化妆、演剧风格、戏剧结构等各个方面展现着自身的特色和魅力。歌舞伎的演剧舞台竭尽全力创造了演剧舞台上时间与空间的自然流动美,这种流动美的实现主要依赖于歌舞伎剧场特有的“回舞台”和”花道”。“回舞台”设计的用意并不仅仅在于为了节省移动舞台布景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要表现同一时间在不同地点所发生的时间,这与电影的切换手法完全吻合。有的论述经常将”花道”与能舞台的”桥廊”相比较,二者虽然都常作为演员出场的通道,但含义不同。能的“桥廊”是神显现的道路,是连接舞台与“冥府”的道路,这是因为能剧大多以幽灵世界为主题,舞台构成多是以幽灵显灵到现世为基调。而“花道”是观众与俳优进行交流的通道,并且它既可以当作道路、水路或走廊,还可以当作另一个舞台,从而构成两个舞台。

   雅乐的舞乐和能的表演都使用面具,歌舞伎虽突破了面具的制约,但是通过”隈取”这种化妆手法我们还是可以看到面具的痕迹。所谓“隈取”义为在面部画晕,其中”取”是画的意思,“隈”是晕的意思。因为类似中国戏剧的脸谱,所以有“隈取”受到了脸谱影响的说法。“隈取”从色彩系统上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红色系统的“隈取”表示角色具有正义、超人的力量,蓝色表示恐怖、阴险、邪恶。另外就是特殊的“不动隈”、“狮子口”、“土蜘蛛”等表现神佛、动物一类的“隈取”。从舞台效果来看,与其说是具有象征性,不如说它更接近程式性。

   歌舞伎的演剧样式主要体现在“荒事”与“和事”两艺风上,二者是在元禄歌舞伎时期创造并确立的。“荒事”是用文雅的道白,隈取的化妆、狂放夸张的表演动作,表现宫廷、武家的生活情趣。“和事”是用生活的语言、生活的场景、自然逼真的生活化动作,再现庶民的感情生活。

   二、日本歌舞伎的音乐功能

   日本的歌舞伎不是由演员自己来“唱戏”,演员只是说与做。其音乐完全由伴唱的歌唱演员和说唱演员,以及乐队来负责完成。因此搞清日本歌舞伎的音乐种类是很有必要的。按照音乐的功能,可将歌舞伎的音乐分成两种类型。也就是作为效果音乐的“阴?妥印保?又称“下座音乐”,以及直接参与舞台演出部分的“出?妥印保?又称“出语”。前者在“下座”的“帘内”演奏,即:伴奏者在挂有黑色竹帘的小屋内演奏,从外部看不见演奏者,而从帘内可以看到舞台上的演员;后者指净??璃的义太夫与三味线演奏者在舞台旁边演奏,配合演员的演技,观众可以看见他们的姿态。

  “下座音乐”可分为拟音效果的音乐、助长情绪的音乐以及剧场仪式音乐。拟音音乐表现鸟鸣、青蛙叫、雷声等自然界的声音,其中雨、风、雪(雪本无声,但是歌舞伎习惯用大太鼓有节奏地敲打一种一阵紧一阵缓的伴奏,以表示雪的大小)、水声、风声等的表现是用“大太鼓”的鼓点儿来制造气氛而不是写实的摹拟音。各民族对自然界的音色的感受各不一样,歌舞伎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象征性音色。关于这种感受尤其体现在以表现幽灵出现之际的一种音效“多罗多罗”,以及表现降雪的鼓音等音色上。如果场面是月升夜空,则打一下“析”(拍子木),同时这也是对“道具方”发出的暗号,暗示道具人员将形状为月亮的道具灯拉上。这种手法会造成一种不可思议的气氛,给舞台效果增色,可谓歌舞伎之专利。“下座音乐”在烘托效果时,以“大太鼓”为首,以下有笛子、太鼓、小鼓、大拍子(双面鼓)、本钓钟(小型钓钟)、铜锣、折钲(类似铜锣)、镲、松虫(小型钲)、铃铛、尺八、胡工(类似二胡)、木鱼等。根据剧情的需要可以同时调动所有的乐器。

  歌舞伎在通过音乐表现情绪与场景之际则以“三味线”为中心构成的乐队,伴奏方法又分为只用乐器的“合方”,以及“呗”为主的两种。合方没有歌词,是以三味线为主的器乐。此手法经过长期演变形成了一定的音乐主题,得以程式化。歌舞伎的伴奏音乐在开场、闭幕、人物出场退场以及科白之际多用合方的伴奏以烘托情景场面,加强人物的心理描写。呗与歌在日语中同音,下座音乐的歌通常在拉幕之前演唱,能够提示这一幕的场景,比如是在艺妓的房舍中,还是在宫殿中等等。

   作为剧场的仪式音乐,在开场闭场之际所敲的大太鼓有“一番太鼓”(开场音乐)、“着到”(开场三十分钟前)、“砂切”(表一幕结束)、“打出”(表一天演出的结束)等打法。大太鼓还经常被应用在剧中,它可以根据剧情.用几种不同的鼓槌敲出不同的音色。另外最有特色的乐器要数“析”,它承担了闭幕的任务,也就是说歌舞伎要随着拍子木击打的节奏闭幕,一般根据剧情可分为急缓两种打法,这种用法不见其它戏剧,也是歌舞伎的特色。

   “下座音乐”还具有很强的程式性,它规定了人物的上下场程式。按照百姓、武士、姑娘等等的身份,以及阶级、性别、年龄,或者反面人物、妖怪,伴随着他们的出场,创造制作了各种音乐主题。其中最为有趣的是“合方台”,指戏剧人物站在升降台生起之际的固定伴奏手法。合方台通常运用打击乐器。

   除了“下座音乐”外,舞台上表演的音乐在歌舞伎戏剧形式中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部分表演称为“出语”或“出?妥印保?是指在歌舞伎的舞蹈剧演出时,唱者和三味线弹奏穿上坎肩与和服登台演唱演奏,主要和“长呗”与“净??璃”两类曲种相关。“长呗”是以唱为主的三味线音乐,与歌舞伎一样有着悠久的传统,它作为剧场音乐在歌舞伎发展初期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之后,净??璃的音乐积极地打入了歌舞伎,特别促进了舞蹈剧的发展。舞台的音乐风格也由“长呗”、“大萨摩”(三味线伴奏的说唱曲种)的叙事诗风格逐渐发展成为表现细腻微妙精致的抒情风格。

  

日本歌舞伎的舞台表演和音乐功能

论文搜索
关键字:歌舞伎 日本 歌舞 舞台 表演 功能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