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论文

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19

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1-0011-0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强调“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 。共享发展就必须解决扶贫问题。当下我国扶贫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而且现有的扶贫方式存在粗放、过分强调经济增长和过度依赖于政府等弊端。针对现有的扶贫模式,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精准扶贫的思想,而在精准扶贫中教育扶贫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扶贫之策。在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时代背景下,在教育精准扶贫中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我国精准扶贫工程是题中应有之义。

  一、教育精准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意义

  多年来,国家在扶贫工程中,主要集中于开发式、项目式以及救济式扶贫等方式,为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客观看来,时过境迁,这些方式都潜藏着一定的消极因素,例如一些贫困户不愿意摘掉“贫困的帽子”,思想落后、散懒成疾,形成了“等、靠、要”的愚昧思想,还有代际贫困状况,直接影响了国家扶贫工程的目的和成果。因此,加强扶贫工作,在“输血”的同时,更应注重给扶贫对象“造血”,特别是要让扶贫对象从精神上脱贫,树立脱贫的信心和勇气,以积极的创造性的劳动,实现脱贫致富,迈入全面小康的阶段。

  (一)“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人才队伍建设中肩负着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2]纵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程,中国经济大幅度增长,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固然,这种良好局势的出现有多方面原因,但这其中必然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科学技术与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人才和创新贡献率的不断提高。“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实施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完成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必须把教育作为发展之基,为经济发展奠定智力和人才基础,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

  就目前的扶贫工程来说,一味地投入资金,引进项目,依赖于政府,是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从长远来看,不能起到“根治”的作用。要从精神上去扶贫,从思想上进行扭转,不把“低保户”“五保户”看作身份地位的象征,要敢于摘掉穷帽子,不再有“坐、等、靠、要”的思想。“治贫先治愚”,意味着扶贫必须从教育入手,改变人们愚昧的思想,树立依靠自身力量如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学习农业知识等进行发家致富的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对于贫困的定义。

  (三)“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提道:“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3]我国扶贫工程的意义不在于使贫困人口在经济上获得暂时的补助,而是在于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发展生产,彻底摆脱贫困落后的局面。因此,精准扶贫,从教育方面入手,能够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使得贫困人口真正脱贫。要更加关注困难家庭人口的生育问题,提高生育质量,减少因先天性智力问题或其他疾病等因素引发的贫困。要重视提高人口素质,加强教育扶贫,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与发展,特别是要实现人才资源向贫困地区输送,采取各种激励性的措施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二、共享发展理念下我国现行教育扶贫的反思

  贫困一直是困扰人类的痼疾,对于中国也不例外。自1986年起,三十年间,中国的反贫困战争一直在进行中,政策经历了几次调整:扶贫方式由救济式到开发式,又从大的区域性的扶贫到瞄准贫困县以及整村推进,再到扶贫到户……现在,扶贫又到了新的发展阶段――精准扶贫。经过政策的调整与实施,扶贫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思考。关于教育扶贫,应当看到,总体而言,贫困地区的教育方面有所改善,然而以共享发展理念检视现行教育扶贫脱贫模式,有两方面问题值得思考与探讨。

  (一)扶贫方式粗放、分散,导致教育扶贫目标不准,效果不佳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采取大规模教育扶贫开发方式,大力解决教育贫困问题。由于贫困地区广、贫困人口多,扶贫开发工作千头万绪,教育扶贫方式比较粗放、分散。尽管如此,因为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任何一项教育扶贫政策或改革都带有极强的普惠性,可以使许多贫困人口受益,摆脱贫困。所以脱贫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减贫工作成绩显著。然而,随着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不断减少,原有教育减贫模式的边际效应正在逐渐减弱。尤其是当前,我国教育扶贫脱贫形势已经发生新变化,我们反贫困的对象从区域集中贫困向个体分散贫困转变、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这就意味着,原来粗放、分散型扶贫方式将难以奏效,容易产生扶贫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的问题,出现应扶未扶、扶富不扶贫的不公现象。因此,基于共享发展理念的要求,教育扶贫脱贫方式必须向集约化、精准化、整体化转变,增强教育扶贫的针对性、精准性和有效性,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二)过度依赖政府扶持,贫困地区内生动力不足

  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教育扶贫必须坚持共建共享原则,做到主动参与,尽心尽力,共同享有。贫困人口是实现自身脱贫致富的主体和关键,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要求扶贫脱贫工作必须充分发挥贫困人口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贫困地区的内部动力。然而,按照共享发展理念审视以往的教育扶贫开发工作,可以看到,政府在教育扶贫开发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就使得贫困地区需要政府救助的家庭以及无生存能力需要通过教育培训掌握生存技能的群体,形成了对政府的依赖心理。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教育扶贫中仅限于“输血式”扶贫,简单地给钱给物,极大地限制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的意愿,更有甚者少数人反而以贫困为荣,不愿摘除贫困帽子。因此,共享必须坚持共建,坐享其成的思想只会导致贫困顽疾,“贫根”难以拔除。当前脱贫攻坚工程已经到了冲刺阶段,确保农村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仅仅靠政府一己之力难以实现,必须最大限度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教育扶贫的质量,早日拔掉“穷根”。

  三、践行共享理念,实现教育精准扶贫

  现在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克难的冲刺期,理念的引导至关重要。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工作,需要突出共建共享的扶贫理念,创新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形成全社会包括政府和人民群众共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象日益突出,既包括教育起点的不公平、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也包括教育过程的不公平,其突出表现是教育条件的不均衡。”[4]特别是不同地域尤其是城乡学生在分享教育资源上相差较大,而且这种差距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改善,反而在进一步扩大。因此,在共享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教育投入、教育资源、教育政策、城乡二元结构上的不公平现象必须要得到缓解甚至解决,实现教育精准扶贫。

  在共享发展理念下,进行教育精准扶贫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关注薄弱学校与群体,改造弱势学校,新建教学设备与提供更多优质教师资源。锁定农村贫困地区,不留“死角”。从最贫困的地区做起,聚焦弱势学校,做到精准改造弱势学校,改善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环境。第二,要从教育招生方面进行改造,给贫困地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进一步进行招生政策的革新,通过实施多项倾斜农村地区的政策,实施从高中、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招收农村学生计划,不断提高农村学生比例,推动农村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学生的增多,来切实改变农村的面貌,实现农村的脱贫致富梦。第三,在资助方面应该精准化,让真正贫困的学生不会因为物质方面原因放弃学业。在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不随学生的地域变化而受限制,使学生随时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另外在高中阶段,对于贫困学生,应该采取全免学费并且补助生活费的政策。在大学阶段,不仅要实行并优化贫困家庭大学生学费减免与生活补助制度,而且通过提供更多高校内公益岗位供贫困家庭大学生勤工俭学,既可以解决学生家庭困难,又锻炼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第四,要在农村贫困学生就业方面,做到让他们不仅有业可就,而且能够可持续发展,改善家乡贫困状况。要建立贫困大学生实名制信息库,对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高效落实高校毕业后服兵役、下基层的优惠政策,鼓励农村贫困的毕业生回家乡自主创业,带动乡村企业发展,为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农村脱贫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第五,对贫困地区的农民要进行精准培训,让贫困农民掌握一技之长,能够脱贫致富。建立适合农民朋友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设立多样又切合实际的技能培训,使之成为他们的生存之道。摘掉贫困帽,从根上解决贫困问题,不再依赖政府的救济,而是依靠自己的生存技能发家致富。

共享发展理念引领教育精准扶贫

论文搜索
关键字:精准 扶贫 理念 发展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