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文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21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哲学基础

  1、“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立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中所体现的“人”是“现实的人”,马克思认为,所谓现实的人,就是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在社会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这一论断有着丰富的内容,首先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其次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现实的人”有其实践性、社会性和历史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现实的人”的思想,不是从抽象形而上学的观点来理解人,而是把人真实地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实践之中,这一思想对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2、“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把从事实践活动和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民群众作为理论的出发点,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论断,人民的生产实践活动尤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生产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这为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在肯定人民群众作用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因此,人民群众是在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社会规律中创造历史的,而这种规律正反映了人的活动和自身发展的规律。“以人为本”思想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是一致的,人民群众创造了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同时,社会发展又反过来以实现人的发展为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要,逐步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科学内涵

  1、“以人为本”中“人”的含义

  以人为本所讲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每个人”、“一切人”。所以,“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应包括一切受我国法律保护的社会成员。二是指人民,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民始终是以占绝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以利益一致为基础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从“人人”和“人民”这两个层面去理解,才能全面理解和把握“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基本含义。

  2、“以人为本”中“本”的含义

  “以人为本”中“本”即: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为本。群众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观点,深刻阐明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3、“以人为本”的含义

  “以人为本”同时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这两大问题,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是决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核心因素。一方面,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进步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第二,从政治权利的角度来看,“人权是公民政治权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就要求保障公民的各项权益不受侵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公民的政治权利应该更加充实完善。第三,从思想文化的角度来看,要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仅靠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第四,从社会环境的角度来看,要营造一个安定有序的和谐社会环境,除了创新管理机制,更重要的是发挥人的能动作用,让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共同构建公正和谐的社会发展环境。第五,从人的主体作用的角度来看,人改变了劳动对象,创造了劳动工具,按照人的意愿改造了客观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发挥了人的主体能动性,体现出人无尽的需求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第六,从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这里的人和人民是同一个意思。要做到以广大人民群众为本,一切依靠人,一切为了人。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的发展,保障人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当代价值

  1、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对我们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作用。首先,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一原则指导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重视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真正做到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这一根本要义,进而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以人为本的重要目标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从而更利于实现人的发展。再次,以人为本的基本出发点即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2、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汲取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精髓。既把人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目的,又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宗旨,进而更好的满足人民的愿望和需求。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社会发展的指导方针,也是落实各方面具体工作必须坚持的标准原则。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统筹社会各个方面稳步发展,从而走出一条文明发展的新道路。

  3、坚持“以人为本”思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取向,要求既要以人为目的,又要以人为手段。一方面,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谋求人的发展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坚持以人为本既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满足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实现美好愿景的主要途径,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作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思想,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运而生的。以人为本在理论上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在实践中也融入了中国鲜明的特色,是发展了的“以人为本”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现出他的时代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论文搜索
关键字:马克思主义 马克 以人为本 当代 及其 思想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