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书院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政课“三人”教学模式探究论文

书院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政课“三人”教学模式探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2-23

书院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政课“三人”教学模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10-0208-02

  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书院作为一种独立于官学教育体系之外的特殊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肇兴于唐宋,历经元明而不衰,直至清末才被新式学堂所取代,进而退出历史舞台”[1]。前后历经千余年,形成了极具人文特色的教育教学风格,个别朝代甚至超过当时的官学,可谓是独树一帜。古代书院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些经验至今仍然闪烁着熠熠的光辉,给我们当今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提供了大量可资借鉴的有益资源。本文即在汲取古代书院优秀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人”教学模式。

   一、人文开篇

   所谓人文开篇即在课堂开端处、初始时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于授课前营造人文浓郁、诗性盎然、博雅醇馥的课堂氛围。为接下来的主课――思政课讲授创造良好的“开 场”条件,进而有力地克服了思政课由于理论性强、趣味性弱的特点致使有些学生在上课时产生枯燥乏味感和厌烦感等课堂干扰性因素。

   古代书院在教育教学中特别强调注重课堂人文性的营造,经常采取尊孔孟、敬时贤、师生相互长揖、吟诵理学名篇等形式来营造与渲染课堂的人文性与诗意性,这些都对思政课教育教学具有启示意义。

   “三人”教学模式认为思政课教学的人文开篇可以采用以下形式:一是吟诵与讲解优秀古诗文(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过的);二是介绍神话传说、成语典故、历史名人、名山、大川、名茶、名菜、名联等文化常识;三是赏析名画、名曲、名器物等;四是辨析热点时事、分享先进人物事迹等。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讲授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内容时的人文开篇可以吟诵与讲解岳飞词作《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也可以介绍南宋与元军的崖山之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人文开篇可以采取介绍中外著名哲理故事的形式。

   人文开篇能够更正部分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的一些错误印象,如认为思政课很无聊,都是干瘪的理论说教;思政课只讲政治,不讲其他,也能够为思政课的讲授提供文雅诗性的话题切入点。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人文开篇称得上是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文化先锋。

   思政课运用人文开篇应注意以下事项:时间要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长,太短达不到效果,太长就会反客为主,削弱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所选内容应与本节课所讲内容相关,最好将人文开篇设置成本节思政课的导入或导学,否则就会导致人文开篇和本节思政课教学内容脱节,形成两层皮的现象。

   二、人性管理与教学

   所谓人性管理不是指人性化的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而是指符合人心、人性基本情况的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其所使用的方式方法不测重行政式的,而侧重心理式的。也就是说在组织教学和管理课堂时,侧重运用“疏”的办法,而不提倡运用“堵”的办法。

   在借鉴古代书院优秀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三人”教学模式认为适合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人性管理方式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课堂纪律签约法,即利用人皆有敬畏之心,首课时与学生签订有关课堂纪律和相关奖惩措施的契约书,并让学生按上手印,以增强形式上的效果。契约书签订后随即生效,余下课堂皆需严格按约管理、按约授课和按约奖惩,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管理的公平性、公正性、严肃性与神圣性。二是课堂暂离实名制,即利用人皆有羞耻之心,要求那些特别好动或惯性迟到的学生有事暂离课堂时需将自己的名字写在课堂暂离实名制登记册或黑板上。这种办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取得约束学生安心坐在教室里静心听课的效果。三是手机参与法,即利用导川入海,以治江河泛滥的原理,允许学生将手机带进课堂,并且要求学生将手机放在课桌面上。教师在授课时,尽量将授课内容分解成诸多知识点,再将知识点微课化、碎片化,以当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利用手机回答相关问题。此种方法不失为一种解决手机与教师争夺课堂阵地问题的好办法。

   在借鉴古代书院优秀教育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三人”教学模式认为适合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课堂授课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答解法,即在借鉴古代书院学生自由发问,教师当堂作答的授课方式基础上而设计出来的一种让学生以小纸条的形式匿名提出与课程相关的、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由班级学委或课代表收集后交给教师,教师当堂解答(如问题过多可择其重点者解答,或者顺延至下次可解答)的授课方法。这种方法能让学生把自己心中关于思政课的真实想法和个人兴趣点说出来,教师以此为依据,针对学生的心结和兴趣点进行解答,既能够当堂解惑传道,又能够缩短师生间的心灵距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为日后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讲会对擂法,即在借鉴古代书院讲会式课堂组织法的基础上吸收传统相声逗哏捧哏的形式而提出的一种以正方为主,反方为辅,两者对擂的教学组织方式。古代书院的讲会式教学法是采用两位教师相对擂的形式,而当下高校思政课教学由于师资配备等情况不能直接照搬,当然也不适合直接照搬。所以,以授课教师和优秀学生作为搭配组合较为合适。初期以教师为主讲,学生为辅助,以反面质疑的形式帮助教学的有序开展;一段时间后,学生锻炼成熟了,就以学生为主讲,教师为辅助。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也能够调节整个课堂的气氛,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展开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三是太极式辩论法,即借鉴古代书院自由辩论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吸收英国议会制辩论而提出来的一种以太极图式排布和组织辩论的辩论形式。在太极式辩论中,阳鱼为正方,阴鱼为反方,阳鱼中太极眼为反方主持人,阴鱼中的太极眼为正方主持人。辩论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正反方主持人各自陈述本方观点及其大致理由;第二阶段为正反方主持人调兵遣将,指定辩手进行辩论;第三阶段为自由辩论;第四阶段为正反方主持人总结陈词。    思政课运用人性管理与教学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课堂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工具与手段,运用管理方法不能僵化死板,应该灵活机动,课堂管理使用方法与技巧就一定要取得效果,达到目的,否则就说明那种方法和技巧是不适合的。第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因生而选,因才而施,不可为了方法而方法,同时教学方法的选用也应根据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与能力而定。

   三、人情考核

   所谓人情考核不是指讲人情、徇私情式的考核,而是指重过程、重态度,重平时表现、成绩可置换升降的,侧重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办法。

   这种考核办法亦是在借鉴古代书院考核理念基础上提出来的。在宋明两朝的书院中“师生多以醉心学术、潜心修炼心性为目标”[2],所以书院的考核大多不存在科举指挥棒的束缚,理念相对开明,办法相对多样,并且强调个体化与个性化。

   高校思政课相对于大学生专业类课程而言,更加侧重信仰体系。故而,其考核办法也应该有别于专业类课程的试卷式考核形式,而应该采取更符合信仰体系课程的考核办法。人情考核即是一种侧重信仰体系、重过程、重实效的考核办法。具体来说,人情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加大构成期末总成绩的平时分的比重,比例以占期末总成绩的60%为宜。二是细化平时分构成,并制定相对完善的评分准则,平时分可由参与课堂互动、学习态度、课堂细节表现、课程笔记记录、勤工俭学(包括创业)等五个部分组成。三是改变期末考试形式,可将通常的笔试形式改为论文+口试答辩的形式,这样考核的内容就不仅仅是理论了,还包括理论的运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考核由单一性变为多元性。四是允许成绩置换升降,学生可以用自己撰写并出版的思政类学术著作或在正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思政类文章、好人好事、义工实践等来置换自己的期末考核中的部分考试成绩。同时,对做出特殊贡献者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加分,对有违法律法规或基本道德底线者也可酌情减分。成绩置换时,需学生提出申请,填写申请书,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发现弄虚作假情况,按考试作弊处理,成绩记为零分,以保证成绩置换的严肃性。

   采取人情考核的办法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评定平台,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自我风采的空间与场所,对学生有益他人和社会的行为给予认可。同时,还能够将思政课的考核进一步深入下去,实现理论与实践双结合,促进思政课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变。从这个维度上说,人情考核是把考核当成了课程的最后教学环节,形成寓教学于考核之中,以考促学,考学结合的复合型考核形式。

   思政课运用人情考核应注意以下事项:第一,平时考核要公开、公正、透明,以鼓励激发为主,以批评教训为辅。考核的目的不是为了难倒学生,而是以考为教,培养学生。第二,对于成绩置换和升降一定要严格慎重,不可随意,只有学生拿出真凭实据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置换或升降。

书院教育理念下高校思政课“三人”教学模式探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思政 教学模式 书院 理念 模式 高校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