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其它论文 >> 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论文

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4-21

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9-0-02

  在国务院划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占有3个――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区,这充分说明了贵州扶贫攻坚的艰巨性。而反贫困不仅需要党和政府的主导和推动,同时还需要动员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由此,回顾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历史进程,总结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基本经验,对于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乃至全国其他连片特困地区扶贫、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一、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历史进程一直在不断推进着,大体经历如下五个阶段。

  (一)土地制度改革社会动员阶段(1978-1985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首先进行土地经营制度变革,即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于是,在此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通过土地制度的变革来激发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提高了土地产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贫困。在这一阶段,变革农村土地制度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成为当时贵州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社会动员的重要内容。

  (二)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社会动员阶段(1986―1993年)

  在这一阶段,党和政府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整合各种资源,综合开发、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为主,开始在全国实施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在此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积极响应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政策,充分动员社会力量,整合贵州省内、省外甚至国际上的各种资源,不断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

  (三)“八七”扶贫攻坚社会动员阶段(1994-2000年)

  1994年3月,国务院制定和公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在这一阶段,贵州省委、政府根据《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提出要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力争用七年左右的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贵州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于是,在这一阶段,贵州省委、政府加大对贵州农村,特别是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投入、安排大型开发项目、组织对口帮扶等。可以说,正是由于大力开展资金投入、项目安排、对口支援等方面的动员,贵州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四)综合性扶贫开发社会动员阶段(2001年-2010年)

  在这一阶段,贵州省委、政府主要采取专项扶贫和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采取了开发式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救助等多种扶贫动员形式。在这一阶段,贵州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广泛凝聚各方面力量,统筹推进扶贫开发,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安定。这一阶段社会动员的突出特点,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遵循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坚持以人为本与统筹兼顾的基本原则,开展社会动员。

  (五)精准扶贫社会动员新阶段(2011年-至今)

  在这一阶段,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为了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贵州省委、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精准扶贫举措:制定实施“33668”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构建科学治贫的政策支撑体系、启动拉网式普查精准识别、启动贵州省领导干部遍访贫困村和贫困户行动、全面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六个小康建设”、明确“一对一”结对帮扶、总结推广“三变”(“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改革经验、拓宽扶贫融资渠道等。由此,这一阶段扶贫攻坚社会动员呈现出“精准”的新特点。

  二、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基本经验

  经历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坚持党和政府主导

  邓小平曾说过:“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1]同样道理,扶贫攻坚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进行主导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关键就是紧紧依靠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在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整个扶贫攻坚过程中,从中央政府到省、市(州)、县、乡(镇)各级政府,都充分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使得扶贫攻坚工作开展的顺利,并取得巨大成就。所以,对于类似于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的其他地区来说,扶贫攻坚要取得巨大成就,最为关键的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二)促进民众观念转变

  认识从实践中来,以实践为基础。但是,认识又会反作用于实践,对实践发挥着思想指导的作用。而正确的思想认识会促进实践的发展,落后的甚至错误的思想认识会阻碍实践的发展。在经济、文化、思想观念都比较落后的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开展扶贫攻坚,不改变他们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缺乏创新精神的思想状态,是难以想像的。“扶贫先扶志”。“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2]。近年来,经过不断努力,逐渐促进贵州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广大群众思想观念的转变,已经逐渐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转变了安于现状的惰性思维,激发出不断拼搏奋进的斗志。可见,正是通过促进民众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贵州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三)充分运用法律制度

  邓小平曾经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3]扶贫攻坚的艰巨性必然带来扶贫攻坚的长期性。当前,在贵州扶贫攻坚过程中,不再是“一阵风”,或者是“走过场”,而是紧紧依靠相关法律、政策开展扶贫脱贫工作,把扶贫脱贫当作一项工程来对待,如依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意见》、《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等。于是,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充分做到“有法可依”,重视发挥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并充分运用法制制度巩固已经取得的扶贫脱贫成果。

  (四)建立政府、市场与公民的协同合作机制

  在贵州以往的扶贫开发中,政府投入有余,但是市场、公民力量参与不足,从而造成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其根本原因:由于受长期高度集中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还没有完全形成有限政府理念,还没有完全建成服务型、责任型、法治型政府,全能型政府理念仍有市场。在此背景下,政府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大量存在,由此造成市场主体、公众参与扶贫攻坚的空间相当有限。其实,扶贫攻坚要取得实效,必须改变政府“单打独斗”做法。在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过程中,贵州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逐渐建立政府、市场与公民的协同合作机制。就政府而言,就是要发挥其对社会资源的宏观调控作用。就市场而言,就是要发挥其对社会资源的微观配置作用。就公民而言,就要提高公民扶贫攻坚的参与度。这样就会形成政府、市场、公民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三、对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发展趋势的展望

  (一)进入新常态

  扶贫攻坚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特别是对于像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这一长期过程中,社会动员必然是一个持久的过程。由此,这必然导致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进入新常态。于是,在扶贫攻坚社会动员新常态背景下,必然要求人们要有新认识,提高对社会动员新常态的认识,增强加快转变社会动员方式的自觉性;要有新思路,要把转变社会动员方式和调整社会动员内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更加重视满足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民众的需要,更加重视凝聚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到扶贫攻坚中来;要有新作为,要主动把握机遇,努力实现社会动员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有效率地发挥社会动员的引导作用、推动作用和凝聚作用。

  (二)趋向法治化

  全面依法治国是新时期我国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此背景下,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必然是法治化、制度化的。于是,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不仅要做到有法可依,还要做到有法必依。法治化、制度化是推进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重要手段。面对当前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中存在的责权不清晰、政出多门、动员效率不高等问题,积极推进社会动员的法治化势在必行。一方面,法治化必然要求提高动员主体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促使动员主体“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切实提高动员主体开展社会动员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法治化必然要求对社会动员的监督和制约,保持社会动员有序进行。

  (三)强化内生力

  内生力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质言之,内生力就是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实现自我?l展的内部实力。扶贫攻坚的关键在于增强内生力。“扶贫必扶智”。“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思路,帮助和指导贫困群众着力提升脱贫致富的综合素质。”[4]在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开展扶贫攻坚工作,一方面当然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也是最为关键的还是要从根本上增强扶贫对象的内生力,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激情,以便促使他们最终能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扶贫攻坚不可能一蹴而就,社会动员必然持续不断。随着扶贫攻坚日益深入,我们需要更加坚持问题导向、对症施策,以更大的决心、更精准的举措和更超常的力度,着力拔除贫困群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穷根,为动员一切力量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

贵州少数民族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社会动员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论文搜索
关键字:贵州 特困 攻坚 扶贫 少数民族 动员
最新社会其它论文
大学生对余额宝使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浅议幼儿教学引入游戏化课程对幼儿社会性交
回归与延展
校园网贷乱象治理的探索
过度劳动理论与实践
中国老年人临终生活质量研究
社交媒体用户人际互动与社会资本提升路径研
社会热点事件在“两微”平台的传播机制研究
试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的社会背景
运用体育心理学提高女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
热门社会其它论文
食品安全论文
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建立绿色化学
网络信任危机:电子商务的伦理陷阱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论自私(上)
“伦理化”的汉语基督教与基督教的伦理意义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