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论文

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5-16

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发展环境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企业管理是企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有效的管理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和效益。随着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企业要想发展下去,在企业管理中就必须不断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本文介绍了多个财务比率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企业提供有利的借鉴。

  二、企业管理与财务比率分析的联系

  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而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主要内容之一。财务比率是以财务报表资料为依据,将两个相关的数据进行相除而得到的比率。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务报告等其他会计资料为基础,进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财务报表所提供的各种会计信息缺乏一定的综合性,对企业的各项财务能力不能进行直观地反映。因此,为了提供提升对财务报表信息的利用程度,我们需要对这些会计信息做进一步的加工处理计算,以便企业的高层在进行企业管理时能够迅速有效的捕获企业的信息,从而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一)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而企业的偿债能力又分为短期和长期。与短期偿债能力相关的因素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比率,与长期偿债能力相关的因素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以及利息保障倍数。针对企业偿债能力,本文就从短期和长期两个方面来进行系统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与企业资金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有关。所谓资金流动性和变是在没有大幅度降价的前提下,资产转化为现金的可能性以及引起流动资产价值的缩水程度。一般来讲,企业应该以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不应该靠变卖长期资产来偿债。所以,针对企业短期偿债能力,通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数量关系来反映。

  流动比例=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从以上关系可以看出,流动资产既可以用于偿还流动负债,也可以用于支付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所以,流动比率高一般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是,如果流动比例过高,则反过来会影响到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获利能力。因此,在计算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时候,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发展和实际情况来进行。

  2.长期偿债能力。企业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在分析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时候要站在全局、长远角度来判断企业能否在规定期限内偿还本息,因此,可以将负债比率和利息收入两项指标作为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资产负债比例=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

  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中,负债比率也是反应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负债比率可以城作为财务杠杆,由于所有者权益不需偿还,负债比率越高,债权人受到的保障就越低。从稳健性原则出发,资产负债率在50%左右为宜,资产负债高说明企业筹措资金的能力强,风险也高;反之,资产负债比率低,财务风险也小。企业在管理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来制定灵活的管理措施,从而优化负债,增加盈利。

  3.以ABC为2014年的财务报表信息为例,对该公司的偿债能力进行分析。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ABC公司2014年的偿债能力比率:

  我们根据以上数据来判断企业的偿债能力,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保持在2倍,速动比率保持在1倍较为合理。同时我们可以将本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与同行业的均值进行比较,从而更好的了解企业的行业中的地位。

  ABC公司所处行业关于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平均值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该公司的关于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呈基本正常的状态,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与同行业相比差距不大,反映了该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良好,但是通过对比我们也发现该公司的资产负债率较高,这反映了该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较弱,长期债务繁重,财务风险较高。该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可以适当增加股权融资的比例,从而使资本结构更加合理。

  (二)营运能力

  1.营运能力的内容。营运能力是指企业的经营运行能力,换而言之就是企业运用各种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企业营运能力的财务分析比例有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营业周期、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这些比率反映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情况,能够全面的反映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的高低。

  (1)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通过存货周转率,可以了解企业存货的周转速度,根据企业存货周转速度来开展经营活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来讲,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的占用水平就越低,流动性就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的速度就加快[1]。

  (2)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就是反应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分析,可以看出一定时期内企业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同时,还可以反映企业应收账款回收的速度与管理工作效率,可以对企业的信用政策类型、资产流动性及盈利性能力进行综合判断。一般情况下,应收账款周转率越大,表明企业销售资金回笼快,管理效率高,坏账损失少,用公式表示为: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   (3)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是反映企业全部资料的经营质量和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总资产周转率大,说明总资产周转快,企业销售能力就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颁发加速资产的周转,从而带来利润。

  2.以ABC为2014年的财务报表信息为例,对该公司的营运能力进行分析。

  通过计算我们得到ABC公司2014年的营运能力比率:

  从两组数据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ABC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都处于行业较高水平。ABC公司存货周转率较高,反应了该公司存货转化为现金或者应收账款的能力较强,由此我们推测出该公司的销售能力也较强,该企业的流动性较好,资金利用效率高,企业的发展前景较好。

  而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低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因此周?D天数较长,企业应收账款利用效率低,有可能是信用政策过于宽松造成的,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

  (二)盈利能力分析

  1.盈利能力分析的内容。所谓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其主要指标包括营业额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盈余现金保障倍数、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本收益率等而言,作为市场主体之一,企业管理活动就是为了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能够盈利。企业只有获得盈利,企业才能按时偿还账务,才能进行在投资和生产[3]。本文将着重介绍以下三个盈利能力指标:

  (1)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和资产品平均总额的比率。它是企业所获得的剩余收益。

  通过资产净利率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经营效率。资产净利率越高,表明企业业务能力突出,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4]。影响企业资产净利率的因素有企业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和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企业要想获得高额资产净利率,就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有效的控制策略。

  (2)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说明了企业的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它所评价的是企业销售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所反应的意义是企业获得100元的营业收入可以获取多少净利润。

  (3)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就是企业税后利润除以净资产得到的百分比,该指标能够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指标值越高,说明企业投资活动所获得的收益越高。净资产收益率可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它弥补了每股税后利润指标的不足。

  2.以ABC为2014年的财务报表信息为例,对该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行分析。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企业的盈利比率,并与同行业的平均值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公司的三项盈利指标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资产净利率较高说明企业对于股权投资的回报较高。销售净利率高于平均值则说明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较强。同时该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远远高于企业的平均值,反映了企业股东获得的投资报酬较高。

  综上,企业管理需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来开展,其目的是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然而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经营管理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和效果。而财务比率分析法作为一种财务分析方法,它能够较好的综合企业经营各方面的因素,能够为企业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论文搜索
关键字:比率 财务 企业管理 应用 分析 管理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