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理学论文 >> 农林学论文 >> 种子包衣处理中建立良好农业规范的必要性分析论文

种子包衣处理中建立良好农业规范的必要性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6-16

种子包衣处理中建立良好农业规范的必要性分析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质量安全问题已开始引起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普遍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良好农业规范(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简称GAP)作为规范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技术手段应运而生,成为保证农产品质量与安全问题的关键。

  1 良好农业规范的基本概念和相关背景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定义,GAP是指应用现有知识来处理农场生产和产后过程的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性,从而获得安全而健康的食物和非食用农产品。也就是试图通过全程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打破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脱节的传统格局,关注种植、养殖、采收、清洗、包装、贮藏和运输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和有害微生物危害控制,从根本上解决质量和安全问题[1]。良好农业规范是国际通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前提保障,是一种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方法,对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粗加工进行全面质量安全控制的管理规范。其核心是建立严密的生产档案,建立农产品生产可追溯制度,从农业生产的源头做起,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食用农产品的安全,保护环境,同时也考虑到员工的健康福利和动物保护。

  1997年欧洲零售商协会农产品工作组(Euro-Retailer Produce Working Group, EUREP)发起并组织零售商、农产品供应商、生产者制定了GAP标准[2]。2001年EUREP GAP标准首次对外公开发布。2003年4月,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首次提出在我国食品链源头建立“良好农业规范”体系,启动了China GAP标准的编写和制定工作[3],组织质检、农业、认证认可领域相关科研院所及有关专家,经过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在欧盟良好农业规范(EUREPGAP)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良好农业规范(China GAP)合格评价体系。2005年12月31日发布,2006年5月1日正式实施。目前,China GAP标准包括:术语、农场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作物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等共24个部分。China GAP标准的发布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升了我国农产品的安全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助于将我国农产品的质量管理由以最终产品控制为主转为以过程控制为主,真正实现“自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近几年来,我国中药材行业应用GAP比较普遍,但将GAP应用于农产品还处于探索阶段[4]。

  2 种子包衣处理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种子包衣处理技术是在常规的化学药物浸种拌种、土壤处理、苗期喷洒等方法防治病虫成本高、效果差、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利用现代先进的生物、化工和物理等技术,以种子为载体,采用机械的方法,将含有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成分的种衣剂均匀包覆在种子表面,达到防治苗期病虫危害、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的一项种子综合处理技术[5]。

  国外种子包衣剂的开发应用较早。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Thornton和Ganulee率先提出了种子包衣处理。但真正把种子包衣剂与苗期病虫害综合治理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美国得克萨斯试验站研制出种子包衣新产品,即用山梨糖(Sorbose,C6H12O6)和黏合剂醋酸纤维等配成种衣剂处理棉花种子,有效防治了棉花立枯病。1983年美国FMC公司研制开发了呋喃丹种子处理剂,在世界各地诸如阿根廷、墨西哥、巴西、埃塞俄比亚、罗马尼亚和中国等地应用在玉米、棉花、豌豆、苜蓿和大麦等多种作物上,对种子包衣剂的研究和应用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1984年日本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对蔬菜种子进行工厂化包衣,使小粒种子大粒化、丸粒化,既方便播种又节省用种量。近年来,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荷兰等许多国家都广泛采用种子包衣新技术,应用的范围扩展到多种作物上,并且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都颁布了专门的法案、条例,明确规定种子包衣才能出售使用[6]。

  我国种子包衣技术研究起步较晚。1976年轻工业部甜菜糖业研究所对甜菜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标志着中国种子包衣技术研究工作的开始。1981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对机播牧草种子进行了包衣接种根瘤菌技术研究,结果发现含有根瘤菌的包衣种子固氮能力明显提高,同时,由于小粒牧草种子经过包衣以后增加了质量和体积,机播牧草出苗均匀,提高了牧草产量。中国全面系统地开展种子包衣技术研究是从研究种衣剂开始的,1980-1985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大学)李金玉教授的主持下,在考察国外种衣剂开发情况的基础上,与国内外许多单位协作,先后开发了20余种含不同活性组分、具不同作用的药肥复合型种衣剂,分别应用于玉米、高梁、小麦、水稻、棉花、花生、瓜菜、药材等多种作物和不同地区,1984、1985、1990年分别通过了化学工业部和农业部技术鉴定,1991年获得国家专利。1993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将种衣剂列入产学研科技项目;农业部将“种子包衣综合技术开发研究”列为“八五”重点科研计划开发研究项目,国家“九五”种子工程将种子包衣作为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包衣种子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5]。1996年农业部提出实施“种子下程”,使该项技术得到迅速发展[7]。目前,中国种子包衣技术日趋成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起步较晚,包衣技术的研究和使用还落后于发达国家,种子包衣工艺还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要求,种衣剂的开发和作用机理尚需深入研究,包衣机械设备还不能满足各种包衣工艺和种子市场的需求,种子包衣技术还只是侧重于农作物种子,对于林木种子尝试较少等问题亟待解决[8]。   3 种子包衣处理中推行GAP的意义和必要性

  种子包衣技术是在传统浸种、拌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种子加工新技术,使种子处理更加方便、安全和有效。种衣剂中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填充剂、成膜剂、扩散剂、稳定剂、防腐剂等多种材料[9]。包衣种子播种后,种衣剂遇水吸涨但几乎不溶解,而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屏障,随着种子的萌动、发芽、成苗,有效成分缓慢有序释放,并被根系吸收传导到幼苗各部分,使药、肥得到充分利用,以增强种子及幼苗对病菌和病虫害的抗性,提高种子质量,促进幼苗生长,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种子包衣技术是提高种子科技含量、实现种子质量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种子包衣不仅可以防治病虫害,调控作物生长,从而提高产量,同时,由于种子包衣剂具有用药少、毒性低、效率高等特点,是实现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由于种子包衣技术含量较高,我国开展此项技术研究较晚,致使我国种子包衣技术较为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剂型落后、技术水平低。我国目前种子包衣的制剂大多是悬乳剂胶体,常会出现分层、沉淀和包衣不牢固等现象,产品质量差,严重影响了种衣剂的推广和使用。二是生产企业较多、规模小。目前,我国种衣剂生产企业众多,但能真正生产种衣剂原药的企业很少,缺乏竞争力。三是种衣剂总体质量合格率低。由于技术水平不高,助剂加工技术落后,使产品质量合格率低、纯度低、杂质多。种衣剂质量问题造成抑制出苗的事件时有发生。四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新产品的开发滞后[10]。五是种子加工装备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种子包衣过程中和包衣后种子不能及时成膜和包装,种衣剂有毒气体(呋喃丹等)逸散,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Ghina GAP主要应用于水果、蔬菜、禽畜、水产、茶叶、中草药等[11]。目前,在我国种子包衣处理上尚没有相关GAP标准。因此,为适应国际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则,进一步提升我国种子包衣处理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执行良好农业规范(GAP)是当务之急。

  种子包衣处理GAP体系是种子包衣处理前、处理过程中、处理后、直到其销售到农民手中伞程质量监控的保障体系,包括种子包衣处理技术规程、监控管理体系和检测技术体系。其中包衣处理技术规程和检测技术体系作为种子包衣处理过程的技术性支持,而监控管理体系则是种子包衣处理过程的管理性支持。如果要让三者相辅相成,就必须足够了解种子包衣处理过程、种子包衣处理过程主要包括包衣处理前、处理过程中、处理后3个环节,包衣处理前环节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精选、种衣剂的选择、包衣机的选择;处理过程中环节包括包衣机械空载运行、调试、包衣作业、清理、记录等;处理后环节就是包衣种子质量检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而废弃物和污染物管理、环境保护和人员健康、安全、福利则贯穿于整个种子包衣处理过程。

  近30年来,随着化肥、农药、良种等增产要素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广泛使用,农业生产总量明显增长,但伴随着大量农业投入品的使用和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当,土壤板结、肥力下降、农产品中农药和重金属残留超标等食品安全、环保问题日趋严重[12]。从种子包衣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现状不难看出,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种子包衣对种子萌发、幼苗素质、植株生长与产量、病虫害防治的影响以及与种子贮藏的关系等方面,而关于种子包衣对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的影响则鲜见报道。农产品的品质主要受遗传因素和外界环境所控制,作为一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保障体系,这些恰恰是GAP所关注的。因此,建立既适应我国国情又能够得到国际互认的GAP认证的包衣种子商品质量关键技术势在必行。

  4 建立种子包衣处理GAP的做法

  结合GAP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情况,笔者认为建立种子包衣良好农业规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明确影响种子包衣质量安全的因素,规范种子包衣详细流程;二是在种子包衣处理GAP体系中,要使生产者和监管者都集中到种子包衣处理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上,确定在种子包衣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识别、评价和控制种子包衣质量安全危害,形成种子包衣过程的全程质量控制[13];三是协调好种子包衣技术与人、环境的关系,不仅能提高生产者的生产效率,还能大大提高包衣种子质量安全,更好地保障农民利益、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体健康、种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4]。

  5 结语

  种子包衣处理GAP体系是应用现有知识和技术,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以保障其使用安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有符合国际认证认可法规的一系列技术文件支撑的科学而严格的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它包含质量、安全、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强调全程质量控制和可追溯性,对我国以农户分散小规模经营为主体而且农民的专业知识和组织化程度普遍较低的国家,大范围推广还有一定困难。但是,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包衣种子需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市场准入和国际市场绿色壁垒的日益加剧,从种子包衣处理GAP关键控制点着手,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种子包衣处理GAP体系,对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种子质量,提高种子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树立我国种业的绿色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包衣处理中建立良好农业规范的必要性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必要性 种子 必要 良好 规范 处理
最新农林学论文
新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下果树栽培学有效教学
浅谈林业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
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农业合作模式的对策及思考
从“农业现代化”到“乡村振兴战略”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研究
北方秋葵育苗技术
蔬菜病虫害防治农药减量增效的影响因素及改
甜玉米去留分蘖对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宁阳县蔬菜标准园区创建措施及成效
甜玉米新品种江甜088的选育经过及高产栽培技
热门农林学论文
关于规范园林设计行业的思考
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浅谈园林绿地中的道路规划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简介
试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珠海生态农业科
我国种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与对策措施
论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农业现代化转型进程中的土地制度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