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新闻传播学论文 >> 竞合视域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究论文

竞合视域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7-16

竞合视域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究

  在互联网行业持续发展、各种移动终端和智能终端纷纷亮相抢占未来的过程中,大众媒体所在的整体传播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面对着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降维打击”,传统电视行业的反应要么忧心忡忡、哀鸿遍野,要么急于求成、盲目融合,转型成功的案例屈指可数,更多的表现是进退失据、束手无措。其实,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非你死我活,不可调和,它们各有优势、各擅胜场,如何将二者的优势吸收、结合并加以发展,在传统的权威性、公信力和诚信度的基础上,重视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采用多样化的形式手段来加强用户体验、实时了解用户的使用情况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性,竞合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角。

  “竞合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企业管理理?。它是从合作的角度对竞争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探求一种通过企业间有意识的相互合作去求得单纯竞争所得不到的经营效果的行为,即基于“双赢”(win-win)基础上的经营方式。1996年,美国耶鲁管理学院的拜瑞?J?来昂巴夫和哈佛商学院的当?M?布兰登勃格在合著的《合作竞争》(Co-opetition) 一书中,最早提出了经济范畴的“合作竞争”概念,认为:“合作竞争是一种超越了过去的合作以及竞争的规则,并且结合了两者优势的一种方法。合作竞争意味着在创造更大的商业市场时合作,在瓜分市场时竞争。”从国内情况来看,竞合理论引入之初更多的是应用于工业组织、集群企业、区域经济等方面,2000年之后,在媒介领域特别是传统媒体中最为强势的电视行业中,应用则越来越广泛。

  一、竞合传播的基础和动力

  (一)竞合传播的基础――技术进步带来的受众分流

  传统媒体自上而下形成了一个主流媒体系统,同时也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话语体系。它们所集聚的受众在社会上具有较高层次,在决策程度、知识结构、消费水平上都具有高度的决定权,它们的发行量和收听收视率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在广告市场上拥有极大的份额。无论是影响力、权威性、经济实力,还是政治、经济、媒介经营等方面,传统媒体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但是,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风起云涌,不知不觉间,这些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却在悄悄地发生着转变。从博客到微博微信、从门户网站到手机新闻客户端、从网络视频到智能终端,从网络直播到人工智能,新媒体一点点改变着亿万网民的阅读和观看习惯,也自下而上地消解着传统的话语体系。同时,技术的进步也使多种介质的融合成为可能。

  (二)竞合传播的动力――受众需求带来的广阔市场

  受众的需求、竞争的压力和动力、技术的推动以及信息生产方式与信息消费方式变化引起的媒体变革促使媒体不断创新与融合,二者相辅相成,媒体的创新必将产生融合,而融合也必然会推动媒体形态的创新。当前,新媒体与其它媒体的边界进一步消融,通过不断竞合,创造更大价值。以微信为主要平台的自媒体写作遍地开花,微博经历了短暂消沉之后以传播平台的定位再度崛起,各种新闻客户端和头条号的分发平台也如雨后春笋,如火如荼,而以人民日报、新华社和央视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充分利用“两微一端”,打通了“两个舆论场”,构建了舆论新格局;以“梨视频”为代表的短视频风起云涌;AR技术、人工智能推动着网络直播不断蜕变;而互联网在线视频三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爱奇艺,凭借资本的优势,不仅在电影电视剧、综艺娱乐节目等传统媒体的优势项目方面频频出手,更是利用灵活的身段,充分发挥竞合传播的优势,打入了传统电视节目的自留地――脱口秀。

  二、竞合传播案例分析

  2016年4月18日,由爱奇艺达尔文工作室制作的《晚安朋友圈》上线,这是全国首档也是唯一一档双直播脱口秀,每周一到周五晚21:30在爱奇艺播出,时长30分钟,到2017年1月20日第一季结束,一共播出195期。这档节目有几个特色:1、双直播+日播。以往视频网站推出的脱口秀节目,大多是周播,而《晚安朋友圈》在工作日每天播出,同时除了爱奇艺的直播现场,还与奇秀直播合作,设置第二直播现场,由奇秀推出的副主持与网友互动,每天讨论一个由节目中引申出的主题话题,使得节目的直播层次更加丰富,与网友的互动也更加直接并频繁;2、资讯+脱口秀。节目的主体是资讯,一般都是两天以内甚至是当天的一些新闻资讯,包括近期热点事件聚合以及爆点事件的深挖和延续,这些内容加上奇秀的三次直播环节,最终都由主持人海阳串联起来;3、“老兵”上阵。主持人海阳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09年开创中国首档新闻娱乐脱口秀节目《海阳现场秀》,被评为最具商业价值的广播节目,并借此获得“金话筒”奖,节目当中也经常连线喻国明、方励、李静等大V,发表他们的独家观点,从主持人到嘉宾都是来自传统媒体的“老兵”,而从播出平台到技术手段的引进和运用,又充分体现了新媒体的竞合实力。数据显示,至第一季结束,《晚安朋友圈》播放量已达1.47亿,单日最高播放量达935万,多次登上单日网综播放量前十榜单。除了节目内容本身外,《晚安朋友圈》的传播量也不容小觑。第一季节目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达1.76亿次,讨论量达48.5万次,7次称霸综艺榜单TOP1,微指数单日最高搜索次数达41089次。传播触角延伸到各个渠道――微博、微信、天涯、帖吧、豆瓣、知乎、移动端APP、门户网站等全网形成传播矩阵。

  而在传统媒体内部,也有很多从业者很早就意识到新媒体崛起带来的危机与压力,并非有竞合理论指导,但所采取的方法和应对的措施,却意外地与竞合传播的路径一致。比如2004年12月18日,大型早间新闻节目《超级新闻场》在安徽卫视开播,栏目播出时间虽几经调整最终确定为早上6:30,但时长一直为一个小时,是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面向全国的、兼有自采和编辑的大型早间日播新闻节目。它集国际国内本省动态新闻资讯、服务娱乐类新闻、故事类新闻于一体,分成三个不同的版块――新闻直通车、社会透明度、天天故事会。因为特色不鲜明,从开播初期到2008年9月,其收视率排名均一直靠后,在GSM媒介研究收视调查中,《超级新闻场》的收视率一直在全国35城市统计31个省级卫视排名前十二位徘徊,面对激烈的内部竞争压力,栏目组敏锐觉察到互联网、新媒体的优势,主动改版,从最具网络气质和话题特性的“社会透明度”板块入手,在省级卫视中较早应用了多点触摸技术的触摸屏;面对栏目人手紧张的现实,适时将栏目定位转为以编辑性为主,制作人员也在发掘本台资源的基础上主动拥抱互联网,极力拓展素材来源。“社会透明度”板块与网络深度融合,每天的选题都来源于网络,其“人气榜”为当天或一段时期内的网络热点话题,梳理其来龙去脉并进行精到的点评,之后是从网络采集的精彩有趣的视频和图片,以及观众发来的他们记录下日常生活中的或搞笑、或温馨、或愤怒的一瞬;因为以编辑为主,板块内容都不是第一手素材,这也从另一方面逼迫栏目成员想出独到视角、抢抓第二落点、做出精彩点评,语言更接地气,更贴近网络思维;对于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再是播音腔,照稿子念,而是在吃透稿件构思的前提下,化为自己的表达,配合大屏的使用,使其肢体语言更丰富。经过一系列的改进,每天20分钟左右的“社会透明度”板块,上承“新闻直通车”的新鲜资讯,下启“天天故事会”的多彩故事,充实了节目内容,丰富了节目形式,在改版后成为拉动收视曲线的一个重要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在改版后的一年内,《超级新闻场》的收视曲线有85%以上是在“社会透明度”板块达到峰值的。而栏目也一直通过微博微信加强与观众的互动,其单条视频在各大视频网站的播放量也经常名列前茅。   三、竞合视域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走向

  作为从选题、内容到表述都大体相同的两档节目,在新旧媒体内可以说是都自觉或不自觉的实践了竞合传播并获得了一定成功,当然,二者面临的问题也都不少,比如,在应对监管以及话题选择和语言表述上,《晚安朋友圈》的表现就没有《超级新闻场》老到并富有经验,面对越来越严格的监管态势,即将上线的新一季《晚安朋友圈》还有待观察;而经过数年的发展,受制于传统媒体的机制束缚以及收视压力,《超级新闻场》近两年的创新步伐明显放缓,略显乏力,无论是人才引进、形式革新,还是互动手段、内容生产等方面,都亟需自我变革,再次出发,因此,充分利用竞合理论引导新旧媒体的融合发展更显迫切。

  (一)内容为王,着力打造自身特色

  融合时代,竞合的前提是自身内容过硬,独具特色,这才是竞争的资本、合作的前提。受众永远需要内容,内容就是连接用户的核心,对于新媒体而言,用户不仅是二次传播者,还是内容的协同生产者,其流畅的互动机制有利于UGC的生成并增加用户粘性,而对于传统的广播电视而言,原有的采编工作流程由于缺乏融合互动和资源共享性,已经无法适应媒体融合的工作要求。因此,必须促进广播电视积极创新内容生产机制,再造采编业务流程,组建多媒体采编团队,发挥各个媒介间的协同效应,实现新闻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实现大小屏的联动。

  (二)加强信息筛选,重构媒体与受众的关系

  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与信息的关系,受众变成了对信息有各种要求的用户,在与媒体的关系中,用户的主动权越来越大,提供的信息也更加纷繁复杂,因此对于新媒体而言,要加强对信息的核实,做到不跟风、不盲从、不煽动;而对于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由于一直是线性传播,用户听完看完即走,无法增加用户粘性,因此,要主动将观众变为用户,不断发展新的用?簦?预测并引导用户行为,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顺应用户的收听收看行为习惯趋势,提升用户体验,最大限度占有用户注意力资源,丰富受众互动的方式,做到精准传播。

  (三)提高职业素质,做好人才保障

  竞合传播,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人,对于新旧媒体而言,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是其自身发展的保障,也必然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不少传统媒体的从业者纷纷跳槽,为新媒体带去了底蕴和经验,而传统媒体亟需一批懂互联网、能把握未来技术发展趋势、懂得产品运营与维护的人才,只有强化外部教育,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才能为新旧媒体的竞合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血和内生动力。

竞合视域下的电视新闻节目创新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域 节目 电视 研究 新闻
最新新闻传播学论文
辅导员视角下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新闻传播政策与法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研
试论红色文化融入新闻传播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路径研
浅析混合式教学在新闻传播学中的常态化应用
试论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
基于新闻传播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思考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研究
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创新应用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的工人报道分析
热门新闻传播学论文
娱乐新闻和新闻的娱乐化
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思考
论电视新闻编辑学
广告与欲望修辞学
大众传播·民主政治·公共空间
新闻传播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问题
传媒业发展回顾及展望
中国社会变革与新媒体使用
中美传媒网站比较
网络广播的今天与明天——对中国国际广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