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刍议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刍议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8-07-20

刍议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引言

  大学语文在我国高校学科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国40多所高校中被定为公共基础课。它肩负着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大责任,主要面向普通高校非中文系专业的学生,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欣赏文学作品、阅读文学著作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锻炼大学生的阅读能力,促进他们形成终身阅读的理念,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得到更多的传统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然而,当前的大学语文教育却遭遇了种种的尴尬局面,影响了它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使得人们不得不认真地审视当前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和优化改革的策略。

  一、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与价值重要性

  从我国《“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精神可看出,大学语文的定位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完美融合,将人文性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人格与尊严”的精神和工具性的“口头语言交流、逻辑思维、想象”等方面的能力相结合,使深邃而悠远的语文教育的崇高使命渗入到大学生的学科学习中。[1]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位是全面的,而不是单纯地架在象牙塔中,是将它发挥了文化领域的现实意义,让学生在人的生命与发展、自由与创作、鉴赏与追求的宏观体验中,感受人文关怀和人文教育,从而刺激他们的神经和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着他们的能力和素质。

  “本民族的语言是一切智力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这是著名学者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其实,母语是民族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母语教育是培养国民,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大学语文教育,是我国母语教育的承担者之一,是多门汉语言课程共同发展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汉语言能力的教育活动,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推广和传播的重担,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感悟能力和思辨精神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2]。大学语文教育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不仅仅是向学生教授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工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德育,是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动力,还是一项将传统与现代资源配置整合并有效利用从而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人文素养的活动。

  二、大学语文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地位不明确

  在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公共基础课程是比较多的,然而实际的教学教研显示,大学语文的学科地位并不高,并不明确,相对其他的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来说,它没有学科支撑,缺乏相应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仍算不上是二级或三级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大学语文在培养人才上是不可替代的,但它却没有必要的“权威性”,只能沦为了“大学人文”的通识课。大学语文教育的科研活动开展少,理论研究比较滞后,这也是它学科地位不够高、不明确的另一重要原因。不少高校都没有专门的大学语文教研室,缺乏定期高水平的高校语文研讨会,而且在教学研究上几乎没有重大的理论突破,缺乏相应的机制保障制度。

  (二)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足

  虽然大学语文是一门关系到学生人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重要课程,对提升大学生的品味和气质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在社会强大的功利思想影响下,不少大学生觉得大学语文的学习并不能为他们带来什么实际的利益或效益,他们认为“大学语文虽然比中学有深度,但没有什么用处,思想离现实远”,还不如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考证、奖学金或技能分数上[3]。这使得大学语文教育的功能发生了异化,失去了在学生心中或高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有种不言而喻的鸡肋感。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学生的第一导师,而也只有自觉地学习,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可能深刻、长久,而学生对大学语文的重视程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他们对大学语文的兴趣不足。

  (三)大学语文课时安排不当,教学手段单一

  现在很多高校中开设大学语文教育课程的并不算太多,有些以应用写作课代替,或者是将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削减,安排学生去上其他的课程。对一些院校来说,减少这门课程的课时可以节省不少的教育教学资源。同时,这些院校为了突出专业教学,往往会以减少《大学语文》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来满足专业课时。这样一来,课时少、学分少,有限的学分限制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名篇都没深入地探讨,往往只是点到即止,而教师也因为课时不足而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计划。此外,目前不少大学语文课的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造性。许多高校的大学语文课以大班大教室的形式上课,几个班的学生一起来上课,教师难以顾及那么多学生,不能与学生进行更多的教学互动来引导学生,导致了课堂上灌输教学不断,没有更多的创新性教学手段,如此就造成了无法深入地引导学生走进语文的文学世界里,难以激发学生对大学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大学语文教师队伍素质参差,教学质量不高

  由于如今的大学学科体系中“大学语文”并未能享有应有的学科地位,从而导致了不少高校的教师没有中文系作为其教学研讨的后盾和平台,且教学教育培训研讨的机会少,示范性基地不足。另外,在一些高校的科研上大学语文也没有得到一定的科研重视,使教师有种“难以出头”的感觉。这样一来就使得一些优秀的教师不愿担任大学语文的授课老师,那就演变成了如今大学语文的科任教师整体人数少,年纪轻,职称和学历都相对较低,使得课程的教学质量极难以得到保证,并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同时,由于年轻的科任教师在文学素养和教学技能上还有待提高,专业发展上具有不确定性,而且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不够重视,使得教师就会更难从教学中得到满足,缺乏激励自身的教学动力和创新动力。

  三、优化大学语文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大学语文学科地位   大学语文教育作为母语教育的承担课程,对学生的道德情操、人文素质、能力品味都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和影响。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就是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这是教育家布鲁纳所说的。[4]因此,要优化大学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就要让学生明白该课程的重要性,就需要高校明确大学语文的科学地位,并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高校甚至是相关的教育部门都应该认识到大学语文教育对高等教育的重要基础作用,对学科的定位上要有一些有力的保障措施,建立专门的大学教育研讨室和大学教育教师培训基地,对大学语文学科的课时做出保证,要满足基本的学习需要,并配套一定的教学互动,解决好大学语文的定位问题,防止学科性质发生改变,防止学科地位一点点地被削弱。同时,还要大力地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精髓,对大学语文学习的内容加以提炼,力求具有典范性的作品来讲授,以内容的丰富性来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才能,进一步来启迪他们的思想,熏陶他们的道德品质,切实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二)加强对大学语文的重视,加强语文教学改革

  对于大学语文教育而言,加强重视程度,并进一步强化改革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使大学语文教育进入全面发展的关键一步。加强对大学语文教育的重视,首先就需要从制度上,包括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学科专业结构、办学评估等等方面给予重视。此外,还要对学生加以引导,强化大学语文教育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如加大大学语文的学科的学分,举办文学讲座或邀请文学作家、专家进行讲学。同时还可以以职业汉语能力培养为入手点,大力推进大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既要将大学语文课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将现实生活的强大生命力灌入学科教学中,还要注重辅助教学和隐形课程的开发,增加教材的吸引力,与时俱进,适应学生的学习兴趣[5]。同时,还要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多提供学生应用和展示的平台,及时改变教学理念,而不是单纯地当做文学审美教学教育课程。此外,还要改革大学语文教育的考核制度和课堂教学手段,在考核和教学中都应该体现出教师与学科本身的特色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特征,强调个性化教学与创新性学习,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多元化的特质。

  (三)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对学习的效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要优化当前的大学语文教育,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大学语文课程涉及的内容繁多,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古汉语知识、文学艺术理论等,这就对科任教师的基本文学素质进而文学功底有着极其强的要求,既要有广博的知识体系,博古通今、融会贯通,还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和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同时,对同学而言,一个科目教师本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学方式也是影响他们对那科目的喜爱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要强化对大学语文科任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他们的严谨治学态度,定时组织教学教育培训和科研活动,让教师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成为学生终身学习的榜样和楷模。另外,还该对科任教师灌输和传授献身教育、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提高他们的教学手段,鼓励他们创设活跃的语文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大学语文教师成为知识的传播者和教育者。语

刍议大学语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语文教育 对策 语文 现状 大学 教育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