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应用文 >> 调查报告 >> 新时期上海市民主党派新变化、新特点及统战工作的新思路

新时期上海市民主党派新变化、新特点及统战工作的新思路

作者:王利锋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6-03-01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随着上海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上海市经济建设的大发展,随着上海的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法治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同时由于中共统战政策的调整,上海市的民主党派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些新变化又带来一些新特点,这些新变化和新特点又给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引发统战工作的新思路。

    一、上海市民主党派的新变化、新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后,随着上海社会经济的急剧变革、迅速发展,随着大批高学历年轻人的加入,随着中共统战政策的调整,上海市的民主党派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特点。

    (一)上海市民主党派成员的新变化新特点

    80年代以后加入党派的新成员与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相比在某些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具体呈现出这样的特点:在价值观上更加注重自我,讲求实效,价值取向多元,行为灵活务实;政党意识增强;参政能力有所提高;参政要求持续增强;部分党派成员对本党派的认同感,对中共的向心力有所减退。

    1、价值观之变迁。与老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相比新成员之价值观有明显之变迁,表现在:

    1)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讲求实效。

    老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加入党派恰值战争时期,革命形势使其养成了时时处处将国家民族集体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无私奉献之价值观,他们的价值观具有单一性和理想性的特点。而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加入党派是在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建立与发展市场经济需要尊重与彰显个体之利益,市场经济就是靠市场主体之利益追求驱动的。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由于文化水平较高,更能敏锐把握社会经济之发展趋向,他们的竞争意识更强,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要求更强烈。他们注重知识的商品化,追求个人事业之成功,追求将个人待遇与对社会的贡献紧密结合起来。

    2)价值取向多元,行为灵活务实。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养成了凡事都从政治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而新一代已经摆脱了这一思维模式,他们凡事注重实效,十分憎恶形式主义,行为灵活务实。他们知识面广,思维活跃,富有改革创新精神,遇事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角度考虑问题,并开始用全球化的眼光审视中国的现实。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不仅追求个人事业之成功,自我价值之实现,还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之享受,追求居住生活之环境,追求社会环境之优化。

    3)独立自主倾向增强,重独立思考。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习惯了“听、跟、走”,善于政治表态。而新一代成员的独立思考意识在增强,他们在我国基本的政治制度层面没有异议,但在某些具体的问题上某些党派成员具有了自己的不同见解,例如,某些党派成员在“法轮功”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有些党派成员在反腐败问题上没有信心,有些党派成员在对对日外交政策上有意见,有些党派成员对我国的民主化进程不满等等。

    2、新一代党派成员政党意识有所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民主党派在实际中的角色是学习改造,它没有参政议政之法定地位,又由于各民主党派不是一个阶级的政党,它具有阶级联盟和统一战线性质,成员的政党意识不是太强。1989年中共中央的14号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将各民主党派明确定位为参政党,并于1993年将民主党派的地位写入宪法,各民主党派的政党意识有所增强,近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的到来,年轻的民主党派成员对国外的政党制度越来越熟悉,党派成员的政党意识更趋增强,而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导致的利益多元分化也日渐突出,这也更强化了民主党派新一代的政党意识。民主党派政党意识的增强可以从提案由先前的党派成员个人行为逐渐转化为整个党派的行为看出来,也可以从他们不断增多的政治要求上看得出来。3、新一代党派成员参政能力有所提高。

    由于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学历高(他们之中硕博士的比例越来越高),眼界开阔(他们出国机会很多,与海外联系密切),熟悉现代民主政治的运做,而且新一代的民主党派成员大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他们都很熟悉本行业的从业人员的意见要求建议,他们能准确感知自己所代表和联系的那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利益所在,并且还具有将其意见和利益适当整合表达的能力,他们关心国计民生,关注国家大事,信息渠道多元,获知政治信息快速迅捷准确,他们的知政参政能力大为提高。

    4、新一代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的要求提高。

    由于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利益分化日益凸显,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由于对自我利益的关注参政的愿望自然有所提高,随着其参政能力的提高,政党意识的兴起,其参政议政的要求必然高涨。中共的统战政策将民主党派定位为参政党并写入宪法使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要求的提高成为现实。新一代的民主党派成员不仅要求政治安排,还要求实职安排。还出现了个别党派成员一旦政治安排不到位就退出党派的现象,甚至还有政治安排不满意也要退党的现象。

    5、部分新一代党派成员对本党派的认同感,对中共的向心力都有所减弱。

    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对我国的政党制度还是基本认同的,但年轻的党派成员由于没有象老一辈党派成员那样经历过与中共并肩作战,生死与共的岁月,他们对中共的在今日中国的现实地位的认识完全源于对其来说完全抽象的历史,再加之西方政党制度的影响。因此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政治领导无论从感性认识还是实际接受程度上都比不上老一辈那样深刻与彻底。某些民主党派成员由于对本党派历史不是太清楚,也根本搞不清本党派的宗旨与任务,并且加入党派也是被动加入的,因此对本党派的认同感不强。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以党派为荣,而部分新成员认为党派应该以自己为荣。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对中共具有深厚的感情,具有强烈的“共产党培养”的观念,在实际工作中与中国各级党组织主动合作,配合默契,而现在部分新成员认为民主党派既然作为政党就应该具有自己的党纲和独立的政治立场,部分新成员在实际工作中与中共党组织主动配合的意识不强,甚至个别年轻民主党派成员难以与本单位的中共党组织合作配合,部分党派成员已没有了“共产党培养”这一概念了。

    (二)、上海市民主党派组织层面的新变化、新特点

    大批新成员的加入不可避免的给党派组织带来变化,而中共统战政策的调整更是给民主党派组织层面带来直接的变化。

    1、实际中履行职能的变化。1989年以前中共对各民主党派的定位是“诤友”、“友党”而到1989年中共中央的14号文件将各民主党派定位为参政党,并随后写入宪法。相应的各民主党派在实际中履行的职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以前的社会主义的“异己分子”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营地,一跃成为与执政党一样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的参政党,逐渐在现实政治社会中全面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政治协商的政治职能。中共统战政策的变化为民主党派职能的转变提供了现实可能性,而民主党派新一代参政能力的大大提高,政党意识的不断增强,政治要求的持续增多使这一职能转变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

    2、成员发展的机制有了变化。

    1)各党派吸纳成员的吸引力的内容重心有了变化,出现了多样化趋势。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加入是为了解放中华民族建立新中国,是各民主党派的追求民族解放与民主进步的宗旨与党纲吸引了他们加入。而解放后加入的成员有一些是追求进步但又因为出身问题而不能加入中共,退而求其次加入民主党派学习改造,寻求进步。文革后加入的一批中有些人只是为了落实政策。现在加入民主党派的成员认为加入党派后多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多了一层社会保护膜,多了一个社会关系网,多了一个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多了一个参政的机会。其中有些人是抱着很强的功利目的才加入民主党派的,只是想获取一个政治身份,或借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或者是想攫取稀缺的从政机会。而另有些人仅仅是想在民主党派这样的专家团队中学习或交友。

    2)发展的目标对象有所变化。

    建国后各民主党派的发展对象有所分工,并且坚持以发展协商商定的对象范围为主。但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原来的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都逐渐“消亡”了,而民主党派作为他们的政党还存在,就必然要吸纳其他的成员才能生存下去。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急剧转型,新的社会阶层又不断涌现,出现了如江总书记所说的六个新生阶层,民主党派的生存发展也离不开吸纳新生阶层加入。在这诸种情况下各民主党派的发展对象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有的特色消退,如上海民革,以前发展对象主要是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现在只是原国民党军政人员的后裔,并且政治经济文化生活观念大不一样了。再如,民建以前的发展对象主要为原工商业者,而现在原工商业者及其家属在上海市民建中仅占10%左右,而其他各类经济界人士,包括新生的非公经济人士大量涌入。八个民主党派的特色越来越不明显了,尤其是民盟、民进、九三与民建,出现了各个民主党派发展对象的交叉融合趋向,各个民主党派都去到高校找“高帽子”,都去找经济界人士去“挖皮夹子”,为参政议政都去政府机关物色对象,更有甚者上海市某党派的某一基层组织竟然为了开展活动的方便而发展了一位司机加入。

    3)发展的方式有所变化。

    老一辈民主党派成员加入党派是建立在对党派历史的深入了解,对党派党纲和宗旨的深深认同的基础之上的,他们是主动申请加入,并自愿为本党派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而新一代成员有一部分对本党派的历史不是太了解,也谈不上对本党派性质、宗旨、党纲的认同,只是碍于师生、亲属、朋友之情面或是架不住统战部的推荐和党派组织的反复上门做工作而被动加入或是为封官许愿所诱而加入。

    4)发展成员的积极性有所提高,同时对发展成员的政治把关更严了。

    随着上海市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原有的社会阶层也不断的呈分化组合之势,各民主党派原来之发展对象日益减少乃至消失,民主党派的发展延续面临对象短缺的危机,各党派危机感增强,争相发展年轻成员,并且各党派的发展对象日益表现出交叉之势,党派间争夺发展对象的现象增多,如同济大学附属医院新引进一个耶鲁大学的博士后,各个党派都前去争相发展之,这更强化了他们组织发展的积极性。以致于有的党派成批次的大量发展年轻人,如同济大学电信工程学院的某个研究中心的某个党派一下子发展了一大批30岁左右的年轻人。民主党派发展新成员之积极势头在某些单位甚至出现了与中共争发展对象的现象,尤其是在高校中青年教师中,民主党派的发展速度在某些高校竟然与中共相同,甚至还略有超过。虽然各党派发展成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但在发展成员时政治把关较以前更严了,这与民主党派的定位转变与职能变化有关,原来之学习改造营地当然对入选成员的政治要求不高,毛泽东就说过右派也可以进民主党派,但89年以后民主党派变为参政党,其成员从社会主义的待改造的异己分子的角色一跃而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参政党党员,对其政治身份要求当然要提高了。因此虽然各民主党派发展新成员都很积极,但同时民主党派组织和统战部在发展新成员上政治把关更严格了。与此同时,有的党派发展新成员时在严格的政治把关前提下对被发展对象大肆封官许愿,这是值得警惕的现象,这不仅仅是各党派间的不公平竞争,而且会败坏民主党派的形象,诱发政治投机。

    3、组织化程度有所下降。

    1)组织与成员之联系、沟通减少了,组织对成员的教育少了。随着大批新人的加入,各民主党派的队伍越来越大,但与此同时组织内部之联系少了,沟通少了,组织对成员的教育少了。这一方面与新成员的工作时间紧张有关,一方面也说明各党派的制度建设没有跟上,党派机关没能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而建立制度化的信息沟通渠道,未能探索出有效的制度化联系方式。各民主党派至今都没有一套健全的对成员培养教育、考察监督、奖惩的有效机制。随着队伍的扩大,社会的变动,这种非组织化特征越来越明显。某些企业转制、破产,而其原有的民主党派组织却不能随之及时转制重组,致使工作瘫痪;退休成员越来越多,而有的党派根本没有能力联系、组织这些退休人员开展活动。

    2)组织活动的开展更困难了。各民主党派在本次调研中都反映新人增多了,队伍扩大了,但活动却更难开展了。各党派的基层组织大都每年只开展一两次座谈会茶话会之类的活动,而且时间大都集中于节假日甚至有的党派基层组织只在某个发工资的日子象征性的搞个活动。即使这样还有很多人不能按时参加,活动的出席率非常之低,如果要举办一次需要200人参加的活动往往就要发放600余张票还要反复强调一定要来,但到活动开始时仍是坐不满。关于活动难以开展之原因,大致有三大问题,一个是成员的时间问题,也就是党派活动与本职工作之矛盾的问题。老一辈的民主党派成员其职业大都是什么参事室研究员、文史馆馆员等政府“雇员”他们参加党派活动的时间相对充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其参加党派活动又受体制之支持,他们积极性也高。而今天之民主党派新一代,有相当部分不再是政府“雇员”,其行为也不在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支持了,他们或工作在外企或私企,或是自由职业者,或是大学者,他们大都工作时间安排的很紧,非节假日根本就没有时间参加党派的活动;再一个问题是经费的问题。在本次调研中民主党派关于活动难以开展这个问题反映最多的就是经费短缺的问题,他们说党派机关所得的经费只够开展一两次象茶话会那样的活动,这是开展活动的硬约束,这也是他们竟相到经济界去“挖皮夹子”的一个原因;第三个问题是活动方式方法问题。很多民主党派成员不想参加党派活动是因为活动方式方法太陈旧,搞来搞去就是那一套,去一两次就没有了兴趣。另外还有企业转制、退休人员增多等问题。

    3)领导人的产生方式发生了变化,领导人的社会影响降低。各党派领导人的产生由以前的自发成长之社会名流、魅力领袖转变为今日刻意培养之“班长”,并且今日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对本党派的影响对社会的影响都减弱了。以前是党派领导人影响带动整个党派,今天是党派影响其领导人,领导人得去适应党派。领导人产生方式之变迁在组织发展的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组织所处历史环境变迁之反映,民主党派领导人产生方式之变化与中共加强对民主党派领导人的培养也有很大关系。

 [1] [2] [3] 下一页

论文搜索
最新调查报告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热点的发展
我国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队伍整体状况的调查
CALIS成员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调查
“农村学校整体性德育体系构建”——课题研
加强中学德育实效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对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水南镇农村法律现状的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
农业税费减免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热门调查报告论文
大学生消费结构调查与分析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收入状况和生活水平相
调查报告:大学生眼中的电子商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报告
当前农村初中生学习心理的调查报告
社会调查报告--2001年薪资收入问卷调查
搞好项目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市场调查报告--本土品牌主导中国广告市场
关于我省林木种苗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廊坊市林木种苗生产情况的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