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管理其它论文 >>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论文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作者:高进东 吴宗之 王广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1-15

 【摘 要】 简要介绍了国外重大危险设施的辨识标准研究情况,并结合我国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初步辨识标准,以及几个试点城市普查的数据分析,提出了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最小标准的建议。 
  【关键词】 重大危险源 辨识 重大事故 控制 

  Abstract  The foreign standards and codes on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were briefly reviewed.Based on the primar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experimented on major and the data gained in several cities,suggestions of minimum identification standard of major in China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Major hazard Identification Severe accident Control 

1 引 言 
  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在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也隐藏着极为严重的潜在危害,例如,1984年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我国温州氯气泄漏事故;1993年深圳发生的危险品库爆炸事故等。这些事故尽管起因和后果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点,即事故发生的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了大量的易燃、易爆或有毒的危险物质。 
  重大恶性工业事故的不断发生,使人们认识到,现代工业生产潜在着巨大的危险性。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在工厂内部,而且在相邻地区,对人员生命、财产和环境都将遭受到巨大的损失。因此,本世纪70年代以来,对重大危害的研究已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危害设施”定义为:不论长期或临时的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害物质,或多类危害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1]。 
  我国重大危险源是指工业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危险物质(能量)达到或超过临界量的设备或设施[2]。实际上,重大危险源基本等同于国际上定义的“重大危害设施”。 
   
2 国外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概况 
  英国是最早系统地研究重大危险设施控制技术的国家。1974年6月,英国发生严重的弗利克斯巴勒爆炸事故后,英国安全与卫生委员会设立了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ACMH)。1976年,ACMH首次提出了重大危险设施标准的建议书[3]。1979年,ACMH又提出了修改标准[4],临界量从极毒物质100g到一般易燃液体10000t不等。 
  1982年6月,欧共体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EEC Directive 82/501,简称《塞韦索法令》),该法令列出了180种(类)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1996年12月,欧共体通过了82/501/EEC的修正件:“Council Directive 96/82/EC”,其中附表1列出了29种(类)物质及临界量,附表2列出了10类物质及临界量,临界量从极毒物质甲基异氰酸盐150kg到极易燃液体50000t。 

表1 贮罐区(贮罐)临界量表 
  

类别 物质特性 临界量(m3)  
可燃液体 闪点<28℃ 1000   
28℃≤闪点<60℃ 2000  
闪点≥60℃ 5000  
气体 可燃气体 1000  
助燃气体 2000  
毒性物质   1000  


表2 库区(库)临界量表 
  

类 型 物 质 类 别 临界量(kg)  
火炸药、 
弹药库 起爆药 5000  
猛炸药 20000  
火药及烟火药 30000  
毒性* 
物质库 极度危害 5000  
高度危害 20000  
中度危害 30000  
易燃、 
易爆 
物品库 液 
体 闪点<28℃的液体 10000  
28℃≤闪点<60℃的液体 20000  
闪点≥60℃的液体 30000  
气 
体 爆炸下限<10%的气体 10000  
爆炸下限≥10%的气体 20000  
助燃气体 20000  
固 
体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气体即能导致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5000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000  
受到水或空气中的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 10000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10000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10000  
不属于前一条的氧化剂 20000  
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20000  
可燃固体 100000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重大危险源 辨识标准 重大事故 控制
最新管理其它论文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财政资源配置的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研究
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基于新鲜度和配送成本的易腐食品配送路径
基于ArcGIS的多温区冷藏车辆路径优化
“一带一路”倡议下基于无水港的跨境物流网
乐视生态模式的创新及危机分析
基层国企团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广东专业市场转型升级研究———以东莞为例
浅谈东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热门管理其它论文
国内外企业管理最新趋势
标杆管理之我见
现代物流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儒家文化与现代管理方法研究
和谐是项目管理成功的基础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论连锁经营集团化
试论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性及途径
浅议中小商业银行服务创新的必要性
管理者沟通风格的诊断与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