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论文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作者:蓝光喜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3-17
[摘要]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八荣八耻”的基本范畴,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八荣八耻” 的精辟概括廓清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扎实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社会主义荣辱观 青少年 思想道德教育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八荣八耻”的基本范畴。“八荣”对照“八耻”,导向鲜明,概括精辟,内涵深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仅对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具体的方向。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增加了新内容,提出了新要求,对于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八荣八耻” 的精辟概括廓清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

荣辱观是基于人们的自尊心、名誉感、光荣感等形成的一种复杂的道德情操,是价值观的伦理支撑或道德表现。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人们对社会做出贡献后,得到社会的公认和褒奖。这是社会对人们社会行为的评价。二是指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表现为自尊心、自爱心和荣誉感。荣辱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所决定的。不同的荣辱观,是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一个人如果具有正确的荣辱观,他就会非常关心自己的行为后果及其社会评价。为获得社会对自己的肯定,提高自己的社会价值,就必然会依据社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衡量自己的行为,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向,以使自己的行为与社会价值目标保持协调一致,趋荣避辱。相反,一个人如果缺乏荣辱观,对社会的评价无动于衷,就必然会缺乏强烈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就会消极萎靡,自甘落后,走向沉沦,对各种社会义务、社会规范和他人的利益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荣辱观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二、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映,体现在德智体美各个方面,是一个人看待自己行为和评价他人行为的基本准则,也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古人云: 不知荣辱无以为人。一个人只有知荣辱、懂羞耻才能在行为上做到有选择、有取舍。荣辱感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基石。自我修养是个体德性养成的基本途径。德性的养成必须经过个体内心的感受与体验,促使个体的情感、态度发生变化,才能转化为内在的道德动机,形成牢固的道德信念。荣辱观教育在根本意义上首先是对个体“荣感”与“辱感”的情感激发,它为个体的德性修养提供了重要的道德情感基石。俄罗斯哲学家索罗维耶夫通过文化人类学的考察认为:羞耻心是人类道德发生的最重要的原始材料之一。因此,羞耻心与荣辱感是人类道德文明的重要源头。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荣辱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是非、善恶、美丑观念, 对于他们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对青少年加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引导、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主义荣辱观蕴含着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八荣八耻”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公共行为、社会风尚,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杠杆。教育和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一定要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制定更加切实可行的措施,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观念,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努力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格局。

三、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

马克思曾经说过,“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时代的变换,始终与青年的责任紧密联系在一起,新时代的青少年只有在正确的荣辱观指导下才能健康成长。
当前社会风气总体来说是好的,青少年的主流思想是积极向上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会同10省市青少年研究机构进行的多次大样本调查显示,当代中国青少年的国家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对新知识新科技的敏感、用奋斗改变自己和国家命运的自觉以及对未来过上更加富裕生活的预期等,一直保持在较高的认同水平上,这与社会进步对青少年的期待是基本吻合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正在转型时期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社会风气正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其中消极的一面导致了令人担忧的现象,如金钱万能导致人们对金钱的贪欲,坑蒙拐骗导致人们诚信的缺失,利欲熏心导致人情的冷漠,等等。这些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些特殊矛盾,以及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多元化影响,都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严峻挑战。由于生活的场景中充满市场的喧嚣和急功近利的浮躁,由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复杂环境的选择困惑,由于对社会急剧变革的诸多不适应,也由于青少年本身不成熟并易受感染,面对许多“颠覆性”文化思潮的入侵,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价值坐标已经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倾斜。传统道德对青少年的约束力弱化,有些青少年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发育不完全,分不清“新鲜的东西”和“最好的东西”之间的界限,对“新鲜的罪恶”缺少应有的警觉;也有的青少年盲目地把“时髦”误读为“先进”,把“另类” 误读为“时尚”;把“奢侈” 误读为“品位”;把“淫乱” 误读为“潇洒”;把“流星”当成“明星”来崇拜,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误入歧途,丧失国格人格,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价值观、荣辱观已经出现的偏失不容忽视。“八荣八耻”的精辟概括,对于新时期青少年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着现实的针对性。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主义 荣辱观 道德教育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