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财务管理论文 >> 财务其它论文 >> 浅谈高校升格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浅谈高校升格财务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彭静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5-31
摘要:高校升格在财务管理中往往存在着盲目扩建、国有资产流失,会计核算理念滞后,人力资源配置失衡,资金来源单一、贷款负担沉重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是,规范基建建设行为,建立资产管理责任制度,合理配置资源,调整支出结构,优化资金筹措方式,转变会计管理模式,强化财务统一监管。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升格;问题;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按行业、单一学科的高教模式已不适应中国市场经济建设对人才的培养要求,我国在高教资源优化重组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共建、合并、晋级等方式,对高教资源进行了结构性调整,着重发展“综合性大学”。许多高校抓住发展机遇,以规模求生存,谋发展,纷纷升格、扩建。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经费供需矛盾突出,财务管理工作压力大,如何合理筹集资金,管好、用好有限资金,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成为高校升格中需要重视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高校升格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盲目扩建、购置、引进教学资源,办学资金浪费严重
教育部对升格高校的办学水平评估指标有着严格的标准,为了达到要求,高校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用于买地、基建、购置设备、引进人才等,从而抵消了高校招生人数增加带来的规模效益,严重制约了高校的快速发展。
1、为了校区办学规模达标,不顾学校发展的客观实际, 对校园扩建工程缺乏论证与合理规划。热衷于“圈地整体搬迁”, “寅吃卯粮”,大搞政绩工程、“标志性建筑”。这种外延式扩张,造成重复建设,项目投资浪费普遍。
2、为了教学设施达标,不考虑课程设置与学科建设的需求,购置资产缺乏成本效益观念。教学设备购置重复、价格昂贵,不能充分的利用,长期闲置甚至只能做摆设,充当升格评估检查的“开路先锋”,造成学校资产的严重浪费。
3、为了师资水平达标,过度重视学历、职称,在短时间内,付出的高昂的经费成本,引进的师资并不—定是学校所急需的,造成人力资本的闲置、贬值、浪费。
(二)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巨额的金融贷款加大了财务风险
随着国家扩招政策的实行,学校办学起点的升格,国家、地方财政拨款和自筹收入等无偿性财务的支撑已远远不能满足学校对资金的需要量。许多高校为了缓解经济压力,不惜向金融机构贷款数亿甚至数十亿建新校,从而加大了财务风险。
1、国家尚未出台规范高校贷款行为的法规,对高校贷款缺乏政策指导与约束,使得学校完全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和认识决定贷款,出现了盲目贷款、盲目投资、过度建设、重复建设的不良势头。
2、学校的资产结构中负债比率过高,缺乏与负债结构相当的资产保障能力。个别高校,由于贷款远远超出了总资产负担能力,沉重的利息支出使学校财务状况恶化,资不抵债,“破产”隐患凸现,难以抵御发生意外情况,这样必然影响到正常的教学科研及维持费用的支出。
3、学校将部分贷款风险转嫁给学生,“巧立名目”变相收费,使部分低收入家庭的无力承担,引起了人民群众对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满;在难以负担费用时则全盘推卸给最终责任人—政府,由国家来买单,影响了学校的稳定和发展。
(三)各级会计机构管理不到位,政策不统一,工作模式落后
近年来,新建的巨型综合大学普遍实行 “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体制,即学校和各个分校区、分院等校内二级单位进行分级管理,但仍存在财务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表现在:
1、各级会计机构实行的是“自成一体、各自为政、分散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学校对下属的单位在会计核算、财务开支、创收分配等方面的财经制度政出多门,没有明确划分各级会计机构在财务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对经费使用、核算没有形成合理的运行机制,造成上下资金和财产流动管理脱节。
2、学校下属的会计机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各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性差,内部控制弱化,不利于一级财务部门对学校整体财务状况实施有效的、全方位的监督;财务分区办公地点相距较远,无法普及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手段落后,不能及时、全面地传递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不利于学校领导对总体资金的运筹、调配、控制,从而造成资金的沉淀与浪费。
3、高校财务会计仍未突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核算型报账制”为主的传统工作模式,还停留在简单的资金收支核算上,工作的重点过多强调服务职能,而忽视了内部管理职能,对内对外提供的有关基本信息,仅限于历史数据和解释,未进行深入地财务分析、资金效益考核,重核算、轻管理、忽视落实。
随着学校升格后办学规模、经费来源的迅速增长,经济业务更加繁琐、内部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高校的财务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守旧的会计理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财务工作要求。在新形势下,需要融入新理念,我们有必要对升格后的高校,加强财务管理的对策进行探讨。
二、高校升格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科学财务管理,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开源节流,实现最佳资金使用效益
量力而为、量入为出,统筹兼顾、勤俭节约,讲求办学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成为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持续经营,长足发展的根本和命脉。
1、规范基本建设行为,建立项目评审、论证制度
⑴严格控制基建支出,精打细算,最大限度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必须坚持资源节约原则,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方针,积极改善建设行为,不搞“宏伟广场”和“豪华大门”等形象工程,不建设宾馆等非教学性设施;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对闲置的老校区土地推行置换、拍卖、出售等融资政策,收益用于新校区建设资金投入,从而减少银行信贷风险压力。
⑵加强校园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财务管理和监督:校园总体建设规划应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和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强化项目前期论证,全面推行项目设计的招投标和专家评审制度;对于重大投资要建立项目决策人、项目负责人责任制和投资绩效问责制;加强对项目招投标、工程施工、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进一步规范高校建设行为,确保工程质量。
2、以升格为契机,规范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度
高校只有把评估指标作为资产建设与管理的长期目标,转变管理思路,改革管理模式,提高管理层次和使用效益:从资产的论证、审批、采购、验收、分配、调度、使用、处置、报废等各个环节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管理手段,使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更趋有序化、科学化、规范化;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体制,完善资产管理流程,堵住资产重复、流失的漏洞,使高校的国有资产处于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之下,达到资源优化共享,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高校竞争力
高校教师的人力资源价值并不能直接转化成经济成本效益,需要用市场杠杆进行科学评估。对高校人才,既要“引进”,更要“用活用好”:用优惠宽松的政策充分调动教师的教研积极性,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提高教师的劳动效率,使他们成功实现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转型,从而优化了学校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提高了学校无形资产的价值,增强了学校的办学竞争力,保证了学校健康稳定长远的发展需要。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校 财务 升格财务 管理的
最新财务其它论文
关于高速公路企业运营期财务管理的 思考
财务管理与企业文化的结合探讨
浅谈小微企业智能化财务转型
财务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探讨
关于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风险管控的思考
企业财务管理的精细化管理研究
财务信息化的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研究
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探讨
对我国票据市场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热门财务其它论文
浅谈企业如何构建现代财务管理体系
浅谈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
加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企业财务危机预警体系研究
论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
浅谈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激励约束机制的构建
完善乡镇财政(财务)管理的建议
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