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文化研究论文 >> 建构中国基层文化制度体系的理性分析论文

建构中国基层文化制度体系的理性分析

作者:丁言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5-29
【内容提要】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就是新的文化形态形成的过程,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构建基层文化制度体系的过程。基层文化建设中出现的体制性障碍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迫切要求文化建设的理论突破。把文化生产力理论作为建构党管意识形态和国家文化制度体系的逻辑起点,预示了文化制度体系彻底变革的本质和文化利益关系的重大结构性调整的方向。架构基层文化制度体系必须打破旧的文化理论和体制的路径依赖,从国家文化安全高度,从提高国家文化生产力竞争能力的角度,把保障和实现公民文化权利和文化利益作为建构基层文化制度体系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

      【关键词】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文化制度

      文化作为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纽带,一旦丧失民族特性和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乃致整个民族的就会衰亡。由于广大人民群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传承的主体,文化只有被大众接受和认同并成为全社会行动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准则,才能成为凝聚人心和整合社会的力量。基层文化制度体系是国家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的内在反映,也是一切上层建筑制度形态建构的基础。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所引起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强大的冲击,人们的思维习惯、道德理念和行为准则也朝着理性化趋势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就是新的文化形态形成的过程,基层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构建基层文化制度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演进关系,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对基层文化转型的方向以及制度体系相互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缺乏文化创新的前瞻性理论研究,基层文化建设就找不到着力点,基层文化秩序的构建就会因盲目盲从而就失去方向,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就得不到保障,文化生产力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本文试图用文化生产力的原理,从分析当前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手,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勾画出基层文化建设的理论框架,并从战略的角度提出建构基层文化制度体系的政策建议。

      一、基层文化建设的态势和存在问题

      党的十六大以来,基层文化建设已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城乡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各种新兴的文化服务、文化活动和文化产业已经以不同的表现形态,亲切的、温和的走进了千家万户 ,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基层文化建设是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搞好基层文化工作,对于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在全社会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政府各有关部门对基层公共文化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扶持和支持基层文化建设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文化产业与基层文化建设的关系也更加密切,文化市场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基层文化资源在政府和市场的双重配置下得到较好的开发和利用。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基层文化建设仍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部分农村,特别是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群众文化生活十分贫乏;一些地方愚昧迷信活动抬头,腐朽思想蔓延,社会丑恶现象沉滓泛起等。这些问题仅仅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薄弱程度在社会上的表面反映,更为值得重视的是,一些地区基层文化建设的缺失并没有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基层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失调现象仍在继续,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文化差距仍在继续扩大,文化之间的冲撞也时有发生而且有继续升级的趋势。文化生产力概念的提出表明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突破,预示了文化制度体系彻底变革的本质和文化利益关系的重大结构性调整的方向。然而,怎样看待在基层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如投资不足、设备落后、重复建设、利用率低和人民群众不满意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实践中的出现的这些问题,反映的是文化建设中的理论缺失问题。如果不从理论上解释清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如文化生产力的二重性内涵、公益文化与经营性文化的区分和联系、公民的文化权利和政府管理文化的职能的关系以及市场在文化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就不可能从深层次理解和发现基层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的原因,更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当前基层文化建设存在那些普遍性问题呢?

      (一)基层文化低水平的供求关系与非对称结构性矛盾突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社会结构迅速发展和变化,尤其是人们的市场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的不断确立,人民群众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正在被迅速释放。文化需求的多层次和多样化要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结构性变化调整。然而,由于我们传统文化建设的思想注重的是文化的思想教育功能和国家意识形态属性,注重的是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抵制和消除异质文化的影响。这种单向的灌输,只看到防止消极文化的负面影响,忽视对其传播手段和表现形式的快捷性和有效性的研究。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缺乏战略考虑,表现在共公文化设施残缺不全和服务水平低下的现实与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结构性矛盾;文化产业的市场结构性缺陷与文化市场低水平的供需矛盾。基层文化建设还处在一种低水平供求关系和非对称结构性矛盾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和不断变化着的文化消费需要。当前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习惯于或热衷于兴建了多少个文化馆(站)、配备了多少套设备、赠送了多少册图书,表现一下对基层文化的关心,而很少思考这些设施、设备、图书的实际使用效果。对于它们在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中究竟发挥了多大的作用,社会效益如何,群众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等问题研究不够,用心不够。文化供需之间存在巨大的结构性缺陷,是基层文化制度体系缺陷的反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和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隐患。 

      (二)僵化的文化资源配置机制与公益性文化的经营化趋势矛盾尖锐

      文化设施是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文艺繁荣的载体。发展文化事业,建好文化设施,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传统的基层文化建设是按地方和行业的条块分割方式设立的,文化经营管理单位众多,投资规模狭小,重复建设严重,服务功能低下,社会效益极差。由于工作任务和具体利益的不同,使有限的文化资源因管理部门的不同,所有权的分离,既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又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目前,尽管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开始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实行专业归口管理和企业化经营,但是,还有一些企业利用与行政机构的传统联系,利用企业特殊的社会公益性质和意识形态功能,垄断资源,操纵市场,谋取暴利;所谓的改革不过是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推向市场,把本应该属于自身保护公民文化权利和实现文化利益职能变为实现其内在效应的市场交易。政府投资公共文化的主体地位明确但又明显缺位和错位,要么把公益文化推向市场,使有限的公共文化资源因缺乏市场敏感性变成了空壳子和“摆设品”;要么垄断经营性文化市场,使市场配置文化资源的活力因垄断的市场而失去活力和效力,严重的挫伤了民间资本投资文化、经营文化的热情,造成了文化资源的闲置和大量流失,加大了市场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与单调匮乏文化产品的矛盾。

      (三)文化产业的市场能力低下弱化了基层文化建设的基础地位

      基层文化建设应围绕建立基层文化的基础网络、逐步完善文化服务功能,用科学的思想提高人们的思想水平,用先进的价值理念引导人们养成健康的文化心理,用有效的管理培育活力无限的文化市场。然而, 由于传统文化产业的内容和形式传统单一、传播手段和方式的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营销网络的覆盖面和布局的不合理,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潜力不足,对文化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文化产业所承载的、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就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反过来严重制约了基层文化的发展。当前,社会资本与国际资本已经多渠道、多形式进入了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区域。以金融资本为主力的多种资本形态已经参与了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国际文化产业的进入,加剧了基层文化市场的竞争,主流文化的传播受文化产业和基层文化日益弱化的影响,在和其他文化进行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中国的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举世公认,而政府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以及资助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及其资料的抢救和整理上表现出的消极和麻木,文化产业对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市场利用的被动和迟钝,不仅制约了基层文化的发展,而且延缓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和财富时间和过程。

      (四)基层文化建设的政策支持系统难以弥补文化法律体系的缺陷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由党的政策、行政法规和规章构筑起来的文化建设的政策系统和文化管理机制。然而,现有的文化政策系统,基本上都是在两种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定和形成的,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浓重。因此,整个文化建设的政策体系就缺乏法律体系的权威性、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同时又不符合WTO的贸易自由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遵守WTO这些基本原则本应成为各成员政府制定和执行国内文化政策的文本基础和义务。按中国政府承诺,文化市场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双向的相互开放。文化政策明显的不一致和内在的规则冲突,不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文化建设体制和制度上一些根本性的问题,如行政垄断、市场准入、投资主体多元化、文化企业产权关系改革等,还进一步激起了新的冲突。由于原有的文化政策系统并未因机构的改革而失去政策效能,还出现了新机构执行旧政策,致使一些地方和领域,文化行政权力在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的名义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权利和市场的扭曲。中国文化市场的法律和法规与国际规则相衔接的趋势,要求将不同文化领域彼此独立和不相衔接的法律法规转化为所有领域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迅速推动各类文化产品的自由流通和各种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为建立统一的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资本市场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二、基层文化建设的理论缺陷和实践误区探源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一部分,而脱离文化背景的发展是一种没有灵魂的发展。人们认识到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繁荣的前提,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基层文化是国家文化体系建设的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既是文化生产力生成的基础环境,又是文化生产力竞争的主要阵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基层文化建设中,人们普遍的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孤立地看待基层文化,割断了基层文化建设与国家文化体系的联系,把基层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变迁分离,忽视、轻视乃至于放弃基层文化的建设,把基层文化建设当作包袱,把公共文化或推向市场或当成政府的盈利工具,把文化或当作花瓶点缀,对政府应如何管理文化,如何维护公民的文化权利等诸多问题。基层文化建设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已经暴露出国家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缺陷和政府文化管理职能的盲区,它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查找形成这些问题的深层原因
 
     (一)、对文化生产力概念的理论价值认识不足,导致基层文化建设着力点和布局模糊

      文化生产力的深刻内涵,是搞好基层文化建设理论基础。文化生产力是指人们围绕满足人类心理需求,运用文化资源,把人类自身的思想、意志和情感作为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和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在文化生产力中人自始自终处于主体地位。人的主体地位表现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使用者和消费者。文化生产力同时具有物的属性和意识形态性。只有当文化作为服务人类精神消费时,文化生产力的实现才有可能。文化生产力特殊的二重性,使得文化既是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中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生产力最先进的,最具活力的部分。文化生产力根植于物质生产力,成长于上层建筑,又分别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和物质的力量。文化生产力二重性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为产业性与精神性。一方面是指它所具有和其他产业一样的经济性质、市场运作方式、产业管理规范及追求经济效益等一系列特征。另一方面是指把人类的思想、观念和认识等作为产品内容。文化生产力特殊的二重性决定了它既有巨大的经济能量,又有影响民族文化心理和整合社会关系的力量。文化的产业性是意识形态性的载体和最有力的传播工具。任何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信仰的形成,都是通过文化产品和有效的传播途径,被广大民众潜移默化地接受的。文化产业的规模、速度和效率以及产品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意识形态传播力度、幅度和效率。在现代社会里,文化只有创造了大众的精神需求,被大众主动接受、认同,文化的意识形态性才能表现出来 。市场成为文化竞争的天平以后,各种文化以及所承载的道德理念和价值取向只有彻底摆脱政治的庇护,主动在市场中寻求自身定位、价值体现和发展空间。文化生产力首先揭示了人是文化主体,它要求基层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应以提高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为基础,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为重点,通过对文化主体地位塑造,激发人们的文化创造热情,培养自主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消费的习惯,培育开放的文化市场,开发丰富的文化资源,作强作大文化产业,创造健康的文化氛围。我们只有把文化生产力物的属性和意识形态性融合于基层文化建设之中,基层文化建设才能真正成为实现文化生产力的源泉、壮大文化产业的基地,激活文化资源的市场,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根基。由于我们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缺乏对文化生产力的深刻理解,把基层文化建设仅仅理解为政府拨几个钱,建个文化站,购买几本图书等。对人的文化主体地位和文化生产力二重性相互关系的认识不清,把基层文化建设与人的主体地位分割开来,把产业性和意识形态性分割开来,既没有找准基层文化发展的着力点,也没有把文化建纳入总体布局之中;既没有对基层文化建设进行战略性规划,也没有把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市场的建设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点,致使基层文化建设长期脱离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滞后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惧怕和曲解,导致基层文化市场混乱和自身造血功能丧失

      我国文化产业的理论与观念的起步与欧洲、日本、韩国相比并不晚,但在文化是否具有经济性以及文化产业化是否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的问题上,观念上徘徊多年,实践上犹豫不决。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坚持突出文化建设的意识形态性,把基层文化建设仅看作是主流文化的抵制其他文化的基础阵地,作对待外来文化产品时,仅看到对主流文化的侵蚀,而忽视了文化产业传播主流文化的积极意义。大众文化的兴起以及其世俗化和市场化趋势,弱化了人们对文化的意识形态崇拜,丰富和改善了人的生存状况,提高了人的生活质量,使人们从神圣的政治和宗教的世界中解放出来。人类对生存的物质需求是有限的,而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无限的,大众对精神文化广泛需求,为文化的发展提供超越国界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活力。在现代社会里,一切关于思想文化的有效传播、意识形态建设和文化经济的实现,都只有通过和借助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和手段才能实现。文化产品席卷整个世界速度和经济扩张能力是任何产品所不能比拟的,这就是文化作为产业的秘密,这就是文化作为经济的现实。发达国家的文化优势并非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文化资源的优势也不等于市场优势。大众文化强大的、快捷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弱小的个人面对强大的、铺垫盖地的、持续不断的大众文化只能从形式上的主动选择到被动无奈的接受,正是在广大消费者感到热闹、好看、刺激、过瘾的文化享受过程中实现了。当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社会主导传媒形式,高新技术、现代工业、市场运作和文化的结合,不仅创造了大量崭新的文化形态、文化需求和文化经济,还促使所有文化形态、民族的价值理念,政治和宗教的信仰等都将升级换代或面临淘汰的风险。封闭的,落后的,狭隘的文化和缺乏竞争力的文化,都将在文化市场中被文化消费者遗忘。一些曾经居于主导地位深受群众欢迎的 、十分红火的文化艺术形式将逐步失去主导地位被边缘化。当我们刚刚看到文化的经济价值,谨慎地在一些消费文化领域尝试放开搞活时,却失去了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当我们在尽情地享受西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时,却悄然的接受了某种文化观念,深感国家文化安全的思想防线的脆弱。传统的文化管理只强调了文化作为思想道德教育手段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属性,忽视乃至排斥文化产业在发展国家意识形态中的积极作用。我们一直担心文化产业的大众化趋势会对主流文化造成冲击,消极地是利用国家权力封闭大众文化的传播通道,压制大众文化的创作,抑制文化产业的发展。其结果是基层文化市场中主流文化产品由于主流文化内容创新滞后、传播手段落后、表现形式的单一,面孔陈旧呆板,影响力大大减退。而其他文化形态却以丰富多彩的产品形式、耐人寻味的内容、便捷的方式走进了百姓的家庭,大有与主流文化一争高低之势。大众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运营机制是没有意识形态性的,它既能传播健康文化,又能传播腐朽文化,我们不能因为其传播与主流文化相左思想观念而关闭其传播通道,更不能因对主流文化形成冲击遏制其发展,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把世界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民族文化的精华作为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善于通过壮大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品辐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扩大主流文化的传播的能力。

      (三)对传统文化阵地建设机械教条的理解,导致基层文化建设内涵的扭曲变形

      面对文化传播渠道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文化消费趋势,主流意识形态显得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大有阵地丧失之感。 “守土有责”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所特别强调的,它也是近年来思想文化建设所面临问题的表现。传统意识形态建设思想观念陈旧,内容虚化,表现形式居高临下,手段和方法粗暴单一,巩固阵地建设的办法不外乎用固“守”来抵制和排斥异质文化。由于对于具体的“阵地”的概念缺乏足够科学的界定和把握,忽视了思想文化领域里“阵地”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在形态上和本质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意义上“阵地”,如传达文件、班组学习、集中教育,说服谈心式的思想工作的已经因失去广大群众而显得苍白无力。面对文化市场化趋势,主流文化必须迫切要解决守什么,怎样守的问题。

 [1] [2] 下一页

论文搜索
关键字:基层文化 文化
最新文化研究论文
表情符号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研究
从中西医形成的理论基础看中西文化的差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
绿色经济下黑龙江省有机食品出口贸易发展研
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略论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优势
动漫文化发展中的思考
动漫文化发展中的思考
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建构原则
浅谈藏族丧葬文化
热门文化研究论文
毛泽东的大跃进与当代中国
鲁迅与中国诙谐文化传统中的愚人主题
极具争议的人物--尼采及其学说
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
德国统一时期的俾斯麦外交:从战略到策略
毛泽东政治权威的思考与启示
鲁迅的“生命”与“鬼”(上)
鲁迅的“生命”与“鬼”(下)
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
对两次苏东剧变的不同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