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法学论文 >> 民法论文 >> 民事诉讼两基本原则之质疑论文

民事诉讼两基本原则之质疑

作者:谢志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07-29


    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必须是在民事诉讼整个过程中起着指导作用的准则,而不可能是可适用,也可不适用的可选择选项。但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法院调解却必须以当事人自愿为前提。也就是说,当事人对是否调解具有选择权,而这种选择权则决定着民事案件是否经过调解这一程序。因此,有学者认为,法院调解并不具有民事诉讼基本原则所具有的高度概括力和涵盖力,  [6]其适用具有局限性,既不能对民事诉讼起指导作用,更不能够统帅其他规则,它只是一种工作方法和审判作风,因此,在立法上不必将其单列为基本原则,其应有的位置只是一项诉讼制度。
    然而,只靠改变法院调解制度的立法地位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我国法制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法院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弊端和缺陷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在回顾和反思这一制度的同时,许多学者纷纷提出如何完善或改革的主张。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调审适当分离制”和“调审完全分离制”两种观点。  [7] 然而,在分析法院调解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自身缺陷的基础上,笔者却认为,法院调解不仅不应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在民诉法中予以确立,甚至已无作为一种制度在民事诉讼程序中加以规定的必要。
    在论及法院调解制度的作用时,学术界一般认为,其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立法价值:1、调解是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且不存在上诉的问题,当事人一般都能自觉履行调解协议,因而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2、调解系当事人之间平等协商解决纠纷,因而不伤和气,有利于增强团结,维护社会治安;第三、法院的调解工作,可以使当事人受到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从而预防纠纷,减少诉讼。 然而,在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这三方面的积极作用却已逐渐的淡化甚至丧失。首先,在目前“调审合一”的体制下,很难保证当事人接受调解是完全出自“自愿”,这一点,笔者将在下文进一步论述。在非自愿的情形下达成的协议,自然谈不上纠纷的彻底解决。其二,调解制度已丧失了其存在的社会基础。从历史上看,调解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于对敌斗争的需要,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以避免人民内部矛盾的激化,故此,马锡五审判方式应运而生,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计划经济时代,由于商品经济受到否定及遏止,人们之间的关系相对单纯。民事纠纷也一般局限在婚姻、家庭、相邻、人身伤害等少数领域,民事活动跨领域的情形并不多。而纠纷当事人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对固定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维护这种关系比追求少量的利益更为重要,因而,法院调解制度有很大的生存空间。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案件适合调解的社会条件却已逐步的瓦解和丧失。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跨地域的商品交换活动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进行这种活动并可能卷入其中纠纷的人,彼此之间往往既不是熟人,也不一定存在或必须长期保持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商品经济是一种匿名的、非人格的关系,只要服从一般规则,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的进入和退出。” 在此条件下,当事人之间维持关系的必要性大大降低,他们对利益得失的重视程度往往甚于对彼此关系的维护。因此,利用当事人对彼此之间关系的重视来说服当事人达成谅解协议的可能性也随之大大降低。 在此条件下,当事人因纠纷导致关系恶化而危及社会治安的可能性也大大降低。而从另一方面讲,法律追求的也无非公平和正义,因此,正当的判决应具有能够消除当事人及社会一般人可能产生的怀疑和不满的性质,即具有“让人服气”或“不得不服”的性质。 如果正确的判决也可能引起当事人失和、损害团结和影响社会治安,“那么只能说明是国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低下。这样,我们更不能用调解去容许和迁就他们,否则,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永远得不到提高。” 同时,正当的判决具有惩戒违法者,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作用,其法制教育功能比调解书更强、更直接(相比之下,调解书反而有“和稀泥”之嫌)。所以,以调解具有法制教育功能为由保留调解制度便显得多此一举。
    而现行的调解制度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调审合一”的体制,很难保证当事人接受调解的自愿性。
    由于法官在调解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且集案件的调解者和案件的裁判者双重身份于一身,因此,其在当事人面前具有一种优势地位,而不仅仅是一个中立的调解者。法官的意见很大程度上可以迫使当事人放弃初衷。因为得罪法官、一味拒绝调解的代价很可能就是不利的判决。而许多情况下,法官提出的调解方案本身就是其对案件作出裁判的基本思路,当事人与其得罪法官拒绝调解去换取相同的结果,还不如忍痛放弃部分权利,接受调解方案。于是,所谓的“自愿”已蜕变成表面现象。
    (二)现行的调解制度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当事人在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时候,缺乏救济手段。
    如前所分析,由于调解法官同时还掌握着案件的裁判权,因此,其完全有可能利用这种优势地位去迫使当事人接受调解或接受其提出的调解方案。在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而当事人又予以签收的情况下,当事人事实上已丧失了对被迫作出让步的民事权利的救济权。因为,调解书一经签收即生效,并且,该调解具有“自愿”的表面特征,当事人根本无法证明自己当初是“非自愿”。这意味着当事人只能默认这一不利后果。从程序上而言,由于调解不存在上诉问题,法院作出的又不属生效的判决和裁定,因此,对该调解哪怕是法院的内部审级监督或是检察监督都已对其无可奈何。
    (三)现行调解制度为法官规避法律、办人情案提供了方便,有可能滋长司法腐败。
    尽管法律仍规定调解须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遵循合法、自愿的原则进行,但毕竟,调解活动对证据以及法律适用的要求远不能与白纸黑字作出的判决相比。而基于民事权利的可处分性,当事人在调解活动中自愿放弃自己的合法权利法律是允许的。因此,法官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迫使一方作出让步,为另一方谋取利益而不必担心受到“裁判是否公正”之质疑。于是,这便在制度上为法官办人情案提供了一条安全而隐蔽的绿色通道。
    (四)法院调解制度容易在司法实践中导致重调轻判的后果,使法院成为一个事实上的纠纷的调解机关而不是审判机关。
    如前文所述,由于调解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调解书一生效,法官便几无“案件发生改判”或“办错案” 的风险顾虑。对于法官来讲,这是一种可求利益,于是,司法实践中法官具有的调解偏好也就顺理成章了。尽管现行民诉立法将“八二立法”中的“着重调解原则”改为“自愿、合法进行调解原则”,但实践中的调解率却仍是居高不下,甚至还在法院系统内部产生了“八二立法”期间未曾有过的集受案、审案、执行案件于一身的经济纠纷调解中心这一怪胎。虽然调解为主已被废除,但事实上却在组织上得到加强。  [8] 这使得人民法院在实际上更接近一个民事纠纷的调解机关而不是审判机关。毫无疑问,这与我国宪法确定的人民法院为国家审判机关这一性质是相违背的。
    综上,笔者认为,立法上应彻底废除法院调解制度,完善人民调解制度,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6条已规定: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据自愿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如违背法律,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纠正。据此不难看出,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也应当以自愿、合法为原则,完全可以通过立法完善这一制度以取代法院调解制度。毕竟,法院调解与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尽管在效力上、性质上有所区别,但在工作方式、工作原则上却基本相同。没有必要累赘的重复保留两种调解制度。笔者的基本思路是:
    1、通过立法完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这一民间调解方式。如参照《仲裁法》的有关规定可以在有法律等专业知识的人当中选任人民调解员。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共同选择双方认可的调解员或各自选择调解员,并由调解委员会主任指定第三名调解员等。同时通过对调解员在调解活动中的义务的规定以保证调解活动的自愿与合法性。
    2、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人民法院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当事人认为调解活动违背自愿、合法原则,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在适当的期限内反悔,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4、诉讼过程中,如双方均有和解的愿望,基于民事权利的可处分性,诉讼应予中止。当事人有权向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经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则诉讼自然终结,当事人不得就同一事实和理由再次向法院起诉;如调解失败,则可恢复诉讼程序。
    当然,如何完善人民调解制度以及如何实现诉讼与人民调解的衔接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的只是一个粗略的框架。但在民诉立法中废除法院调解原则乃至这一制度本身,建立完善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机制,在笔者看来,却是克服法院调解制度自身缺陷的一个理想的选择。
    
【注释】
    [1]如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版,121页 
    [2]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诉讼程序通则(草案) 》(1950年12月31日) 
    [3]参见张卫平《诉讼构架与程式》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4]如《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286条第三款第四项规定:根据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其他可能性的,属于证据不足,不符起诉条件 
    [5]参见张希坡《马锡五审判方式》,北京,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22—25页 
    [6]参见何文燕《调解和支持起诉两项民诉法基本原则应否定》,载《法学》1997年第4期 
    [7] 参见翁晓斌《论法院调解制度改革》,载《现代法学》2000第5期,66—70页 
    [8]邵俊武《民事诉讼中法院调解原则的再认识》,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第121—126页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民事诉讼 诉讼 法律
最新民法论文
消费者撤回权扩张适用的立法研究
基于遗产管理人之法律地位思考
我国租赁合同登记制度的探讨
经济法和民法的关系探析
网络游戏虚拟财产的民事法律属性探究
论我国民法上的个人信息保护
从货运法来看待民法与海商法的冲突与融合
论请求权思维方法在民法案例分析中的意义
浅析最高院司法解释的民法非制定性法源地位
储备土地抵押权民法困境的产生与解决
热门民法论文
论夫妻财产约定制度
论正当防卫中的特殊情况
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
论合同效力
浅析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障
无因管理不当损害的赔偿责任
试论民法中的保护责任
关 于 家 庭 暴 力 的 法 律 分 析
试述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婚姻自由及
论买卖合同中的瑕疵担保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