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西方文化论文 >> 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资料论文

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资料

作者:未知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07-10-29


  现在,德尔班科、贝尔们指出的问题已经由潜流变成了明流。难道我们还不该就此而 对我们自己的研究进行一点反思吗?而首先或许应该对什么是“文学”反思一下:究竟 还有没有可称之为“文学”的这样一种东西?因为问题明摆着,如不为“文学”划出一 个大体的范围,我们就无法圈定我们对它的期待,无法期望“文学”来为我们做点什么 。当然我也很清楚,这种试图重新找回“文学”的想法,在一些已经接受了后结构(解 构)主义假设的人眼里,会显得很过时:“还文学边界呢,人家早已把文学研究扩大为 文化研究、文化批评了。”是的,一点不错,我知道这些年在整个美国文学界,正如贝 尔所说的,女性主义的批评、非裔美国人研究以及同性恋及性别研究等早就在对文学典 律重新进行阐释和占领,甚至早在它们之前,解构主义就已经抹去了文学与其他所有文 类之间的界限,而紧跟其后的“文化研究”现在又俨然成了大势所趋的主流。当然,在 当下的主流派看来,这一局面也是一番激烈交锋的结果。记得在六七年前,我就曾在一 些小文章中谈及布鲁姆(Harold  Bloom)这样的文坛巨擘在那场“文化战争”中的无畏表 现。勇敢的布鲁姆当时几乎是在进行着一场“一个人的战争”,他在最短的时间内推出 了一部皇皇578页的《西方的典律》(The  Western  Canon:The  Books  and  School  ofthe  Ages),与主流派摧毁传统文学典律的努力进行抗争。可是美国《时代》周刊在报 道此事时,用了一个布鲁姆“为死人、白人、男人叫好!”的标题(注:“Hurrah  forDead  White  Males!”Time,Oct.10,1994,pp.50-51.),着实让人觉得有点当年我们所经 历过的文化大革命的劲头。布鲁姆后来在接受《新闻周刊》的采访时以一种疲惫无奈的 口吻说道:“我们已经战败,……文学研究已经被一种叫做文化批评的令人惊叹的垃圾 所替代了!”但正是在这篇访谈录中,布鲁姆抛出了一个包括他所谓的“一切假马克思 主义者、假女权主义者以及注了水的福柯和其他法国理论家的门徒”的集合名词——“ 愤懑派”(the  school  of  resentment)。他认为,正是这批心地虚伪的“愤懑派”,正 在把原本不应有任何功利价值的文学变成了社会改造的工具(注:“We  Have  Lost  the   War”,Newsweek,Nov.7,1994,p.62.)。
  布鲁姆把文学看成是没有任何社会功利性的“无为之物”,显然也有其偏颇之处。但 是,他所使用的“愤懑派”一语,则被当代美国最重要哲学家之一罗蒂(Richard  Rorty )接了过去,后者又特别就“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阅读”这一话题,在美国现代语文 学会的1996年年会上做了一次专题演讲。会后,他把这一演讲整理成文,正式发表在《 高等教育编年史》上(注:Richard  Rorty,“Point  of  View:The  Necessity  ofInspired  Reading”,i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Feb.9,1996.)。罗蒂本 人虽然是哲学家,却从来不认为哲学只应是理念与逻辑的组合,他认为哲学中也应该充 满浪漫的想象,因而他在自己的哲学探索中素来对文学和文学想象厚爱有加。他认为, 文学本该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功用。然而令他不安的是,他发现当下的美国大学文学系 和文学研究学界已越来越被一种以“知晓”(knowingness)为目的的倾向所控制,他心 目中文学的那种令人凛然起敬、令人焕发热情的功能则不见了。而这样一种情况正发生 在布鲁姆称之为“愤懑派”的这样一批大学文学教师的身上。罗蒂说,这些教师所走的 这条道路,正是几十年前哲学家们放弃“灵悟”(inspiration)而转向专业化的道路。 这样做的结果将怎样呢?罗蒂回忆了在他年轻时哲学领域中发生的由艾耶尔(A.J.Ayer) 取代怀特海(A.N.Whitehead)而成为英美哲学家仿效典范的过程:在罗蒂的心目中,怀 特海是那种具有人格魅力、天才型的、浪漫的、华兹华斯式的人物,而艾耶尔则属于逻 辑型的、容不得任何一点杂质、追求彻底知晓的那样一种人,艾耶尔希望哲学成为一种 科学团队式的工作,而不是靠英雄人物发挥想象去取得突破。他承认怀特海是一个优秀 的逻辑学家,但认为是诗歌把他给毁了。为此,艾耶尔把一切令人凛然起敬的情绪统统 视为神经性的毛病。而正由于这一缘故,罗蒂指出,是艾耶尔使英美哲学界渐渐形成了 一种“干涩”的氛围,默多克(Iris  Murdoch)在她《反对干涩》(“Against  Dryness” )一文中曾对此有过严厉的批评。罗蒂认为,现在美国文学领域也在重复着这一转变, 其结果就是如布鲁姆所说的那样,“文化研究”取代了文学研究,把文学研究变成了又 一个“沉闷的社会学科”,使文学系变成了一潭学术死水(注:Richard  Rorty,“Point   of  View:The  Necessity  of  Inspired  Reading”,in  The  Chronicle  of 
 HigherEducation,Feb.9,1996.)。
  说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作一点声明,我这么左右开弓地援引布鲁姆、罗蒂这些大牌 教授的话,其实也并不是要完全否定至今方兴未艾的“文化研究”,布鲁姆把“文化研 究”一概视为垃圾,我也是不同意的。但我觉得他所指出的问题中至少有两点值得我们 注意:一是文学的彻底政治化,二是一窝蜂地扎堆。什么事情一旦政治化,那就成了非 此即彼,你死我活,不共戴天。一个国家的大学讲堂,其最主要的使命就是要弘扬这个 国家优秀的民族文化,使其精华得到传承。而在当年的文化大革命中,我们所看到听到 的则是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一笔勾销,是所谓“古人、洋人统治着我们的学校,封、资、 修统治着我们的课堂”,而基于这样一个估计,我们的任务当然就被确定为“把颠倒的 历史再颠倒过来”。对于曾经有过切身经历的我们来说,看到今天美国大学校园中正在 发生的一切,看到“文化研究”把昔日的文学传统基本上定性为所谓由白人、男人主宰 的“毒黄蜂”(WASP)(注:“毒黄蜂”(WASP)四个字母取自“White  Anglo-SaxonProtestant”的首字母,意为由“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构成的英美主流文化 ,“政治正确”(PC)运动就是要对这样一种压迫妇女、压迫黑人和其他少数族裔、压迫 同性恋者的主流文化进行清算和批判。),把文学文本认定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喉舌 ,把文学批评作为为“地位低下者”(subaltern)行使代言的使命,所有这一切都让人 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当然“文化研究”也有做得好的,比方说,赛义德的对东方主 义的揭露和批判,再比方说,格林布拉特(Stephen  Greenblatt)对莎士比亚的研究,从 中窥见伊丽莎白时代阶级力量的此起彼伏等。然而,学术大腕们播下的龙种,收获的却 很可能是数量可观的跳蚤,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一窝蜂地扎堆,照葫芦画瓢。说来也有 好几年了,翻开美国的主要学刊,几乎满眼看到的都是这种“把颠倒的历史再颠倒过来 ”的清算批判性文章。这股风当然也刮进了国内的外国文学研究界。人家搞女权主义/ 女性主义,我们也搞女权主义/女性主义,人家搞非裔美国文学,我们也搞非裔美国文 学,像托妮·莫里森或艾丽丝·沃克这样的作家,既是黑人,又是女性,于是就愈加左 右逢源,一下子红遍了天;人家那里据说是华裔文学走红了,我们这边也一阵风似的追 赶,《戈勇士》、《喜福会》、《唐老亚》……对于重要的经典作家的研究也不是没有 ,然而研究的视角却基本上都是政治性的,看重的是作品告诉了我们什么——要么是明 言的,要么是隐含的——总之,即罗蒂所谓的“知晓”:读康拉德,从他书中去抠对待 殖民主义的态度;读福克纳,读的是美国南方在对待农奴、黑人、妇女等问题上的态度 ;读亨利·詹姆斯,读他对待古老的欧洲与美洲新大陆两种不同文化的态度,读他对于 笔下女性的态度,甚至他的一些极为次要的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也硬要把他们阐释 成由其父母所代表的男女两性性别冲突的牺牲品……
  现在有一种思维方式则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这种思维方式在我们的许多理论性研究 文章中都可以看到:我们在评说不同思想的交锋和争论时,往往会把双方争论的论点悬 置,或抽取出来,放入一个仿佛真空的状态中来进行抽象的比较,并试图评判双方论点 的对错,而这样一种比较和评判,其是非对错往往是早已由评判者自己的认识预先设定 好的。在这种思维方式主宰下,说得好像是头头是道,殊不知思想的争论和交锋,一旦 离开了争论的当下性,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即离开了争论特定的历史性,其实是无法判 定其是非对错的,即使判定了,也是毫无实际意义的。换句话说,如果说争论中一方的 命题有某种正确性,那么它的正确性只能是在当时那个具体的情况下、针对其对方命题 的偏颇而言,甚至可以说,一方命题的正确性是包含在另一方命题的偏颇性之中的。就 布鲁姆与时下主流派之间的争论来说,正是由于时下主流派把文学当作自己所信奉的意 识形态的再现,所以布鲁姆对文学典律的呼唤才格外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也正因为时 下人们都认为文学就是要告诉你这样那样的事情和道理,所以布鲁姆所谓的“文学不是 要教会我们如何向别人说话,而是要教会我们如何向自己说话”(注:“We  Have  Lost   the  War”,Newsweek,Nov.7,1994,p.62.),才格外能引起我们的深思。其实换一个角度 思考,问题就会很清楚:所有那些“文化研究”所要告诉我们的种种道理,难道我们不 是都可以从政治课本、社会调查报告和新闻报道中获得,而且是更加便捷地获得么?既 然如此,我们何以要舍近求远地诉诸文学?而沿着这一质询的思路再追问下去,那么文 学与别的文类究竟应该有什么不同呢?我想最大的不同或许就是,它不仅包含着“世界 上最好的思想和最佳的表述”(阿诺德语),而且这种得到最佳表述的最佳思想,必须由 我们独自去品味,默默地含化,它才能沁入我们的心脾。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 程。它不仅会使人的认知更加丰富,品位得到提升,而且它会在人们心里融会、凝聚成 某种信念,使人在情感、道德和精神上得到某种历练和升华,从而使他的人格更加高尚 。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学在一个人的修养教化、从粗鄙走向文明的过程中,将发挥 其他文类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在现在这种日益政治化的文学研究中,我们已经很 难再看到文学的这一至关重要的功能了。
  如果说,把文学再一次从浓重的社会政治化的阴影中解放出来是我们需要去做的第一 件事情,那么,另一项当务之急就是要对业已过去的这场“理论热”进行反思。我这里 指的反思,还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热”这一现象本身,而是要在寻回被放逐的“文学 ”的同时,对过往的各种文学理论切实作深入一步的质询。现在就不能再把一些现成的 结论性的评价作为自己认识的出发点了,这些老生常谈的口头禅早已成为思维的印辙, 只会把我们引向那些活力全无的认识偏见。我们现在需要的是一种认识的提升,当年理 论鼎盛时期所听到的一些评价,现在往往已经过时而不再适用,其实理论家们自己也在 发展和变化。例如,现在的德里达与1967年他的《论书写》等三部论著同时问世时就有 了很大的不同。如果我们看不到这样的变化,仍一味停留在他们针对当年那特定的需要 而说过的一些故意立异鸣高以与前人划清界线的言论上,那可就是最大的“时代误置” (anachronism)了。
  去年德里达来中国访问,他在离开中国前为上海的一份文学报刊的题词中,意味深长 地自称是“过路人”。对他的访问,我曾写过一点没有署名的文字,现在看来,正好可 以嵌入此文,作为我对于美国文论热思考的一部分。德里达访华期间,在北京大学、中 国社会科学院、三联书店《读书》编辑部以及上海复旦大学作了几场学术讲演。让人们 颇感意外的是,他讲演的基调与多年来我们心目中所持有的那个“解构”印象,好像有 不小的错位和落差:我们期待的“解构”多是锋芒毕露的批判,而德里达的运思却集中 在“宽恕”的可能;我们期待的“解构”是一种所向披靡的激进姿态,而德里达却毫不 掩饰自己的“保守”……这也就难怪了,一些听众反映,在聆听了解构大师的讲演之后 ,愈加感到被泼了一头雾水。原因何在?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自己没有认真去读大 师自己的论著,没有追寻着他长期以来一贯的思想轨迹,将他前后各个阶段的著作联系 起来阅读,而只听信了我们媒体上刊发的本来就已经是二手介绍的转述。
  不可否认,20世纪的最后三十年,拉康、巴特、福柯、阿尔都塞和德里达这五位法国 思想家,把整个西方思想理论界搅得个疑雾迷漫,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巨大影响是毋 庸置疑的。然而,他们所遭遇的批评和反驳,其激烈程度也是空前的。这种思想的交锋 和砥砺(并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陈说),使当代西方思想文学理论、政治话语和文化研究 着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与此同时,他们激进的理论也在悄悄地修正着自己,在时隔 三十多年之后的今天看来,原先激进的理论锋芒早已所存无多。德里达本人就是一个最 能说明问题的例子。正像德里达自己反复咀嚼的那句“文外一无所有”所隐含的意思一 样,“解构”也是断然不能跳到西方形而上学传统之外进行的。到了80年代之后,德里 达的“解构”也许已经明确地定格为一种坚持思想自由、探索意义之可能性的方法。也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在1993年发表的《马克思的幽灵》(Specters  of  Marx)中,心悦 诚服地承认自己也属于“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
  这些年,德里达已没有什么足以引起学术界轰动的力作发表,但他一如既往地在人们 视而不见的各个思想接口处自由地思考着、求索着。要说“解构”,这也许就是真正的 “解构”。1994年10月,他来到美国费城附近的维拉诺瓦大学,这是一所基督教圣奥古 斯丁教派创立的相当老派的大学。德里达像使徒传道一样,向那里的几位被他称之为“ 非常重要的哲学家”的教授传授“解构的精义”(deconstruction  in  a  nutshell)。在 这次讲话中,德里达即已明确无误地摆出了回归传统的姿态。他说“解构”从来就是把 学术体制、学术良心放在第一位,从来没有对学术传统和体制发起攻击;他直言不讳地 称自己是一个“保守的人,热爱传统体制的人”;他说是一些报刊的坏记者对他进行了 歪曲,说他不尊重阅读文本,然而他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伟大典籍”从来都 是充满敬意,根本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是到这些典籍中去搜寻差异和矛盾,故意找茬。 总之,他再三地强调:“解构”不是一种从外部引入的机械的办法,而是文本中本来就 存在的,说到底是文本自行解构(注:See  Brian  Vickers,“Derrida  and  TLS”,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Feb.12,1999.)。
  对于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也一样,如果直到现在仍停留在吉尔兹(Clifford  Geertz)的 “深描”说到福柯的“历史断层”说,仍然在格林布拉特的“商讨”(negotiation)、 怀特(Hayden  White)的“历史为话语的建构”说以及芒特罗斯(L.A.Montrose)的“文本 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等概念上兜圈子,那就太没有意思了。这种新历史主义批评 ,从20世纪80年代经由格林布拉特、芒特罗斯、伽勒赫(Catherine  Gallagher)等英国 文艺复兴研究学者之手,形成了一种博学、高雅而且充满机智的批评写作,在此后几乎 整整一代人的时间内,模仿者蜂起,却至今未有能出其右者。对这样一种批评,现在看 来,它其实主要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如格林布拉特从一开始就始终坚持的那样 ,它主要是一种批评实践。为弄懂这批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家何以以这样一种方法来看待 和重构文艺复兴时期的文本,我们或许是需要化一点时间来探讨一下他们的认识假设, 他们所采取的批评方法的理由和具体的做法,但要说这里面有多少理论深度,则实在说 不上。相反,如果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把它当作个理论问题去深究,那倒是大大的本 末倒置了。而实际的情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在实践的层面上,对于这一批评 的批评也日益增多。1999年,哥伦比亚大学专门研究莎士比亚的凯斯坦(David  ScottKastan)教授发表《理论之后的莎士比亚》一书,对所谓“过了景”的新历史主义提出 了相当激烈的批评。他声称新历史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说这一批评是属于上一代的、 业已消亡了的一段形式主义的插曲,而现在它“既算不上新,也算不上是历史,因此不 再有用”;他还说这一批评所惯用的“轶事嫁接法”(anecdotalism)已是“臭名昭著” ;他希望看到一种“事实更加充分的历史”,但又不要回到先前那已经被废止的传统历 史主义的老路上。
  然而几乎就在同时,格林布拉特与他的合作伙伴,新历史主义的另一位始作俑者伽勒 赫教授也以一部新著《实践新历史主义批评》(Practicing  New  Historicism,2000)回 应,与他们当年的立场一样,格、伽二人仍坚持新历史主义批评不是理论,而只是一种 批评“实践”。新老两派的争论,一时间又给人以新历史主义依然宝刀不老的印象。去 年,我撰写过一篇题为《新历史主义还有冲劲吗?》的短文,报道了英国资深批评家克 尔莫德(Frank  Kermode)在《纽约书评》上发表的对两本新历史主义新著的长篇评论(注 :此文发表在《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的“动态”栏中。克尔莫德的文章题为《 废墟上的艺术》,见《纽约书评》(New  York  Review  of  Books)2001年7月5日。)。克 尔莫德本人也是专治文艺复兴文化史的大家,因而这场“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大战 ,为我们了解美国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现状提供了最新的重要信息。
  对于凯斯坦对新历史主义的批评,克尔莫德似乎并不领情。因为在他看来,这位凯斯 坦所使用的话语仍然充满了新历史主义和其他时新理论的术语,而一旦离开这些术语, 他的一套批评就寸步难行。与某些新历史主义者一样,他也把他们之前的历史称作“实 证主义”、“无理论依托”一类,认为“传统的历史主义都简单地以为它们的建构是对 过去清晰明了、客观公正的表述,没有受到考察者兴趣倾向的过滤”。但这一句“露怯 ”之语使克尔莫德发现,凯斯坦的参考书目中居然连科林伍德(R.G.Collingwood)和伽 里(W.B.Gallie)这样的历史学大家也不曾提及(笔者注:科林伍德早就有言在先:历史 是一门人们在自己的心灵里重新体验往事的学科;历史学家只有深入事件后面的心理活 动,在自己的经验范围内重新思索过去,才能发现各种文化和文明的重要模式和动态) 。克尔莫德于是不无讽刺地说,他俩的论著《历史的观念》和《哲学与历史理解》分别 发表于1946年和1964年,对于当下的现代思想家们来说,这些著作或许已过于陈旧而使 他们兴趣杳然,而这样一疏忽,他们也就能把历史撰写要受考察者的兴趣和先定假设的 影响说成是他们自己的发现了。
  克尔莫德注意到,格、伽二位为新历史主义批评的理论依据又做了一点垫补,他们在 自己新著前两章对该批评本身所作的论述中,又增加了德国18世纪哲学家赫尔德作为他 们的先师,是赫尔德最早明确指出了“文学与历史相互依存”的关系,启发了他们开始 关注“把所有有关某特定文化的书写的和视像上的记录看成是一个同一的符号系统”的 可能性,因而过去文化留下的任何信息,都可以用来支撑对所关注的某特定文化现象( 例如莎士比亚的一部剧作)的阐释。例如蒙田的一则两女成婚的记录,即被格林布拉特 作为阐释莎剧《第十二夜》中女扮男装现象的佐证;而19世纪美国浸礼会杂志的一则关 于父亲严惩任性子女的记录,则被追溯到莎士比亚时期英国的孝悌准则,并作为分析《 李尔王》一剧中李尔与女儿之间关系的旁证。格、伽二位在他们的新著中仍按这一既定 的套路,例如把15世纪荷兰画家约斯·范·金特一幅《使徒领圣餐礼》的油画与另一位 大画家乌切洛的作品在圣饼处理方式上进行比较,认定前者基督手中的圣饼被故意处理 成空白,并进而认为,这种特殊的再现方式反映了其后基督教会内的不同教义之争。克 尔莫德对格、伽二位的这一得意之笔进行了再审视。但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新历史主义 批评这种任意从文化背景中寻求论证的做法,向来就为人所诟病。他们从成千上万的可 能性中任意挑选出能为己所用的“闪光细节”,并不是这些细节本身会发光,而是因为 它们能与早已存在于他们头脑中的一个想法“发生共鸣”。那个想法太诱人了,它能使 作者跑到当时社会和神学思想的网络中任意穿行。然而,克尔莫德强调指出,令人激动 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的。格、伽二位讨论范·金特的画,却只字不提那油画由于年久而 画面破损、圣饼处的油彩剥落而造成了空白这一简单的事实,这恰好反映了新历史主义 者宁愿拒绝实在的历史事实而愿意迁就幻想的心理倾向。一直到文章的结尾,克尔莫德 仍对新历史主义批评穷追猛打,他语气尖刻却充满睿智地指出,新历史主义追寻事实的 兴趣固然值得赞许,然而“理论”却给了它胡说八道的权利,因为现在的“事实”早已 是“文本”与“语境”的交织,人们于是就可以把任何东西都与他们谈论的话题相联系 ,这样做的结果使大量的聪明才智和学术努力都白白地浪费了,而文学作品本身,却像 1642年清教主义的英国议会勒令在所有剧院门口挂上“不得入内”的牌子一样,被剥夺 了审美关注的可能。
  限于篇幅,我无法对所有的理论派别一一涉及,但情况可以说是大同小异,“理论热 ”的消退已断然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个事实。然而还有另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这就是 我们经过这一番“理论的洗礼”之后,则再也无法回到前理论的纯真时代了。也正因为 这个缘故,对于理论的反思是绝对必要的,惟如此,文学研究才能像凤凰涅pán@① 一样,从理论的烟灰中再一次地腾飞。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般下木

上一页 [1] [2]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热 美国文学 文学
最新西方文化论文
试论清末民初西方文化对兰州城市发展的影响
论阿拉伯文化对西班牙文学的影响
论宗教对文化发展的积极意义——以犹太教和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日常交际的影响
从丧祭礼仪看中西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自我与西方文化自我的比较研究
当代西方大众文化本质解读
对巴尔扎克的误读
对“理论热”消退后美国文学研究的思考资料
詹姆逊的文化转向与批评实践资料
热门西方文化论文
评《老人与海》中海明威写作风格和手法
希腊古典重温
中国和日本
哈姆雷特:现代化进程的祭品
爱——西德尼·卡尔顿的爱情
希腊文明的兴起(上)
当代西方文学批评
基督教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意义
雅典的兴衰和古希腊的反民主思想
孩子的无声反抗——读《哈克贝利·费恩历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