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析论文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探析

作者:周文梅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2-09-10
  由于种种原因,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良莠不齐,整体水平不高。提高这一特殊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体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急需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一、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课题组成员于2010 年10 月对周口市、开封市、洛阳市城乡结合部中小学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共发放教师调查问卷600 份,收回有效问卷576 份,有效率为96%。拟对中小学校教师访谈调查100 人,实际有效访谈调查97 人,有效率为97%。发放学生调查问卷1300 份,收回调查问卷1223 份,有效率为94%。调查显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1.工作压力过大,发展意识淡薄。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日常工作繁多。每天必须完成朝会、晨读、上课、批改作业、备课、教研等工作,还有各级各类考核与检查、组织学生活动、接受学生家长电话咨询等,几乎没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大部分教师疲于应付工作,专业发展意识不强。部分教师除了教科书、参考书外,很少涉猎专业书籍。不少教师把继续教育当作完成规定的学时而参加,缺乏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2.教师教非所学,专业发展困难。
  
  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是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普遍存在的又一主要问题。特别是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担任地理、生物、音乐美术的教师,大部分不是科班出身。调查发现, 40 岁以上的教师中37.5%所教课程非所学专业。随着城市的发展步伐加快,城乡结合部学校大量农民工子女涌入就读,学校班级增多,教师紧缺,一个教师教两个不相关学科的现象普遍存在。教非所学,教师专业发展困难重重。
  
  3.学科知识陈旧,缺乏制度激励。
  
  部分教师学科知识陈旧。一些教师也参加过新课程培训,但要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在教学实践中却显得力不从心。新课程背景下教学三维目标中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实践中往往顾此失彼。他们往往只是把这些目标抄在备课本上,供学校例行查检而已,更不要说关注课堂资源的生成利用了。如开封市一所小学50 岁以上教师占38%,现代信息技术能熟练掌握并运用的只占少数。在课堂讨论中由于教师缺乏较前沿的学科知识,常常导致课堂能放不能收,使小组活动演变成了“活动而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制度约束和激励措施。
  
  4.骨干流失严重,缺乏名师引领。
  
  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城乡结合中小学硬件的投入。这些学校硬件和市区相差无几,但学生择校现象不能杜绝,其原因是教师的专业能力问题。事实上,择校就是择名校、择名师,优质教育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教师的资源优质。优秀教师是一个学校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而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缺少的就是真正能在本校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起示范引导作用的名师。例如开封郊区一所中学,学校精心培养出来的8 名骨干教师, 2010 年暑假有7 人被调入市重点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专业发展急需名师引领。
  
  5.科研能力较差,专业发展乏力。
  
  调查显示,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教育能力优良率为45.2%,教学能力优良率为56.8%,教科研能力优良率为17.4%。新课改理念提出了教师要成为研究者,要通过校本教研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多年来,由于教师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自身能力的提高,加之学校对科研重视不够,科研活动流于形式,不少学校没有科研课题。调查发现,城乡结合部中小学95%的教师缺乏独立科研能力,只有评职称时才去考虑撰写论文。科研能力普遍较差,教师专业发展后劲乏力。
  
  二、影响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历史影响是基本因素。
  
  城乡结合部基础教育的底子较薄,历史痕迹明显。如教师年龄结构相对老化,学历层次相对较低,职称不高,多数教师曾是过去转正的民师等。
  
  随着市区的发展,人口量不断增加,基础教育的规模随之迅速扩大,在校学生逐渐增加,而教师编制还是本世纪初出台的政策,教师负担过重,专业能力的发展被淡化,客观上影响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2.教师培训不到位是关键因素。
  
  教师培训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培训机会太少和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课程的设置大多依据培训机构自身资源的能力水平,所开设的课程与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存在偏差,不能满足教师和中小学校的需求。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有限,中小学的教学任务繁重,只能有部分教师参加培训。培训形式上缺乏灵活性,表现为理论多、实践性的活动很少。教育主管部门将教师培训当成行政性工作任务,没有从教师的实际出发,重数量指标的完成,轻培训质量的提升。缺乏持续开展培训机制与体制。
  
  3.缺少办学自主权是根本因素。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缺少办学自主权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因素。教师待遇、职称评定,人事调动等中小学均无自主权。教育主管部门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具体指导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而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又缺少教师培训的自主权,教师培训的指标、内容、经费、时间、地点等中小学均不能自主。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需要的培训主管部门不一定批准,主管部门安排的培训教师专业发展不一定需要。学校缺少办学自主权,阻碍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4.学校管理预设错位是重要因素。
  
  学校管理者常常对教师专业发展事先预设,并将这种预设一厢情愿地强加给教师。这种不尊重教师自主愿望的预设,常常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愿望错位,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变成一个痛苦被动的过程。不少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没有建立和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由于受升学率的影响,在新课改中教师很难放开手脚大胆实践,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很难实现。
  
  三、促进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1.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是创造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而且还需要良好的客观环境,因此,学校领导应最大限度地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创造适宜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其次是校长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跑人。校长应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教育新理念,做教师专业发展的领跑者。在设计教师成长的目标时,既要从大处着眼,又要从“小处”入手;既考虑到“教师整体”,又不能忽视教师个性“。
  
  再次是学校应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制定教师专业发展规划,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竞争氛围。在教师培训上给予经费保障,解决教师后顾之忧等。
  
  2.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加快教学规范建设。
  
  首先是编办、人事、教育等部门应统一协调。
  
  根据中小学的办学规模,编制数,实行逐年核定的动态管理。人事部门在招聘教师时应考虑学科发展需要,向城乡结合部薄弱学校倾斜。
  
  其次是应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指导和交流帮扶工作。加强指导和帮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举措。比如开封一所实验中学,他们开展校长、教师、科研结对帮扶活动,使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充满生机活力。
  
  再次是应树立教学规范化意识。完善教学调研制度,认真研究分析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问题,指导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开展有效备课、上课、改作业、命题、辅导等教学环节的监控、检查与评估,促进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鼓励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是应加大对教师专业性的宣传力度。使教师转变观念,树立专业发展的理念。不仅要视自己为新型的知识传授者,而且要视自己为教学过程中的促进者、研究者、改革者与决策者。
  
  其次是应树立教师终身发展理念。增强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熟悉职业规范、职业周期、专业发展规律。树立终身发展的观念,克服在专业学习上存在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浮澡情绪,促进教师专业的长远发展。
  
  再次是要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和不可代替性。教师既是学科知识方面的专家,又是学科教学与教育知识方面的专家。教师的劳动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不可代替性。
  
  4.深化培训体制改革,提高教师培训质量。
  
  首先是应以专业发展引领教师培训。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结合实际开展培训。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考虑到教师的自我发展,还要考虑教师专业发展与学校发展之间的关系,以专业发展为核心积极开展教师培训。
  
  其次是应增强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各级各类教师培训部门要深入城乡结合部中小学调查研究,根据这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再次是扩大学校教师培训自主权。深化培训体制改革,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不断更新教师培训的内容和形式,使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培训充满吸引力,从而推动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5.发挥科研先导作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是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应增强教科研意识。教育发展到今天,向教科研要质量,走”科研兴教,科研强师“之路是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最佳选择。
  
  其次是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指导力度。应建立多方合作的研究群体。开展实施科研脱贫、帮扶工作。科研基础好的学校,应该在原有研究基础上挖掘、创新,寻找新的研究课题。科研基础薄弱的学校,可以先找科研基础好的学校来帮扶,逐步提高教科研能力。
  
  再次是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教育科研能力。立足自己工作岗位,不断发现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专业发展水平。
  
  6.充分发挥激励作用,鼓励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是应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措施。
  
  城乡结合部中小学应根据教师专业发展实际需要,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激励制度建设。对专业发展成效显著的教师,应在晋职、晋级、评奖、评先等方面优先考虑。
  
  其次是应增强自信心。城乡结合部中小学教师应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认真学习,用新课改理念提升自己,面对薄弱生源,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能薄弱;教学技能不能薄弱;干劲不能薄弱;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能薄弱;教好学生的信心不能薄弱。
  
  再次是应鼓励教师个性发展。教师专业发展不能一刀切,在微观方面要突出教师的个性特征。给教师个性发展一个宽广的空间,鼓励教师对自己各个时期的专业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规划,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发展风格。
  
  参考文献。
  
  [1] 温家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人民日报。2009- 01- 05.
  
  [2] 黄友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教育探索, 2009(1)。
  
  [3] 单颖。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中国教师, 2009(2)。
  
  [4] 李生龙。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折。教育艺术, 2010(5)。

论文搜索
关键字:教师
最新教育理论论文
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研究
试论教育实践变革与教育理论创新研究
粮食工程专业导论课程的构建与实践
以学生党建促进学生就业实现路径研究
初中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优势与方法初
浅谈学困生知识落实的方法策略
精选策略,游刃有余
“爱”须大于“管”
霍桑效应在学困生帮扶中的应用
温暖斑马线 礼让应当先
热门教育理论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论秦始皇的“法治主义”
小学德育论文范文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研究
浅议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与素质教育
当代青少年的思想特点与教育方法
对和谐教育的理论思考
Discovering Techniques of Vocabulary T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