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公共管理论文 >> 公共政策论文 >> 论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以周克华事件、虐童事件为例论文

论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以周克华事件、虐童事件为例

作者:陈青青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01-15

论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以周克华事件、虐童事件为例

  一、社会安全感

  (一)概述。

  社会安全感是人们对社会安全与否认识的整体反映,它是由社会中个体的安全感体现的,是社会公众对社会稳定性、秩序性的一种感性认识,体现了人类社会对秩序的永恒追求。安全感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安全感的缺失是诱发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根本原因。早在1943年,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五种基本需求的塔形层次图。其中安全感的需要居于层次图的底层,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在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时,潜意识里要求基本的安全感。他认为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心理健康的最重要因素。我国对安全感的界定也存在不同的观点,但有三点是一致的:第一,认为安全感是一种主观感受,而非客观实体;第二,其感受的客体是社会治安秩序与公共安全的现状;第三,其感受的主体应是称作“公众”的一定范围的居民群众,而不是某一居民个体。

  (二)幸福丹麦,源于安全感。

  最近,联合国携哥伦比亚大学共同发布《2013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丹麦蝉联全球幸福榜榜首。这份报告通过六项因素对各国国民幸福程度进行衡量,包括人均GDP、健康生活、社会信任度、生活自由度、政府廉洁度和慷慨程度等。丹麦社会蕴含着很大的正能量,保证了人们高度的幸福感。丹麦人认为,自己的幸福更多来自于一种安全感。报告中列举的一个典型例子是,丹麦的父母常将自己的孩子独自留在婴儿车里,自己却走进咖啡馆喝咖啡,他们不用担心自己的子女会受到任何的人身侵害,他们对这个社会足够信任。

  (三)典范:天津市社会安全感满意度调查。

  为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和公安队伍的评价意见,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维护稳定第一责任,人民满意第一标准”,天津市从2004年至2013年连续十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每年一度的社会公众安全感满意度问卷调查活动。此项活动的终极目标是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解民忧。调查方式一是专业机构调查,委托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天津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天津市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以电话访问、入户走访、偶遇访谈等形式进行问卷调查。二是函询调查,以委托调查机构送达函询问卷的方式,对公安机关的工作进行评价。三是特定人员调查,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级公安机关特邀监督员、社区工作者、机动车驾驶员等对公安工作进行评价。四是网络调查,在北方网开设“津城百姓评公安”专栏,请广大网民对本市社会治安状况和公安民警的工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社会公众的安全感满意度逐年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关注度也逐年提升。开展安全感满意度问卷调查是公安机关主动听取社会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举措,更是检验民众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社会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最终向平安社会的目标发展。

  (四)杭州市安全感现状。

  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信息,以下是出现在问卷中的一些问题:

  (1)你对现在的社会安全程度是否满意?

  (2)陌生人向你寻求帮助时,你会不会答应?

  (3)当你走在大街上,会不会担心自己的财物被盗或被(4)你对公共场所(电影院、商场)的消防措施,有没有信心?

  (5)你在公共场合吃饭、娱乐、沐浴,会担心染上传染病吗?

  (6)你在拥挤的地方是否会感到戒备或不安?

  (7)哪一类治安问题最影响你的安全感?[LunWenData.Com]

  每一个问题后面都设置了相应的备选项供选择,总共随机抽取了杭州市300名群众发放问卷,回收率100%,剔除无效问卷后,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结合社会环境与社会事件,对社会安全感现状加以总结。结果显示,主观的安全感与客观的社会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从安全感的主体分析,公众具有较高的社会安全感;从安全感的客体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社会存在不安全因素,对公众的社会安全感造成潜在的威胁。

  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公众安全感的因素有很多,“问题奶粉”“染色馒头”“瘦肉精”等的出现使食品安全缺乏保障的现状暴露无疑;物价飞涨,炒作泛滥,从“房奴”到“菜奴”,以及“豆你玩”“油他去”“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和“鸽你肉”等时髦用语的催生,难平人心;台风、海啸、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危及人身安全;金融危机,国际环境的变化等诸多问题都影响着公众的社会安全感。

  (五)影响安全感的六大因素。

  以下是笔者认为对社会安全感最具影响力的六大因素:

  1、流动人口。即离开户籍所在地,以工作、学习为目的到异地居住的人群。各地的统计结果均显示流动人口刑事案件发案率高,犯罪绝对数量时常高于本地人口。

  2、盗窃抢劫和宠物伤害。侵财性犯罪会侵犯财产权,而侵犯财产权和人身权的抢劫罪更是给民众带来了巨大的危险。宠物伤害极易引发狂犬病等疾病,而宠物所有人或管理人对宠物的不合理管理也是影响安全感的一大因素。

  3、网络安全。当前网络诈骗频发,一旦涉及到网络交易,民众往往会十分谨慎,惟恐被骗。

  4、政府提供的福利待遇。例如老有所养,当一位公民时刻害怕到老年无法生存时,那么他就对这个社会没有安全感。病有所医,大病无钱治疗,社会不及时伸出援助之手,那么此时的社会安全感也无从谈起,等等。所以说,政府对整个社会的福利重视程度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公民的社会安全感。

  5、政府赋予公民权利的多少。当公民得不到应有的权利时,公民会感觉被社会抛弃,不相信、不赞成、不支持政府的所作所为,那时的安全感更是天方夜谭。

  6、频发的暴力事件。如周克华事件。

  二、周克华事例分析

  2012年8月14日,悍匪走到尽头。重庆籍男子周克华,亡命八年,跨三省犯十案,手染十余条人命。以“爆头”残忍手法而闻名于世的他,在这天被当场击毙。枪击、蛰伏、折返、现身闹市,这一套动作多么熟悉。过去八年里,周克华如是犯下九起大案,不仅以凶残闻名,更以其犯案后近乎愚弄公众的从容而令公众恐慌。2004年4月22日中午12点,躲债的周克华以残忍的方式,扣响了杀人第一枪。当时,某公司出纳赵峥和会计周光容刚刚在江北区红旗河沟的工商银行取完钱,从台阶上下来10米左右后,周克华从其后方接近,朝出纳赵峥太阳穴开枪,赵峥挣扎几下后当场死亡;会计周光容当时正在打电话,子弹打穿手机,从腮帮穿过。据一位姓龙的市民回忆,周光容站起来后嘴巴和前额血肉模糊,一路滴血向公司走去,一路捂着嘴巴,不断哀号,无法完整吐出一个字。周克华的初次行凶即已显示他日后一贯的冷静。他不慌不忙掀开米黄色衬衣,将黑色手枪插进腰间的枪套,弯腰捡起女性挎包和纸袋,转身向红旗河沟转盘走去,在钻进转盘地下通道后,突然加速逃跑消失。周克华如此大胆地出现在公众视线中,且袭击对象具有不特定性,手段惨忍,这所有的一切都加剧了公众的危机感,民众深深觉得自己一次普通的出行,就可能使自己成为周的猎物,命丧黄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周克华事件时期,周克华曾经经过的地方,普通民众都人心惶惶,民众的社会安全感荡然无存。

  三、虐童事件分析

  2012年10月24日,论文格式网络上一张照片被广泛转载:一名年轻的幼儿园女老师,两手拎着一名小男孩的双耳,将他双脚提离地面约10厘米。这个过程,她一脸微笑,而男童的耳朵被扯得变形,张着嘴巴哇哇大哭。网友们愤怒地指责:“这老师是来教孩子的还是来害孩子的?”网友通过人肉搜索,查出图中的女教师在温岭城西街道的一家幼儿园里上班。有家长赶到疑似涉事幼儿园讨要说法,该幼儿园遂向公安部门报警。在警方的调查下,该名女教师很快被找到了,她是民办幼儿园“温岭蓝孔雀”小二班老师颜艳红,1992年出生,幼师专业毕业,但还没有教师资格证。照片中被颜艳红提耳朵的男孩叫小林,今年5岁,是小二班的学生。为何颜某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却在幼儿园当老师?温岭市教育局副局长滕林华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按有关规定,不论公办或民办学校,教师必须持证上岗。但现在老师很缺,招不到人。幼儿园基本实行‘先上岗、后考证’。”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到学校理应是来接受教育的,却在学校里遭受老师如此残酷的虐待。被虐的儿童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十分痛苦,幼小的心灵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以父母的角度来看,他们不仅仅是心疼孩子、指责老师,而且更多了一种焦虑与不安,把孩子放到学校后,能不能安心地上班呢?孩子在学校里会不会受到老师的虐待呢?下班后来接孩子,孩子仍是开心快乐、毫发无损的吗,还是受了委屈在老师的压力之下忍着不说呢?众多担心充斥着父母的内心。是的,一些父母在虐童事件之后,对学校的监管已不信任,对老师已不信任,他们的社会安全感已然下降。

  要想改变这一现象,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1、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陶行知先生曾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师德是立教之本,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作为幼儿教师要想教好孩子,首先要爱孩子。俗话说:“爱心是水,滋润着你我的心田;爱心是金钥匙,能够打开孩子的心灵窗户;爱心更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③。

  2、学校应加强监管,提高门槛,不招无证教师。对于无教师证的老师,无论多么优秀,无论有多少身份地位,一律禁止。

  3、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制止教师不合理的行为。幼儿园等学前教育机构可以内部制订出一套完备、可行的规范条款以起到监督防范的作用。

  4、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设立虐童罪。浙江温岭的数百张虐童照片,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成为一纸空文。比如这一虐童行为持续时间长达两年,若非照片被意外传到网上,至今都不会被关注,遑论被追究责任;再比如法定有责的政府机构、单位以及个人,在这么长时间内居然没能及时发现并主动介入;事件曝光后,追究虐童者的责任,共七章72条的法律居然找不到一条可直接引以定罪的条文,更让人唏嘘。最终颜某以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批捕。欣慰之余,犹有遗憾。

  目前更为重要的是,要把保护未成年人落实为实实在在的规则,和人们内化的行动。比如,人人都有义务监督虐童行为,而政府则随时准备对权利受到侵害的未成年人提供国家保护。

  四、应对措施

  如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要求用人单位实行严格的登记制度,不用高危人群;实行出租房管理签订《租赁服务治安责任保证书》,落实“谁出租,谁负责”的原则。同时小区应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置专人值班,增加执法部门警力;完善社保体系,扩大人民的话语权,让百姓有更多的声音被听到。社会在进步,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为社会做一点,我们的安全感一定会比我们的上一辈多一些。

  五、结语

  中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不良因素出现,周克华事件、虐童事件只是其中的代表事例。这些不良因素或大或小地影响着民众的社会安全感。但笔者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一定会逐渐消除这些不良因素,逐步提升民众的社会安全感,增强民众的幸福感。论文格式

论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以周克华事件、虐童事件为例

论文搜索
关键字:社会 安全感 周克华 虐童
最新公共政策论文
公共政策视角下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构想
试论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分析及对策
公共管理中的公共政策执行方法研究
试论以公共政策视角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政务新媒体平台蹭热点的探讨
浅析行政法视野下公共政策的实践
以女性视角看全面二孩政策效果
西安市共有产权住房政策探析
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中的劳动力要素困境及政
我国版权产业集群发展的特征和政策路径
热门公共政策论文
论公共危机中的政府形象建设
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公共管理职业活动的伦理基础
现阶段中国城市社区管理组织路径的选择与思
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背景和特征
浅谈教育产业化
试析加入WTO对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影响
国有资产流失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偏误及其矫正探析
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