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伦理道德论文 >>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孝道教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孝道教育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4-12-02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孝道教育

  "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起源,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并指导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健康成长。但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民的孝道挂念开始发生了扭曲现象,就连一直处于教育状态下的大学生都开始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因此,将"孝文化"引入高校思想教育体系中,已经成为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现实性要求。

  一、对大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意义

  1.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仁",而孝心作为仁性的根源,所以对大学生实行孝道教育,则可以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亲亲之爱",形成大学生行为思想上的由己及人--在家孝顺父母,出门尊敬长辈,最终将"孝"升华成个人的道德标准,促成其优良品德的形成。

  2.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孝"与"忠"属于同一种概念,认为只有对父母孝顺的人,才能对国家忠诚。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历代君主都十分注重对人民的孝道教育。此外,在儒家思想中,实行孝道教育是为了落实百姓对父母的赡养义务和实现个人的立身行道、功成名就。而在现代生活中,愚忠和愚孝都是不可取的。所以,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就可以以孝道教育为基础,让学生在爱戴父母、孝敬父母的同时,扩大个人情怀到爱祖国、爱社会、爱人民上。循序渐进、按部就班的让大学生自觉担负起国家建设的历史重任。

  3.实现和谐社会的建设

  人组成了家,而千千万万个家又构成了社会。所以和谐的家庭关系也就构成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而中国的孝道文化也正是讲求和睦家庭的建设,要求长晚辈之间的"孝",平辈之间的"梯"。随着社会的发展,孝道文化也开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要求重视对人与人之间的亲戚关系、朋友关系的建设,甚至是对陌生人的"仁"与"爱";还要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现状及缺少孝道的原因分析

  现如今的大学生精神面貌整体呈现出阳光向上的态势,但是其中也依旧存在着诸多的孝道缺失的问题,主要包括:第一,高校道德教育课程设置多枯燥乏味,大学生对教学相关内容学习的兴趣度也不高;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开始普遍重视实用主义,就连学习和生活也充满了功利性,社会责任心薄弱。表现在传统道德观念上,则为孝道和感恩回报意识的薄弱。在高校中,孝道教育缺失是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最为主要的表现,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多种文化的冲击与融合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世界的一体化形成,西方文化不断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导致当今中国社会价值体系额严重失衡。而大学生又是社会的重要组成群体,情感道德意识本就模糊的他们更容易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从而使自身的发展不断背离中国传统的孝道思想。

  2.高校道德教育力度薄弱

  高校教育目标的设置一般都是严格遵照教学大纲,对教学效果的过分追求也就导致了教师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提升的教育工作。再加之高校道德教育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化,教育内容的枯燥乏味性,学生也就很容易产生学习上的抵触心理。

  3.大学生心理意识淡薄

  中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制度,形成了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的思想意识,心浮气躁而又急功近利,从而大大降级了教育对学生心灵净化的作用。此外,当代的大学生大部分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长辈过分的溺爱也是导致他们孝道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提升思想道德教育中孝道教育的方法路径

  1.突出孝道训练,提升观念认识

  "孝"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优良道德素质,但是其也受后天道德教育的启迪和影响。因此,要在大学生未来的发展中始终贯彻孝道意识,就必须要加强对学生的孝道知性训练。首先,进行感恩教育。感恩作为人性的基础,是最基本的一项道德素质活动。在感恩的行为中,大学生可以感知父母生育、付出而不求回报的恩情,也才能从内心深处感激父母、关心父母、报答父母。可以通过优异的成绩、充满感情的书信、亲手制作的礼物或者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小事等等行为,来提升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其次,进行尊敬教育。作为大学生,对其成长成才影响最大、最为重要的便是教师和父母。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的地位其实也就等同于自己的父母,所以,学生必须要对他们做到发自内心的敬孝之情。可以通过宣传教师节、父亲节、母亲节等相关的节日活动,来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意识习惯。最后,进行责任教育。一个人存在社会上,都并不可能是独立的个体,既要担负起个人的未来发展,也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更要实现祖国所赋予的责任。所以,在生活上,要做到与人为善、遵纪守法;在学习上,做到勤奋刻苦、积极上进;而在追求上,则要树立远大目标。

  2.加强课堂孝道教育

  高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程是培养、提升大学生孝道意识的最主要途径。将孝道融入课程教学,一方面可以弥补高校思想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不足,另一方面又可以有效提升思想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教化作用。首先要积极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方式的教学手段,例如设置高校孝道专题公选文化课,组织孝道名人专题讲座等,又或者在必修课程的教学中积极引入古代道德著作,例如《孝经》、《论语》等,在充分感受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同时,取精华去糟粕,形成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现代孝道观念。同时,任课教师也必须要加强对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做到对大学生的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一个引领者,其任何细节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形成示范作用。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孝道引导,并充分结合自身行为实例,循序渐渐地实施孝道教育,感染学生。

  3.重视孝道实践活动

  "孝"是一种传统道德理论素质,更是一种思想行为和生活实践。苏霍林姆斯基就认为,任何一种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只有当人真正认可它,并以实际行动来实践感知,其才能真正成为人的一部分。因此,高校在进行大学生的孝道教育时,既要注重课堂的理论教学,也同样要联系生活,走向社会。由于大学生还并不能算是完全成熟的成人,其在许多方面的活动上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例如学习的时间的限制,生活范围的限制以及金钱的限制等等,所以,在实践活动的设置中,要注重细节的安排和与日常生活的贴切性。可以让大学生走进家庭、社区、农村等地进行传统孝道调查,还可以组建孝道志愿者服务协会,将实际行动深入到敬老院、福利院等社会慈善机构中。以充斥在社会环境中的孝道为背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孝"行为去帮助别人,从而在知、情、行的融合中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和责任感。

  4.营造良好校园孝道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行为意识的培养具有明确的导向、熏陶功能,简而言之,什么样的校园文化环境就会形成具有什么样品德的学生。因此,营造良好的校园孝道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孝道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在校园内构建出一些具有广泛宣传作用道德素质教育平台,例如学校的报刊、广播、橱窗等等,时刻对孝道行为进行鼓励和弘扬,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思想意识;其次,充分掌握大学生的自媒体发展规律,以网络科学技术来进行传统孝道教育,加强学生相关知识的自主学习,并由此自举承认和接受中国的"孝"文化。除了教师对大学生的宣传教育外,学生也可以自发组织相关的孝道文化活动,并以此对其他大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完成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这就可以充分发挥校园内学生社团对大学生的影响作用,积极组织相关的节日庆典活动、相关主题的观影活动或者孝道辩论赛、演讲赛等等,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过程中实现孝道的宣传教育效果。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孝道教育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学生 大学 道德 教育中 教育 道教
最新伦理道德论文
试论互联网平台异化导致的伦理问题及成因
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伦理道德建设探讨
浅谈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治理共同体的
基于我国代孕合法性问题的研究
浅析法律从业者职业伦理道德的规范建设
论Pad技术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在文学伦理批评视角下解读《别让我走》
希腊神话中的“弑亲”母题刍议
中国孝道观念的代际传递效应
提高收入还是提高公平感?
热门伦理道德论文
美德是不可或缺的
当代青年如何培养正确的幸福观-兼评《道德生
技术·网络·人
关于“网络社会”的道德思考
网络伦理学初探
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耻感·罪感和底线伦理
论自私(上)
网络空间的自我伦理
论自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