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论西方家庭情节剧电影体现的文化特征论文

论西方家庭情节剧电影体现的文化特征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05

论西方家庭情节剧电影体现的文化特征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B333)。

  电影是某种特定文化的产物,不同国家的电影体现了不同的文化特征,分析电影是了解不同文化非常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在众多的电影类型中,以家庭为背景的西方情节剧电影为我们了解西方的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依据。情节剧(melodrama)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其英文单词melodrama是由旋律melo-和戏剧drama所构成的,意为伴有音乐的戏剧。到了19世纪的时候,情节剧在欧洲非常流行,其中音乐的成分逐渐地减少并最终消失,情节剧变成了融浪漫及感伤为一体的戏剧类型。

  20世纪初的时候,情节剧进入了电影领域,它所面对的主要观众群是城市的平民阶层。从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来看,大部分的电影都采用了情节剧这一创作模式。正如詹姆斯在《情节剧》中所说的:“电影的发明使情节剧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可以说,绝大部分的电影,都是‘情节剧’。由于电影的背景可以是真实而美丽迷人或壮观雄奇的真景,人物表演更富有生活化和表现范围广阔,场面可大可小,比起戏剧表演的夸张,布景的人工痕迹和场面的窄小来,电影更有吸引力和更有活力。”

  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情节剧这一电影类型一直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电影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说情节剧在整个世界电影史上占有着重要地位,纵观历届奥斯卡金像奖和法国戛纳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奖,西方的情节剧电影几乎占据了这些重要奖项的三分之一。从西方电影艺术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西方的情节剧电影也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再到后现代的历史发展历程。根据其自身所具有的艺术形态和历史社会,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西方情节剧电影的发展阶段大致可分为四个:20世纪20-30年代的成型期,30-40年代的繁荣发展期,50-80年代的变化发展期,20世纪90年以后的转折融合期。在西方情节剧长达百余年的发展史中以家庭的背景所描述的悲欢离合和以家庭为主要场景的家庭情节剧一直以来都是西方电影热衷的表现形式。在这里作者主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西方家庭情节剧电影,探讨其所体现的文化特征。

  一、电影《小妇人》体现的宗教意识

  电影《小妇人》改编自美国作家露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同名小说,自1933年由导演乔治?库克首次搬上大银幕之后受到了广泛地关注,并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优秀的西方情节剧电影之一。影片以南北战争时期马塞诸塞州一栋老房子为背景,讲述了住在这里的马奇一家的故事。马奇先生到前线参战,留下能干的马奇太太独自一人带着四个女儿生活。影片着重讲述了四个女儿的成长历程。在马奇家的四姐妹当中,无论是为了爱情甘于贫困的梅格,还是通过自己的奋斗成为作家的乔以及坦然面对死亡的贝思和以扶弱为己任的艾美,尽管她们的理想和命运都各不相同,但是她们都具有自强自立的共同特点。电影描写了她们对于自己家庭的眷恋;对于爱情的忠诚以及对于亲情的渴望。

  透过这部电影,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美国社会,而且可以非常强烈地体会到宗教在整部影片中占据的重要位置。西方人多数信仰基督教,并且《圣经》和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是英文的主要来源,所以西方情节电影中对宗教的体现和反应是不可或缺的。宗教是西方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西方精神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基督教认为:万能的上帝创造了世界,创造了世间的万物,因而世界万物都是按照一定的法则和秩序存在的。人类应该树立爱上帝的信念,只有通过这种信仰才能承担人世间的苦难与不幸。而对于上帝的信仰是很多西方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和惟一的情感依靠。

  《小妇人》整部电影都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基督教色彩。电影中马奇太太让她的女儿相信天父的告诫,马奇全家都相信善良的人死后升入天堂的信念、艾美对其他女孩无礼举止的原谅宽恕等片断渗透出《圣经》的深远影响。电影中运用了英国作家班扬充满宗教主义思想的代表作《天路历程》里的典故,安排马奇四姐妹像基督徒一样克服自己的性格缺点走向自我完善也是西方基督教宗教意识的折射。马奇全家质朴的生活、井然有序的作息时间和日程安排体现了提倡节俭、反对奢华、重视工作、讲求秩序、看重实用、追求生活目的和反对纵情玩乐的基督教教义。马奇姐妹每天吟诵母亲圣诞节所送的指导手册,不时进行自省反思,这正是基督教教徒重视精神生活和严格遵守伦理道德规范的体现。

  二、电影《克莱默夫妇》体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

  《克莱默夫妇》与1979年上映,这部电影的问世开启了美国当代家庭情节剧电影的先河,被誉为“1979年最赚眼泪的片子,它反映了广泛的现代社会问题。”在1979年的奥斯卡角逐中,《克莱默夫妇》力压群芳,囊括五项金奖。影片不仅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在艺术性上也有着很高的成就。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表现真情、以情动人。影片紧紧扣住人物的情感关系、情感线索,以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夫妻之情来打动观众。影片几乎完全由演员的脸庞,强烈的感情和冬日的风景所组成,使观众深深地沉浸在影片所营造的气氛之中。

  影片的男主人公泰德?克雷默是一位生活在纽约的广告职员,他整天忙于自己的工作和应酬从而忽视了妻子乔安娜,平日里对妻子的种种要求也让妻子对这样失去自我的生活深感疲惫和厌倦,终于有一天,她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在泰德拿下一个大客户怀着喜悦的心情回家打算庆祝的一个晚上,突然收拾了所有行囊,抛下丈夫儿子离家出走,留下泰德独自抚养儿子比尔。转眼间一年多过去了,当泰德和乔安娜再次见面时,乔安娜已经是一位成功的设计师,两人为争夺儿子的抚养权而对簿公堂。影片的结尾乔安娜放弃了儿子的抚养权,泰德父子终于不用分离了。   影片不仅展示了西方社会中的婚姻家庭现实和单亲家庭这一社会问题,更间接地向人们解释了西方文化中所崇尚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整个西方社会特别是近代以来的西方社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有着决定意义的影响,是很多学者专家公认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核心所在。所谓的个人主义就是以个体为中心,重视个人能力的发展,注重个人的人格和尊严。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个人至上,个人价值的实现只有依靠个人的奋斗和拼搏才能实现,社会和家庭仅仅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手段。影片中的乔安娜不惜放弃了家庭,通过离家出走来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并最终取得成功,实现了自我价值。这也正是对西方文化中所宣扬的个人主义的一种诠释。

  三、电影《为黛西小姐开车》体现的自由平等观

  电影《为黛西小姐开车》最初是美国剧作家阿尔弗雷德?尤里的话剧作品,1990年由布鲁斯?贝尔斯福德改编成电影。在第62届奥斯卡奖角逐中,该影片一举夺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化妆等4项大奖。与《克莱默夫妇》一样,《为黛西小姐开车》也是一部优秀的家庭情节剧。影片的故事发生在美国东部的一个小镇上,时间跨度长达25年。

  影片的女主人公黛西是一位已经72岁的富孀,尽管年事已高但仍然坚持自己驾车外出,不料却发生了交通事故,车子滑入沟中。车子坏了,保险公司赔给黛西一辆新车,但要求必须有人来为她开车。一天,黛西的儿子布利在所经营的棉纺公司大楼里遇见了黑人老头霍克,霍克此时正想找份工作,于是布利便雇佣他来为母亲开车。黛西个性固执,起初她十分不喜欢霍克并逃避出行,后来她才觉得儿子付了钱却不让他干活,似乎不太划算,于是她终于给了霍克一次为自己开车的机会。霍克是一个非常善良淳朴的黑人,他知道自己不被接受,并没有把不快放在心里。相反的,他处处关心戴西的生活,也慢慢了解黛西坚守原则的执著性格。在两人相处的过程中,黛西对霍克的排斥开始慢慢消融,并且她终于意识到霍克是一个很值得信赖和依靠的朋友。影片中并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和动人心魄的情感起伏,只有一些日常生活当中的小事,但其中透出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却像一杯清茶令人回味无穷。

  电影中的年代设置是20世纪4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正处于美国的种族隔离被逐渐打破的时期,黑人正在追求与白人享有一样的平等和自由。打破种族间的不平等,实现人们的自由和平等,影片对此有着深刻的展示。霍克开车载黛西去听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压抑着自己的勇气,不敢大声疾呼,争取自己所应有的权利”,这或许也是霍克的真切感受,他收到请柬,但他不愿进去只是坐在车子里等,因为他对真正维护黑人权利,解除对黑人的偏见实现真正的平等缺乏信心。但就在那天晚上,马丁?路德?金的演讲震撼了许许多多人,也包括坐在大厅的黛西和汽车里的霍克。这一小插曲暗示了戴西与霍克之间的关系已经逐渐突破了种族的偏见,实现了一定意义上的平等。正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讲的,人生而平等,上帝赋予人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求。黛西和霍克之间的友谊及他们之间心灵上的平等交流充分体现了西方文化中自由平等的观念。

  电影是近代文明的产物,世界电影发展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电影构成了世界文化史上的最大奇迹。电影作为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它不仅反映了文化的各种特征,而且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国的文化即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又体现出不断融合发展的趋势。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分析西方电影的主要类型情节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从文化角度欣赏其精湛的艺术表现,而且可以发掘其文化精神和社会特征的真谛。中西方文化在其各自长期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以人伦、人道为中心,重视人的群体价值的价值观,注重道德修养,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互补,提倡相互尊重、相互谅解,强调个人与集体统一的伦理观和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当今世界正处在文化趋向融合的时代,西方人正在努力学习我们的文化,把中国文化的优秀部分纳入他们的文化之中,丰富西方文明。而我们在这一历史时期也应该了解西方文化,把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与西方文化的积极成果进行融合,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这对于前进中的中国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论西方家庭情节剧电影体现的文化特征

论文搜索
关键字:家庭 情节 电影 文化 特征 西方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