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西方武侠电影的艺术维度论文

西方武侠电影的艺术维度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15

西方武侠电影的艺术维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科技学院博士教授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CK2011B3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文学创作与产业化的交互”(项目编号:12CZW084)。

  西方武侠电影从骑士传说、剑客传奇开始,大体经历了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以及多元化抒写的过程。西方武侠电影文化母题的特殊性、文学结构的模型性、类型发掘的丰富性为重要的艺术维度,从而构织成其独特风貌。

  一、文化母题的特殊性

  一般而言,武侠电影包含两个基本元素:“武”与“侠”[1]。这方面,西方武侠电影皈依了自己的文化母题。“武”在中国传统武侠电影中,主要以中国博大精深的武功武术为表现基础;在现代武侠电影中,则演变为热兵器与奇幻类的超常兵器。西方英雄主题电影的“武”则主要是功夫、热兵器与奇幻类超常兵器。如佐罗与罗宾汉使用常规武器,而幻影侠则成为第一个穿上超能紧身制服、戴上遮眼面罩、可使用各式枪械和武术的漫画英雄。到了超人与蜘蛛侠时,则越来越异能了。他们共通之处是:“武”是主角超越常人之力。这种“超力”的拥有是主角们完成英雄使命的基本前提,也使主角与异端力量的搏斗变得丰富多彩。

  “侠”源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英雄崇拜,而中西英雄都有其超常的一面。即使某些英雄貌若泯然众人矣,但在特殊时刻,英雄们超于常人的一面便熠熠闪光起来。中国的侠多浸淫着儒家思想[2]。侠的差别也是武侠电影有别于功夫、动作、警匪片的显著差别。西方英雄的骑士、剑客、绿林好汉,主角以英雄主义精神内核,呈多向性发展。侠客英雄文化之别使西方武侠电影更似中国的类武侠片。

  西方类武侠片大体上有美国西部片粗犷勇猛的牛仔形象、法德的剑客、英国的绿林好汉等作品,它们以怀旧的曲调,还原出一个旧时代的英雄江湖,画面多以仿古、质朴为特点。当代电影特技、将仿古进行到底,影视裹挟着观众冲进滚滚历史尘埃中。进入多元化时代,西方武侠电影传统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武”与“侠”,经历“奇幻”的邂逅,产生了较多的新元素。产生了“超人”“蜘蛛侠”“再生侠”等这样的异类侠客,其“超力”也相应变得更加绚丽而丰富了。

  西方的类侠电影长期以男性为英雄主角,打破这种格局的是《神奇女侠》的问世。DC公司在1941年出版的All Star Comics N08中推出神奇女侠这一全新形象与角色。同DC公司的超人、蝙蝠侠等一样,神奇女侠很快也搬上了电影[3]。女英雄的出现打破了男性中心主义传统,改变了类侠电影的单一性别格局。

  从影片名还可见文化差异性。多数“侠”的译片,原文主要是以man、woman命名。比如蝙蝠侠-Batman、蜘蛛侠- spiderman、钢铁侠- Iron Man、流星侠-The Meteor Man以及神奇女侠-Wonder Woman等。或者用主角名字命名:小飞侠- Peter Pan、飞侠哥顿-Flash Gordon等。这种方式正体现了西方文化母题中个人英雄主义的重要特点。

  当代电影特技所制造的历史感只是它极小的一方面,在当代,当奇幻与英雄主义一拍即合之时,作为梦工场的电影世界,将虚拟与梦幻,演变成视听的真实,特别是3D、4D等技术,将这种虚幻的真实延伸至观众的多项感觉。这就是奇幻科幻类武侠文学为技术的表现提供的可能,而技术则为这类文学的视听转换达到了极致。在文学脚本与技术的水乳交融中,由于商业模式的动作,西方类武侠电影不仅在电影语法是出现多重借鉴,影视技艺的高度仿袭,在观众感染于其绚丽视觉之外,也倍感剧本创作的相应贫瘠。详细说来,主要体现为文学结构中的人物情节模型性。

  二、文学结构的模型性

  西方武侠电影的商业化,使文学脚本走向了短平快的道路,模型性正为其提供方便快捷。西方武侠电影的模型性主要体现在人物模式和情节模式两方面,也有一定的演变过程。

  首先是人物模式。早期的超人到后来的蜘蛛侠、蝙蝠侠便经过了演变。蝙蝠侠人物原本跟英雄佐罗一样,后随时代变迁以及市场需要,蝙蝠侠故事的演变更多充满了黑色、悬疑和惊悚的元素。另外如超胆侠在光明执法时,黑暗也吞噬其灵魂,地狱男爵也反复受着善恶的考验与折磨。而再生侠则变得越来越反传统,性格偏向亦正亦邪,成为道德标准模糊的边缘人。至于绿巨人浩克也像再生侠一样,也是反英雄式人物。只要当班纳愤怒心跳加速,就会变成狂暴的绿巨人浩克。人物形象从内在性格与文化内蕴,这尽可能的突破和创新,都成为后来者借重的模型。

  在英雄形象的渐变与发展中,主角也有单一向多元发展的趋势。著名的“超人”系列、“蜘蛛侠”“蝙蝠侠”系列都是独行侠。独行侠正体现了西方一以贯之的个人英雄主义,但弊端也随之而来。文学中,单一主角使人物从结构上缺少了多向构架的可能。在行为元素、情节元素中,也缺少了多元博弈,多重均衡的可能。于是乎,独立主角、双主角、多主角又成为一种趋势。《青蜂侠》便是双主角,而《神奇四侠》《复仇者联盟》等则有多位侠士重拳出击了。多主角一方面丰富了文学脚本的多项能动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银幕形象与故事情节。

  除主角数量之外,便是英雄们“常态”到“异态”的变化。“常态”英雄超能力有限,而“科幻”“奇幻”类超能英雄已变为“异态”的类人类了。异态主要来源于三种情况:一是天生异人。超人是异星球人类、潜水侠本是海洋王子、地狱男爵则是撒旦之子;二是神魔赋予。神奇女侠由女王赋予神力,再生侠由魔王赋予魔力;三是实验意外或天机异变。隐形侠达里恩因科学实验得到了隐形能力。班纳遭受伽马射线辐射异变为绿巨人浩克,流星侠里德被流星击而具有超强记忆力和飞行力。   其次是情节模式。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两极博弈建构出西方武侠片的基本情节模式。《守望者》是具有超群实力的正义之士们与各种坏蛋、邪恶势力展开较量。《地狱男爵2》中地狱王子弩阿达残忍无情,而其双胞胎的弩阿拉公主有永无止境的大爱。

  偏于现实主义时期的影片,如凯撒大帝般的王者、佐罗样的剑客、罗宾汉似的绿林好汉,他们行侠仗义还尚在人间。而《复仇者联盟》则因邪恶势力威胁地球人类,各超级英雄集结在一起。《飞侠哥顿》中哥顿在蒙戈星球的邪帝欲摧毁地球时,前来拯救地球。这些英雄事迹便从人类历史世界变成了天、地(地狱)、人等神魔世界,或与地球相对应的异星球、外星人等。

  从骑士剑客到早期的“超人”时代至今,不难看出,在观众的审美疲劳中,英雄们渐渐演变:完美英雄→英雄→中性英雄→反英雄。完美英雄的崇高疏远了观众的距离,因此普通英雄更赋予观众一定的亲切感。有着普通人一些局限与缺点的英雄,这让观众得到与英雄平起平坐的满足感。而这样的满足感对观众来说是不够的,于是乎类武侠出现了“中性英雄”,他们没有明显的好坏之分,行事也正也邪,于是观众可以用赏鉴批判的目光,居高临下地来赏阅这些英雄。中性英雄之后出现的反英雄,这不仅使观众的上帝之位升得更高,而且人物的人性深度、广度也有所拓展。

  而这样的情节模式则易出现被孩子们憧憬以及被资深观众讥讽的“拯救人类”“拯救地球”等救世主似的主题。这种主题或许太过于陈旧、泛滥,但新颖的表现手段、新鲜的想象力则成为赢得票房的关键。于是借助于影视技术的“超能力”、银幕出现了超强视听刺激与画面,极大地满足了观众欢娱之心。

  三、类型发掘的丰富性

  文化母题的差异、文化视阈的观照,使西方武侠电影发掘出多种类型来。在类型的主题发掘上也许还缺乏足够的深度,但在丰富性上确有相当的广度。尤其是其少儿类和喜剧武侠电影颇有特色。

  在西方类武侠影片中,有一类是以少年儿童为主角,颇具童话色彩的英雄故事。这类武侠片与喜剧类武侠片与上述正剧类武侠影片风格有显著的差异。在正剧类武侠影片中,插科打诨似的喜剧色彩、轻盈灵动的童话趣味都是一种点染而已。而少儿类武侠片则集中了少儿影视文学的重要特点,尤其是单纯性、趣味性、情节性和幻想性方面。其内容单纯、人物明朗、事件、场景都简约精练。趣味性则多用幽默、夸张、机智等手段制造故事。情节性方面,鉴于少儿对情节的推理和演绎较弱且具有注意力易分散、自控力较弱等心理特点,一般都线索单一,以悬念设置激起小读者的关注。至于少儿重要心理特征之一的幻想性,则关联着孩子们尽可能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力。

  最有名的当属《小飞侠》。长着乳牙的小飞侠彼得?潘是梦幻岛上永远也长不大的调皮小孩。他教会小女孩温蒂及其弟弟们飞翔,并飞到了一个美丽海岛――梦幻岛。最后他们与无恶不作的海盗铁钩船长展开一番激战。这种童话色彩的还有《潜水侠》《电光飞镖侠》等。

  除了童话类武侠外,西方类武侠大多以正剧为基调。这种基调也许使观众乏味,于是颇具喜剧风格的类武侠影片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功。《无枪侠》便是一部西部动作喜剧。讲述了恶名昭彰的枪手“蒙大拿小子”来到加拿大的恬静小村庄,与村民发生的一连串有趣的故事。而别名《轰天奇兵》的《骷髅奇侠》则是幻影奇侠中一个寻宝与护宝的故事。电影展现了原作中满纸荒谬的无厘头式搞笑,轻松有趣的动作场景和皆大欢喜的美满结局。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西方类武侠的商业号召力、艺术挖掘力,除了日韩武士影片,其他国家或地域的类武侠多少惟其马首是瞻。如《小双侠》(日本)小刚和小爱一起变身成爱与正义的战士与邪恶势力作战。《红鹰侠》(泰)是一位面带红鹰面具武艺高超的人物在公元2016年的罪恶之都曼谷与各类犯罪行为抗争,保护无辜百姓。加上《黄沙武士》(韩、新西兰)等影片,可明显看西方武侠片的痕迹。它们的基本架构与内核都是相似的,只不过杂糅了不同的元素而已。再如曾使李小龙成为美国家喻户晓动作明星的1966年版《青蜂侠》,至周杰伦版已纯粹是中国功夫混合美国英雄喜剧片的咖喱似影片。

  当中国等武侠电影在文学脚本上过度纠葛于“武”与“侠”等文化内核时,西方武侠电影却把握住基本的“超力”与“英雄主义”准绳,在文化母题内不断进军票房,不断丰富类型与品种。尽管有诸多不足,这种艺术维度的选择与延伸便编织了西方武侠电影的风采。

西方武侠电影的艺术维度

论文搜索
关键字:维度 电影 艺术 西方 武侠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