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大学生翻译教学实证研究论文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大学生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3-20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大学生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199-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对大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明确了大学阶段英语教学的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一般要求是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其中对翻译能力的要求是: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约300个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约250个汉字,且要求译文基本准确,无重大的理解和语言表达错误。2013年12月起,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试题有了改革,翻译部分不再只是几个汉译英的短语或从句,而是要求考生汉译英一篇150字左右的短文,这进一步提高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从反馈的翻译测试成绩来看,结果并不理想。究其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精读课程教学任务紧,没有时间对学生在课上进行系统的翻译方面的教学,学生缺少翻译方面的系统性训练;二是学生没有系统的翻译理论作为翻译实践活动的支撑。鉴于此,本文试图将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引入到日常教学中,探究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方法。

  一、翻译的性质与“功能对等”理论

  (一)翻译的性质

  翻译,究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即将文本从一种语言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对于翻译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自己的见解。英国语言学家J.C.卡特福德(1965)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文本来替代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我国学者吕俊(1997)认为:“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的活动,其本质是传播,无论口译、笔译、机器翻译,也无论是文学作品的翻译,亦或是科技问题的翻译,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都可以归结为信息的传播。”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2001)认为:“翻译乃是与语言行为和抉择密切相关的一种语际信息传递的特殊方式。”无论各位学者对于翻译的阐释有何不同,翻译的宗旨终归是文本信息的转换。

  加拿大学者德利尔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了“教学翻译”(Teaching Translation)与“翻译教学”(Translation Teaching)的概念。他认为“教学翻译”是外语教学的一种工具,旨在检查学生对语言点的理解程度,而“翻译教学”是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的的,侧重点在于教授学生翻译的知识和技巧。德利尔的观点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20世纪90年代,国内翻译学界对“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穆雷一直赞成区分“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认为“教学翻译”只能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翻译研究中学术水平比较低。因此,对学生进行翻译教学才是提高学生翻译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功能对等”理论

  尤金?A?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是当代翻译理论的奠基人,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奈达阐述了翻译过程中侧重点的变化。在奈达看来,过去的翻译侧重于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也多热衷于达到译文和原文在文体形式上的对应。然而,奈达认为翻译的侧重点应该从形式转移到译文读者的反应上来,而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

  奈达认为“翻译是在接受语中用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对等,指的是译文应该尽可能多的与原文在意义和形式上保持一致,对等指的是接近而不是等同。“自然”“接近”都是服从于“对等”的。正如奈达所言,最好的翻译是读起来不像翻译的翻译,这也是“自然”一词所强调的。虽然绝对意义上的“对等”是达不到的,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最接近、最自然的对等”。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内容,二是形式。总体来说,很难在翻译过程中同时达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对等。但是,在实际的翻译中,比如诗歌的翻译,如果只是注重意义上的对等而忽略了形式上的对应,就会减少原文文体上的美感,是不符合翻译宗旨的。因此,在具体的翻译活动中除了考虑意义上的对等之外,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形式上的对应。

  1964年《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的出版,是奈达“动态对等”翻译理论正式确立的标志,“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这一理论的提出给翻译界带来了一场革命。“动态对等”指的是:“在翻译中,译者多关注的是一种动态关系,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之间的关系应该与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基本相同。”“动态对等”强调的是语言交际中交际效果的对等,而非“形式对等”。

  “动态对等”理论自提出以来,得到了译者的广泛使用,尤其是《圣经》译者。然而,在“功能对等”概念普及的过程中,“动态”一词受到了曲解,背离了奈达的原意。因此,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From One Language to Another)中,奈达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替换了“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功能”一词把翻译视为一种交际,注重翻译的内容和结果,比“动态”更为合理。实际上,“功能对等”和“动态对等”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应该考虑到意义,还应该考虑到译文所起的交际作用。“功能对等”强调了翻译的交际作用。在提出“功能对等”的同时,奈达也指出这一概念的重点在于“不仅要完全理解原文的意思,而且还要完全理解译文读者理解译文可能的方式”。在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译文读者的地位得到了强调。根据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奈达将“功能对等”分为了两个级别:最小程度(the minimal level)和最大程度(the maximal level),并在《语言、文化和翻译》一书中进行了阐述。最小程度(the minimal level)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程度应该达到译文读者能够想象原文读者怎样理解和欣赏原文的程度,小于此的对等都是不能接受的。最大程度指译文读者应该能像原文读者理解和欣赏原文那样理解和欣赏译文。最大程度的对等是译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但却很难达到,因此,译者要做的就是找到原文“最自然、最接近的对等”。   二、“功能对等”翻译教学设计

  (一)实验对象

  随机选取本校临床专业大一的两个自然班级为实验对象,每班30人,A班为实验班,接受以“功能对等”为理论依据的翻译教学,B班为对照班,接受常规的翻译教学。实验为期一个学期,共计18周。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和试前翻译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试后翻译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二)实验具体步骤(采取了什么具体方法)

  第一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前翻译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自第二周起,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进行翻译教学,每周一次,每次半小时。实验班接受以“功能对等”为理论依据的翻译教学,即除了从词、句等方面进行翻译教学的同时,将读者的接受程度纳入翻译考量范围。对照班接受的翻译教学仅仅是从词、句等方面进行的翻译教学。除了课上的翻译习题以外,每次课后会给实验班和对照班布置同样的翻译作业,作业答案会在下次课前公布。

  第十八周,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试后翻译测试,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验前后所得数据分析

  1.实验前所得数据

  两位教师在实验前的同一时间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共60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间为30分钟。问卷调查共31题,均为客观选择题,选项为:A.非常赞同计5分,B.赞同计4分,C.无意见计3分,D.不赞同计2分,E.非常不赞同计1分。

  将实验班和对照班每个学生问卷调查的平均分计算出来,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均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

  * sig值通常用 P>0.05 表示差异性不显著;0.01<0.05 表示差异性显著;P<0.01表示差异性极显著。

  从表格中的结果数据观察,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中sig值P=0.320>0.05,说明两组方差齐性,方差相等假设成立。在95%置信度下,T检验的sig(双侧)值P=0.587> 0.05,根据统计学中显著性差异数值进行判断,证明实验班与对照班之间的翻译理论和意识差异性不显著,用做对比实验比较合适。

  问卷调查测试后,两位教师再用同一套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翻译题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中的30位学生样本(问卷调查时随机抽取)进行试前翻译测试,测试用时30分钟。题目包含:(1)单句汉译英翻译,共5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段落汉译英翻译,共1题,共计50分。

  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实验班(1班)和对照班(2班)分别的样本试前成绩进行比较均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 sig值通常用P>0.05 表示差异性不显著;0.01<0.05 表示差异性显著;P<0.01表示差异性极显著。

  从表格中的结果数据观察,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中sig值P=0.803>0.05,说明两组方差齐性,方差相等假设成立。在95%置信度下,T检验的sig(双侧)值P=0.598> 0.05,根据统计学中显著性差异数值进行判断,证明实验班与对照班两班之间的翻译能力水平差异性不显著,水平相当,用做对比实验比较具有说服力。

  2.实验后所得数据

  实验后,两位教师在实验后的同一时间用另外一套大学英语四级水平的翻译题(与前一套题题型一致,难度水平相当)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试后翻译测试。测试用时30分钟。题目包含:(1)单句汉译英翻译,共5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2)段落汉译英翻译,共1题,共计50分。

  用实验班的试后测试成绩和对照班的试后测试成绩进行对比,SPSS软件中的比较均值的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 sig值通常用P>0.05表示差异性不显著;0.01<0.05 表示差异性显著;P<0.01表示差异性极显著。

  从表格中的结果数据观察,方差方程的Levene检验中sig值P=0.970>0.05,说明两组方差齐性,方差相等假设成立。在95%置信度下,T检验的sig(双侧)值P=0.004<0.01,根据统计学中显著性差异数值进行判断,表明实验班与对照班两班的试后平均成绩差异性极显著。这说明,经过为期十八周的“功能对等”理论知识的传授,实验班的翻译能力水平明显高于传统翻译理论授课的对照班。

  三、结论

  当前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翻译部分试题的改变,提高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在此形式下,提高大学生英语翻译水平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上述实验数据表明,相比传统的翻译教学而言,“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教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接受“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的翻译教学,不仅提高了受试者的翻译成绩,而且更多的考虑到了读者的反应,更加适应翻译的要求。

“功能对等”视角下的大学生翻译教学实证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视角 大学生 大学 翻译 教学 实证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