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关于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

关于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5-11

关于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一、基本概念

  关于团员意识的厘定,在学术研究和团务工作中,目前尚无定论。在共青团的文献资料中,先后出现过国家意识、民族意识、政治意识、学习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等不同形式的分解。我们认为,团员意识可以理解为团员在观念上自觉形成的区别于一般青年的认识、情感和意志,是团员在团内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团员意识的共性是对团员身份、先进青年、党的助手与后备军有强烈的认同。高校团员意识应包括:一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政治意识;二是发扬团的先进性的组织意识;三是遵守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行为规范的法纪意识;四是团员权利与义务平等一致的意识;五是领先于一般青年的模范意识;六是科学参与团内和社会管理的民主意识。

  二、样本与资料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82份,回收率为96.4%,有效问卷475份,有效率为95%;此外,我们还深度访谈了60名团员代表,并对调查资料进行了审核、编码、输入等程序,运用Excel和 SPSS17.0软件进行了单变量描述统计分析和交互分析。

  三、调查结果呈现

  (一)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是一个方向性问题,是根本性问题。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团员思想政治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对于时事政治的熟悉程度较高,获取渠道多元、及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持非常乐观的态度。同时,在回答“每周阅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相关理论著作文章的时间是多少”这一问题时,有42.7%的同学阅读时间能保证1个小时,31.5%的同学能花1-3小时阅读这些经典著作来武装自己的大脑。

  (二)组织意识

  组织意识是团员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统一。目前,该校团员的比例约为95%,这客观上为团员的组织归属感不强提供了现实土壤。例如,在回答“您认为共青团是一个什么组织”时,仅有48.3%的同学回答共青团是属于先进的群众组织,而有43.8%的同学认为共青团属于政党的组织,没有厘清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关系,对共青团的组织属性认识还不够明确。调查数据显示,48.64%的同学记得入团日期,但50.00%的同学对入团誓词较为模糊。

  (三)法纪意识

  法纪意识是团员对法、法律、纪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包括对法律、纪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调查数据显示,同学们对法、法律、纪律的理解还有失偏颇,不够准确。例如,69.73%的同学认为“法律的权威”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公平有序,仅有13.27%的同学认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17.01%的人认为法律形同虚设,是黑恶势力践踏普通百姓的工具。我们认为大学生团员的法纪意识并不理想。

  (四)权利与义务意识

  权利与义务意识即正确认识团员权利和义务对立统一的关系,在团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现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调查结果表明,部分同学对于团员权利和义务的理解较为狭隘,多关心与自己利益有关的权利,少关心自己的义务。例如,有50.2%的同学对于团章中规定的6条团员义务并不熟悉,52.1%的同学对于团章中规定的6条团员权利也不熟悉。在回答“团员义务对自己生活有何影响”时,有33.05%的同学认为有利于自己更好的参与团内活动,而有45.10%的同学认为团员义务限制了自由。

  (五)模范意识

  模范意识即要牢记自己是一名团员,时刻注意用团员的标准要求和鞭策自己,争做先锋模范。调查发现,有部分认为大学生团员多不胜数,从而把自己等同于一般青年学生,模范意识淡薄。调查数据显示,59.86%的人认为团员模范作用表现一般,先进性不强,仅有30.61%的人认为团员模范作用表现突出,具有先进性,社会责任感较强。在涉及“在生活中,您觉得团员与非团员相比有什么差别”这一问题时,42.70%的同学认为团员要比非团员表现先进,但同时也有41.57%的同学认为团员和非团员没有什么差别。

  (六)民主意识

  民主意识是对民主的认同和追求的一种精神境界。调查发现,这该校团员民主意识不强,对于团内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民主政策、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监督多为被动了解和参与,积极性不高。被调查者5认为:“有时候真觉得团委、学生会真是一个藏污纳垢之地,这些学生组织在有很多‘黑幕’和‘潜规则’现象,所谓民主不过是一种形式罢了”。调查数据显示,对于团的活动,24.2%的同学表示只要通知了就去,15.7%的同学表示想参加就参加,不想参加就不参加,而有10.1%的同学认为这是形式主义,极力反对。

  综上,我们认为这该校团员意识现实表现平凡,并不十分乐观。这与社会要求和人们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值得我们去深思。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四、原因分析

  团员意识教育是共青团的首要任务和重要职能。同时高校团员意识教育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思想政治教育与团员意识教育具有内在相关性。因此,我们尝试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对这一现状加以分析、解释。

  (一)教育者与教育的客观要求之间的矛盾

  一定时期的团员意识要求是由教育者传授给团员的。教育者对社会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对于教育活动有着重大的决定性意义。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者由于自身思想水平、认识能力、思维方式与实践经验等因素不能完整准确的把握社会要求,甚至曲解社会要求。教育者的相关理论等水平一般,对教育要求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是客观存在的。另一方面,部分教育者内心并不是真正认同教育要求,认为是团员意识教育“假、大、空”。只是出于职业要求或例行公事的开展教育活动。   (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教育者和受教育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两个因素,二者关系是否协调对于教育活动能否顺利进行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调查发现,一是人格因素引发的矛盾。真理不会自动去教育人,要实现教育目的,就要使教育者成为受教育者的“重要他人”。但是,教育者未必在能所有方都能成为受教育者的“重要他人”,有可能在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二是社会角色引发的矛盾。教育者根据一定时期、一定社会的要求对教育对象的意识方面进行可控性的影响,是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角色是权威的象征,居于主导地位。而教育对象作为受教育者角色,处于被控制的地位。二者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三)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本人之间的矛盾

  这是团员意识教育基本矛盾的直接表现。调查发现,这种矛盾具体表现在:一是社会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之间的不一致。教育活动要竭诚为青年服务,但也强调正当的个性发展。但教育要求往往忽视人的个性发展,导致个人需求与教育要求的冲突和矛盾。二是社会要求与个人经验之间的矛盾。个人经验对社会要求的内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者一致或较一致,个人就容易接受社会要求,反之,个人就可能固守经验,排斥社会要求,从而造成二者之间的冲突。三是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完成这些要求的现实可能性之间的不一致。社会对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往往有偏高的倾向,或者说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不符合。

  (四)教育要求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矛盾

  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无时无刻不受着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好坏优劣对教育活动的影响是客观的,不可忽视。良好的环境会使人心情愉悦,有助于教育者接受社会要求。反之,则可能使人精神萎靡,从而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要求。这一矛盾使当前教育权威和效果受到了很大的挑战,社会要求与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严重影响了教育活动的开展,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这些矛盾是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甚至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解释当前高校团员意识现状不理想的原因。

  五、对策与建议

  团员意识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大局出发,多角度、多层次的整合教育资源,进行长远规划。我们仅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

  (一)要把握主题,提高教育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教育者要牢牢把握把握“永远跟党走”这一主题,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者必须自觉地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念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育者要积极主动的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二)要注意分类引导,保持教育要求的适度张力

  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在制定具体教育要求时,一定要着眼于受教育者的最近发展区,要使受教育者通过努力之后能够达到目标要求,既要立足于现实,又要超越现实,从一个“最近发展区”走向新的“最近发展区”,循环往复,最终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就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可分为很多层次,从实际出发,承认差异,根据教育对象不同的思想状况,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有效进行分类引导,既鼓励先进,又照顾多数,将先进性和广泛性有机结合起来。

  (三)要照顾青年特点,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共青团是团结教育青年的组织,工作的对象是青年。这就决定了团的全部工作必须从青年实际出发,照顾青年特点。教育者要经常深入到青年中去,多进行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其思想观念、社会需求、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新变化,做到想青年所想,急青年所急。工作中,如果不懂得照顾青年特点,脱离青年兴趣和喜爱,团组织就会脱离青年群众,团员意识教育就会流于一般形式而失去活力。必须要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相信青年、依靠青年,充分照顾青年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使广大青年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让他们的青春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四)要积极融入团组织,促进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统一

  共青团属于互利性组织的范畴。一方面,共青团通过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权益促进青年发展,壮大共青团组织,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为党输送优秀人才。另一方面,青年,特别是团员青年可以在组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平台,不断发展自己,促使自己成人成才。广大团员必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融入团组织,在组织的关怀和帮助下,将自身的发展同组织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组织中发展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促进组织的发展。如果说,没有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教育者所传授的教育要求和教育内容就很难甚至不可能为受教育者真正的认识和接受。此外,应该促进个体自我教育和群体自我教育的有效结合,真正发挥好自我教育的作用。

关于高校大学生团员意识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论文搜索
关键字:高校 大学生 大学 调查 意识 思考
最新高等教育论文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创新型动画人才培养现状及优化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实践探索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公信力研究
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体系构建
我国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责任感的培育及意义
如何在新时代引领大学生正确追赶时代潮流
高校大创经费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探讨
热门高等教育论文
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社会实践的加强与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推进
应对危机 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
英语教学如何适应职业技术教育
高等学校“专业”内涵研究
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挑战与对策
网络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三个代表”思想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学生利益如何维护
综合性学院发展师范教育的潜在优势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