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论文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08-03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6年),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教师必须熟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掌握行业前沿新技术。因此,要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显然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要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着力推进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建设,落实各方主体责任;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完善政产学研的协作对话机制,推进行业企业全过程参与职业教育”。可见,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1.环保类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现状

  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需要争取学院在资金、财力物力人力、时间安排上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需要教师正视参与校企合作所面临的困境。

  1.1很多教师缺乏相应的科学研究成果

  企业与学校合作是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出现的技术难题和困境。但很多教师疲于完成授课任务,根本无心无力探索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更鲜有相应的或深入的研究成果。

  1.2教师作为与企业期望值差距太大

  企业多以专家的要求看待教师,但教师却不可能个个是专家;企业希望教师给他们更多的尖端学科信息,但教师有的可能只跟教材打交道,行业信息学科知识有限;企业认为我们的专业教师有广泛的行业人脉,可以为他们牵线搭桥,实际上老师可能长期呆在象牙塔里,与外界交往甚少。这种认识差距让教师尴尬,也会让企业失望,合作易陷入困境。

  1.3教师自身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

  现在学校的教师主体大都是70、80后,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当教师, 他们缺乏企业的实践工作经验,也缺少必要的培训实践;学校对于实践经验少的教师和新教师没有及时提供进修学习、参加校内外培训和充电的机会,教师本人也害怕参加各类技能大赛等, 这些都导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得不到进一步提高。

  2.提高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积极性的途径

  2.1熟悉行业教学特点是有效实施校企合作的前提

  市场需求扩大,专业人数增多。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和从业人员素质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但产业快速发展驱动因素包括政策、环保需求、经验水平、公众环境意识等均已具备。国内环保市场人才需求空间迅速扩大,报考环保专业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使得教学班学生数量偏多,教学资源不足,实践场地、设备有限,影响教学效果。

  跨学科明显,教学内容过多。环保产业具有环境公益性、社会规模性、专门技术性、新兴性等特点,涉及多个行业多个学科。环保产业虽专业性较强,但分布领域广泛,跨学科明显。教学设计上,为了学生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课程安排往往数量很多,内容很广。但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教好学好一门课程相当不容易。

  社会实践性强,但结果难以即时显现。环保行业实践性较强。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实践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利于就业;学习中,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中,教师通过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有利于及时反馈和调整教学内容。但是有些实践效果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见效的,还有些实践不可能在实验室中完成,或靠即时观察能得到结果的。

  课程理论性强,易操作内容少。环境监测、环境保护概论、环境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课程的理论性毋庸置疑,概念认知多,原理性分析多,或从中选出一些实践内容,也很难全面地反映课程体系的原貌或实践特色。特别是受到场地、设备、仪器、材料、时间、资金等限制,有些看起很简单的实践也不容易付诸实施。有些现实中很常见的实践活动也很难开展。

  教学安排程序性强,缺乏适当的灵活机制。目前的大学校园内教学安排十分有序,计划性强。开学前做的计划基本在后序的教学过程中不得改变。上课必须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按指定的教学标准和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但对于校企合作过程而言,这样的管理体制是无法适应的。校企合作更强调灵活性,更重视教学效果而非形式和程序。

  2.2在校企合作中提升专业教师自身的价值

  使教师的理论教学能力与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有机统一。理论是实践中获得的认识和经验加以概括和总结所形成的某一领域的知识体系。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积累实践经验,理论教学才能更生动形象,更易为广大学生所接受。实践教学能力是以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借校企合作这个平台,将职业素养的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能使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理论教学能力得到有机统一。

  增进校企关系,为社会创造财富。校企合作最终将落在实施教师的身上,由教师完成人员组织、工作分配、过程监督、质量控制等。教师在校企合作中的表现,一方面体现教师个人的素质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润滑校企间的关系,为学院争得声誉,为企业创造效益。教师参与校企合作,不仅有效地实现了教育功能,也是为企业补充了劳动力;不仅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还带动学生一起为社会创造财富,并适当增加个人收益。

  接触行业前沿讯息,敏锐感知科研潜能。在校企合作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不但能更新知识、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还能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寻找问题,与企业科研工作者合作,联合多方面的科研资源,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这种科研不仅对企业有直接的效益,也是突出职业院校科研特色的选择,应成为职业院校科研的发展方向。

  3.环保类专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策略

  3.1外派专业教师入企实践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制度,建立激励教师参与实践。一方面将教师入企实践作为教师评聘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对参与了企业实践学习的教师实行差异化分配制度。这样能提高教师入企参与实践提升自己实践能力的积极性,变强制性为主动性。

  3.2以企业为依托建设和完善校内实训基地

  教师入企实践相当于为教师安排好了校外实训基地,但为了教师实践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学校也应当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入企实践时间毕竟有限,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完善使教师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巩固。企业为学校提供物力与技术上的支持,学校负责校内实训基地的管理,双方合作共同投入。

  3.3发展企业经验人士任教

  相对于高职教师理论知识重于实践技能,企业的工作人员却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熟练的实践技能,因此从企业发展一些行业专家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加入学校教师队伍或者聘请其担任兼职教师可以同学校教师形成互补,起到对在校教师的指导作用。

  3.4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针对高职教师的评价机制更应该结合高职教育的特征将实践能力纳入考核体系,同时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

  3.5做好教师实践保障工作

  为了确保教师入企实践的顺利完成,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需要做好教师实践的“吃住行”保障工作并解决好教师津贴补助的发放。

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论文搜索
关键字:模式 建设 高职 院校 队伍 合作
最新职业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
基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中医硕士专业学位
高职院校“工匠型”教师培养困境与路径探略
新时代女性职业发展探究
浅析高职英语教学中课堂导入的原则和方法
济南市体验式拓展培训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动力链视域下功能性训练方法与传统体能训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幼教专业体育教学中的应
新时代体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机
热门职业教育论文
职教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学生个性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提高学生自主性学习来进行班级管理的初探
论职业教育的泛化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
职业中学教师招生体验的个案研究
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
论高职人文教育面向职业生活的问题
中国职业教育兴衰的制度主义分析—“市场化
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高职发展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