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生活化教学使思想品德课“接地气”论文

生活化教学使思想品德课“接地气”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5-12-21

生活化教学使思想品德课“接地气”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蕴含了许许多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而人的思想品德正是通过对生活的认识和实践逐步形成的。如果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眸观察日常生活,直面自己成长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感悟生活,并加强在日常生活的践行活动。那么,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中,与社会相融,将能真正感受思想品德课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个体的自由发展。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坚持“从生活中来”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源头,就是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素材,它为思想品德课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

   如,在学习“遵守网络规则”这一内容时,如果我们直接向学生讲解:为什么网络交往中要有规则?则显得生硬。这时笔者及时引导学生联系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经常接触和使用的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论坛、个人网页等社交媒介,这些媒介使人人都可成为“信息发布者”。这时再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生活经历来讨论,这比长篇大论来得直观、简单、清晰。紧接着出示视频案例:从真实案例中获得警示。再由远及近出示身边学生当中刚刚发生的为了博取点赞不惜在网上散布反面的网络生活个例,此时“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上网更要遵守法律”跃然纸上。这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理论知识,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获得心灵的体验。这对教学难点进行了有效突破,可使抽象的思想品德内容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又如,笔者在讲授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情时,因学生已经通过历史地理学科的学习,对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储备,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学生的视野比以往更为宽广,获得各种信息的途径更便捷和多元。基于以上学情,我课前将学生分成了3个小组引导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资料,搜集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状况,以利于学生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国情,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如,第三小组学生展示所收集的有关我国环境状况的材料

   生一:(出示一次性快餐盒)这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但是今天我想给大家谈谈一次性快餐盒的危害:(1)侵略土地过多、污染空气、污染水体、存火灾隐患。(2)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此我呼吁同学们共同来抵制一次性快餐盒,共同来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生二:我村的新农村建设进行得红红火火,绿化越来越多,我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优美,请共同欣赏……

   生三:(出示一瓶污水)这是取自我们村小溪里的水,大家别怀疑我是用墨汁滴进去的,不信你们可以闻闻。若有鱼还能在那里生存,那必定是条“鱼坚强”。

   生四:原来我们镇上很多瓷砖厂使用煤炭烧砖,污染特别严重,现在一律改用天然气,我镇的环境状况有了极大的改善。

   生五:我想给大家展示几张我们周边环境的图片:(1)校园旁的工厂浓烟滚滚。(2)回家途中的道路旁污水横流。(3)垃圾随意堆放、焚烧。(4)旧轮胎废料随意焚烧,乌烟笼罩。

   ……

   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出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让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运用有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在这过程中学生由这些感性材料了解了我们人口、资源、环境的国情,教师再择机给予指导和帮助,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素材,充实文本信息资源,以实现认知与情感、思维与能力的飞跃。

   生活赋予了思想品德课丰富而深刻的内涵,生活也使思想品德课精彩纷呈、生机盎然。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与感悟,在获得情感体验的同时,深化思想认识。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坚持“到生活中去”

   “你看了,你忘了;你听了,你知道了;你做了,你记住了。”这是新课改推行后教育界流行的三句名言。可见,亲身实践对学生的教育影响是终身受用的。

   在学习了消费者的相关权利知识,了解了消费者享有的权利,知道消费者权利受法律保护,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消费维权水平。笔者设计了以下具体消费情境:(1)你去超市买牛奶,会注意什么?(2)当你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有索取保留有效票据的习惯吗?为什么?(3)面对打折、虚假广告、假冒商品等情况,你会怎么办?请你为其他消费者发出消费警示等。组织学生随机抽取以上具体消费情境并根据情境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在课堂内外架起桥梁,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多种教育资源展开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思想品德实践的机会。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用心在生活中开发有效资源,以生活化的课程资源使教材生命不断延续,价值不断延伸。

   再如,在学习“学会自立”新课前,笔者提前布置学生按要求完成周末实践活动――“小鬼当家”。即:(1)利用周末当一天家,负责自己甚至家人的饮食起居。总结当家感受,尤其对父母的辛苦有什么新的认识?(2)若离开了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你能自主学习吗?你是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的?(请从学习纪律、学习效果、作业完成等方面谈谈。)在课前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共同学习新课后,组织学生现场完成以下(1)(2)要求,课后完成(3)要求:

   (1)整理书桌比赛,看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杂乱的书桌整理得井井有条。

   (2)假设明天起,我们要去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训练5天,请你自己整理相关物品。

   (3)结合我校志愿者服务活动,请同学们深入社区,投身社会实践,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引向了大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既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创新的热情,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增长了才干,又培养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和精神。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直接参与实践的机会,提高他们道德践行的能力。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1952)提出:“每个人都是在社会环境中成长,而且总是必须在社会环境中成长。”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坚持生活化,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又可深化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意义。

生活化教学使思想品德课“接地气”

论文搜索
关键字:品德课 接地 品德 思想 教学 生活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