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论文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12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文献《周易》中:“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的“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也提到了“文化”一词。此后,史书和文学作品中“文化”这个词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大致沿用着“以文教化”的意思。当今,“文化”已被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即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积淀,是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长期创造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结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赖于文化的支撑。

  文化传播也即文化扩散,是将一个社会的思想理念、技能经验和文明创造传播到另一个社会,从一个区域传播到另一个区域的过程。

  人类的发展,历史的沿袭,文明的传承,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世界各个民族文化间相互不断地吸收、借鉴。不同民族为了自身的延续和发展,一定会以其特有的方式去传播本民族的文化特质,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与世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史,当今的对外汉语教学正是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之一。

  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文化传播。

  1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的传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在贸易、投资金融教育、体育等方面与国际的“接轨”不断增加, 因之,学习汉语的风潮席卷了整个世界, 留学中国也成为许多外国学生的选择。除了语言的训练,文化的传播亦是对外教学的重要任务, 正如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秘书长张德鑫先生所言: “对外汉语教学的宏观宗旨是弘扬中华文明, 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对外汉语教学就是传播中国文化。”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结合文化的渗透,不仅是传播中华文化的方式,也是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语言文化水平的途径。

  1.1 以汉字为本位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世界上曾有四种古老的表意文字:汉字、楔形文字、圣体字、玛雅文字,后三种文字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唯有汉字虽历尽五千年沧桑,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汉字的音、形、义无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因子,小小的方块字折射出博大精深的汉文化,积淀了古代的文化现象和不同时代的文化内容。

  对于那些习惯了拼音文字的留学生来说, 多数汉字笔画繁多、结构复杂、不易辨认、不易记忆、不易书写,汉语之难,难在汉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将汉字置于文化大背景下进行授课,使汉字知识与文化内涵自然、有机地融合,即可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如:结合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社会面貌来讲授“男”、“女”两字字形,“女”字字形,甲骨文是一跪坐的人形,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安然、闲适;“男” 字字形,甲骨文则是上“田”下”“力”,在农业社会中,男子多“用力于田”,而女子主要是以室内劳动为主。而“妇”字从“女”、从“帚”,封建社会的劳动分工,在字形上表现得多么清晰。

  1.2 以词汇为依托进行对外汉语教学

  汉语有庞大的词汇系统,词汇语义丰富、深刻,融合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方式,汉语词汇能够直接反映本民族生活的变迁、价值观念的沿革和文化的发展, 正如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陈原先生在《社会语言学》指出的:“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词汇,常常最敏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因此,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就不仅要了解词汇的具体指称意义,更应着重理解其所隐含的文化内涵。

  留学生在进行语言交际时,对词汇望文生义而发生误会的现象比比皆是,造成这一结果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了解该词的文化涵义,没有真正懂得其意思,也就影响了他们正确地使用这个词进行交际。所以对外汉语教师应特别注意对那些文化涵义较为深刻的词汇的讲解。而汉语中词汇的文化内涵常与中国历史、典故和文化传统有关,如“拔苗助长”、“画饼充饥”、“滥竽充数”、“对牛弹琴”、“望梅止渴”等等,这些词汇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如果结合历史典故讲解其文化含义,即可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便于留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词汇。

  在汉语中还有大量蕴含着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的词汇,如中国人常用“红眼病”来表达某人强烈的嫉妒心,“羊肠小道”则非常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那些狭窄曲折又险峻的山间小路,又如“拦路虎”比喻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因“虎”在汉语文化中占据着百兽之王的地位,故用其来比喻,“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中的“龙”、“凤”在汉语中都有特殊的文化内涵。

  2 对外汉语课外活动中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传播,不仅要贯彻在课堂教学上,还应该融汇在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在涉及到相关内容时,自然而然地引申出文化内容来,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会觉得生硬,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例如,碰到中国各种节日时,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等,都可以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及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还可通过与留学生所在国的传统节日的比较,了解其文化差异,从而加深印象。

  旅游活动也是对留学生进行文化渗透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旅游活动是他们学习汉语的“第二课堂”。旅游不仅使留学生更直观、真切地了解中国,更使其体验到汉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学生在北京游览了古老的长城、金碧辉煌的故宫、壮丽的天坛、雄伟的天安门等等,当留学生看到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建筑物,读到旅游景点随处可见的汉字,都在潜移默化地体会一种文化的来龙去脉,实际上就是活生生地读到了一段中国的历史,他们在这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社会大课堂中汲取营养,培养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与情感,可谓是一种“文化之旅”。

  留学生的课外活动能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丰富其课余文化生活。如在中国传统节日时举办的联欢会等文化体验活动,以及与留学生所学专业和课程相关的各种文化活动,还可以通过汉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美食节”、“运动会”、“中国文化技能比赛”等等,这对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帮助,使他们的汉语学习由书本进入到实际,由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开阔其视野,增长其见识的同时,更使其直观地了解、学习中国文化。

  3 结语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留学生的汉语能力,而此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留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而且还要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通过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文化的传播和课外活动中文化的渗透,可以促进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增强留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正确地运用汉语,从而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

论文搜索
关键字:汉语 中国 对外 传播 教学 文化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