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历史文化变迁论文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历史文化变迁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25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历史文化变迁

  0

  抗战胜利已经70年,然而我国的抗战题材电影却已经走过了80多个春秋,目前创作出的电影数量已经非常可观。抗战题材电影经久不衰主要是因为抗战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以及抗战对我国民众产生的巨大影响。抗战电影发展至今,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所注重的主题不同。随着社会的演变,人们对抗战时期的历史印象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受到电影艺术的影响。

  一、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主题的历史变迁

  (一)救亡图存阶段(1932―1949)

  中国在“九?一八”事变后,正式卷入战争。从1932年中国抗战题材电影正式拍摄并投放市场,这一阶段的抗战题材主要表现了战争带给民众的生存危机以及在战火中国民救亡图存的心理状态。当时的电影界看到了战争带给民族的灾难和人民的困苦,为唤醒民众的反抗热情,以胶片做武器,将矛头对准侵略者。《小玩意》《共赴国难》《青年进行曲》《狼山喋血记》《长空万里》《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等多部影片都是当时的代表作,为当时激发抗战热情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小玩意》中通过一个小人物――叶大嫂,在面对战争时表现出的恐惧,刻画出战争对普通民众造成的心理影响,并且心灵创伤是经过长时间都无法弥补的。再如隐喻电影《狼山喋血记》将侵略者比喻为狼,通过村民在对狼的战斗中态度的不断变化,隐喻了中国劳苦大众对待侵略者态度的变化:由最初的畏惧、忍让,到最后的忍无可忍、奋起反攻。总之,这一阶段的电影体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电影人利用电影艺术作为武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为救亡图存做出贡献。

  (二)歌颂抗战英雄(1950―1978)

  抗日战争与内战的结束使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迎来了美好生活的曙光,由此,抗战题材电影在创作主题上有了很大改变:由原来呼吁民众团结抗日转向歌颂抗战胜利和颂扬抗战英雄。人物表现以八路军、新四军及广大普通抗战群众为主,整体颂扬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华民族历尽磨难终于战胜敌寇取得胜利的伟大事迹。

  由于党在抗击敌寇的作战方法上以游击战为主,因此,在作战过程中一般人数较少,作战方式也比较灵活多变,并且具有较强的群众基础。抗战题材电影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中也体现了这一战术的特点,如《狼牙山五壮士》《平原游击战》等,讲述的都是一个小集体或几个人的作战计划。再如《地道战》《地雷战》等,是民兵和群众一起利用挖地道和埋地雷等巧妙计策抗击敌人。

  电影与新闻、广播等媒介一样具有舆论导向作用,新中国政府需要利用电影艺术巩固政权、稳定人心。党在电影艺术中融入了党的思想共识――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最终的革命胜利,是中国现代史的创造者。在电影艺术中突出了党的领导作用和重要地位,着重刻画了党对人民起到的引导与教育的作用。如《小兵张嘎》《苦菊花》等,讲述的都是在党的引导下主人公逐渐坚强与成熟,并积极参与到抗战中的故事。

  同时,抗战电影题材也有一大部分表现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工作状态及为解放事业做出的贡献。如《野火春风斗古城》《51号兵站》等影片,都塑造了成功打入敌人内部,在危险、紧张的环境中为党工作的英雄形象。

  这一阶段的电影艺术受政权与刚刚取得战斗胜利的影响塑造了许多英雄人物,但是往往对敌我双方人物的刻画区别非常明显。我方的英雄人物是完美无缺的,正直、善良、有勇有谋、立场坚定,这些优秀品质都得到了放大化的表现。而相对敌方的人物塑造,不论是对日本人还是日本汉奸的刻画也都是统一的一副丑恶嘴脸,无知又愚蠢。这样的人物表现缺乏个性,没有自身特点。并且,这一时期的电影艺术主要以赞扬胜利为主题,在人物及故事情节创作中忽视了是否与历史保持一致,在创作中过分描绘英雄形象,夸大英雄事迹,同时故意贬低敌人。

  (三)多方面表现民族灾难与伤痛(1979―2015)

  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放思想政策的提出使电影艺术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一时期的抗战题材电影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不论在选材创作上、思想表达上还是在人性的描绘上都发生了质的飞跃。

  首先,在前两阶段的抗战题材电影中是不允许表达爱情的,而是将一切感情归为阶级感情。这在1979年电影《归心似箭》中首次得到了突破。《归心似箭》成功地将爱情与战争融会在一起,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与好评。影片描写了在战争背景下抗联战士魏德胜与玉贞的爱情,深切刻画了魏德胜在回归部队前与玉贞难舍难分的情感纠缠,并最终压抑个人感情毅然决然地投身革命的故事。这部影片更多地体现了人性部分,是电影艺术更加贴近人性化的进步。

  其次,在中日友好的一段时间中,抗战题材电影不再仅仅控诉日本罪恶,而是从另一个角度发现战争对两国人民的影响,在战争中,无辜的百姓都是受害者。例如,《将军与孤女》《清凉寺的钟声》都讲述了被遗弃的日本孩子在中国的经历。影片从内容上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善良、宽厚,即使面对敌人的孩子也仍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战争的罪恶。

  再次,抗战题材电影不再仅仅以共产党和游击战为主要描写对象,而是将题材延伸到正面战场和国民党爱国将士上。例如,《血战台儿庄》《七七事变》《喋血孤城》等影片都描写了正面战场的惨烈。尤其是《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献礼片,再现了民国国军奋勇抵御日寇、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在这些描写正面战场的影片中,也将国民党爱国将士作为颂扬对象,尊重了历史真相。例如,对李宗仁、张自忠、杜聿明等国民党大将的公正刻画不仅丰富了电影题材,更展现了真实历史,是抗战题材电影的一大突破。   另外,随着电影商业化的演变,抗战电影也开始向娱乐性靠拢,并与时俱进加入了数字化技术。如《烈火金刚》《飞虎队》《敌后武工队》等影片利用现代技术在旧版的基础上重新翻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再如《举起手来》《绝处逢生》等喜剧抗战电影增加了娱乐元素。同时,抗战电影在拍摄主题上也有所拓展,以往的主流题材是歌颂胜利、歌颂党、歌颂英雄,电影整体的感情色彩是积极向上、乐观昂扬的,而新时期的抗战电影加入了像南京大屠杀这样悲愤、压抑的题材,如《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新影片。

  二、中国抗战题材电影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拍摄的抗战题材电影存在的三个问题是需要电影人重视的,一是过分艺术性的电影反而缺失了原本历史的真实性;二是在塑造人物时正反派角色刻画太明显,缺乏过渡;三是缺乏历史公正性。

  首先,艺术色彩过于浓烈,影片艺术效果缺乏真实性。抗战电影是新时期民众寻找抗战印象的最直观途径,然而我国的电影受戏剧等传统剧种影响,过于注重剧中人物的艺术性和传奇性。在我国展开抗日战争的过程中,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只能依靠有利地形、发动群众等展开反击。因此,我国的抗战电影独具特色。如《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地道战》等影片,都是在农村展开传奇性的故事,影片里的人物都是抗战英雄形象。如李向阳,一身布衣,头戴八路军军帽,手持双枪,吓得敌人闻风丧胆;再如刘洪和他的飞虎队成员们飞身一跃就能跳到火车上与敌人展开战斗。这些题材本身对大众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并且都是以农村为背景,具有乡土气息,塑造的英雄人物也是平民百姓,贴近观众生活。但是这样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太过于艺术化,缺乏真实依据,甚至在新时期的影视剧中出现了“手撕鬼子”的闹剧,这对人们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产生严重的误导。

  其次,正反人物界限过于清晰,人物“脸谱化”。这也是受到传统戏剧影响,抗战电影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过于强化正反人物的对比度。正面人物过于完美,而反面人物被表现得一无是处,将丑陋、邪恶、狰狞、愚蠢等一切缺点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如在影片中,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用“鬼”的形象来形容日本侵略者;再如用特定的带有贬义的人物名称对他们进行命名,像《烈火金刚》里的猪头小队长、《小兵张嘎》里的龟田少佐,这些名字都是带有贬义的,既表现了他们的残暴、愚蠢及丑陋,也从另一方面表示了对他们的嘲笑和不屑。这一时期的人物塑造大多比较单一,人物形象“脸谱化”。

  再次,缺乏历史公正性。由于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政治对立,使得在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抗战电影中没有表现国民党将士抗击日寇的行为,即使出现了国民党的将士,通常也是消极抗战、无所作为的反面形象,国民党的抗战思想在影片中被描写成始终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党派。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中,国共出现过两次合作,国民党将士也有大量的抗击日本侵略者行动,这是不容忽视的历史。同时对国际反法西斯国家的忽视,也是电影题材的一大弊端。另外,抗战电影中,一味地夸大我方英雄的能力,贬低对手,这也是对历史的不公正,试想如果对手真的柔弱不堪、愚蠢至极,又怎么会向我泱泱中华发动这么多年的侵略战争呢?

  三、思想解放潮流中对民族记忆的反思

  (一)还原历史真相

  电影艺术,虽为艺术也要尊重历史事实,悲壮的全民族抗战是可歌可泣的,同时要正视历史中任何为抗战胜利做过贡献的力量,无论力量来自何方,是何党派,是何国籍,都应得到历史的公正。例如,电影《血战台儿庄》是新时期抗战电影中最具代表的写实影片,真实再现了台儿庄战役的尸山血海,这部影片在颂扬八路军英勇无畏的同时,也赞扬了国民党官军的民族大义。同样,对来自国际方面的反法西斯联盟的援助也应正确地表现在抗战电影中。抗战电影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对抗战历史的记忆和意识,必须重视抗战电影对大众历史观的影响。

  (二)突破艺术形式

  首先是对影像语言的突破。随着抗战题材电影更加人性化发展,电影人也开始从多角度发现题材,展示更丰富的角色特点。尤其是现在的第五代导演,更加注重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如影片《一个和八个》中描述了土匪、小偷、奸细等反面人物参加抗日的故事,不论从题材,还是叙事结构上都是一大突破;再如《晚钟》,不仅表达了战争对中国是场灾难,对日本同样是场浩劫,那只拖着皮带走动的日本狼狗,不正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日本此时如丧家之犬的处境吗?影像语言是电影输出思想的重要渠道,影片需要镜头从多方面对电影艺术进行诠释。

  其次,人物形象得到突破。目前传统抗日英雄形象正在趋向于普通化,神一般的能力消失了,第五代导演注重表现艺术的同时更联系事实,对日本侵略者的形象刻画也向武士道精神以外开拓思路,对汉奸形象的塑造也所创新。如在《斗牛》中,牛二发现的鬼子兵也会跪下来求牛二不要杀了他;在《南京!南京!》中,会塑造一个基督教徒日本兵因受不了战争对生命的漠视而开枪自杀。人物形象的突破使人物性格多元化,摆脱单一性的“脸谱人物”。

  四、结语

  中国历经了18年的战争之苦,抗战题材电影是后人对这段历史进行了解、记忆、缅怀的最有效的艺术形式之一。我国的抗战电影经过了80多年的发展,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经历了救亡图存、歌颂英雄和多方面表现民族灾难与伤痛三个阶段,这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三个阶段的主题侧重点不同。虽然也出现了一些的问题,但是在未来抗战题材电影的发展中,相信还会有更多尊重历史的优秀作品问世,为民族记忆、电影艺术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国抗战题材电影的历史文化变迁

论文搜索
关键字:历史文化 中国 变迁 题材 文化 历史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