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藏族传统音乐保护传承的现状与对策论文

藏族传统音乐保护传承的现状与对策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26

藏族传统音乐保护传承的现状与对策

   藏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藏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的传统音乐种类繁多,特色鲜明,它与藏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其运用已经深深嵌入每一个藏族人民的骨髓中。

   一、藏族传统音乐保护传承的现状

   藏族传统音乐可分为古典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三大类。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及第一手、第二手资料的收集,将目前藏区各级政府、部门、学者对藏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方式归为六种形式。

   (一)抢救工程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至今,西藏自治区和各地市的民族文化遗产抢救、整理和研究机构深入民间,寻访老艺人,对藏族民间音乐展开搜集和整理工作。目前出版的著作有《那曲民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西藏卷(山南民歌分卷)》等,《中国民族民间歌曲集成?西藏卷》主体已编写完毕。

   (二)“非遗”工程

   将藏族传统音乐项目申请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以西藏自治区为例,在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共5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项目就占32项。

   (三)自然传承模式

   即一种以地域为框架的音乐传承模式,主要通过口耳相传。此种传承往往在潜移默化中完成,许多民歌的传承即属此类。

   (四)展演工程

   藏族传统音乐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常通过一些固定的宗教仪式和节日庆典的表演来进行传播,也是目前藏族传统音乐传承的重要方式。如流行于拉萨、日喀则、山南等地的“望果节”,每逢此节,当地的农牧民就会倾村而出,围绕农田进行“收敛地气、祈求丰收”的法事游行活动。人们以不停的口号与咏唱,赞美神灵、祈求丰收,并会跳起“娱神”舞蹈。转完麦田以后,大家还会在广场上举行群众性文娱活动,其中有藏戏、歌舞、跑马、射箭、拔河等,场面十分热烈。另外为了配合藏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当地的文化部门还会组织、策划、制作一些与之相关的节目展演。如在拉萨驻演的实景剧《文成公主》,运用大唐歌舞和西藏地区的藏戏、宗教音乐等艺术形式,以人工舞台结合自然山川,用高科技手段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把戏剧、音乐、舞蹈和现代舞美手段融为一体,构成华美乐章,吸引众多游客前去观赏。

   (五)社团传承模式

   以鼓励和支持藏区乡村民间艺人就地进行传统音乐的抢救和传承为宗旨,同时为处于偏远地区的弱势群体搭建一个通往都市以及国际舞台的平台,成立民间艺术团体,扩大传承载体,推动传统音乐的传承。如拉萨市城关区娘热乡民间业余艺术团是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藏戏队,由当地的农牧民和群众演员组成,他们白天务农务工,晚上坚持排练和演出。经过20多年的不断摸索、大胆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2008年,该艺术团获得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全国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奖”,并参加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向全球观众展现了中国藏戏。通过政府对社团传承的扶持和鼓励,目前,西藏自治区全区74个县,已有67个县建立了民间艺术团,占全区的90%。种种这些成绩不但使几百年前的传统音乐保留下来,更为后人对藏族传统音乐的研究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六)院校传承模式

   主要在高等院校展开,如2002年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藏族音乐)专业由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硕士授权点,开始招收和培养藏族音乐硕士研究生,为藏族传统音乐培养更多的传承人。

   二、藏族传统音乐保护传承存在的问题

   多样化、多层次的保护传承模式使藏族传统音乐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藏区人民在文化上也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

   然而目前对藏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方式主要采用的是传统手段,即口语传媒和乐谱传媒,并且以往的采集、整理一直处于“观风俗、知薄厚”的目的而偏重于唱词。现如今流传的《那曲民歌集》《日喀则民歌集》皆只记录了唱词,有的只有藏文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西藏卷(山南民歌分卷)》中,也只有5首将乐谱记录下来,并在记谱法上存在纰漏与错误,其他的均只记录为歌词。这些方式、方法都不利于将民歌演唱的神韵保留下来,不利于传承与保护。

   另外,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新一代的年轻人放弃农牧生活进城务工,虽提高了高原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也不断冲击着藏族传统文化。宗教祭祀、民俗社稷活动的减少使与之密切相连的民俗音乐逐渐丧失生存根基,很多传统音乐精品的式微乃至消失,人们原来的赞叹变成忧患。这些先辈们创造传承下来的文化瑰宝一旦消逝,将意味着数千年的藏族文化命脉的中断,世人所仰慕的藏族文化大厦或将在风雨中飘摇。2012年西藏首届中国藏地音乐高峰论坛“藏地回响”在拉萨举行。会议中,专家们指出西藏音乐与全国音乐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音乐创作匮乏,音乐人才缺失,音乐团体机制不完善,缺乏走向市场的经营经验,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滞后。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和解决。保护、传承、发展藏族传统音乐才是未来西藏音乐发展的目标。

   三、藏族传统音乐保护传承的对策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笔者认为,创新传媒手段,探索新的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保护、传承路径,促进藏族传统音乐的良性发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藏族传统音乐保护传承的问题。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探讨。    (一)创新传媒方式,建立音像(音响)资源数据库

   民间音乐往往是口耳相传的艺术,传播方式的口头性有利于传统音乐的风格、神韵和细微的感情体验及艺术表现的传授和继承,也便于思想的表达。乐谱传媒使音乐不易散失和遗忘。但是这两种传媒都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地域的限制。所以,笔者认为需要创新传媒方式,弥补传统传媒的不足。整合历年来民间音乐工作者在田野工作中收集到的民族传统音乐音像(音响)材料,分门别类建立藏族传统音乐数据库,实现资源共享,通过这种新型的技术改变原有的传播方式,使之能更加便捷、有效的保护传承,打破传统音乐“生于斯、长于斯、传于斯”的历史局面。

   (二)注重人才培训,加强人才管理

   针对目前民歌收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方面要加强熟悉当地环境,通晓藏语的民族音乐工作者的音乐素养,掌握田野工作的技能、技巧,兼顾“田野”与“书斋”,尽可能准确的将民歌演唱转化为音乐符号记录下来。另一方面,可以由政府部门牵头,成立专项基金,鼓励和扶持受过专业训练的年轻人深入藏区进行田野工作,保护正在慢慢消逝的传统音乐。

   (三)将藏族传统音乐教学纳入基础教育

   在目前的参与传承的教育机构中,以高等院校为主。然而中国的教育体系从学前教育到大学,均应该全面检讨和反思,重新审视音乐课在课程设置中的地位和实际教授的内容。传统音乐应该是教授重点,还应该邀请地方音乐专家到学校参与传承工作,让学生学会聆听,并要求教师提高教授传统音乐的兴趣和技能。另一方面,藏族的基础教育有着其特殊性和优势。目前全国有北京、上海、广东等21个省区市32所中学办有内地西藏班,湖南民族职业学院等44所中职学校开办西藏中职班,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等56所示范性高中招收西藏散插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70余所高校招收内地西藏班学生,内地西藏班已累计招收西藏籍初中生4.32万人、高中生2.89万人。在基础教育中加入传统音乐,不但能增强内地西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强身份认同,还能通过他们的学习、传唱,在其他民族学生中的传播,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藏族音乐。

   四、结语

   藏族传统音乐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的沉淀、积累、发展而流传至今的民间艺术瑰宝,是藏族人民口头传唱的天籁之声,是音乐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音乐素材,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但随着人们生产、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的逐步趋同,藏族传统音乐的生存空间逐步缩小。本文首先对藏族传统音乐保护传承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再针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保护是为了保障、推进民间自然传承的良性运转,良性的、“活态”的自然传承能够让保护卓有成效的持续展开,让使藏族传统音乐绽放更加瑰丽的光彩。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5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加强西藏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艺术教育载体研究”,项目编号:2015LX332;2015年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艺术教育融入西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SZY201512;西藏民族大学科研项目“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结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5MYS04。

  

藏族传统音乐保护传承的现状与对策

论文搜索
关键字:藏族 对策 现状 传统 保护 音乐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