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浅谈让中国设计艺术变“轻松”论文

浅谈让中国设计艺术变“轻松”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1-28

浅谈让中国设计艺术变“轻松”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049-02

  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历史孕育了悠久的中国的设计艺术,无论是从原始社会的彩陶艺术到西周青铜礼器鼎的制造,从南北朝的陶瓷艺术到宋朝的书画工笔,还是从明代家具设计艺术到现代我们回溯中国传统设计所进行的传承,中国的文化都深刻的影响着中国人做设计。但是,我们也看到,在受到西方文化、西方设计思想的碰撞的同时,我们也在逐渐产生着迷失,一方面我们出现盲目模仿西方设计风格,随波逐流的设计文化倾向,另一方面,我们现代的设计更由于没有很好的把握我们传统设计文化的本质,而让传统艺术设计思维在今天的运用中陷入了困境,过于追求所谓的“象征符号”的形式,以及一些冗杂繁复的“寓意”表述,让我们的中国设计师忘记了艺术设计的初衷,使得我们的中国老百姓们都越来越不懂我们“复杂”的中国设计。

  一、“复杂”的中国设计

  中国的古代传统设计文化中曾把一些人们看不懂的奇怪设计比喻成“奇技淫巧”,还有把一些刻意或过度追求的形式和功能的设计行为称为“弄巧成拙”,在中国传统设计文化影响下的古人都知道设计时常是应该追求一种最自然、朴实的美和技法的,特别是服务生活、服务老百姓的民间艺术设计更是如此,用今天的理解,少了很多官办艺术设计品多余的粉饰和让人难以理解的象征寓意,更多的是一种服务于当下的“轻松”设计,是一种来自中国文化中深刻的人文思想,正因为此,那些艺术设计才得以传承和受用至今,而某些所谓背后解释寓意复杂,华而不实的一些官办设计却只成了博物馆中我们的惊鸿一瞥,只有历史的距离感,和对古代的奢靡的感叹而已。

  在今天西方设计文化的冲击下,我们中国设计师还是认识到应该让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中得到体现的重要性的,但不得不说,由于我们的设计师对中国传统文化把握不足、认识不够的问题,我们看到的很多中国设计文化作品进入了一个片面、孤立的境地,一方面我们渴望在设计中加入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以体现设计的独特性,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只停留在了设计文化的表象,用中国文化的元素上的取舍、变换,甚至为了满足西方对中国文化的猎奇心理,给设计添加许多累赘而毫无形式功能意义的“粉饰”,以达到增加背后文化寓意而博人眼球的效果,这些中国设计似乎受到了一时的追捧,当最终也无法给我们留下多少深刻影响,很多时候连我们中国自己的老百姓都难以认同。

  二、王月“树洞画”设计

  提到“树洞女孩”王月,很多人都会对她有着深刻的印象,原本作为一名普通学习视觉专业的大四女生,因为在家乡石家庄的九中街街道的很多树洞上进行绘画创作而变得不再普通,大家都从她设计的“美途”艺术作品中收获了温暖和幸福。与其他同学的毕业设计不同,当与导师确定了“废墟艺术”的毕业设计方向,打算利用树洞创作一些富有中国元素的画之后,她就装着简单绘画工具的背包,将城市的街头变成为她的画室,我们大家司空见惯的树洞也成为了她的画板。在她的画笔下,原本只是石家庄普通甚至不起眼的一个小街道的九中街,如今已开始变得拥挤,这里已成为了石家庄最靓丽的风景线。

  王月利用树皮的天然形态,化腐朽为神奇,心灵手巧地装饰了城市。原本只是普通的毕业设计,并没有什么所谓背后的复杂解释,只是一个轻松而简单的设计创想和实践,最终引来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好评,人们感受到了来自一幅幅“树洞画”的温暖和幸福感,石家庄市政府甚至有意向在全市推广这样的“城市涂鸦”艺术设计方式,增添城市的艺术氛围,美化城市面貌,给市民带去美的享受。“城市涂鸦”在国外的城市早已是随处可见,我们中国的城市却难以寻觅像王月这样的能给人带去轻松和温暖的作品,中国的城市形象工程也许对这样的艺术设计的合理运用的认识才刚刚开始,但至少我们可以认识到,这就是在来自我们身边的中国设计艺术,与一些束之高阁的“高大上”的设计作品不同,这样的设计是轻松的、自然的,无论是孩童还是老人都能读得懂,都能够从中享受到来自设计与艺术带来的欢乐和幸福,这难道不是我们可以去做的中国设计吗?相比起那些奇形怪状,更“不知所云”的设计,这样简单、质朴的中国设计似乎变得实属难得。日本平面大师原研哉就曾提出:“重新审视我们周围的设计,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索设计的本质。”

  三、“天人合一”的扎染设计艺术

  说到中国传统艺术设计中能体现“轻松“的设计思维,追求自然、质朴的设计风格的,那么古老的扎染艺术设计无疑也是其中之一。扎染,古称绞缬,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扎染工艺是通过纱、线、绳等工具,对织物进行扎、缝、缚、缀、夹……形式的组合后进行染色。结果被扎结部分保持着原有的色彩,未被扎结的部分均匀受染。从而在布面上形成不同深浅、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织物被扎的愈紧,防止上染的效果越好。利用这种染色方法既可以得到带有规则纹样的普通扎染织物;又可以得到复杂构图、色彩绚丽的精美作品。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它有着浓郁的地方民族风情,浸润着我国传统的审美风格,与各种工艺手段一起构成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织染文化。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扎染在中国存在了大约1500年。可谓分布广泛,源远流长。我们可以感受到,扎染是具有一种追求“随机性”“独特性”图案审美的艺术,一种原生态的质朴、自然,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这种具有生命力的艺术设计形式运用至今,我们在很多现代服装设计中我们都能看到扎染艺术的运用。   四、让中国设计“减负”变“轻松”

  我们看到,很多设计师苦于难以将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在设计中,又有很多设计师觉得用了中国符号就是中国设计,让我们的设计作品变得牵强附会,对文化追求变成了对“符号”的追求是很可怕的事,因为一些仅仅关注中国“符号”的设计往往是对文化肤浅的理解。设计发展缓慢落后的原因,一个是我们“想得不够”,设计思维不够先进,另一个就是我们被固有思维和传统文化的肤浅认识所束缚,裹足不前,就是“想得太多”,所谓“过犹不及”,我们中国的一些设计过于追求设计背后的表述意义的丰富和独特,但是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容内涵认识又不够全面和深刻,把握不足,要么是流于形式和表面,造成设计作品同质化严重,要么是形式标新立异博眼球,本身毫无实际意义,晦涩难懂。设计为人,融入人的生活,通过细腻人性的设计,让人类生活的未来更美好,更有生活的感觉,设计服务人,而不是让人在一堆设计的符号,人成为了复杂设计的奴隶。日本设计大师深泽直人认为“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一种生活需求,而非改变,设计时方便人的生活方式,而非复杂。”

  我们在做设计之前应该给我们的思维“减负”,如果一个作品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家庭结构以及审美习惯,那么我们呢认为它就是符合中国文化的设计。“轻松”的中国设计,并不等于那些“毫无表述高度”的、枯燥无味的、或者抄袭高端的产品。简单来说,我们在面对一个设计的时候,设计师应该把积极的信息保留,消极的信息隐藏甚至去掉,不要随意去叠加和堆砌过多的文化寓意、象征意义等信息。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其实是人,这个“人“即是我们的受众,更是我们设计师自己,所谓中国设计文化,就是关于中国人的文化。中国的审美,推崇“增一分则太长,减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即“恰到好处”的精妙;中国的文化,讲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流畅,或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新质朴,切忌“刻意”。“中国式”的设计,需建立在坚实的设计功底、广泛的文化积累,和深刻的文化领悟之上归于的“轻松”。

  复杂的思维并不一定能造就优秀的设计,简单的理念未必不能发挥作品的独特性。亚洲设计典范的日本设计的很多作品都在向我们呈现能够体现独特的简单设计,比如“三宅一生”和“无印良品”等设计的经典性和获得的成功。日本设计师原研哉作为无印良品的艺术指导,他就在他的书中提出,世界化的设计,在他心目中,是不存在的、是不合逻辑的:“日本的设计就永远是日本的设计。而无印良品,永远都不会由一个日本品牌变成世界品牌。总共6000多个项目的无印良品,都是由当地拥有共通语言的设计师,以当地人的生活模式及习惯为基础而完成的设计。作为一个有悠久设计历史的国家,我们并不热衷于成为全球化的一分子,过分单纯化的普及是我们必须努力避免的。”从他的观点中,我们又看到了一种应当把设计释放到当下平常生活中的“轻松”的理念,面对外来设计文化的冲击,作为历史文化更为悠久的中国,传统民族设计艺术瑰宝丰富的国家,为什么我们却没有这样“轻松”的心态?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今天应该给予我们的是融会贯通后的自信和轻松的设计心态,服务于我们的设计,也首先是服务于今天的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使用习惯、审美习惯的,而不是让我们的老百姓成了所谓“中国符号”和“中国元素”设计的被动接受者,正如王月的“树洞画”给每一个生活在那里的一部分中国老百姓感受到了设计艺术带来的美,那就是简单轻松的好设计,扎染艺术带有的“天人合一”的随机性、质朴的原生态,就是一种传承创造性的中国好设计。中国的设计并不难发现,也并不难产生,我们不应苛求也不能苛求每个设计师的单个作品都一定要体现多么深厚的中国文化的烙印和标签,而应当横向的看所有中国设计师,所有在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设计呈现给我们和世界的东西,那才是中国设计的全部,我们应当相信中国的设计现在所经历迷茫和阵痛可能只是阶段性的,深厚的中国文化一定会在我们的不断挖掘和探索中,给予我们回归“设计本质”的轻松,并迸发出新的设计的火花。

浅谈让中国设计艺术变“轻松”

论文搜索
关键字:设计艺术 中国 轻松 艺术 设计 谈让
最新艺术理论论文
行为艺术中的审美意蕴探讨
庆城县博物馆馆藏唐代彩绘陶马俑造型艺术探
网络时代下芜湖铁画艺术的困境与发展
浅谈艺术设计——艺术与设计的融合
艺术三度空间的多样性
浅析二十世纪中国竹笛艺术发展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作品的本源》看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思
宫崎骏影视动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
中国传统饮食艺术
百年来西欧声乐艺术的中国化发展进程及思考
热门艺术理论论文
设计艺术发展态势解析
对艺术与设计的再思考
浅谈宗教艺术
艺术的意义
全球化影响下的现代艺术设计
感人,关切,艺术
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审美与教学
探讨艺术的意义的详细内容
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
感性诉求广告创意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