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国产文学改编电影的女性主义论文

国产文学改编电影的女性主义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01

国产文学改编电影的女性主义

  小说《余震》讲述了女主角万小登在大地震里被生母遗弃,死里逃生,坎坷的一生。初读者,会认为作者着重于生态灾难。深读后,就会发现所谓“余震”是代表着女主人公万小登后来生活里心灵的震荡。小说深刻批判着所谓的男权主义对于女性的歧视,渴望女性拥有自己的权利。电影《唐山大地震》是小说《余震》改编而成的。影片中,虽然男性主义偏多,但是也没有遗忘对原著的女权主义的表达。电影里,大部分都是男性在拯救女性的镜头,但是也不乏女性强势的情景。即使被深埋,她们也没有大哭大闹,面对黑暗与未知的恐惧,她们都在尽可能地进行自救,并没有渴望等着“男性”的救援,这也表达了女性主义的主旨。世界并不能只是男性说了算,过去所谓的“重男轻女”是多么荒谬的理论,谁说女子不如男,男性并不能以己身来强行控制女性,女性也是有着自己权利的集体。

  一、拥有话语权的女性

  女孩小登是两部作品的主角,都是在最初被抛弃,过着坎坷曲折的一生。即使如此,她也在自己的一生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过着自己要的日子,爱着自己想爱的人。《余震》里女主万小登在被母亲遗弃、陷入死亡的恐惧的时候,她的内心就已经崩溃了。她不明白为何母亲会遗弃她,年幼的她在动荡的环境里内心充满着恐惧,那时的她,内心就已经埋存着一颗不靠他人、自立自强的种子。然而在劫后余生,她被一对夫妇所收养。虽然养母将她当作亲生孩子一样,但是养母却因病早逝。养父就承担起照顾小登的责任。但是,养父给了小登的心灵余震第一次的震荡。她在小登13岁的时候,性侵了小登。小登为了脱离养父这个家庭的控制,她选择了外出求学。在那以后,小登和杨阳结了婚。小登因为从小到大受男权主义的迫害而产生了强烈的控制欲望。这也成了她与丈夫的关键矛盾。丈夫是典型男权主义的代表,他渴望家里他一人说了算,妻子只需要跟从就行。然而小登是一个控制欲强、渴望自己也能拥有话语权的妻子。所以在生活里,二者对于决策的矛盾,也使得丈夫与她的心越走越远。再者,丈夫在外与一个内心崇拜丈夫又肯听从丈夫话的女画家关系暧昧,这也使得小登内心余震更加剧烈。小登与丈夫育有一个女儿。然而女儿对于母亲从小的管教颇为不满,在父亲与母亲关系破裂最终离婚之后,女儿选择条件优越的父亲。生活是那么的不幸,小登的心理一次又一次地受到摧残。最终,小登决定听从心理医生的建议,主动面对那一系列使她心灵震荡的因素,使她得到了心灵的救赎。

  尽管小登的这一生是那么坎坷曲折,心灵也受到了那么多的摧残。但是她从来不愿向他人屈服。她有着自己的立场。小登的一生,总是那么强势。她自己给自己改了新名字;她不肯屈服于养父的变态行为;坚持不懈考上心仪的复旦大学;作为女性摆脱束缚主动追求爱情;即使在结婚后自己出国留学也将丈夫和孩子一同带出了国;努力提高自身写作水平,最终超越了丈夫;家中基本是她说了算;签订离婚协议;归乡寻母等,都是小登自己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她没有被过去束缚,使用过去的姓名;她没有被暴行吓倒,让养父为所欲为;她没有自暴自弃,任由堕落;她没有恐惧世俗的眼光,做“矜持”的女生;她在家庭没有放弃自己的强势,依旧统领着自己的家庭;她不接受命运的安排,不对残酷的人生妥协。从始自终,小登都是在表达内心,表达了强烈的女权自我主义的思想。

  在电影《唐山大地震》里,女主角方登虽然一开始是一个类似于“失语”的状态:不爱说话,被当成哑巴。但是在之后的生活里,对于养父养母她有着自己的决定;在校园也是,她追求得到了自己的男友;在国外,也同样地过着强势的生活。方登的话语在那些无比温柔又大度的男性面前依旧表现得那么强势有力。在最后方登与母亲相见,生母对其下跪。想象着亲生母亲32年以来日日在锥心蚀骨的悔恨中度过的生活,方登内心的那些“仇恨”烟消云散,她不再怨恨母亲,原谅了母亲,同时也放过了自己,将自己从多年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但是她依旧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想法。她对母亲说对不起,并没有被所谓的仇恨所驱使,证明她依旧是那个强势的方登。

  与此同时,围绕在方登身边的那些女性也始终表达着自我意识,始终发出声音表达自己的意见、争取自己的权益。方登因病早逝的养母,在活着的时候依旧是家里的主掌者,在家里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而弟媳小河在家里也是有着自己的强势,当弟媳与弟弟在家里看照片的时候,李元妮故意挑刺说:“这个屋子这么点大,这么几个人身子都侧不开。”而小河回应了她一句:“觉得拥挤你就出去呗。”这也足以看得到她的强势和她对自己尊严的坚决维护。当丈夫坚决要让孩子留在奶奶家过年,她也勇敢地表达自己强烈的不满,希望与丈夫孩子回家过年!方登的女儿在被冤枉打碎花瓶的时候,据理力争与老师辩解……种种都在表达着女性自我主义和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

  二、电影中的女性主义

  国产文学改编电影中的女性主义往往从女性的内心剖白这一切入点入手,使女性自己发出声音,表达自己的观念、立场与诉求。电影用这一手法表现了极其浓烈的女性主义色彩。正因如此,部分着重描写女性内心独白的电影作品受众范围会比较小。但是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甚至在社会范围内引起了一定的影响。

  在这部影片中,男性很多时候仅仅是为映衬女性而存在。通常情况下,男性才是男权社会中做决定的人,而电影中表达意见、做决断的却是通常属于弱势群体的女性。属于男性的话语权只在与女性比较时才能观其一二。比如母亲李元妮在儿子的反复劝说下都不肯搬去城市居住,固执而坚定地留在老家,守护、怀念着失去的亲人。   在小说中,面对始终坚持不懈从未放弃追求自己掌握命运的小登,男性所代表的强权最终放弃了,妥协了。电影《唐山大地震》中也是如此,女主角的固执使得她身边的强势男权也不得不选择了保持沉默。电影中的这些情节都显示了女性经过努力追求最终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男性尊重的可能性。电影女主角的养父对其视如己出,在她成长的过程中尽自己所能地给了她最好的物质条件和精神安慰。在女主角失去音信许久后却突然带着孩子出现在自己面前时也宽和平静地原谅了她。电影中这位父亲的形象十分完美,他虽是男权社会中掌握话语权的人,但仍能保持一颗平易近人的心,平等地对待女性、尊重女性。他的胸怀也十分宽广,父爱并不局限于血亲,而是摆脱了血缘的束缚敞开接受陌生人。在明白养女多年以来的心结所在时,他不是强势地命令,或是动用父亲的名义使用话语权,而是温和地劝导、开解。

  小说在表达时则侧重于女性在自我意识渐渐觉醒之后对自己过去的行为的否定与对过去错误的总结。并没有出现男性角色占主导地位,一味地为自己歌功颂德、不惜溢美之词,而女性沦为附属品,存在感十分薄弱的情况。无论是小说中还是影视作品中,男性都曾在危难时刻帮助女性渡过难关或是在女性精神彷徨之后及时地指点迷津并给予安慰。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女性主义的再次陨落,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与互助,是人性光辉的闪现,也没有使影视作品回到主流但平庸的道路上。

  影片中的女主角在遭受重大的人生变故与巨大的精神打击之后一度不愿说话,然而纵观她整个的人生历程,她始终都在挣扎着试图摆脱这种状态,无论生活的逼迫使她沦落到怎样的境地,她都坚持争取自己的权益,从没有放弃。

  母亲李元妮则是影片中最果决强势的一位。她在生命中各种艰难的时刻都果断地做出了选择。她在生死存亡的一刻选择了男孩,她始终在家中怀念祭奠着早逝的丈夫和女儿,她在丈夫死后的多年岁月里独身一人,不肯再嫁。即便在某种程度上,她余下的生命是在对亡夫生命的一种延续,那也是她主动的选择,而不是受父系社会的影响与操纵。

  电影在最后并没有落入俗套地直指传统,它抛却了男性占社会主导地位的传统观念,使一向处于弱势的女性得到了应有的表达自己意见、掌控自己命运的权利。这也从侧面上否定了男性果断决定他人命运的旧日风俗。在从前的岁月里,女性的权利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如果一个女性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那么等待她的无非是挣扎、反抗失败后的头破血流或者是自我意识的再次丧失。从影片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女性主义来说,希望终于降临了。虽然女性的权益尚不能被完全保证,但是经过女性自身的奋斗不息与执著坚守,得到话语权还是有极大的可能的。

  在电影中有一个片段曾打动了许多人,2008年的汶川地震,一位女性为了爱女和更多受困群众的性命也做出了极其艰难的决定,她主动要求锯掉爱女的两条腿。这一行为像极了唐山地震时女主角的母亲所做的选择。这位母亲的义举甚至更加伟大,这不仅仅是女性主义的表现,这一切将上升到舍己为人的无私精神。

  小说《余震》里的女主角彰显了她对来自于父权社会压力、制约的反抗,《唐山大地震》中的女主角则更将女性主义与民族、国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历史应该铭记,每每民族与国家动荡不安、经历苦难的时候,女性总是最先站在人们前面,代表着这个民族最先历经苦难、承受凌辱,尤其是在外族入侵的时候。著名的社会学家对此曾做过最为犀利的评断,“对女性的欺辱属于暴力争夺的一部分”。面对这样霸道、残酷的行为,我们不难想到这也是男权主义对女性尊严、权利的一种凌辱与践踏。而电影中的女性,面对灾难,她们显得无比弱小,但正是看似软弱无力、沉闷不语的她们,以自己的坚韧不屈、顽强抗争度过了那些苦难的岁月,并最终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摆脱了男权主义的压制。有些时候,残酷霸道的男权主义就隐含在我们本民族之中,例如男性对于妻子忠诚的要求,即便在民族危亡、强敌来犯这些男性自身也难以保全的情况下。而有生命力的女性主义也就隐匿在这些之下,暗自涌动,终会喷薄而出。这时,女性主义已经与民族精神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更神圣纯洁的精神。女性在坚决地与苦难做斗争的同时,也挣扎着摆脱来自父系社会的绝对权威和控制摆布。这些极为强烈的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已经逐渐演变成为自身的一部分,促使女性主义更深地扎根于女性心中。

  在不可违抗的大自然的力量下,女性作为其所在民族的精神传承者站在了苦难的对面。她承载了过多的文化元素。当女主角的母亲做出那个艰难的抉择的时候,在女性主义者的眼中,这已经上升成为国家与民族层次的选择。文明独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能力又将文明、民族和女性主义紧密地联合在一起。这样所产生的审美又与女性表达意见的权利相连,养育了女性自我觉醒的精神。

  三、结 语

  从小说《余震》到电影《唐山大地震》,都不难从中看到那些女性人性的光辉所在。两部作品的女主角大同小异。从小受到遗弃,内心的受挫造就了强势的性格。在生活里不向任何人低头,不向任何人伸手。受强权压迫选择反抗;对学术追求,自己考上好大学;有心仪的男性,主动追求。从始自终都不曾表现一丝的懦弱。过去总是男性主义强势压迫着女性主义,以致大部分抱着“重男轻女”的思想,这也是作品开头为何母亲会为了生存而抛弃女主角,仅仅因为她是一名女性。两部作品都表达了强烈的女性主义,为世界上的所有女性打抱不平,渴望世界的女性都“站起来”。

国产文学改编电影的女性主义

论文搜索
关键字:女性主义 主义 国产 女性 电影 文学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