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电视电影论文 >> 唐宋文学改编电影的想象力表达论文

唐宋文学改编电影的想象力表达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07

唐宋文学改编电影的想象力表达

  一、引言

  想象,具有创造神奇与瑰丽的魔力。电影是一种以文学历史与现实为背景,综合各种表现手段,打造一次次视觉盛宴的艺术。由唐宋文学改编的电影,很大程度上都借助了合理的想象,才有了极具视觉冲突的人物形象,才有了激发观众观看兴趣的天马行空的情节设计。想象力让唐宋文学蜕变成人们期待的影片。下面以徐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为例,从三个方面浅谈唐宋文学改编电影的想象力表达。

  二、想象力让唐宋文学改编的电影脱颖而出

  (一)以文学名著为素材进行电影改编是惯用手法

  在社会的不同发展时期都有其具有各自时代特征的生活百态和社会现象以及重大转折点,而所有的文学名著都是其社会百态的真实缩影,当然其中也有很多带有当代精神风貌的艺术形象家喻户晓。在中国,阅读和喜爱这些文学名著的人群基数很大,所以将其改编成电影将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当然,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家和作品,而这些作品都已经成为电影改编和创作的素材。在改编创作影视作品的过程中非常受青睐的就是像《红楼梦》《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同时像鲁迅、老舍、茅盾和巴金等现当代的著名作家的作品也有很多被改编成了电影。中国电影“金鸡奖”始于1981年,每年评选一次,截止到1999年通过改编文学名著获奖的影视作品高达12部。可以说,文学作品孕育了中国第五代导演,也成就了中国电影的时代辉煌,中国电影能够拥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中国文学,所以说,文学名著改编电影是电影作品创作的一个传统。

  (二)巨大的利益空间,让名著改编热潮空前

  名著改编的剧本与原创剧具有的不确定性和投资的风险相比,翻拍名著的电视剧降低了投资风险,更容易给投资方带来巨大的利益空间,因此,文学改编电影在影视已经进入商业操作的现状下是很难抵挡的。因此,翻拍乱象出现,翻拍作品鱼目混杂,让影视界顿时乌烟瘴气,各类翻拍作品层出不穷,名著翻拍热潮空前。

  (三)合理的想象力的表达,让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获得青睐

  从电影诞生的那天起,它就再也离不开文学作品,当然文学作品的创作也甩不开影视作品的影子,它们互相帮衬互相扶持,共同发展。然而影视作品往往充满了商业性和利益化,它通常会在流行化与通俗化方面引导文学作品的创作,以迎合观众的口味,很大程度上损害了原著,特别是经典名著的深厚内涵。经典翻拍也因此成了众矢之的,在此窘迫的背景下,徐克在以唐宋文化为背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且合理的想象,以趣味性和观赏性为目的,通过视听感受来打造《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该部影片充满了悬疑和想象,情节跌宕起伏,它从头至尾内容丰富、故事完整并且诙谐有趣,同时符合逻辑、场面宏大,吸引观众愿意主动去欣赏,使《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能够获得较高票房,摆脱翻拍乱象,脱颖而出。

  三、想象为唐宋文学改编的电影带来生机

  徐克在其电影创作中,将武侠故事、喜剧故事、灵异故事和爱情故事等与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融合,经典文学作品都会成为他创作的素材,无论是延续原版故事还是重新拍摄原来的经典作品,每一次他都能够从新的角度进行演绎,因此其影视作品往往极具代表性。无论是在中国内地、香港,还是在东南亚甚至是美国和欧洲,徐克的创作手法都得到了认可和尊重。他的影视作品不仅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导演徐克用自己对空间的丰富想象力以及对电影叙事节奏的舒展控制,加之自己的灵性和洒脱,打造了影片故事场景的诡异、人物造型的奇特、动作场面的飘逸,使作品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让观众得到了足够的视觉享受,为文学改编电影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一)场景构筑天马行空

  由于想象力的植入,电影作品中的场景构置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满城尽带黄金甲》中的恢弘与不凡,让观众叹为观止。《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场景构置更是体现了徐克超凡的想象能力。例如电影中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场景都是以历史文献为蓝图经过想象力的鬼斧神工创作出来的,比如通天浮屠、大理寺、应天门、后宫、明堂、无极观和鬼市等,形成了一系列令人为之赞叹的景象,尤其是建构了“通天浮屠”“入地鬼市”等场景。“通天浮屠”是武则天为自己不惜重金打造的巨型天后雕像,高达百米,里面机关重重。而“地下鬼市”是全片最受认可的场景,原为汉代洛阳旧城,隋文帝建新城,旧城陷入地下,里面鬼魅杂处、阴森恐怖。鬼市需经摆渡船才能抵达,摆渡人黑衣蒙面,随着船的缓缓移动,生活在地下城市的人奇形怪状、行踪诡秘,魔幻色彩浓郁。狄仁杰大战神鹿、鬼市寻人遇险、人体自燃和通天浮屠坍塌等多个场景画面,对于喜欢打网络武侠游戏的宅男宅女们来说一定会颇感眼熟,这些场景在该部影片中经过特效手法的加工不仅场面宏大而且令人难以想象,如此抢眼的场景表现手法使徐克成为华人导演中的佼佼者。如此场景的构建,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再现了唐朝的繁荣昌盛,同时通过想象和创作设置了虚拟的戏剧情景,使得故事氛围紧张、情节跌宕起伏,除此之外还将视觉上的光怪陆离、气势磅礴和奇幻感受带给了观众。当然,因为该部作品投资有限而且当代的科技还未达到足够发达的地步,所以影片中的一些场景表现力还存在一定的瑕疵,而且无论是在色彩渲染还是细节呈现方面都无法匹敌好莱坞影片,但是依旧难以掩盖影片因为徐克导演非凡的创作才能带给观众的整体空间感受,天马行空的场景构建使影片异彩纷呈、夺人耳目。   (二)人物形象虚实相生

  还是凭借大胆的想象,徐克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将诸多人物形象进行合理改编,使其既有历史的真实的痕迹,又有艺术提升的特点,既尊重历史的真实,有具备艺术的美感。尤其是影片中几个比较典型和重要的人物,无论是造型还是定位都非常准确,狄仁杰由刘德华饰演,演绎出了真真假假、扑朔迷离;沙陀由梁家辉饰演,给人一种低调的悲情之感;上官静儿由李冰冰饰演,可谓是亦正亦邪、冰火两重天;裴东来由邓超饰演,表现出了张弛有度的刚中带柔。以狄仁杰为例,历史上的狄仁杰为一代文官,通过科举考试,官至宰相,与包拯一样擅断奇案,性格刚正不阿。而在徐克的电影里,狄仁杰不仅断案不凡,而且武功超群。这是徐克武侠世界里的完美“神探”形象。徐克对这种改编的解释是:“很多神探,虽然聪明过人,但身边一定要有帮手,比如有包拯的地方一定得有展昭,要不他根本没法去危险的地方。我就很自然地让狄仁杰会武功,能够保护自己,也有能力去深入虎穴,寻找答案。”历史与艺术交织,虚幻与真实相生,徐克之前创作拍摄的《新龙门客栈》和《黄飞鸿》等影视作品中的角色无论是在整体性还是生动性方面都远远强于这部影片中的人物,然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人物角色呈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三)悬疑不断迷雾重重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最具想象力表达的地方就是悬疑的设置,给观众布下层层迷雾,然后随情节的慢慢展开,观众才一点一点地拨开迷雾,看到故事的真相。这主要是导演在一般悬念片的框架下,经自己想象,进行艺术的再创作,并借助电脑特技、古代武侠素材等共同打造恢弘奇特的视觉特效,创作出了商业影视中的一部佳作。其中,此时的场景不再是简单的场景和布置,此时的特效也绝对不是简单的特效,而是影片中故事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只有这些场景与特效的存在才会让影片更加充满悬疑和惊悚。当然《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成功之处也在于它的这些表现手法,例如通天浮屠。在影片的开端,观众就领略到了这个高大建筑的雄伟壮丽。观众一般看到这样的建筑时都会将其视为影片中一个简单的宏伟建筑,充其量就是用来让观众拥有良好视觉冲击的工具。为什么偏偏在这里出现了第一个人体自燃的景象?为什么不是影片中别的地方?难道仅仅是为了增加电影镜头的视觉冲击力吗?这只是给观众的最初感觉,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推移,真相慢慢大白于天下,事件也渐渐清晰,在这座奇特的建筑面前,一个又一个的生命随着自燃逝去,此时的通天浮屠已然成为悬在观众心头和武则天头顶上的一把尖刀利器,时刻为夺取女皇的生命而屹立着。通过一次又一次的交手和探寻,刘德华饰演的狄仁杰终于将矛头指向了通天浮屠,这是武则天女皇登基的地方,也是第一次出现人体自燃事件的地方,虽然镜头的切入,通天浮屠内的景象和事件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幕后真正的阴谋者沙陀也走到了观众的面前,虽然难免与狄仁杰有一番酣战,但是这一类商业影片的唯一结局往往都是邪不胜正。当剧情发展到这个阶段,观众自然会想“通天悬浮”是否会真的倒下?假如,这个“奇观”轰然倒塌会是怎样的?而这个悬念就自然而然成为推动剧情向前发展的动力。最后,在经历了无数艰难和险阻之后,狄仁杰终于令“通天悬浮”在武则天面前轰然倒塌了。而这一幕就会令观众联想到“9?11”事件,那栋摩天大楼也是这样突然在人们眼前倒下的,那种恐怖和悲惨是无法言喻的。就这样,电影创作者利用电影的想象能力将一个东方古代传奇故事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经验完美地衔接在一起,这一刻不禁令观众为之动容。

  四、想象力让唐宋文学改编的电影前景广阔

  (一)混合格局,再现魅力

  与之前的商业电影《决战刹马镇》《刺青》等相同,《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也采用了类型混杂的策略,剧情设置中混合了悬疑推理、神幻灵异、武打动作和偶像言情元素,所以整部影片纵横交错,是最为典型的大捭大阖的叙事格局。首先,这种混乱的形态是当下商业电影的一种诉求;其次,是徐克一贯不拘一格、天马行空的导演风格的真实体现,更是他艺术创作能力的一种自信的表现。电影的商业化令电影的创作风格变得十分混杂,但这却十分迎合大众的口味,让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具备更多看点,赢得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

  (二)勇于创新,打破僵局

  徐克借助自己大胆的想象力,运用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不断创新,打破僵局,开创新路。徐克早期的电影创作中,常将一些西方类型电影的元素与本土唐宋文学嫁接,尤其是一些好莱坞类型电影的元素,如惊悚、悬疑等都经常出现在他的影片中。而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他脱离了好莱坞悬疑片叙事手法的影响,融入了日本式的推理手法。影片中很好地利用了易容术这一“障眼法”,打破了观众的既定思维,使观众的判断出现断裂和偏差,并进一步造成人物关系的不断变化,一个个先前被怀疑的对象不断被排除,令观众左思右想无法猜透最终的谜底。这种叙事方式,无疑要比那些看了开头就大致知道结局的古装大片精彩许多。自始至终都保持高度悬念的剧情,让观众保持了足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结语

  想象力表达,构建了独特的艺术造型、曲折惊人的故事情节以及惊心动魄的场面,也造就了影视界的神话《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同样也成就了影坛导演巨星徐克,更增强了唐宋文学改编电影的生命力。

唐宋文学改编电影的想象力表达

论文搜索
关键字:唐宋 想象力 电影 文学
最新电视电影论文
浅谈降低电影院运营成本的途径
浅谈融媒体时代下影视作品的发展之路
电影《疯狂的外星人》的影像符号和象征意义
论印度当代电影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觉醒和成长
试论电视剧《欢乐颂》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基于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IP产业链开发实
新媒体环境下华语电影的纪录片营销策略分析
胶片上的中国足球——国产足球电影发展简史
福贵形象的电影美学价值
论郭敬明作品中的电影化想象
热门电视电影论文
中国民族电影业现状鸟瞰
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
论21世纪电视传媒的责任与品格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电影剧作模式论
视觉文化研究
国际化语境中的中国大陆电影(上)
类型人物论
面向21世纪:国内电影美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生命的凝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