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艺术论文 >> 音乐论文 >> 斯托克豪森早中期电子音乐创作及其影响研究论文

斯托克豪森早中期电子音乐创作及其影响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10

斯托克豪森早中期电子音乐创作及其影响研究

  社会的发展作用于文化意识的发展,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人类原始社会、农业社会时期,其音乐形式是以声乐(呐喊、劳动声、祭祀等)为主,进入工业社会文明时代,以管弦乐为标志的器乐发展得到长足进步,这种器乐化的音乐影响至今。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秩序逐步重建,科技迅猛发展。在电子技术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如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微处理芯片等。科技的革新也影响到社会的其它领域,音乐领域同样受到影响。作为现代音乐发展的一个分支,电子音乐(Electronic Music)正是20世纪以来,现代工业社会电子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促使社会意识形态解放发展,由传统乐音音高音乐逐步往噪音音乐延伸的道路上在新时期继续实验的产物,是通过电子设备和电子手段生成和处理加工的音乐。对于电子音乐的称呼, Grove音乐词典新旧版表述有所不同,旧版将称之为Electronic Music ,新版则将其称为Electro-acoutic Music。

  电子音乐自诞生至今,按照发展方向分类,可分为“电子声学音乐”(Electro-acoutic Music)、流行音乐、商业音乐(本文暂不涉及这方面讨论)。其中电子声乐音乐按照利用声音资源的不同和制作手段的不同,又可分为“纯电子音乐”(Purely Electronic Music)、具体音乐(Concrete Music)。如果按照演出方式的不同,又分为“电子声学音乐”(Electro-acoustic Music)、“实时(现场)电子音乐”(Live Electronic Music),但是上述这些类型的电子音乐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相互吸收、逐渐融合,并与“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如MAX/MSP)相结合,形成目前国际上常见的“交互式”电子音乐。

  卡尔海因茨?斯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1928年8月22日―2007年12月8日),是德国著名的新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理论家和教育家。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契机下,他大胆的运用了社会科技革新的新技术,创作了大量的电子音乐作品。作为当今世界新音乐创作中最具权威性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创作不仅在电子音乐创作领域具有领军地位,而且也影响着其它用传统声学乐器进行创作的领域,是继梅西安之后具有国际地位的新音乐领袖。

  一、斯托克豪森早中期电子音乐创作分析

  根据其电子音乐作品的成型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20世纪70年代之前可以看作是其早中期的创作时期,在该段时期之内,他创作了音乐作品百余部,其中电子音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

  (一)练习曲(Etude):斯托克豪森于1952年在法国巴黎随梅西安学习韵律研究和美学,在巴黎广播电台试验“具体音乐”,并创作出这部“练习曲(ETUDE)”。整首作品时长约为3′15″,都是类似于噪声的电子声音组织而成,打破了乐音与噪音在音乐创作中的界限,使得“一切音响皆可以成为音乐”。

  (二)练习曲 I( Study I)、练习曲II(Study II):1953年,斯托克豪森与科隆西德广播电台的电子音乐工作室建立永久性合作。创作出第一部纯电子音乐作品《研究 I》(这是追求“纯音色”的电子音乐作品)。1954年创作的《研究 II》(这是放弃“纯音色”、注重色彩浓度的电子音乐作品)。 总体看来,这两部作品都是“使用某一件发音器制造声音”(正弦音)的纯电子音乐。即所有的声音都是经过震荡器、调制器等手段制作而成,被认为是“更具理智的德国电子音乐的里程碑”。下图是练习曲II第一页谱例。

  (三)少年之歌(Song of the youths):这部作品是为人声与电子音响而作,其中运用了序列音乐的创作技法来组织电子音响。除此之外,还使用了人声作为创作的素材,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作手法,实现了电子音响与人声的混合,将具体音乐的创作与电子音乐创作做了大胆有益的成功尝试。其中,人声歌词的主要内容来自《圣经?q旧约全书》作曲家录制了一个12岁男孩的演唱或者叙述的声音,然后将其加以分解、变形、并进行拼接、重叠进行重组,并将之与电子声音进行结合,由此获得了声音的各种织体形态。在演出的形式方面还运用了多通道技术,实现了“声音空间”的创作理念。

  (四)接触(Kontakte):是为电子音乐、打击乐和钢琴而作。该部作品是斯托克豪森最早使用记谱方式创作的。由此也可以体现出德国电子音乐与其它国家(如法国)等的不同。在该部作品中,其中很多电子音响部分,是在斯托克豪森“统一的时间构成”观念之下“通过固定的具体节奏,将其加速几百倍或一千倍或更多来制作的,使其获得有特色的音色”。具体创作方式是:以电子脉冲形成的程序化了的振幅和时值,构成最严密的序列形式,并将其制作成4轨磁带,在观众四周布置声场,增加“声音空间”元素。传统发音方面,除了钢琴演奏,作曲家使用了数量众多的打击乐,这部分的音乐显得具有“点描”手法音乐的特性。以上音乐元素结合成极具有特色、细腻的音响效果。

  (五)遥感音乐(Telemusic):该作品是在日本东京的NHK电子音乐工作室中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使用了一台6轨录音机,其具有多轨录音的功能,可以先单独录制5轨,之后再翻录到第6轨道。通过这台录音机,作曲家实现了录音、剪辑与合成。在作曲材料的选择上,使用了“巴厘音乐、西班牙乡村节日的音乐、日本的雅乐、匈牙利音乐、南撒哈拉大沙漠的音乐、亚马逊河上游昔皮博人的音乐等”,但是这些材料并不是简单的录制即可,而是经过了作曲家的声音处理,使其变形、肢解、重组,使得原本的音乐素材被隐藏起来,获得一种新的声音表现形式,组织成一种富有逻辑性的音乐结构,这种将各种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进行“糅合”的音乐观念,也体现出斯托克豪森的一种重要的世界音乐观念。   (六)圣歌(Anthems):该作品中一共使用了30多个国家的国歌素材。作曲家在运用这些音乐素材时,经过了滤波器的过滤和变形,使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音乐中,被切片、拉伸、重叠录制等处理过后的国歌素材,原本面貌只是偶尔露出“冰山一角”,再经过拼贴处理,使之融合在一起。在长达2个多小时的演奏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音乐结构。在声场方面,使用了四声道的磁带和四组扬声器,每一个声道对应一组扬声器,类似传统意义上独立的“声部”,而这四个“声部”各自具有独立的声相位置,由此,四个声道之间的“交织”构建成了丰富和完整的“声场”。 下图为圣歌的第一部分片段。

  (七)螺旋(Spiral):于1968年9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的“麦迪逊”,为独奏者所作。双簧管演奏者“海因茨霍林格”于1969年5月15日在MUZICKI BIENNALE ZAGREB(萨格勒布[南斯拉夫西北部城市])举行了世界首演。从1970年3月14日到9月14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70届世界博览会期间,在由斯托克豪森设计的德国展区球型礼堂里,由20位音乐家从每天下午3:30到9:00为现场1000000听众举行了1300多次的现场音乐会演出,上演了不同的版本。

  该作品每次演出的版本都存在一定的不同,本文分析的是一位单簧管独奏者与短波收音机随机收到的电台广播声相互配合,共同实时完成作品演奏的乐谱版本。该作品除了收音机之外,可以使用任何乐器,几件乐器,乐器声或人声均可。为了使乐器、人声和短波收音机声的扩大和空间传播,使用了麦克风和至少两个扩音器,在一个小的房间里将它们分配妥当,扩音器的音量由一个助手控制,并掌控音乐之间的关系,为了能使扬声器和短波收音机能同时发声,确保乐器和短波收音机能同时发声,使用了不同的辅助设备,诸如推子、钢琴键盘、踏板、风箱、磁带循环、电子储存系统、声学光学电子控制器、时间延迟设备,等等。《螺旋》由音序组成,这些音序被不同长度的休止所分开。根据乐谱既定的规则,演奏时出现的任何声音都可以当做乐曲的结构组成,这样收音机发出的声音就会具有实时性,而使得该作品每一次的演出声音效果都是不太一致的,这具有典型的偶然音乐的特性。除此,作品也对声场的布置采用了球形的声场布置,使得环绕声场得到更为成熟的体现。

  下图是该作品的记谱片段。

  下图是该作品的声场空间布局。

  (八)天狼星(Sirius):为电子音乐、小号、女高音、低音单簧管及最低的男低音而作。 1975-1976年,斯托克豪森曾经创作了一部作品――《黄道》(Tierkreis/Zodiac)。作品含12个乐章,每一乐章对应一条主旋律,每一条旋律都设计一个“中心音”,共计12条。这恰好与黄道上的12星座相对应。这些旋律也在他创作的另一部作品《为腹中的音乐》(Music in the Belly,1975年)中得到应用。而《天狼星》则引用了其中四条。

  作品共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自我介绍(PRESENTATION):该部分中,男低音、小号、女高音、低音单簧管成为众多角色的化身。第二部分――轮盘:共含四个乐章,分别代表着春(Aries)、夏(Cancer)、秋(Libra)、冬(Capricorn)四个季节。每一乐章中所有的材料都是各自旋律材料的拼贴重组,演出时,根据演出时的季节,相应选用“轮盘”上与该季节相对应的一个乐章开始循环演奏。第三部分――宣言(Annunciation):《宣言》音响光怪陆离,如同天外之声。在此,北、南与东、西一起,以四重奏(唱)的形式发表各自的宣言,用来传递天狼星的精神使命。大意为:天狼星在浩瀚广阔的神秘宇宙中选择了地球,它将成为地球的一颗永不陨落的恒星。因为它希望成为人类的化身,并与子孙后代共同维持着永恒。下图为作品的结构及演奏形式。

  构建《天狼星》声音组织的材料来自两个方面:

  其一,是录制的大自然声音。即乐曲开头部分PRESENTATION中和LIBRA结尾部分的大自然声音(在雪地上行走和敲碎冰块的声音、燃烧木头的声音、溪流的流水声及风的呼啸声)。

  其二,使用了四条旋律来进行构建。即上文提及的四条主旋律[分别是Widder-Aries(白羊座)、Krebs-Cancer(巨蟹座)、Waage-Libra(天秤座)及Steinbock-Capricorn(摩羯座)]来构成。(如下图)

  1.Aires旋律的中心音是“F”。

  2.Cancer旋律的中心音是“#G”。

  3.Libra旋律“中心音”是“B”。

  4.Capricorn旋律“中心音”是“d2”。

  构建乐曲材料的旋律Aries、Cancer、Libra、Capricorn,前期先采用磁带录制,演出时,运用了现场的扩声技术,在控制台连接的16只音箱之间做声音的来回环绕运行,获得了不确定的音响空间,但现场真实声学乐器(人声)的声音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因此,这种固定和不固定之间的组合,在控制师的实时调控之下,使音响产生一种多变的“音响空间”的效果,因而每一次的演出,出现的效果都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仅仅是声音的方位感,还不能涉及到每次演出时声音材料的改变。但与“具体音乐”相比较,这种实时电子音乐因为有合成器及真实乐器(人声)的参与,也是电子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计算机也参与演出,“交互式”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所产生的一些“偶然性”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了。

  二、斯托克豪森电子音乐的一般性特点

  从以上作品的分析中得知,斯托克豪森作为电子音乐的开创者、开拓者,他通过大量的创作实践,体现了其对于音乐的独特见解,可将斯托克豪森的电子音乐归纳为以下一些特征:

  (一)斯托克豪森认为一切音响都是音乐。从传统的音乐观念来看,只有乐音才能被用作创作的基本音响,而噪音是一般是不用或者很少用作创作的。但是,斯托克豪森打破了这一界限,他的作品中有着各种各样的音响,这些音响有的采集于自然界的声音,诸如水流声、火苗声、鸟鸣声、机器的轰鸣声、行走在雪地的咯吱声等等。有的是使用人造声音,如用振荡器发出正弦波声音,然后用各种调制器进行变形、合成,或者用录音设备进行分裂裁剪、拼贴重组等。在这一观念的指导下,创作音乐就有了更为广阔的音响范围,也更多的拓展了音乐的定义。在他的眼里,传统音乐中那种有一定规律的调性乐音音乐无法表现出20世纪中期历史环境之下诸如战争、社会、科技等现实情况。   (二)斯托克豪森的另一个音乐观念就是世界音乐观。这点我们可以从《遥感音乐》中可以看出,当然他的世界音乐观还体现在他的其它音乐当中。但是他所理解的世界音乐不仅仅是单一的某地区、某民族的音乐,而是以这些音乐作为他的创作源泉,在创作过程中,将这些元素进行“杂糅”在一起,并展现出另一种全新的思维理念。

  (三)使用拼贴技术创作电子音乐。斯托克豪森的上述音乐理念,也就导致了他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运用到了一项20世纪音乐中所谓的“拼贴”技术。可是,斯氏在运用“拼贴”技术时,虽然技术是源自于法国的具体音乐学派,但与其不同的是,他在声音材料的运用方面,绝不仅仅像法国电子乐派那样几乎不做变化,而是将各种采集的声音、人造的声音,通过滤波器、加速器及调制器等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进行再拼贴创造,而几乎很少直接使用大自然中采集来的声音样本。这从《圣歌》、《天狼星》、《少年之歌》中即可见到。

  (四)斯托克豪森的某些电子音乐的创作,也具有偶然音乐的特性。在《螺旋》中,我们即可见到,短波收音机发出的声音,在不同的时间段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无法具体的用某种方式固化作品的内涵,这也体现出斯托克豪森具有先锋派的一面。

  (五)斯托克豪森的电子音乐具有序列化的特征。在电子音乐产生之前,早在勋伯格、威伯恩等作曲家作品中的就序列音乐存在,但是将序列形式引入电子音乐,斯托克豪森可谓是先驱之一,他将各种电子声音、电子脉冲声用序列的方式严格组织起来,虽然在音响上并不一定能让人“捕捉”到,但由此可见德国严肃电子音乐从一开始,便与其它电子音乐流派发展的不同。这种思维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电子音乐当中,也体现在其序列音乐的另一作曲领域,体现在用其它声学乐器发声的音乐创作当中(如他的钢琴曲I-XIV)。

  (六)斯托克豪森的电子音乐合理的运用了声音的空间。除了最早的《练习曲》之外,斯托克豪森将声音的空间这一现象在他的作品中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少年之歌》、《接触》、《遥感音乐》、《圣歌》、《螺旋》、《天狼星》中无一例外的都使用了多声道技术,尤其是《螺旋》这部作品,1970年3月14日至9月14日在日本大阪举行的第70届世界博览会期间,由斯托克豪森设计的球型礼堂上演了不同的版本,其声场布满了整个球面,将观众四周全方位包围起来。

  三、斯托克豪森电子音乐对于现当代作曲家的影响

  斯托克豪森的创作理念,对于他那个时代以及现当代作曲的创作是影响巨大的。他的音乐创作历程漫长,从1950年创作《献给多瑞斯的赞美诗》开始,直到2007年创作的最后一部音乐――为长笛和电子音乐创作的第21个小时――《天堂》,他创作了约近400部音乐作品,其中既有为传统声学乐器而作,也有专为电子音乐所做,还有大量的声学乐器与电子音乐交互的音乐,初步统计,其中电子音乐约占250部。《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将他描述为:“20世纪从事新音乐的作曲家都在进行不断的探索,就探索的长久和广泛而言,几乎无人能够赶得上斯托克豪森”。《20世纪音乐概论》评价他是20世纪新音乐作曲家中“勇于探索的完美典型”。在音乐的演出方面,他拥有坚强的后盾力量,集中了一大批的高水平演奏家群,成立“斯托克豪森出版社”专门出版他的乐谱及书籍,还有子女、女友以及音乐学者们的支持,这些都能使他每年都会在全世界各地举办几十场个人作品音乐会,而且几乎每年都会获得奖项,其中2001年5月,斯托克豪森获得了瑞典国王颁发的“音乐极地奖”。因此,作曲家的作品得到了广泛的宣传,也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的关注,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著名的作曲家皮埃尔?布列兹(PierreBoulez,1925― )、利盖蒂?捷尔吉?山多尔(Gyorgy Ligeti,1923―2006)、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1964年1月7日― )等的作曲都受到了他的影响,或者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受到影响。利盖蒂的作品《大气》,是运用“微复调”技术所做的管弦乐作品,但究其最根本的音响理念,还是来自于电子音乐的音响观念。而关于“偶然音乐”,更是在斯托克豪森、布列兹、凯奇等作曲家的作品中得到大胆的体现。就当前国际电子音乐的创作来说,虽然大部分作曲家在运用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如MAX/MSP)相结合,创作“交互式”电子音乐,但这只不过是创作的工具、传播的媒介方式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改变,不可否认的是其中诸多电子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却仍然受到斯托克豪森的影响。

  四、结语

  斯托克豪森作为音乐历史上的一位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从一开始,就在不断的打破自己,对音乐观念、音乐技术总是不断地进行探索与创新,他所创作的音乐在获得赞美的同时,也不被一些人认可。其中电子音乐中所使用的极端的音响效果,也引起了美学界关于什么是音乐的美的思考和辩论。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作品以及他创作音乐的思维理念至今还在影响着当代作曲家们的创作。

  基金项目:

  本文为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资助成果,项目编号:Y201431746。

斯托克豪森早中期电子音乐创作及其影响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斯托克 斯托 豪森 电子音乐 中期 创作
最新音乐论文
高校钢琴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构想
浅析跨文化视域下中国音乐的国际传播路径
关于音乐教育中的审美哲学探讨
浅析生态文明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音乐
音乐综艺类节目对音乐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研
新闻短视频的配乐问题探讨
二胡在广东汉剧唱腔音乐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高校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
试论创设情境在小学五禽戏中的教学运用
“证伪”视域下分析五行音乐疗法的探讨
热门音乐论文
音乐欣赏中要渗透音乐要素
浅谈音乐欣赏中感情体验的基本要求
论肖斯塔克维奇的《第五交响曲》
巴赫的音乐神学
探究中国器乐即兴之美
浅谈迈克尔·杰克逊的音乐成长之路
民乐的没落还是突围?-——透析“女子十二
多种音乐教育模式中的创造主题
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的书信
基督教与西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