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高中课本中《诗经》选篇应该选入农事诗论文

高中课本中《诗经》选篇应该选入农事诗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2-29

高中课本中《诗经》选篇应该选入农事诗

  现行的高中课本中《诗经》选篇,多注重爱情诗、战争徭役诗。《诗经》中的农事诗也应选入一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从周朝对农业就很重视。这在农事诗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在诗经学界比较公认的《诗经》中的农事诗,有周南中的《?]?q》篇、魏风中的《十亩之间》篇、豳风中的《七月》篇、小雅中的《楚茨》篇、《大田》篇、《信南山》篇、《甫田》篇、周颂中的《臣工》、《噫嘻》篇、《丰年》篇、《载芟》篇、《良耜》篇等。

  《诗经》所描述的社会,以关中农业区为核心,涉及到黄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区,即所谓的“中原农耕”地区。当时,以种植业为主体的农业占了社会经济的绝对优势,开始决定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方向和中国传统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1]

  《诗经》是植根于农业文化创作的诗歌总集,它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诗经》的许多作品表现了我们华夏先祖对故土的眷恋。他们辛劳开垦,精心料理农事,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他们从来不愿意离开养育他们的土地,眷恋着安适的田园生活,热爱乡土生活。这一点在农事诗中更加充分得到体现。农事诗直接表现着周人对农事的关心、对农神的崇拜和从事农事活动的场景。

  一、农事的重要地位

  我国的文化,与农业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这样写道:“说到双方经济形态,中国文化是自始到今建筑在农业上面的,西方则自希腊、罗马以来,大体上可以说是建筑在商业上面。一个是彻头彻尾的农业文化、一个是彻头彻尾的商业文化,这是双方很明显的不同点。依西方人的看法,人类文化的进展,必然由农业文化进一步变成商业文化。但中国人看法,则并不如此。中国人认为人类生活,永远仰赖农业为基础,因此人类文化也永远应该不脱离农业文化的境界。只有在农业文化的根本上再加绵延展扩而又附上一个工业,更加绵延展扩而又附上一个商业,但文化还是一脉相承,他的根本却依然是一个农业。照西方人看,文化是变动的,进步的,由农到商截然不同。照中国人看,则文化还是根本的与生长的,一切以农为主。这里自然也有地理背景的影响。因为西方文化开始如埃及、巴比伦等,他们本只有一个狭小的农业区,他们的农业文化不久就要达到饱和点,使他们不得不转换方向改进到商业经济的路上去。希腊、罗马乃至近代西方国家莫不如此。在中国则有无限的农耕区域可资发展,因此全世界人类的农业文化,只有在中国得到一个继长增荣不断发展的机会。”[2]

  其实,从“社稷”一词,我们也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社稷”常与“江山”连用,是我国古代对国家的一种称呼。而“社”与“稷”分别是指土地神、五谷神,对农神如此的崇拜,可见,农业是关乎国家政治、经济命脉的。

  农事劳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心态影响深远。农业劳动使得人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了丰富活泼的生命形态,“触景生情,感物而动”的直觉感发式的创作冲动;早期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依赖十分强烈,这种关系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心态,并在文学创作上呈现出情景交融的表现方式;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呈现了古代传统诗歌乐志畅神:自适自足、重在表现自身价值的写作目的;农业社会人们遵循和学习自然界的秩序而后有了中和的审美观念;农业的不断延续和发展,使文明、文化不断繁荣。

  二、农事诗的现代意义

  (一)农事活动的了解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开创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源头。《诗经》中的农事诗,对农业的研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些农事诗详尽叙述一年到头的农事活动。如:《七月》、《大田》、《载芟》等。它们遵循时节规律,详细而具体地记叙了农事各个环节,呈现了完整的农事过程。这些真实的务农记载,有利于学生增长自然科学知识。学习这些诗篇有利于学生热爱自然,促进他们观察生活,擅于发现客观的自然规律。

  (二)自然环境的敬畏

  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是分不开的,人们都希望风调雨顺,喜获丰收。《大田》中有:“雨我公田,遂及我私”[3]《甫田》中有:“琴瑟击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4]《信南山》中有:“上天同云,雨雪??,益之以?@?。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疆埸翼翼,黍稷????。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5]

  这些农事诗,透露着周人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对大自然的敬畏、崇拜之情。农耕活动注重祭祀,向神明祖先吁求祈告、沟通倾述。今天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敬畏,已经消失殆尽。人们对大自然的大量开发,可曾记得保护它。学习这些诗篇可以起到警醒后人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尊敬自然、保护自然。

  (三)人际关系的和谐

  有些农事诗是西周初年王室丰收后祭祀田祖(神农)的诗歌,还写到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如:《楚茨》、《甫田》等。这些诗篇描写了在喜获丰收之后,人们共同庆祝的欢乐景象。场面和谐欢乐,人际的关系有“礼”的秩序。学生学习这些诗篇,有利于今天社会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热爱劳动的淳朴

  有些农事诗,描写了劳动中或结束后的欢快场景。如:《采?]?q》、《十亩之间》等。这些诗篇感情基调都很欢快、明朗。学生学习这些诗篇,可以感受到劳动者心情的愉悦。在学习这些诗篇后,更有利于学生对劳动的热爱,热爱生活。

  三、农事诗的选篇建议   (一)篇幅长短

  有些农事诗,篇幅太长。如:《七月》整首诗共八章,可以针对学习的需要,节选出其中的一部分。而有些农事诗,篇幅太短小。如:《采?]?q》、《十亩之间》等,可以选入两到三首。

  这样,不仅使文本内容更加丰富,而且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广度。

  (二)艺术特色

  《诗经》从几千年前,流传至今,是因为它杰出的艺术成就。《诗经》的305篇,每一篇都称的上是经典之作。例如:《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是来自民间创作的口头文学,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当然,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在《?]?q》、《十亩之间》等农事诗也有很好的体现。

  农事诗中的《七月》,全诗按月序和季节的推移,分类叙述一年到头的农事辛苦和生活,毫不修饰渲染,但一件件、一桩桩,却真实如见。叙事之间,充满感慨、叹息之声,真是如泣如诉,造成极其感人的艺术效果。其次在描写衣、食、住等典型细节中,善于通过对比,造成强烈的对立形象,由此显示出叙述者强烈不满的意识和情感,令人产生鲜明的爱憎。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有突出的艺术成就。

  《楚茨》创作者则是通过运用细腻详实的笔触,为读者展现了华夏先民在祭祀祖先的生动画面。它既营造了祭祀那种热烈庄严的气氛,又勾勒出祭后家族欢聚宴饮的融洽欢欣的场面,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大田》写周王督察秋季收获,因“省敛”而祈求今后更大的福祉。此诗共有四章,其中第三章地位最重要,其他各章如众星之拱月,绿叶之衬花。第三章实写丰收,前二章起铺垫作用。

  此诗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幅上古时代农业生产的风俗画。《甫田》全诗共分四章。第一章铺述事实,在整首乐歌中为后面展开的祭祀活动作铺垫。第三章写周王在仪式之后的亲自督耕,内容颇有生活气息,可见,农事诗中虽然涉及祭祀,但也不失生动活泼。

  选篇时应该优先考虑艺术造诣深,艺术手法多,艺术成就高的篇目。这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和文学理论基础的学情分不开。如:《七月》中有对比、白描的手法,还有多处的细节描写等等艺术成就狡高,艺术手法较多。高中阶段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应该更强,因此,应该优先考虑选入艺术手法较多的农事诗篇。(作者单位:淮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高中课本中《诗经》选篇应该选入农事诗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农事 诗经 课本 高中
最新中等教育论文
核心素养下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探讨
自主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探究
希沃白板优化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做好细节 赢在高考
初中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实践
浅谈文字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改革深入中的高中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策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有效性
初级汉语课堂管理个案分析
热门中等教育论文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与德育
中学生对学校公布学习成绩和排名次的看法研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的信息化
新课程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
优化课堂教学,减轻学生负担优化课堂教学
对职高班班主任工作的两点思考
新课程标准下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课的导入
高中英语写作训练探讨
精选教材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