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政治其它论文 >> 大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研究论文

大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27

大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研究

  一、基本概念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内容及主要作用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内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整套课程体系。在现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方案”中,专科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三门课程,本科生除上述三门外,还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两门必修课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一门选修课。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作用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引导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社会发展巨大转型、人们价值观取向多样化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将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它对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约束规范大学生的日常行为

  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在于使人遵循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用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并认同社会规范,使大学生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规范。大学阶段是青年人观念和行为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够使大学生学会怎么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这种关系更有利于人自身的发展,也更有利于周围的自然和社会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3)塑造大学生个体人格

  在日益发展变化的当代社会,大学生只有不断树立新的思想观念,注意自觉提升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就在于塑造个体健全的品格,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和健康的心理品质,以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阵地,通过这门课程的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崇高的理想,正确的认识自己、认识人生、认识社会,提高他们适应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充分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完善人格。

  (二)智能手机的特点及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

  1.智能手机的特点

  智能手机,就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一类手机的总称。智能手机具有便携性、信息丰富全面、功能强大齐全、价格低廉等特点,因而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2.大学生普遍使用手机

  2014年5月,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智能手机成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上网终端,其使用比例高于整体网民。智能手机成为青少年上网使用最多的设备且使用热度持续上升,相比2012年,2013年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比例增加了2.8个百分点,在三种上网设备中使用比例增加最多⑥。统计发现,超过七成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进行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商务交易。由此看来,大学生群体使用智能手机呈现数量多、范围广等特点,可以称得上普遍使用了智能手机。随着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丰富强大,其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也将愈发深远。

  二、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的现实挑战

  (一)学生上课“玩”手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负面影响

  1.影响自身以及他人的学习质量,降低学习效率

  手机因其强大全面的功能,正在成为大学生爱不释手的高级玩具。课堂上很多大学生喜欢时不时拿出手机收发短信、刷朋友圈、微博、玩游戏、听歌等等。课堂上频频查看手机,显而易见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难以专心致志听讲,很多同学一旦一段时间内没有收到短信或者手机无法上网,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的现象,处于这种心理状态的学习效率无疑会大大降低。除此之外,这不仅会影响学生个人,更会带来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诱导他人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甚至“玩手机”。

  2.使教师产生教学挫折感,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当前,大部分的学生在上课前会将手机调整为静音或震动状态,手机铃声已不再是扰乱课堂的“罪魁祸首”。但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刷屏族的出现却使得教师产生了教学受挫折感,一方面,教师会认为这是对自己工作的不尊重,影响他们的教学情绪和授课思路。另一方面,如果教师在反思和改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情况下学生依然沉湎于手机世界,对此置若罔闻,这将会打击教师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们上课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知识传授的效率和质量。

  3.增加了高校大课堂教学管理的难度

  智能手机不仅功能丰富,便携性也是它的一大特点,学生可以利用它随时随地上网、玩游戏,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且不易被发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样的大课堂教学中,课堂管理和组织难度比较大,手机上网的随意性和隐蔽性使得教师的监管难度更大。

  4.造成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不利于培养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思考的习惯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讲授外,往往通过提问或启发的方式引导学生对于某一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辨别事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学生往往通过手机“百度一下”,而不愿思考、不愿记忆、不愿调研。这将引发思考的惰性危机,严重影响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思维演绎能力,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悖于教学目的。

  (二)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玩手机”的原因分析

  1.课程内容本身无聊,没有吸引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其他课程相比较为枯燥。加之与学生生活实践没有恰当的衔接,使得大学生接受知识难度较大,甚至在情感倾向上存在偏离,产生抵触情绪。

  2.教师的讲解枯燥无味,教法陈旧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化环境下,想要紧密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既要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又要在教学形式上推成出新更非易事。因此,不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存在着教法陈旧,教学活动形式过于传统、应试化,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距离太远的问题,从而使大学生对课程内容缺乏兴趣。

  3.思政课不是专业课,不能引起重视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应当得到每一位大学生的重视。但调研发现,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思政课是“公共必修课课程,但感觉没什么用”。不同于专业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作用没有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因此,在这样一个大学生认为“不重要、没作用”的课堂上,多数学生选择了通过手机来休闲娱乐。

  4.智能手机功能多样趣味性强,更具吸引力

  显而易见,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无味,智能手机以其丰富强大的功能和隐蔽性、便携性的特点成为了众多大学生打发课堂时间的首选。

  三、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的改革机遇

  (一)学生对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有助于更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理念

  随着手机的普及和功能的不断丰富,不少教师为学生在课堂上看小说、上网聊天、玩游戏而发愁,手机成为了课堂教学的“洪水猛兽”,单纯的通过“禁止”或“批评”的方式维护教学秩序收效甚微。面对这样的形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得不想方设法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习热情的目的。

  (二)借助智能手机有助于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

  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被固定在教室里,受到了时间和空间的极大限制。在教学方面,教学内容和课堂的信息量是有限的,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手机上网的便捷性为教学服务,比如将一些教学案例、相关理论、知识背景,包括自己的教案、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都可以放到网络平台上或是教师的微博、朋友圈、QQ群里,以手机网络的开放性延展课堂教学的内容;在师生互动方面,传统教学中师生交流仅限于课堂之上的“面对面”,借助手机作为课堂互动教学平台,老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微博等软件进行沟通,从而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增加师生互动。

  (三)借助智能手机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

  传统的教学模式容易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表演的舞台,容易忽略学生的主体性。借助手机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变革。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与现代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手机上网的优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更具有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便于师生互动,从而提高教学实效。

大学生普遍使用智能手机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理论课 思想政治 普遍 理论 思想 政治
最新政治其它论文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文化自信培育探究
甘肃红色文化资源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新时代背景下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领外语
以红色文化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十八大以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创新和发展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新时代价值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新时代大学生党员政治意识构建的思考
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生态的思想意蕴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课堂的途径研究
热门政治其它论文
国防科技与军事
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社会变迁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试论中国小康社会的政治前提和道德预设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文化的演进
浅谈腐败的政治心理原因及其对策
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意义·问题·抉择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农村政治现状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