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论文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3-31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一、引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与改造世界的强有力武器。它是指导我国民主革命、国家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立党执政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相互团结努力奋斗的理论基础。它为我们的社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来看待,因为它是与时俱进的。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要做到随时随地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

  那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呢?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内容上,它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分析解决中国改革开放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揭示它们之间的客观规律,并且将我国人民在发展过程中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进行总结概括,这样的总结概括逐渐演变为指导思想,进而成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是将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形式及语言转变为中国的形式和语言,以中国的形式和语言阐述马克思主义思想,阐明各种理论及政策。因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必然会演变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是否还有必要采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指导呢?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还能够适应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国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须的还是人为的?这些问题与我国的发展和建设关系甚重。通过对我国多年的发展历史进行回顾,可以知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及建设的客观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偶然的,这一过程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二、中国社会和革命发展需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一套固定的理论并不能完全的适用于某一个国家,而不同的国家对于同一套理论的需求也会有所区别。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中国还是一个封建主义国家,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国家。此阶段的革命先驱者们面临着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义统治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历史重任。

  1911年辛亥革命,先驱者们希望借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实现自强。他们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但是没有摆脱帝国主义的控制。虽然辛亥革命的成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和其他同处于那个时期的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对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却没有什么实质上的影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资本主义理论并不能完全适合当时的中国的基本国情。到底要什么样的理论才能够最适合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呢?从1840年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这80年之间,中国革命先驱者们尝试了各种方法,但都没能找到有效的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国革命的先驱者终于找到了能够适合当时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

  通过历史我们可以知道,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取得巨大成功,是因为在当时,中国革命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指导,而马克思主义为当时的中国提供了这样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人民的历史任务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为了能够找到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好的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各个时期的领导人都进行了探索,先后在各个阶段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理论和指导思想。这些理论和指导思想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表现。

  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需求

  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们为了解放事业而进行了不懈的奋斗,在他们为解放事业进行奋斗的过程中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会随着时代以及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它和那些一成不变的教条主义不同。但它也不能脱离实际而产生作用,它应该与各国的社会实际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在俄国十月革命过程中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对帝国主义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并把实现无产阶级专政写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纲领。列宁通过分析得到了社会主义可以在少数国家取得胜利的结论,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其他各种相关的理论。最终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可见马克思主义的成功,关键在于使用者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观点,对于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所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普遍适用的,但是它毕竟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引导,不可能直接为各个国家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现程度不仅取决于中国对它的需求程度,更取决于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论的运用程度,同时也取决于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程度。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开始将马克思主义写在旗帜上,并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1938年10月,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放在全党前面,具体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在总体思路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方向,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这样才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实际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必然结果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这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也不例外。在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应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就是指中国的国情。在中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我国的具体国情不尽相同。不同发展阶段中国的最大实际就是不同阶段的不同基本国情。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理论解决处理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就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

  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也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人们的正确意识并不是头脑中固有的或现行存在的,而是通过社会实践逐渐积累而产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然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些经验加以总结,就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我国拥有无比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同时也拥有着世界公认的东方文明。具有浓厚的东方特色的文化传统,是前人为我们留下的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浓厚的东方特色渗透在我国的各个社会层面,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渗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过程就是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进行结合。在这样的结合下,马克思主义具有了独特的中国特色,并且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影响,推进了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现代化。

  总之,无论是什么情况,都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而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90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推进马克思中国化事业,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才能取得接连的胜利。因此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必然的。

浅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必然性 马克思主义 马克 中国 必然 历史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