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信息产权界定论文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信息产权界定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4-24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信息产权界定

  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同时为利益对立双方所使用,但是会计信息可能是由利益对立集团的一方或其代理人编制,这样信息不对称现象就出现了。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看,会计信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由于其稀缺的特点,所以在其生成、传递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交易双方及复杂的交易关系,交易双方可能的利益冲突导致了高额的交易费用。为了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减少会计信息交换中的外部性和各种可能的利益冲突,客观上要求采用一定的规则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会计信息的产权问题研究就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所谓产权,是指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H.Demsetz,1967),会计信息的交换实质上是一种权利的交换。会计信息产权问题研究的中心论题就是:如何通过界定、变更和重新安排会计信息提供中的产权结构,降低和消除会计信息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提高会计信息市场运行的效率,以达到改善资源配置的效果。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真实性原则,不能真实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有:数据不实,事项不真,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虚假会计报告,虚假审计报告等。会计信息失真对企业社会存在较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

  (1)会计信息失真传递错误信息,误导国家和企业的决策,扰乱市场资源配置。从微观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影响渗透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失真的会计信息必然影响企业融资投资和生产经营的决策,继而严重损害企业形象,降低企业在投资者、债权人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威胁企业的生存。从宏观角度看,失真的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实际情况,可能引起一系列决策失误,社会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使市场经济失去活力,甚至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2)会计信息失真扰乱经济秩序,助长腐败行为,诱发经济犯罪。通过做假账,使得某些违法违规的行为表面合法化,由此助长了行贿受贿、侵占公款公物、化公为私、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发生,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发展造成严重的危害。

  (3)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和破坏了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削弱了国家财经法规的权威性,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

  (4)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也影响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极大地破坏了会计队伍自身形象。

  二、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

  1、会计信息的提供方主体

  单从会计信息的生成来看,仿佛其供方主体就是会计人员。但是,切莫忘记会计信息的作用之一就是反映管理当局的经营绩效,用以解除管理当局的受托责任,而会计人员在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扮演的应是独立于委托方和管理当局(受托方)的中立角色。同时由于管理人员努力程度的不可观测性,所以会计信息反映的相关指标就成为委托方评价其经营业绩的主要尺度。这些特点决定了管理当局比会计人员更关注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和结果,也必然会参与乃至干涉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传递。由于会计人员可能受到管理阶层不同程度的干预,甚至在会计信息生成的过程中左右会计人员,因而将会计信息提供的主体定位于管理阶层比定位于会计人员更合理。这一点在西方研究会计准则的实证文献中屡有涉及,如Watts和Zim-merman在《确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导论》一文中就将理解管理阶层的动机作为准则确定的实证理论的前提(Watts,andZimmerman,1978)。另外在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时,实证会计文献认为会计选择的主体是管理阶层而非会计人员(WattsandZimmerman,1986)。事实上,将管理阶层而不是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提供的主体,也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得到证明:(1)对公司的财务报告审计而言,尽管由注册会计师提供审计意见,但审计委托书中要求公司的管理阶层(而不是会计人员)必须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负责;(2)从国外审计案例的分析看,一旦审计失败,如果不是由于审计人员的重大过失,那么最终对会计信息失真承担责任的正是管理阶层。

  2、会计信息的需求方主体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形成了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可以粗略地分为两类:一是对股票不公开上市交易的有限责任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二是对股票公开上市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会计信息的需求。在第一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需求方较易辨明,一般是少数债权人和股东,他们同时也是会计信息需求的主体(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就属于这种情况,国家作为最大的股东理所当然地成为会计信息需求的主体),会计信息只在这些少数债权人和股东之间传播,其他人不能也无权得到这些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可认为是一种私益物品(PrivateGoods),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一种俱乐部物品(ClubGoods)(张军,1994)。在第二种情况下,会计信息的需求方就比较复杂。首先,类似于第一种情况,债权人和股东仍是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但就股东来讲,情况要复杂得多。在公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中,股权已脱离企业而单独存在,股权交易使得股东经常处于变动状态,以至很难辨明公司的股东是哪些人,最终形成所谓的委托者“虚位”。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司的股东(即所谓的潜在的投资者),因而他们也都有权获得公司的会计信息,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会计信息已经由“私益物品”演变为“公益物品”。   3、会计信息产权界定之中的受益方和受损方

  由于产权是一种使自己或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所以产权界定的另一个关键是确定会计信息交换中的受益方和受损方。我们简单列为以下四类:

  (1)管理阶层受益,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受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管理阶层经营有方,公司发展状况良好,能够安全、及时地偿还债务并向股东支付较多的股利,这些信息通过会计报表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以利于他们及时正确地作出相关的投资和信贷决策。结果,管理阶层将会得到高额的红利收入,投资者也可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

  (2)管理阶层受益,会计信息使用者受损。在这种情况下,管理阶层虽经营业绩不佳,但通过干预会计人员进而操纵会计报表的生成,在会计报表上虚增利润,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欺骗或串通审计人员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骗取投资者的信任,使他们做出错误的决策。结果,管理阶层仍得到优厚的报酬,而投资者却承受着各种潜在的损失。纵然可得到分配的股利,但这实质上是一种投资偿还。

  (3)管理阶层受损,会计信息使用者也受损。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传统会计模式所造成的。传统会计模式主要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原则、实现原则和历史成本原则的基础之上(葛家澍,1996)。在传统会计模式下,许多有价值且与决策十分相关的信息在会计报表中得不到确认,如房地产的涨价(持有利得),已经发现并且价值得到基本估计但未开采的油田,已经签订并对企业经营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合同等等,就因为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和实现原则而得不到确认。但这些信息对使用者来说无疑是十分有用的,得不到此类信息将会使投资者丧失一次很好的投资机会,同时也会使管理阶层的业绩得不到承认,并产生一种“有功却不受禄”的消极情绪,这对会计信息的供需双方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4)管理阶层受损,会计信息使用者受益。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将管理阶层经营绩效不佳的信息传递给使用者,会计信息使用者可据此作出提前收回投资(债权投资),或更换管理人员的决策,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失。

  但需说明的是,尽管理论上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和使用方都有受益和受损的可能性,但是会计信息使用方的受损的可能性远远大于会计信息的提供方受损的可能性,究其原因就是会计信息供需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大对会计行业的整顿和建设,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做好会计信息产权界定工作,才能使我国会计工作步入正轨,才能确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会计信息失真与会计信息产权界定

论文搜索
关键字:产权界定 会计 信息 失真 产权
最新会计研究论文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探索高职建筑会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反倾销视角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与完善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应用研究
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
关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思考
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在企业中的应用
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及对策探索
浅析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热门会计研究论文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争议——会计职业道德面临
浅论所得税会计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浅谈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
网络会计的探讨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