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政治论文 >> 马克思主义论文 >>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合力机制研究论文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合力机制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6-12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合力机制研究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合力机制界定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合力机制,主要指的是在高校内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系统中,各子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过程中,各个要素努力朝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目标,形成一致的矢力方向,从而有效实现教育目的综合效力的一种机制,最终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也就是说高校各部门之间要互相配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各种教育力量之间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合力机制基本特征

  第一,方向性特征。只有保持方向性这一特征,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合力的本质特色。只有坚持方向性原则才能统一学生的思想、协调教育各方面的力量、使所有力量向同一方向发挥,才是形成合力的重要保证。

  第二,联动性特征。在这个教育系统中的合力不简单等同于该系统中多个分力简单相加而形成的合力,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力的聚合,而合力机制中的力是各要素相互作用后产生的新力,不仅是静态的合力,而且是一种动态的合力。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合力机制中,各要素紧密相连,互相制约,相互依赖。

  第三,实践性特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要主动服务于高校的中心工作, 充分发挥好教育工作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凝聚功能等,把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和智慧统一和贡献到高校发展和稳定的工作上来。要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态,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实践性的具体体现。

  3.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合力构成

  3.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扮演着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角色,是高校内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责任和使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突出重点,言简意赅,既注重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引导学生,还要让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来看待问题。

  3.2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

  大学生正处于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转型期”的特定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同时也缺乏成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到西方文化、观念的冲击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盲目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要培养大学生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所以必须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灌输,对其思想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中,高校学生辅导员承担着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态度、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导向作用。

  3.3党政群团干部队伍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高校各部门工作人员所开展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一根本任务进行。高校党政群团各部门是学校党委的办事机构和职能部门,担任着德育工作的重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高校党政群团干部是直接负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机构,其领导工作方法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有效实施。

  3.4专业课教师队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阵地不仅仅是思政课课堂,还要融入各专业的课堂教学。

  专业课教师要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和专业课堂教学融为一体,发挥各专业教学的优势,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更具科学性。通过充分发挥专业教学的育人功能,把“教书”与“育人”进行有机的结合。

  4.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合力机制的路径

  4.1完善创新领导机制

  第一,完善创新领导决策机制。“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决策,科学决策要靠决策机制作保障。”因此,要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此来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不断完善科学决策机制。

  第二,完善创新领导服务机制。创新领导服务理念。要改进领导工作保守的方式和方法,由传统的控制型向鼓励型转变,积极调动马克思主义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提高领导服务质量。高校各级组织要积极构建高质量的领导服务机制,以此来打造全新领导服务的平台。

  第三,完善创新领导考评机制。健全与完善领导考评机制,以此帮助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以便修正自己偏差的行为。要不断地完善和创新领导的考评机制,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办法,同时要注重所设指标是否具有客观性、协调性和可操作性。

  4.2构建三全育人机制

  第一,构建全员育人机制。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靠哪一个部门就能够做好的,而是要求全体师生员工都付诸实际行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学生思想辅导员和党政群团干部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并有计划地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专任教师要对教学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既充分发挥各专业的育人功能,又要完成教书和育人的两项职责

  第二,构建全过程育人机制。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中的全程育人是指大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要做好育人工作,教育者首先就要认真研究他们成才的基本规律,并掌握其身心发展特点,精心做好从新生入学教育到毕业生就业各方面的工作,进行全程性的教育,使学生的思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第三,构建全方位育人机制。全方位育人是指在高校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在高校大环境中,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要强化教育者与大学生的沟通机制,如飞信、QQ群、博客等。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有利的条件,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和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   4.3加强系统联动机制

  第一,构建联动机制总构架。高校成立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工作组。领导小组由高校主管领导、学校发展规划部门、学生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工作组由高校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人组成。

  第二,构建联动建设模块。在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中,需要联动建设的模块有校园传统媒介,如:校报、电视等;新媒体、如:手机报、飞信等;思想教育基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等。每个模块建设都不是单一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在大构架确定后,每个模块建设作为子系统要逐一设计、分批建设。要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新成果占领校园宣传思想阵地。

  第三,构建联动方式。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和建立网上协作交流平台实现联动。通过联席会议,部署分解任务和协调解决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办公室负责联席会议讨论解决问题的事先征集、决策记录,重要议题上报领导小组。整个阵地建设联动由宣传思想工作主管领导负责,各模块建设联动由模块建设的牵头单位负责人负责,相关单位或部门参与。

  4.4健全保障监督机制

  第一,健全监督机制。各高校要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领导机构,各院、系支部书记、主任要具体负责落实、督查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书育人的情况,各院、系要建立以学生工作部等部门组成的督查组,不定期的检查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并及时将检查结果向全校反馈。与此同时,各高校还要建立以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等部门组成的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信息调研机制。

  第二,健全保障机制。要健全教学科研管理制度,要从学科发展规划和教学、科研政策上给予充分的重视和支持,加强科研经费、成果考核等方面的机制建设,通过加强职务晋升、奖励机制建设,确保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待遇,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从而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制定出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具体措施和可操作的规定,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机制,使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力量更好地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研究和实践的合力。

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主体合力机制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大众 马克思主义 马克 合力 主体 机制
最新马克思主义论文
试论党史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浅谈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思政课程中的应用
探索马克思恩格斯贫困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刍议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内涵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实践活动的历史形态当代价值
容错纠错机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邓初民政党思想浅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马克思人学基础
热门马克思主义论文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的衰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特征
从新的角度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
浅谈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走向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