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的未来发展论文

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的未来发展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7-13

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的未来发展

  作者来自农村,一个叫做溧阳的县级市下的小村庄,向别人介绍时提及这个地名,鲜少人知。但若是提及溧阳隶属的市常州,大多人都知道江苏有个苏锡常,是江苏有名的城市圈。

  苏锡常是江苏最富饶的地区之一,这得益于它优越的地理位置。苏锡常城市群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依上海,西连南京,北靠长江,南临太湖,是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密度、人口密度和城市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经济发达,腹地广阔,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科研实力强,苏锡常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经济实力发展迅速,越来越成为其中坚力量。包括苏州、无锡、常州3个省辖市及其所辖9个县级市。面积1.76万平方公里,2007年总人口1443.55万人,GDPI1440.67亿元,苏锡常城市群以全省17.5%的国土面积和18.9%的人口,创造了全省44.4%的生产总值和35.6%的财政收入,综合竞争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排名名列前茅。苏锡常地区是江苏对外开放的前沿与先导、先进制造业与创新基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的中心城市。

  在05年,溧阳的道路建设就已经建设到了农村,08年,拆迁活动开始出现,11年和12年,作者两次因为在校外租住的房子城中村建设拆迁而搬迁。从这样一个小角度看来,城市化已是不可避免的潮流。

  然而城市化的进行到底如何?不得不说,作者身边,几乎所有居民都热切地期盼着拆迁的到来,拆迁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一笔从天而降的意外之财,意味着在如今房价飞涨的情势下,不费一分力气拥有自己的一套新公寓。然而在这样的过程中,并不是没有弊端,在作者曾经租住的一家位于城中村的户主,在听说了拆迁的消息后,便在自家楼房附近的水泥地上在建房屋,造了一个房屋骨架后,又有不拆迁的消息传来,于是施工停止,期间消息时起时消,房屋的建造也随之而变。

  也许听来有些荒唐可笑,但考虑到实际拆迁过程中补贴的方式,用心昭然若揭。整个拆迁的补贴都是按家庭人口与房屋面积来计算的,每多一个人,或者多几平米的占地面积,补给费用都非常可观。所以像是一些从前努力将户口转成城市人口的人,近几年又分外热衷农村户口的行为,也是可以理解。然而在这样的城市化中,农民的所有权益是否都能得到保障,农民的待遇是否能完全实现公平,实在是引人深思。农村其实相对于城市,是一个更为复杂的社会聚居地,城市往往有着较为完备的公共设施,为所有居民共享,然而农村建设却不然,不同家庭之间不同的经济水平自然决定了不同家庭所能享受到的服务等级。农村相对落后的教育,维权意识,也成为了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真正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的隐忧。

  城市化也不应当仅仅只是房屋的堆砌,简单的公用设施建设,倘若如此,那么所有人群仍然将涌入老城区,去享受更高质的教育,更便利的生活,而城市化也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或许这就是现在农村城市化的现状,不被满足的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需求,在大城市间流动庞大人口,农村的空巢、留守现象并不少见。

  同时,对于江苏的其他地区,苏锡常以外的,像是苏北地区,又是否能实现均衡发展?答案当然是不可能的,2007年末,江苏省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53.2%,然而由于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基础的差异,江苏三大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很不一致,区域差异十分明显。这一差异首先表现为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基本上是从苏南、苏中到苏北呈现依次递减的趋势。《江苏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区对全省GDP的贡献率在2007年度分别为62.39%、18.12%和19.49%,而平均城市化程度分别为67.5%,48.8%,41.7%。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苏南和苏中、北差异较大,与此同时,在三个区域内部,各市的城市化水平也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在相对发达的苏南和苏中地区表现得更加明显。

  用一部分地区的迅速发展来带动其他地区的并没有错,但这仅仅是在整个地区发展中所考虑到的,在发展过程中对落后的地区的忽视,恐怕是整个发展中更需要关注的隐忧。《马太.福音》里有句著名的理论: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凡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这是竞争的原则,但是倘若这样的趋势在社会发展中得不到遏制,必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我们想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以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例如苏锡常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都在2倍以上。要改变这种现状,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增加政府在农村的教育投入,改变城乡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象。另一方面,加大政府对福利保障投入,加快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总的来说,我们的生活水平的确在不断地得到提高。道路得到维修,公共基本设施得到建设,养老金得以发放,但那些都太过微薄,农村仍然在它的现有问题中挣扎。

  首先就是严重的污染问题。城市昂贵的地租促使很多化工企业将厂址迁到城乡结合部以减少费用,这样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在作者家乡的一个小镇上,就有一家化工企业的进驻,致使该镇空气中污染物指数严重超标,曾数次有大批居民与工厂协商,向政府抗议,但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至今那里的居民们仍然生活在化学“毒气”中。这样基本的问题都得不到解决,我们又该如何保证农民们都生活幸福。污染还包括生活污染,缺乏基础设施,例如垃圾房、垃圾桶,没有定期清扫的人员和相对较低的居民素质,都成为了农村生活垃圾遍地现状的缘由。农村是在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力度不够,投入不够,关注不够,所以发展速度自然不够。

  接着是教育问题,教育是国之根本。教育必将影响农村发展。农村子女很多,每一个人都想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然而在竞争之下,必然有淘汰出局的人。在作者家乡,近几年关于城乡间教育的政策变动也很大,先是初中部取消了择优录取,实行划片制度,。接着高中部的录取制度上添加了农村分配保送名额以及25分的降分录取。前者除了转户口,想必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去争取相对的公平。后者给了农村很大的优惠,自然也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例如城市中子女享受完良好的教育接着转去乡下,在农村报名享受与他人同等的优惠。再倘若我们假设制度十分完善,该得到保护的农村孩子的权益都得到保护,但在这样不平等的教育下以较大差距一起录取的孩子一起学习时,起点也已经迥然不同。我们不能否认第二项政策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治标不治本,能享受到优惠的只是很有限的一部分人,而平均的教育水平,几乎完全没有得到提高。或许我们应该考虑,不是从结果上稍作修改,而是在过程中,给他们送去更好的教学管理制度,更优秀的师资力量。而在鼓励优秀教师下乡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可以吸引他们的因素在哪?一切问题归结到最后,都变成了农村的发展问题。农村的发展,确实刻不容缓。

  最后就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农村因为参差不齐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文化素质,能从事的职业很有限,大多是都是充当廉价的劳动力,成为经济建设中最底层的一份子。这究竟不是长久之计。江南水乡的田地纵横,抑制了大规模机械化的进行,落后的思想也致使更多教育程度较低的孩子直接随父母外出务工。其实发展有很多种形式,良好的教育得到高薪工作只是最平庸的方式,并且这也只是作为个人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农村依然在那里,日复一日,破败落后。从我个人的想法来说,从这方面我们可以考虑参考华西村,华西村的发展模式也许并不适合每个农村。但我相信,每一个农村都需要一个像华西村那样的领导班子。现在的农村发展,也许更需要注入新鲜的血液,需要有热血,有抱负,有理想的崭新的领导班子,需要敢于吃苦,提出新思想,与父老乡亲共同创业共同建设整个农村,带来农村的整体发展。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具体的实施自然也要考虑更多实际的因素。

  农村的建设仍然任重而道远,但我们必然对它的发展充满期待。

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的未来发展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农村 未来 城市 发展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