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工商管理论文 >> 企业研究论文 >>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内部控制探析论文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内部控制探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08-25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内部控制探析

  中图分类号:F2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7(a)-0185-02

  1 股份制公司内部控制的认知

  股份制公司有利于国家推动经济的发展效果,促进资金的横向融通和经济的横向联系,提高资源配置的总体效益。股份制企业建立完善的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对股票投资者开拓投资渠道,扩大投资的选择范围,适应了投资者多样性的投资动机,交易动机和利益的需求,一般来说能为投资者提供获得较高收益的可能性。内部控制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订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在我国,财政部2001年7月12日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在该文件中,内部会计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广义地讲,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包括为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所采取的一系列必要的管理措施。改制后的股份制公司内控的职能不仅包括企业最高管理当局用来授权与指挥进行购货、销售、生产等经济活动的各种方式、方法,也包括核算、审核、分析各种信息、资料及报告的程序步骤,还包括为企业经济活动进行综合计划、控制、评价和监督而制订或设置的各项规章制度。因此,内部控制贯穿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存在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管理,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2 股份制公司内部控制的意义

  国有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公司,要建立新型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获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体制保障。

  2.1 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所拥有的,存在于具体产品和业务背后的,能够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能力。通过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资源竞争分析、对手分析、市场竞争分析、无差异竞争、差异化竞争、标杆竞争、人力资源的竞争,使改造后的股份制公司具备了创新能力的人才,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影响力。内控无疑成为企业将隐含在其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强大作用的最佳选择。

  2.2 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企业的发展需要有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作为支持,所以内部控制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提供制度保障。企业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首先企业要能站住脚跟,同时企业也要能够生存,生存的基础就是要对社会、对广大职工、对国家创造收益,在此基础上才能使企业本身获得更大的效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要严思缜密,前期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营,设备的保养等这些都离不开企业的经济管理,所以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柏章。

  2.3 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

  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仅使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有条不紊的运行,同时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条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从企业的经营目标上进行了控制,更是在企业不断发展的行业内和在未来不断扩大的经济活动中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 改制后的股份制公司内控面临的问题

  3.1 内部控制环境和意识薄弱

  由于企业是从国有体制进行改造为股份制公司,管理者对内控的管理意识不够,缺乏管理理念,管理层凌驾内部控制体系,出于个人利益或虚夸主体的财务状况或合规情况等不法企图,拒绝执行既定的政策或程序。而企业的员工认为内部控制不是自己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忽视了内控的本质,是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并承担相应的职责这一概念。

  3.2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不清

  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有赖于风险管理的技术方法,而风险管理离开了内部控制作为手段支撑也将流于形式。改制后的企业初期缺乏有效的风险计划、识别和应对机制,企业抗风险能力较低,现阶段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融为一体。

  3.3 缺乏适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的内控制度

  进行股份制改造后的企业,如果还仍用财务制度代替内控制度,以至于内部控制制度不够科学规范,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而完整内控体系。原来的各项制度本身不符合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和业务特点,漏洞百出。

  4 加强内部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4.1 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应由企业董事会、监督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而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组成的,决定公司内部决策过程和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办法,良好的治理结构在于协调公司内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矛盾,减少代理成本。公司的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应密不可分,公司制理结构应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条件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担当的是内部治理监督系统的角色,是有利于企业受托者实现企业经营、治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手段,建立先进的结构设置与权责分配,加强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强员工是公司执行内控的主体这一认知度。明确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建立适合企业自身情况的内部控制系统。提升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的能力,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环境。   4.2 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沟通与监督

  改制后的股份制公司要加强与内,外部结合,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此项信息沟通的建立,是将内部控制的信息传达到公司的各个领导层,各个业务部门,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同时对外部的相关人员和公司也进行传达。在信息沟通中产生的问题,要能够及时的找出,并加以完善,高效率的解决。重要信息须及时传递给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

  企业应对内部控制建立实施情况监督检查,评价内控的有效性,通过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在对监督的过程中所发现的内控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要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完善。企业进行正常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内部控制制度是坚实的基础,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管理监督、控制也必不可少,对于股份制改造后的企业来讲,政府的外部监督也极其重要,通过这种内外监督,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3 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进行全面风险评估

  所谓企业的控制活动,通常指的是在企业进行正常的经济业务活动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最终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同时也是促进企业最终目标完成的控制机制。控制活动不仅仅是产生在企业的某一项经济业务活动中,而是要在企业的各项经济业务中有所运用,同时存在于企业的各个管理层和各项管理制度中。

  随着经济市场的竞争不断激烈,企业中所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这就需要将这些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控制的范围内,明确目标,进行风险识别,并且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影响程度等进行描述、分析、判断,确定风险重要性,并且在分析相关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基础上,结合风险承受度,权衡风险与收益,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企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内部控制的支撑,内部控制的发展是由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变化而进行的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设计并不可能完全杜绝所有可能发生的舞弊和错误,且这样的设计内部控制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为此,企业一方面需要提高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要对内部控制制度加强行使的力度。企业实行内部控制制度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所以企业的发展也是内控制度的一个完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必须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持续改进。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后内部控制探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内部控制 股份制 国有企业 国有 改造 内部
最新企业研究论文
企业净资产收益率的提升途径分析——以中国
企业员工知识共享激励机制研究探讨
国有企业混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的探讨
试论企业绩效的优化管理
浅谈体育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
关于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的合理配置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纺织企业的销售管理
新媒体在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中的实践和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高新技术企业成本控制方法研究
热门企业研究论文
民营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制度创新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中小企业营销过程中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
我国高星级酒店服务质量研究
我国中小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研究
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人为本——论国有企业改革
浅析企业内部货币资金的控制与监管
国有大中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成因及对策
浅谈企业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