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社会学论文 >> 农村研究论文 >>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论文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1-04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如之者不如乐之者。”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强调“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古今中外教育家都强调“兴趣”的重要性,以便使学生乐学。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驱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因此,关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我通过参考资料以及自身的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各种技能:朗读、朗诵、表演、讲故事、改编、演讲、辩论等

  语文教育不应仅仅是教学生识字和阅读的问题,更应该是一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问题。教师在教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的同时,更主要的应该让学生学会鉴赏文章。通过学习课文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句,加强自己的基础知识,进而做到有些课文会朗诵,根据课文片段进行简单的表演、讲故事、改编、演讲、辩论等。形式上,可以单独利用上课或课外时间举行各种比赛活动等。培养学生这些技能,不仅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让学生做到“能说会道,能歌善舞”,让所有学生都知道学习语文不是仅仅为了考试,更多的是为了生活,让生活更加有意义,更加丰富多彩。

  二、教师可以运用独特优美的语言进行教学

  语文课教学语言艺术的要求:准确性、精练性、优美性。其中优美性最能体现语文课教学语言艺术的关键因素,也是能给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优美的语言,不在乎形容词的堆砌,不注重修辞格的多寡,而是要语言的抑扬顿挫、流畅悦耳、生动形象,给学生以诗情画意的享受。因此,教师要有相声般的幽默、小说般的具体形象、诗歌朗诵般的激情,才能通过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手段便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景,能诱导、激励、唤起学生感悟;图、文、声、像并茂,立体式的信息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便于引发学生兴奋,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例如,在教《苏州园林》一课时,可以先放一段录像让学生欣赏。录像的前半部分体现苏州园林是“完美的图画”的特点,后半部分则可选择几处有特色的景点,如亭台轩榭、假山池沼、花草树木等。在此基础上突出建筑物的色彩,并捕捉每一个角落的“图画美”。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可以在放映录像的同时配乐(最好是古典音乐)朗诵课文,让学生在欣赏录像、聆听课文的同时思考几个问题:苏州园林总体特征是什么?设计者们是如何实现这个特征的?课文第2~6自然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欣赏完录像之后,检查提问,然后由老师分析、讲解课文,重点分析本文总分的结构方式及语言的多样性。借助录像,让学生在大脑中留下苏州园林的美好画面,进而用较快的时间清理本文的“脉络”之所在。所以,多媒体是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有效的手段。

  总之,我认为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把“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自己的教学理念,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学习的空间,给学生自由支配、自由发挥的空间,并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还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共创和谐的语文课堂,以便农村学生不仅学好语文,而且喜欢学,学得开心,学以致用,最终让农村初中语文教育更上一台阶。

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论文搜索
关键字:语文学习 初中生 语文 兴趣 初中 农村
最新农村研究论文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层公共图书馆建设
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的研究
乡村生态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农民主体性考察研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老年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农村学校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谈农村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农村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技能培训需求调查探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防冻技术措施
浅析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
热门农村研究论文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我国农民工保障问题的再认识
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
浅谈对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几点思考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中国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谈邓小平“三农”思想与中国新农村建设
关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