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论《颜氏家训》对现代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启示论文

论《颜氏家训》对现代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启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2-02

论《颜氏家训》对现代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启示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6)03012104

  颜之推[1],字介,祖籍琅邪(今山东临沂),晋室南渡时迁金陵。祖颜见远,南齐和帝镇荆州时,以为录事参军,后兼御史中臣。父颜协,工草隶飞白,荆楚碑碣所属甚多。颜之推幼学《老》《庄》,兼习《礼》《传》,博览书史,无不该洽。19岁初仕梁,为湘东王参军。26岁入北齐,领中书舍人,除黄门侍郎。47岁北齐亡,入北周,为御史上士。隋开皇中,太子召为文学。寻以疾终。他在北齐时曾参与《修文殿御览》的编撰工作。另外,还著有文集30卷,《颜氏家训》7卷20篇。《北齐书》、《北史》均有传。

  《颜氏家训》是颜之推为教导子孙而作,但实际上,该书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诸如教育历史文学、训诂、文字、音韵、民俗、社会、伦理等,反映了颜之推的全部社会思想。其所强调的某些教育方法,现在说来仍有重要意义。就其教育思想而言,学者多从家庭教育的角度论述影响、启示,如曹麦玲《略析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示》、杨震《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解读――以<颜氏家训>为视角》、徐峰的《试论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等文章。笔者结合其教育思想重点论述一下对现代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启示。

  1关于语文阅读的启示

  1.1阅读要重视文字基础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载体,是工具,是阅读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文字功底,阅读就会受阻,语言就会晦涩难通。颜之推认为,读书要多下文字功夫,这在《勉学》篇中多有例举。如他说曾在赵州,见柏人城西门徐整碑“??流东指”[2]一语,众皆不识,他据《说文》进行考证,认为“?ā蹦恕肮牌亲忠玻??ǎ?浅水貌。此水汉来本无名矣,直以浅貌目之,或当即以?ㄎ?名乎?”实际上,“?ǎ?古魄字”之语并未见于《说文》,而《说文》只有“?ǎ?浅水也”,是颜氏运用因声求义、以义揆声考证的结果,末句又结合音义对其名源提出了己见。段玉裁则指出“《说文》作?ǎ?隶作泊,亦古今字。”虽然段氏在颜氏考证的基础上更近了一步,但他们都是本着质疑、求是的精神,结合音义考释文字、疏通句意的。可见,颜氏十分重视文字基础。他反对那些读书只看音义注释、不查《说文》等工具书的人,云:“夫文字者,坟籍根本,世之学徒,多不晓字。” [2]进而指出“不知书音是其枝叶,小学乃其宗系”。“书音”即文字之形与声,“小学”即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之法,“宗系”即根本。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论,即认为用来解决文字问题的“小学”之法才是最关键的。这正如清代乾嘉学派所说的那样,“不通文字、声韵、训诂、天文、历法、数术,不能读古书,只能人云亦云,不能发前人所未发。”语言现象千变万化,中国文字也是纷繁复杂,所以颜氏主张读书应该掌握一些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这样就可以以简驭繁地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说文》收录汉字9353个,皆辖于“六书”540部之下,很系统。这对于今天语文学习的启示是:阅读要重视文字基础,更要掌握方法理论。就拿文言文来说,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向来是重点,教师和学生都花了不少力气,但学习情况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没有抓住根本,或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章法。倘若能适度地给学生讲讲文字学的理论,一定大有裨益。近年来,汉字受到了国人高度关注,在中小学生中掀起了学习热潮。笔者在汉字听写大赛类节目中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大凡靠死记硬背识记汉字的学生都早早被淘汰,而坚持到最后的那些优秀选手,则是有着深厚的文字学功底,他们会将形音义结合起来分析问题。所以,在平时阅读中打好文字基础尤为重要。

  第3期陆桂林论《颜氏家训》对现代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启示

  教学研究2016

  1.2阅读要博涉而精取

  颜之推认为,读书应该“博涉”,其《勉学》云:“夫学者贵能博闻也”[2],又要“博览机要”[2],这是他总结的读书的两大要点。所谓“博闻”,即《礼记?曲礼》所云“博闻强记”,广泛涉猎,全面铺开。何为“博”?他罗列了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等内容,即大千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知识,“皆欲根寻,得其原本”;而“博览机要”,孔安国《书序》云:“删夷烦乱,剪裁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3],“机要”即机微精要,也就是抓最关键的部分,取最有用的内容。这两个方面概括来说,就是要博涉而取精。这对于今天的语文阅读教学有重要的启发意义。相对而言,学生所处的环境较为封闭,接触世界的能力有限,而阅读是他们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但首先会面临一个阅读取向的问题,读什么书?怎样读书?颜氏的论述虽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局限性,但广博地学习和有选择地吸收则是不变的法则。正如培根所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4] 一般来说,语文教材收录的篇目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教师一般会带领学生重点咀嚼、解读。此外,学生必须阅读大量课外读物,拓宽视野、增长见识。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教师和学生都将精力放在教材文本上,尤其是对那些考试常考篇目则不厌其烦地学习。这正如颜氏所论“俗间儒士,不涉群书,经纬之外,义疏而已”[2],他反对那些只读各种经书纬及其注疏的人,这是一种非常狭隘、具有明显功利性的治学之道。他认为“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格,犹为一艺,得以自资。”同样,广泛的阅读不见得能使学生的分数有明显的飙升,但久而久之,定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语文素养因之提升。当然,博览群书不等于漫无目的、囫囵吞枣,一定要抓住要领、做到专精。颜氏云:“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他推崇古人“多为少善,不如择一”的观点,举例批评了那些“性多营综”,而“略得梗概”并不“通熟”之人。倘能“省其异端”,则定有所成。所以,书要博览,亦要执一,博览则识广,执一则专精。   1.3阅读要多讨论交流

  《礼记?学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说的是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尚书?汤诰》云“好问则裕”,说的是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颜之推继承此说,认为“盖须切磋相起明也”,他在《勉学》中列举了很多“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的例子。如《谷梁传?僖公元年》之“孟劳”,本为鲁之宝刀名,陆德明《经典释文》及《广雅》等皆有注,而有齐人降仲岳者,以之为人名,曰“姓孟名劳,多力之人,为国所宝”[2],并与颜氏力诤。又如“堂堂乎张,京兆田郎”[2],本指京兆田凤一人,有人因不明句读而误断,释为张京兆、田郎二人。实际上,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犯类似的错误,但他们敢于力诤、讨论,有学友帮助指正,否则真会因谬误而贻笑大方。古今善于读书治学者,都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与交流中获益匪浅。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在学习过程中互教互学,定能取长补短。“疑义相与析”,则会“于不疑处有疑”。所以,语文阅读学习一定要多讨论交流,才能互相启发、纠正、进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思维能力提高。2关于语文写作的启示

  2.1写作要处理好形与质的关系

  《家训?文章》云:“文章当以理致为心肾,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冠冕。今世相承,趋末弃本,率多浮艳。辞与理竞,辞胜而理伏;事与才争,事繁而才损。放逸者流宕而忘归,穿凿者补缀而不足。时俗如此,安能独违?但务去泰去甚耳。必有盛才重誉,改革体裁者,实吾所希。古人之文,宏材逸气,体度风格,去今实远;但缉缀?E朴,未为密致耳。今世音律谐靡,章句偶对,讳避精详,贤于往昔多矣。宜以古之制裁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2]“理致”即义理情致,喻之为“心肾”,乃言为文章之根本;“气调”即气韵才调,喻之为“筋骨”,乃言为文章之支撑;“事义”即叙事内容,喻之为“皮肤”,乃言为文章之表征;“华丽”即表现形式,喻之为“冠冕”,乃言为文章之修饰。可见,颜氏所持文学理论,以思想性为本质,居主导地位;以艺术性为形式,居附属地位。正如《文心雕龙?附会》所云:“夫才量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玄黄,?ふ窠鹩瘢?献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缀思之恒数也。”[5]颜氏批评那些写文章辞藻繁缛、以辞害意的文人,叱为“趋末弃本”,呼唤有思想、才气、风骨的文章。当然,他并不是说不可以用典使事、讲究辞藻声律,只是要分清主次,不要本末倒置。这就是现在常谈的语文写作要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问题。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以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实不出思想情感两端。”[6]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问题,而忽略了思想、情感,毕竟思想、情感才是作文的目的。但离开材料的支撑和必要的表现手法,思想内容也无从表达。所以,一定的内容赋予一定的形式,而一定的形式赋予一定的内容,两者融为一体。“内容和完全适合内容的形式达到独立完整的统一,因而形成一种自由的整体,这就是艺术的中心。”[7] 2.2写作要善于修改完善

  《家训?文章》云:“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慎勿师心自任,取笑旁人也。”[2]颜氏主张文章写完后要注意修改、找人评阅,不能急于出手。世间能执笔为文者不可胜言,但称得上“宏丽精华”的并不多,虽不能苛求每个人的文章都写成经典那样,但起码要做到“不失体裁,辞意可观”,这样也可算得上“才士”。又云“江南文制,欲人弹射,知有病累,随即改之。”[2]“弹射”即指摘、批评,“病累”指文章中存在的种种弊病,古人有著文品评弹射之习,如《曹子建与杨德祖书》载:“仆尝好人议弹其文,有不善者,应时改定。”[8]唐代白乐天也说:“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割截,或失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这与颜氏主张最能契合。虽然品评弹射之人,会因水平、素养、喜好参差不齐而观点迥异,但一篇好的文章注定是要经得住读者和时间的考验的。鲁迅先生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指出,文章“写完后至少要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所以,“文章不厌百回改”,今天写作著文,也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注意修改完善。2.3写作要遵循文体特点

  文体”即文章的体裁,指文章因表达内容、表达方式和功用的不同而形成的体裁样式,也是文学批评的重要概念。颜氏认为写什么样的文章要符合什么样的文体要求,不能随意而为。拿诗来说,他认为“凡诗人之作,刺箴美颂,各有源流,未尝混杂”[2],因此批评陆机《齐讴篇》说:“前叙山川物产风教之盛,后章忽鄙山川之情,殊失厥体。”又如挽歌辞,“或云古者《虞殡》之歌,或云出自田横之客,皆为生者悼往告哀之意。”他认为陆平原“多为死人自叹之言,诗格既无此例,又乖制作本意。”[2]颜氏的见解是否正确暂且不论,但其主张应遵循文体体例、制式的观点应当肯定。文体是人们在长期的写作实践中,约定俗成地形成的关于“文章外在基本格局和内在一般规范,是写作思维得以体现的整体形态”[9]。同时,在一定时期内,文体有着相对稳定性。所以,现代语文写作中要重视文体特点,掌握文体的基本知识,遵循基本的体式、格局,自觉地按照这些要求进行写作实践,才能写出“得体”、“象样”的文章。

  《颜氏家训》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家训著作,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现代语文教学也颇具借鉴意义。限于篇幅,本文只论及阅读、写作两个方面。此外,诸如“修身利行”、“施用多途”、“行道利世”的读写功用观和“陶冶性灵”、“多知明达”、“开心明目”的价值取向,对现代语文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学科人文性的回归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颜氏家训》对现代语文阅读写作教学的启示

论文搜索
关键字:颜氏家训 颜氏 家训 阅读写作 启示 语文
最新学科教育论文
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研
“赛教学训”四位一体化的物联网工程专业人
浅议幼儿美术趣味教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解读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及影响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营造快乐的氛围
微积分慕课教学资源与应对策略探究
浅析在德育课教学中如何灌输团队观念
MOOC引领下中学历史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
“情感过滤”假设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讨
热门学科教育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变“教师教,学生学”为“教师教学生学”
素质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初探
素质教育和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现代体育课堂教学重在创新
浅谈《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师观念的转变
电教手段优化体育教学
陶行知健身思想研究
简论现代游泳技术与训练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