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财政税收论文 >> 财政研究论文 >> 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绩效实证分析论文

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绩效实证分析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6-12-20

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绩效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3-0262-03

  1 概述

  在世界知识经济背景下,科研的重要性无庸赘述。为了保证高校科研技术的发展,我国每年都对高校科研投入大量资金。然而,2014年9月3日,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4-201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显示中国名列第28位,但在高校,技术就绪指数仍不高。中国有320多万名研发人员,人数领先世界,但科技创新能力仅居于世界第19位;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居世界首位和第二位,但能“变钱”的却不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10%左右1。同时,我国人口基数巨大,高等教育又是稀缺资源,这决定了普通高校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研究如何合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挥潜力,提高科研绩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提出改进加强财政性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具体措施。由此,视线不仅要聚焦在普通高校的教学质量,还要对普通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期对相关部门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提供理论参考,从根本上提高普通高校科研性财政经费的使用效率。

  2 文献回顾

  国外对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的研究较早。美国 “二战”促使美国政府投入大量经费支持高校科学研究,这可视为政府对大学实行科研经费的起点2。

  国内对普通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陆根书等(2006)以不同地区教育部直属高校为对象,对54所高校在2000-2002年间的科研绩效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不能完全代表不同地区的高校科研绩效3。谭红梅、张经鹏(2009)认为我国目前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复杂,课题组对经费的使用存在损失浪费、支出不合理等问题在我国表现明显4。冯宝军(2012)则是基于多属性分析核算高校科研经费全成本,以提高科研经费使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5。

  3 研究设计

  3.1 样本与数据

  在现有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时段一般较早,为了使分析结果更准确,同时更具时效性,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2009-2014年教育部科技司编写的《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汇编》中较详细地统计了普通高校科研活动投入和产出的情况。由于《汇编》不包含中国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高等学校科研活动数据,所以本文选取我国31个省区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年份的不同地区普通高校的财政性科研经费的效果进行评价。

  3.2 模型与变量

  目前尚未对普通高校科研系统投入与产出达成一致的标准。国内著名学者如王章豹(2005)对高校科研系统的投入与产出指标做出了详细了阐述,并列出了一系列科研评价指标体系6。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为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科研经费,因此选取《汇编》中各省区的“科研经费(千元)-当年拨入-政府资金(人均)”作为投入指标。

  相比投入来说,科研产出的测度较为复杂。骆卉慧(2008)认为科研产出主要有6个指标:出版科技专著数、发表学术论文数、鉴定成果数、成果授奖数、专利数和技术转让7。白俊红(2009)认为发明专利能客观地反映出一个地区原始创新能力与科技综合实力,因此选用发明专利授权量作为科研产出考核指标8。郭峻等(2010)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选取了研究与发展合计项目数、科技著作数、发表学术论文数、专利发明数和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5项产出指标9。贾明春(2013)则直接采用《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 中 60所样本高校2010年度的科研得分作为产出指标10。

  为了精简评价指标,本文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根据每个主成分的得分来衡量研究对象在每个主成分上的程度和地位,构建综合评价函数,从而对高等学校财政性科研经费进行综合评价。通过降维过程,将专著数量(部)、学术论文(篇)、鉴定成果数(项)、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千元)和成果授奖(项)这5项数值指标转化为少数的综合指标,这样做可以避免层次分析法的主观性。

  本文选取特征根≥1的成分作为主成分,过程以2014年31省区的数据为例,通过SPSS进行数据处理,得到表1、表2、表3。

  通过2014年产出指标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将所有主成分表示为各个变量的线性组合。因此主成分的表达式如下:

  运用相同的方法对2009-2013年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得到各地区2009-2013年的主成分得分,并将这一综合性指标作为本文的科研产出指标。表4即为全国31个省份6年的主成分得分以及依据主成分得分的排名情况。

  为了验证普通高校财政性经费投入指标和产出与指标的相关性,本文选择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用其反映投入与产出的相关程度。相关系数用r表示,r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回归方程如下:

  相关系数用r表示,其中n为样本量,分别为两个变量的观测值和均值。r描述的是两个变量间线性相关强弱的程度。r的绝对值越大表明相关性越强。

  4 实证分析

  4.1 普通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效果评价   4.1.1总体评价

  根据原始数据,2009年至2014年间国家对普通高校投入的科研经费从367亿增长到727亿,各省区普通高校的科研产出成果数量每年也有一定的增长。如表所示,2009-2014年间普通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投入与科研产出的相关性为0.657,说明我国普通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和科研产出之间确实存在着比较稳定的规律。

  4.1.2.区域比较评价

  将全国31个省区2009-2014年6年间的普通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投入和产出进行回归,经过整理得到表6:

  通过对31个省市的普通高校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我们发现北京、江苏、上海、湖北、黑龙江、辽宁、广东、河北、吉林、安徽、浙江、天津、重庆、甘肃、内蒙古、宁夏、海南、青海等17个省区的科研产出和科研经费投入都呈现出较强的线性关系,拟合优度决定系数在0.4以上,同时,各项统计检验均达到了0.05的显著性水平,表明回归分析的结果是可信的。余下的省区的科研产出对科研经费投入的线性关系不显著。同时,可以直观地看出北京、江苏、广东、上海、湖北和海南等省区的普通高校科研成果都优于其他省区;而云南、广西、贵州、新疆、西藏等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的拟合度较差,财政性科研经费的投入对科研产出的影响较弱。由此推断,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和产出与普通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息息相关的。

  对31个省区东、中、西部的划分根据2000年以后对地区的划分。依据表4、表6可以看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越高。而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和产出无明显线性关系的11个省区,均为中、西部省份,可见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省区增加科研经费并不一定导致人均科研产出的增加。

  5 结论

  通过使用我国31个省市2009-2014年间普通高校科研经费投入与产出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普通高等学校财政性科研经费投入的增加,的确能发展科研活动,提高科研产出,2009-2014年间国家对普通高校投入的科研经费从367亿增长到727亿,各省区普通高校的专著数量、学术论文、鉴定成果数、技术转让当年实际收入和成果授奖等各项指标每年都有一定幅度增长,但是科技活动转化效率水平整体不够。

  分地区来看,东部、中部、西部三类地区2009-2014年高校科研效果整体呈现较好趋势。但是东部、中部、西部存在差距,因此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和产出与普通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财政性科研经费的投入对东部地区的科研成果产出影响最为明显,科研效果整体上好于中部与西部地区。这也暴露出我国科研资源分散不集中,各个地区科研资源不能共享,设备仪器利用率低,资源重复、浪费严重等问题。

  因此,在重视高校科研活动投入资源数量增加的同时,应更重视资源利用率,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避免出现投入剩余现象。同时也应注意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问题。目前我国科研经费存在产出不足和技术转化率低的情况,应通过提高投入产出的转化效率,优化科研资源以及经费的配置,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率。

高校财政性科研经费绩效实证分析

论文搜索
关键字:财政性 实证 经费 绩效 科研 财政
最新财政研究论文
浅谈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浅析我国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增强我国资本市场功能的对策探讨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财政代管资金会计核算的探
职业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分析
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绩效
江苏省大学生回乡创业的财政支持政策探析
浅析我国地方财政困难问题
剖析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相关问题思
财政补贴促进创业投资发展的机制
热门财政研究论文
中国近五年来的财政政策分析
税收流失问题
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
我国收入分配中的公平问题分析
国外教育支出比较与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完善
财政支出理论的历史考察
对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一些认识
关于扩大内需的讨论综述
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理性选择
论市场经济下的依法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