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心理学论文 >>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论文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5-08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9-133-2

  0 引言

  大学阶段的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发展、判断能力、社会经验方面还不够成熟,因此,在网络环境的影响下极易发生扭曲,社会责任感也随之下降,对学习也逐渐失去兴趣。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所以,必须要抓住网络环境的优势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让互联网的正面作用在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中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发展。

  1 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1.1 正面影响

  1.1.1 满足大学生认知发展的需求,为其提供广阔的知识空间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很多网站建立了“网上学校”,方便了大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知识地查询和学习。网络知识具有直观性、生动性、便捷性等特点,是传统教育方式无法比拟的,因此,非常适合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受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喜爱。

  1.1.2 满足大学生的社会心理需求,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环境与人进行交流,也可以在网上向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其次,大学生还可以利用网络的优势作用进行学习,丰富大学生的生活阅历。总而言之,网络能够满足大学生的社会心理需求,丰富大学生的情感体验。

  1.2 负面影响

  1.2.1 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大学阶段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处在正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极易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期,更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和观念的影响,因此,容易导致大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所以,要对网络环境下的各类信息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分析,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虽然大学生是具有高级文化素养的人群,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还不是很健全,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到网络思想和网络言论的影响,最终形成错误的价值观,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1.2.2 学习积极性差

  网络环境除了影响学生的价值观之外,还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的学生迷失了自我发展的方向,整天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导致了学习兴趣下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另外,网络上的影音视像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思考,阻碍了学生学习动力的提升。

  1.2.3 人际关系紧张

  在当前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用网络进行交流和沟通,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学生相互之间可以进行感情的抒发,缓解由于学习和生活不顺带来的压力。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两个彼此不熟悉的人可以成为朋友,建立良好的友谊,形成自己的交际圈。长此以往,大学生就会与周围的人交流产生困难,他们也会对身边的事漠不关心,从而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构建原则

  2.1 预防性原则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必须要在网络环境下坚持预防性原则,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遇到的问题,坚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早预防、早教育、早治疗。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网络中不可自拔,迷失了自我,所以,必须要对大学生进行及时教育,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正常化的轨道发展。

  2.2 灵活性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要遵循预防性原则之外,还要遵循灵活性原则。这是因为大学生生活的家庭环境和接触的社会环境不同,因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就不同。所以,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根据大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灵活性的原则,要根据大学生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需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灵活掌握心理教育的方法。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基本原则的条件下,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地而异,运用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 在网络环境下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3.1 加强计算机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网络

  在网络环境下要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首先需要加强计算机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网络。据调查显示,当前很多高校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网上聊天、网上游戏等,对网络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因此,高校必须要加强计算机伦理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首先,要加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大学生能够自己解决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还要提升自身的分辨和选择信息的能力;其次,可以借鉴一些具有成功经验的西方国家的网络伦理规范建设成果,比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戒”,在此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运用到我国的计算机伦理教育中,指导大学生科学、理性地看待计算机带来的利与弊,让大学生意识到网络还可以带来网络垃圾、网络犯罪等不良因素,要帮助大学生学习一些基本的防范手段,提高自身的防范技能。

  3.2 建立网络档案,加强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

  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档案,首先需要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以此获得大学生的心理测验的数据;另外,还要建立网络心理测验平台,要及时更新心理测验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此外,还要配合使用“房树人”测试等方式跟踪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档案的目的是加强大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要制定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对一些心理异常的学生采取及时报告制度,建立来访学生心理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心理健康监控机制,对于一些即将发生或是有可能发生的事件要及时向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反馈,尽量做到提前预防。   3.3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

  要加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要加强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知识培训,教师只有具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其次,高校要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培训制度,并定期开展一些活动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综合水平,这样便于辅导员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4 加大对大学生心理社团的指导支持力度,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体系

  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在社团活动组织过程中,高校要选择一些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对社团工作进行指导,要充分调动每个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一名学生在社团活动中都有所收获;同时教师还要对社团干部的选拔进行监督,提高社团活动的效率。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体系,及时发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社团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及时获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促进大学生心理社团的发展,为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体系提供一定的基础。

  3.5 及时将网络心理健康教育转换成现实的面对面的心理帮助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及时将网络上收集起来的心理健康资料进行整理,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实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面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提高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

  4 结语

  总而言之,构建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形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正确对待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加强计算机伦理教育,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网络;建立网络档案,加强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体系,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论文搜索
关键字:心理健康 模式 环境 心理 大学生 健康
最新心理学论文
浅谈心理学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利用心理学理论提高税收管理与服务效应的研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及对策研究
传媒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
数学在心理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心理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探索人本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策略
浅析心理学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
网络暴力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探析
幸福能力培养的内容探析
热门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原因分析
浅析当代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及其调适办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大学生择业受挫与应对
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障碍分析与对策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
青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