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会计审计论文 >> 会计研究论文 >>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启示论文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启示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5-12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启示

  为了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满足会计信息的多元化需求,并顺应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世界潮流,我国制定了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目标是: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并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趋同的、包含各种企业中各项经济业务的、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

  一、新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及美国会计准则的差异分析

  (一)在制定体系上

  新会计准则高度重视我国会计准则属于法律体系中的组成部分这一特点,将会计的基本准则定位为部门的规章,以此作为法律的规范。[1]在国际会计理事会中,其概念框架尽管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着指导作用,但是其并不是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同时也不存在法律约束力。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国家存在着一定差异,我国基本准则是会计准则体系内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进而保障其对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权威性和法律性效应。相反,如果其仅充当制定会计准则的概念基础,没能形成会计准则,那么在我国的现有的法制环境下,就很难实现其的制定初衷,同时也难以得到社会大众以及政府各个部门的认可。

  (二)在具体内容上

  新的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有着重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具体准则上:第一,表现在合并报表上;第二,表现在资产减值上;第三,表现在关联方交易以及披露上。另外,还存在一个差异的重要方面是关于“公允价值”的问题。新准则体系中,主要是金融工具、投资性房产、债务重组、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及非货币性资产等方面的公允价值。然而站在总体的角度分析,新准则体系在运用公允价值的过程中十分谨慎。一方面,公允价值主要对现实价值做出反应,和决策实际比较相关,但是却难以保证其可靠性,并且公允价值增值收益并不存在相应的现金流。另一方面,我国实际准则并没有对历史成本计价做出完全否定,因此我国有必要慎重考虑新准则在公允价值方面的运用程度。造成这方面差异的并不是会计准则,而是因为在进行会计改革过程中没有全面考虑所处的法律和市场环境,以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发展中国家的情况。

  二、对中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一)现有会计核算模式与原则,为基础的会计标准之间存在矛盾

  当下,我国大部分企业均实现了会计核算的电子化以及网络化,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已经开发了比较完善的会计核算系统。[2]核算模式下,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属于系统事先设定好的,企业的基层会计人员只要在既定的业务模式中将相关原始数据输入即可,财务核算和记录工作主要是系统自动完成的。采用这样的核算模式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一方面,在保持系统稳定性的同时,其灵活性往往会受到一定影响,和系统设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经济业务方面的会计核算难以正常进行;另一方面是企业的基层会计人员并不是会计专家,虽然利用会计系统可以实现日常的会计核算,但是这些人员对复杂的会计准则并没有达到精通的地步,当这些人员遇到系统设定内没有涵盖的会计业务时,很难做出准确的职业判断。

  (二)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的引入与企业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协调问题

  1.多元会计计量属性与会计信息一致性存在矛盾。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使会计计量从历史成本统一,转化为公允价值的多元计量属性。基本会计准则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之上,又加设了一定的重置成本、可变成本、公允价值以及现值等。在多种计量基础之上建立了会计信息,使得会计信息实现一致性,同时也增加了对会计信息理解的难度。另外,公允价值计量要求银行在交易事项的市场价值变化时,将这些价值变动在报表中确认,如果产生未预期利率变动、金融资产的信用,发生严重恶化、权益价格大幅度调整或者产生较大房地产危机等情况,公允价值可能使财务波动性有所增加。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企业实施新会计准则时遇到的具体技术性问题。怎样让新会计准则把客户反映的优点发挥到最大程度,并使以上的负面影响被逐渐减少,对于企业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问题。

  2.新会计准则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协调问题。新会计准则要求对衍生金融工具做出相应的表内确认和计量,但是这种确认和计量需要具备完善的风险管理政策、金融工具估值技术,并具备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等,否则表内确认和计量要求就难以实现。与此同时,套期会计需要对套期行为有效性进行持续评价,并针对每笔套期业务提供相应的风险文件。因此,只有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制度,才能建立完善的金融业务会计环境,才能使新会计准则的具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各项复杂的业务进行真实、准确并及时的记录,能够充分并准确地反映出各个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同时,监管部门才能以此作为依据,充分掌握和了解管理协调问题。这不仅是关系企业自身运作的问题,同时关系到监管部门能否做好监管工作的重要问题。

  (三)中国会计体系应加强与国际准则之间的协调

  一方面,积极和国际会计标准保持协调,并对其先进的研究成果和经验进行借鉴和吸收,对中国会计标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创新。另一方面是加强和国际会计组织以及各个经济实体之间的会计协调。首先,保证其得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同,采用中国独具的特色会计处理办法,进而帮助其取得国际市场的认可。其次,重视和欧盟、美国等相关经济实体的会计进行适当的协调,进而帮助会计准则具备一定的等效性。[3]会计标准的等效,指的是中国企业在实施财务报告准则的国家或者地区上市,结合中国会计准则所编制出来的财务报表,即使不作出调整,也不用进行全面转换。这项工作十分重要,但是需要做出长时期的努力。

  (四)适应新会计准则,改进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在中国,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并不高,在会计标准上,和发达国家、国际财务报告等进行比较仍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资产计价过程中,仍旧在使用历史成本法,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出资产的实际价值。会计标准上不够完备,存在着对外信息纰漏不充分的现象。因此,需要逐步采取符合国际惯例的合理会计标准,在对国际上一些成熟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会计规范体系,从而为信息披露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束语

  结合中国新会计准则的特点,提出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的引入与企业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之间的协调问题。其中,主要包括多元会计计量属性与会计信息一致性存在矛盾,新会计准则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协调问题。在实施中国新会计准则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国际准则之间的协调,使企业适应新会计准则,改进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作者单位为北京工商大学)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与启示

论文搜索
关键字:会计准则 准则 会计 启示 我国 国际
最新会计研究论文
浅析高等教育预算绩效评价的实现途径
探索高职建筑会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高校实施政府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反倾销视角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发展与完善
信息化教学在高校会计学科的应用研究
从长春长生生物疫苗案看企业会计诚信问题
关于完善我国会计准则的思考
会计内部控制策略在企业中的应用
网络会计电算化安全问题及对策探索
浅析高职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热门会计研究论文
浅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争议——会计职业道德面临
浅论所得税会计
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电算化会计的内部控制制度
我国财务会计目标定位思考
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浅谈会计人员基本职业道德---不做假帐
网络会计的探讨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有关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