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管理学论文 >> 档案管理论文 >> 高校档案文化教育功能的创新型实践研究论文

高校档案文化教育功能的创新型实践研究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5-28

高校档案文化教育功能的创新型实践研究

  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档案要提高其文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离不开创新。

  一、高校档案是高校历史和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基础上通过历史的积淀、自身的努力和外部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它首先体现在一个学校的历史和传统中,也具体表现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发展战略,尤其是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成功的、具有推广和借鉴价值的办学经验和思路。当今大学不仅承载着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功能,还承载着文化传承的使命。

  档案是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能让我们了解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使过去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才有文化的创新和未来。其中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高校档案是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办学活动与大学文化传承创新过程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历史记录。因此,高校档案既是高校历史和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历史和大学文化的重要载体。举例来说,一些年代久远的校园文化活动虽已成为历史,但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和场面却深深镌刻在参与人的脑海中,对后辈也有激励和启发作用。如果没有档案记录,必然随着当事人及事件的远去而流失,而档案资源的存在为保留校园文化的历史提供了可能。可见,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本身没有可保存的物质形态,后辈想了解这些校园文化活动反映的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途径就是查阅当初形成的相关原始档案。

  二、面对社会多元文化的时代背景,高校档案教育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亟待改变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加快,多元文化格局已逐渐形成。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网络文化和众多舶来文化等的冲击,让部分大学生在欠缺判断力的情况下,迷失了方向。部分高校文化庸俗化、功利化,而宝贵的校园传统文化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很多高校坚持每年做教风测评和学生的综合测评。但这种外在强化式的管理方式,没能触及师生的思想本质,没有触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档案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比这种外在强化式的管理方式更有效。而高校档案馆因受传统思想或是其它因素的制约,其文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都存在一些亟待改变的现状。比如:某些高校的校史馆资料中文字和图片资料大大多于实物资料,使得文化教育功能大打折扣。而某些高校也存在档案资料展示形式和手段的单一,展览场地、时间、人数等因素使得受众群体有限,也影响了高校档案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高校档案工作者平时忙于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对档案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思考不多,更谈不上创新。

  三、提升高校档案文化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创新途径

  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档案局联合颁布的《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第八条中明确了高校档案馆的职责包括“利用档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精神与文化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对于如何提高高校档案文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提出了挑战。

  (一)利用校史馆的档案资源来塑造师生的文化认同感。校史真实地记录了学校成立、发展和变迁的过程,校史资料是对师生进行爱国爱校、敬业乐学教育的重要资源。通过校史资料的展示,可以弘扬大学精神,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例如: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发展历经了6个不同的历史时期:1950年4月,在邓小平、刘伯承、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俄文训练团成立、历经解放军第二高级步兵学校俄文大队(1951年1月)、西南人民革命大学俄文系(1952年11月)、西南俄文专科学校(1953年3月)、四川外语学院(1959年5月),2013年4月,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校秉承“团结、勤奋、严谨、求实”的校训,发扬“守责、求实、开放、包容”的川外精神,努力为重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每年新生入学教育中有参观校史馆这一环节,通过这一教育活动,让入校新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是新生爱国爱校教育的第一课,增加了他们对学校文化传统的认同。校史馆陈列了实物档案和人物档案等。实物档案有奖杯、奖状、证书、校徽、校旗、重大外事活动上的赠品等,人物档案包括了历任校长、学科带头人、专家学者、名师、校友等。这些实物和照片,记载了教育者献身教育事业的感人事迹,展现了学校的优良传统和先进思想文化。参观校史馆,是师生享用的一次营养丰富的“思想大餐”,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学校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提高了师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修养,从而让师生更加热爱学校、热爱自己的行业和专业。通过展示知名学者、校友的成长历程和成就,这里面既包含了引人深思的学理、也有启迪思想的人生智慧,用身边的人和事最直接地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格。可见,师生既是高校档案文化的教育对象,也是创造高校档案文化的主体。应当把师生参与作为高校档案文化教育创新的着力点。要调动全校师生员工、校友、离退休人员等的积极性,在校史资料的征集、整理、利用、宣传等方面,群策群力,为高校档案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尊重社会多元文化需求,创新高校档案保存、宣传和利用的手段及形式。近年来,电子的、声像的新型档案,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增长很快,使得档案馆藏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档案信息化已普及于各类高校档案部门,实体形态和数字化形态共存是高校档案资料保存方式发展的趋势。档案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给利用者提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取得资源的便利性。档案信息化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改变高校档案馆受益主体单一和利用地域局限的状况,使其服务的对象社会化、全球化,从而扩大了高校档案馆的服务范围、提高了服务效率。   高效的档案宣传和利用工作,不仅能提高师生的档案意识,也能扩大档案工作的影响力。互联网已经深深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态,思想与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不受国别和地域的限制。网络链接让档案文化资源共享变成了现实。所以,高校档案工作应充分利用“互联网+”、高校校园公众号、校园网络、微博等新技术和新手段,加强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充满趣味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向师生传播档案知识和信息,让档案文化走进师生的视野和心里。比如:在校庆期间,可以把建校初期艰难创业的老相片、院校成立的文件、那个年代学生学习生活的图片制成视频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从中受到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和爱校荣校教育。也可制成光盘赠送给校友保存,借助这样的方式也能扩大档案文化教育的范围。

  总之,将档案信息和知识的保存、宣传和利用与先进科技手段相结合,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载体,使档案文化真正吸引人、打动人,发挥其在大学文化教育中的创新作用。

  (三)开发利用特色文化档案资源推动思政教育工作,充分发挥特色文化档案的育人激励功能。对高校特色文化档案资源开发和利用,使之服务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比德育课堂更生动有效的方式。

  以四川外国语大学为例,特色文化档案中有一些影响力较大、对社会有着良好导向作用的学生群团活动。比如:四川外国语大学非遗推广基地师生坚持传承金钱板传统文化,聘任重庆金钱板第17代传人为非遗推广基地客座教授。通过表演活动,展示了金钱板的魅力,竹板敲打声配上带川剧特色的戏曲唱法,展现了重庆的日新月异以及在党的领导下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大学生们也从中体会到重庆特色传统文化的魅力。可见,特色文化档案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和人文精神熏陶的宝贵财富。

  特色文化档案中还有一些反映我校专业特色的学生实践活动。比如:由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学系成立了筑梦屋外籍人士服务站,该服务站发挥四川外国语大学小语种的优势,打造了一支精通英、法、日、意大利、德、韩等多语种的国际志愿者队伍,并在专业社工的带领下,为社区居民和外籍人士提供生活信息咨询、社交服务、文化体验以及社区融合类专业社工服务,同时也是社会学系在校外打造的一个重要的师生实践教学基地。在中国传统节日,志愿者会组织外国友人一起参与体验我国的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在重庆的生活。

  这些珍贵的特色文化档案记录了大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学习和实践,从不同角度和方面反映了学校的特色文化,丰富了校园文化,推动了校园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为师生提供了独特的文化体验,激发了师生的爱国荣校的情感,培养了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大学传导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顺应时代的变迁,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为文化教育提供人员保障。只有档案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切实提高,才能真正提高档案文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首先,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档案工作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保证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高校档案工作者应主动熟悉校史校情,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培养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新问题、新趋势,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对档案工作产生的新影响和提出的新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三,当今世界是知识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档案管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档案工作者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档案信息的收集、保存、传播和利用。因此,档案工作者要接受相关的技能培训,包括:办公软件操作和维护、网络知识、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文件和计算机病毒等知识,这些相关技能的培训都有利于档案工作者正确应用现代技术,在安全与保密的条件下,进行更有效的档案信息收集、保存、传播和利用。第四,档案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各职能部门和院系的配合,要及时以数字化的手段收集、整理、上传下达以及保存档案信息,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档案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档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加强与各单位的联系,特别是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及院系,主动到有关单位和部门宣传档案信息化的知识,鼓励各单位以电子文件的形式按规定格式、流程和要求上报档案资料,以加强电子档案的管理和建设。

  四、结语

  在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征程中,我们每一所大学都需要在大学文化建设上下狠功夫。提升高校档案文化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我们档案工作者任重而道远:高校档案工作者应当自觉地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注重收集、开发利用特色文化档案资源,深度挖掘高校档案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高校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

高校档案文化教育功能的创新型实践研究

论文搜索
关键字:创新型 文化教育 实践 高校 功能 档案
最新档案管理论文
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路径研究
浅谈卫生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
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
钢铁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探讨
浅谈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改革方向
浅析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策略
浅析新时期农业科研档案价值实现途径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
新时期领导干部人事档案规范化建设研究
新时代信息数据化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创新思
热门档案管理论文
网络环境下的档案创新服务
如何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如何推行档案工作规范化标准化
浅议电子档案的整理与保护
试论档案工作中的保密
推动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思考
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试论档案工作中的保密
档案信息自动化系统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谈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现行文件与档案管理中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