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浅析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以及发展论文

浅析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以及发展

出处:论文网
时间:2017-06-04

浅析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以及发展

  一、数感的定义及内涵

  数感主要是强调一种对数的感觉。综合文献中对于数感的记载,我觉得数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数字以及对数学计算的理解和感悟。建立数感就是进行“数学地”思考,培养将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数学的解决方式相联系,或者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等。

  数感这两个字有着丰富的内涵,大致包括:1.对于数的意义的理解;2.对于数字之间关系的理解;3.对于数字大小的比较;4.对数的估算的理解;5.对于基准量的理解;6.能够用数学思维思考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感的内涵丰富多样,不仅包含了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还包括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数学问题的思考与解决。所以,紧抓教学过程中数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数感的萌发、形成和发展

  数感是儿童与生俱来就具有的能力,但是非常有限,所以后天的培养非常关键。数感是与生俱来的,儿童在0-2岁开始对身边的物体有认识,并且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后天的家庭教育也对儿童数感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如果家长有意识地对儿童的数感进行培养、强调,那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儿童的数感明显比其他儿童强。

  在小学阶段,数感的发展受许多因素制约。首先就是学校教育中的数学课堂,学生在小学课堂上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学会解题之外还需要慢慢培养、发展数感。其次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数感的发展尤其如此。所以帮助儿童发展数感要靠家庭中的成员一起努力,营造一个有趣的、与数学相连接的生活氛围。

  三、小学生数感发展的特点

  小学生数感的发展,需要经历感悟多少、用数表示多少、建立数之间的关联、数的运算、形成概念等的过程[7]。小学生数感的发展特点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教材编写以及课堂组织等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小学生数感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数感发展与年级呈正相关

  根据研究显示,低年级阶段(7~8岁)的学生,初步形成三位数以内的整数概念系统。通过低年级阶段学习,儿童一般都能摆脱用实物或操作实物这一类具体性的动作,逐步达到更高一级的概括和抽象水平。中年级阶段(9~10岁),通过多位数的学习,扩大了数的范围。小数、分数及百分数的概念正在形成。但这一阶段所形成的概念还不稳定。高年级阶段(11~12岁),对整数、小数、分数的概念系统渐统一,不仅能知道它们的联系,而且能区分。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代数知识,并掌握方程的基本概念,从算术概念到代数概念是概念知识结构的重大扩展,因而具有更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至此小学生的数感已初步形成。

  (二)小学生数感发展的个体性因素

  根据文献中的各种资料显示,小学生数感发展在性别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由于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所以个体之间还是存在差异性。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数感发展也不例外,特别是对于拥有不同性格以及家庭成长环境的儿童来说尤其如此。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充分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相关的知识

  课堂中教师讲授的内容多为书本上的知识,教学过程也是按照固定模式,这样就导致了课堂知识与生活脱节。除了引入新课时教师会将生活实际带入课堂,课堂中与生活实际相关的地方就很少了,学生还是很难经历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

  教材中有很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部分,例如数与代数是培养小学生数感的重要素材和内容,在这个部分,如果教师仅将眼光放在知识的教学以及解题技巧的讲授,那就完全没有将教材运用到位。

  (二)课堂接受知识多于自身感悟

  学习数学能够帮助学生运用形成的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还不能够充分的用生活中实际的案例和开发生活中的课程资源。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多半的时间以及精力都是用在了接受知识上,而不是靠自身去感悟数学、发展数感。

  (三)缺乏适合发展数感的课堂

  数学课课堂时间限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小学每周4-5节数学课,因此无论对于学生还是老师,想要在短时间内深度发掘数学知识的内在价值,都会有些力不从心。因此,大多数教师不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寻找解决问题方法。而通常都是选择直接讲解的方式来告知学生该如何做,按照教师的想法,这样起码能够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一个现实的情况,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以及发展是没有什么积极作用的。

  五、对数感教学的建议

  (一)让素质教育踏踏实实站稳脚跟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一直高喊的口号,但是真正落实到实处的还是极少数学校。对于数感的培养和发展如果仅仅使用应试教育的那套评价模式,是不能有效检测学生学习到了多少的。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一直是制约教师授课的一个很大因素。

  由此可以得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是帮助学生提高数感的必要条件。只有全面将素质教育推上舞台,才能让教师能够顾及学生的数感发展。

  (二)从生活实际出发,让课堂真正进入生活

  数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跟学生生活中的经历和体验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充分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逐步帮助学生以数学的角度去体会生活,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小学生用数来表达和交流的习惯。总的来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同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发掘数学对于人们生活的价值。

  (三)用观察生活的双眼发现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生活。首先,作为教师,应该随时观察生活中实际案例,再将这些生活中的案例带进课堂。这样做的好处是自己的课堂会充满各种乐趣,学生也能由此学会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生活。除了观察生活还要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这也是一种习惯,所以教师和家长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浅析小学生数感的培养以及发展

论文搜索
关键字:小学生 以及 小学 发展
最新基础教育论文
试论辅导员加强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策
探究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财政投入新模式
浅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幼儿园国学教育
基于家校共育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
浅析信息时代家校共育新模式
小学高年段学生家校共育的思考与建议
家校共育在小学德育中的新思路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
热门基础教育论文
论学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功能
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语文与生活双赢
新课程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教育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班主任工作点滴谈
关于小学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
论幼儿道德教育现代性及其基础
培养学生情商,树立健全人格
生活中的物理